加味苍耳子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合集下载

苍耳草的薄层鉴别研究

苍耳草的薄层鉴别研究

苍耳草的薄层鉴别研究作者:刘婷王仕平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10批苍耳草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研究和建立了苍耳草的薄层色谱方法。

这种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苍耳草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苍耳草薄层色谱绿原酸苍耳草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散热、除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痢疾等症状。

全草含苍耳苷(strumaroside)、隐苍耳内酯(xanthinin)、苍耳内酯(xanthumin)、8-(3-异戊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咖啡酸(caffeic acid)、1,4-二咖啡酰奎宁酸、β-谷甾醇、豆甾醇、二十八醇、β-香树脂醇等。

苍耳草分布在全国各地,山东、江西宜春、湖北、江苏及安徽等都是它的主产区。

该品种类型多收载于各地方的药材标准中,如《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996年版。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苍耳草的质量,笔者参考了相关文献,研究和建立了苍耳草的TLC鉴别法。

一、仪器与试药仪器包括BP211D Sartorius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由德国赛多利斯公司制造);FA2004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由上海天平仪器公司制造);KH-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由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制造);CAMAG紫外观测箱(254 nm/365 nm)(由瑞士卡玛公司制造);929型薄层铺板仪。

试药包括绿原酸对照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批号是110753-201214,含量为96.6%);苍耳草对照药材(自采,经本草考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的干燥地上部分);苍耳草药材(自采或市场购买);硅胶GF254(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聚酰胺薄膜(由台州市路桥私家生化塑料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苍耳子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苍耳子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苍耳子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姓名:董远文学号: 20070301036 专业:中药学年级: 2007级实习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王光忠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24 日苍耳子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指导老师:王光忠学生:董远文摘要:目的:测定苍耳子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苍耳子及其炮制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生苍耳子共分离出18种化学成分,苍耳子炮制品分离出13种化学成分。

结论:苍耳子炮制前后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关键词:苍耳子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 from media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on by GC-MS Abstract: Purpose: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essential oil of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Methods:GC-MS was adopted to perfor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ssential oil in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Result:18 compounds were found from Fruit of Siber ian Cocklebur and 13 compounds were found from its processed products.Conclusion: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ssential oil in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procession.Key-words: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essential oil: G C-MS苍耳子是常用中药,始载于《千金·食治》,收载于历年版中国药典。

苍耳子口服液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苍耳子口服液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苍耳子口服液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摘要】目的:建立苍耳子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不同的展开系统,分别对处方中川芎、白芷、黄芩所含黄芩苷、金银花所含绿原酸进行了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结果:川芎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白芷以氯仿—甲醇(9:1)、黄芩苷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4:3)上层溶液和绿原酸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均能获得较好的分离,且阴性无干扰。

结论:建立了苍耳子口服液中川芎、白芷、黄芩所含黄芩苷、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的薄层鉴别方法,且方法稳定,可行,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苍耳子口服液;川芎;白芷;黄芩苷;绿原酸;薄层鉴别方法苍耳子口服液由柴胡、荆芥、川芎、白芷、金银花、败酱、蒲公英、黄芩、鱼腥草、辛荑等中药组成。

我们对处方中的川芎、白芷、黄芩所含黄芩苷、金银花所含绿原酸分别制定了薄层鉴别方法(TLC),为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

实验方法如下。

1仪器与试药手动涂铺器(100mm,上海信谊仪器厂),喷雾器。

层析缸(100mm×200mm,上海信谊仪器厂),UV—紫外荧光仪(宜兴市和桥科静仪器厂),薄层色谱用硅胶G(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苍耳子口服液(金乡县人民医院中药制剂室提供,批号070082,070094,070110)。

黄芩苷、绿原酸对照品、川芎和白芷对照药材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2方法与结果2.1川芎TLC鉴别2.1.1供试品及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ml,加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5g,加乙醚1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2.1.2阴性对照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除川芎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1h,过滤,取滤液加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阴性对照溶液。

苍耳子的功效和伪品鉴定

苍耳子的功效和伪品鉴定

苍耳子的功效和伪品鉴定发布时间:2021-07-22T15:55:47.4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曹洪红[导读]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

本品气微,味微苦。

曹洪红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00摘要: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

生用,或炒去刺用。

近年开发生产的各种鼻炎片畅销不衰,且在治疗各种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的中药配方、软膏、洗液,里面都可见到苍耳子的身影,可见其市场药用价值极高。

因此,近年来一些不法药贩为了谋取利益,以伪品参与在真品中售卖,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关键词:苍耳子功效伪品 1 苍耳子功效、用法用量与现代研究 1.1苍耳子功效苍耳子辛、苦,温;有毒。

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本品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可与防风、白芷、羌活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

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

用于鼻渊,鼻鼽,鼻塞流涕,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痛者,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宜外用,为治鼻渊、鼻鼽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常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本品又常与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

其他鼻病,如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等,本品亦较常用。

用于风疹瘙痒本品能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可治疥癣麻风,皆取其散风除湿作用。

苍耳子药材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

苍耳子药材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
于 中国药 品生 物制 品检定 所 。
品适 量 , 置棕 色瓶 中 , 5 % 甲醇制 成每 1mL含 7 加 0 0 g的溶 液 , 即得 。 223 供试 品溶 液 的制 备 取 本 品粉 末 0 5g精 .. . ,

乙腈为 色谱 纯 , 水为超 纯 水 , 它试 剂均 为分 析 其
Z ra 】( 5 i ×4 6 mm, m) 流 动 相 为 乙 o xC8 2 0 m l . b l 5I , x
绿原 酸 的含量 测定 研 究 , 对苍 耳 子 药 材 的 质 量控
制 具有 重要 意义 。
腈 -. %磷 酸溶 液 (0 9 ) 流 速 :. / 钟 , 04 1 :0 , 10mL 分 检
为 苍耳 子药 材 的有 效 成 分 之 一 。 目前 , 耳 子 药 材 苍
20 0 5年版 一部 附 录 ⅥB) 验 , 试 分别 吸取 上述 三 种溶 液各 5 l分 别点 于 同一 以羧 甲基 纤 维素 钠 为 黏 合 , 剂 的硅胶 G板 上 , 甲苯. 以 乙酸 乙酯一 甲酸 ( : : ) 54 1 为
溶解 ,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耳子对照药材 , 同法 制 成对 照药 材 溶液 。取 绿原 酸 对 照 品 , 甲醇 制 成 加
展开 剂 , 开 , 出 , 干 , 以 1 % 硫 酸 乙醇 溶 液 , 展 取 晾 喷 0
在 15o 热 使 斑 点 显 色 清 晰 , 紫 外 光 灯 (6 0 C加 置 35 n 下 检视 。供 试 品色 谱 中 , 与对 照 药 材 及 对 照 m) 在 品 色谱相 应 的位置 上 , 别显 相 同颜色 的荧 光斑 点 。 分
JANG I XIJ RNA OU L OF R DII AL C NES ME CI T A TON HI E DI NE

不同产地苍耳子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不同产地苍耳子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不同产地苍耳子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何钦;郑薇;李伟东;金俊杰;蔡宝昌;董自波;秦昆明【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不同产地苍耳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苍耳子药材中4个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苍耳子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10批苍耳子药材样品,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建立苍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从不同产地苍耳子HPLC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6个指纹图谱共有峰,建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测定了不同产地苍耳子中4个主要成分含量.结论:本方法稳定,重现性好,所建立的对照指纹图谱和含量限度标准可以用于不同苍耳子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9(014)002【总页数】6页(P263-267,273)【关键词】苍耳子药材;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主要成分;质量控制;含量测定;产地【作者】何钦;郑薇;李伟东;金俊杰;蔡宝昌;董自波;秦昆明【作者单位】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215000;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215000;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南京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南京,21006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南京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南京,210061;淮海工学院药学院,连云港,222005;南京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南京,210061;淮海工学院药学院,连云港,222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中药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干燥成熟果实,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等症。

苍耳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文献中多记载其有“有小毒”。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苍耳子归为“有毒”药材[1]。

苍耳子所含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酚酸类、倍半萜内酯类、水溶性苷类以及油脂类等化学成分[2],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等[3]。

气相色谱法法测定苍耳子鼻炎胶囊中薄荷脑和龙脑的报告

气相色谱法法测定苍耳子鼻炎胶囊中薄荷脑和龙脑的报告

2 方

2 1 色 谱 条 件 色 谱 柱 : . 以 聚 乙二醇 ( E . 为 固定 P G)2 M 0
相 , 布浓 度 为 1 %金 属 填充 涂 0 柱 ; 温 :5 ̄ 衰 减 值 : ; 柱 10C; 6 FD检 测 器 温 度 :9  ̄ 进 样 I 10C; 口温 度 : 9 c , 气 流 量 : 0 10I 氮 = 2 m / n 氢 气 压 力 为 L mi; 10 m H ; 空 气 压 力 20m g
gop J . yeo no,0 7,0 ( )3 239 ru 『 1 G ncl cl2 0 16 2 :6 -6 . O
[5 唐郢 , 1] 周琦 , 王冬 , 新辅助化疗在 中晚期 宫颈鳞 癌放疗 中的 等. 作用 [ ] 重庆医学 ,0 6 3 ( 3 :2 210 . J. 2 0 ,5 1 ) 10 -2 5
De m i a o fBo n ola d e t l i ng r iBi a p u e y Ga r m a o r ph  ̄r n f n o r e n M n ho n Ca e z y n Ca s l s b s Ch o i tg a y
『6 C iH C e , i H. R no i d s d fpeprt e 1 1 a B, hn HZ Yn H ad m z t y o roea v e u i
c e t e a y v r u rma y s r e y f r sa e B e v c l c c r h mo h r p e s s p i r u g r o t g I c r ia a e n
l mp a e e t my: h s II ra o h g n c lg c n oo y y h d n co a p a e I t l f t e y e o o i o e l g i

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鉴别

龙胆苍耳合剂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鉴别

的溶液 , 为对 照品溶液 。 作 取不 含黄芩 的阴性 样品 , 按供试品溶液
制备方法制备 , 即得 阴性 对 照 品 溶 液 。 薄 层 色 谱 法 [0 5年 版 《 照 20 中 国药 典 》 一 部 ) 录 Ⅵ B 试 验 , 取 上述 3 溶液 各 2l , 别 点 ( 附 】 吸 种 L分 , z

da a e M itr i a c r t a s n ii e nc ng r xu e s c u ae nd e stv .
K e wo d L g n a g r it e p e a ai n TLC y r s: on da c n e M xur ; r p r to ;
10 1 ,02 0 ; 为 蒸 馏 水 , 剂 均 为 分 析 纯 。 0 12 10 1 )水 试
2 方 法与 结果
2 处 方 与制 备 1
2 i, 0ml 时时振摇 , l 滤过 。 滤液蒸 干 , 残渣加 甲醇 2m L使溶解 , 作为
对 照 药 材 溶 液 。 不 含川 芎 的 阴性 样 品 , 供 试 品溶 液 制 备 方 法 制 取 按 备, 即得 阴性 对 照 品 溶 液 。 薄 层 色 谱 法 【05年 版 《 国 药典 》 一 照 20 中 (
Ou M igh n n o g ,Che Xi n o g W a g u ,Yu n n a gd n n Y a Li n

f ・ a o n i l et l o i lD zo , i u n C ia 3 0 0 2 D zo n i l ntue o F 。 r o D z 0 i M C i 6 5 0 ) 』 D z u Mu ip nr s t , ah u Sc a , hn 6 5 0 ; . ah uMu ip s ttf r o d n d D u C n阳 h ca C a H pa h ca I i r f g ah M Sc n hn h n 3 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目的 建立加味 爸耳子丸 中白芷和川芎的鉴别方法。方 法 薄层 色谱法。结 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 显相 同颜 色的
荧光斑点. 阴性对照无干扰 。结 论 该实验方法可作为加味苍耳子丸的质 量控制指标之一 。 关键 词 : 加味苍耳亍丸; 薄层 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 9 7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3 6 (0 9 .10 8 —1 R2. B 1 0 .7 5 2 0 )O —0 70
乙酸 乙酯 1 mL使 溶 解 。 得到 川芎 对 照 药 材 溶 液 。 再 取 缺 J芎 I I
阴性对 照适 量 。 同法 制成 缺 川芎 阴性 对 照 液。照薄 层色 谱
法 【试 验 。 取 2 1 下 供 试 品 溶 液及 上述 溶液 各 2 L 分 别 l 】 吸 .项 M。 点 于 同 一 以羧 甲基 纤 维 素钠 为 黏 合 剂 的 硅 胶 G 薄 层 板 上 , 以 正 己烷 一 乙酸 乙 酯 ( :) 展 开剂 , 开 , 出 , 91为 展 取 晾干 , 紫 外 光 置 灯 (6 n 下 检 视 。 供 试 品 色 谱 中 。 与 对 照 品色 谱 相 应 的 3 5 m) 在 位 置 上 , 相 同颜 色 的 荧 光 斑 点 , 性 对 照 无 干 扰 。 结 果 ( 显 阴 见
药 师 。联 系 电话 :2 .6 9 4 1 0 03 5 10

87 ・
图 2。 )

囝 2 川芎 T C谱 L 1 川芎对照药材溶液 .

2 缺川芎阴 .
性对照
3 5 样品 - .
分 离 效果 好 , 阴性 无干 扰 。
32 川芎的薄 层色谱条件 是参 照( . 中国药典) 川芎药材 的色 谱条件 , 经试验供试品与对 照品色谱对应 的位置上 , 显相同颜
3 1 在 白芷的鉴别 中, . 参照< 中国药典) 中白芷药材薄层鉴别 的展开剂条件时, 斑点分离不理想, 后改用< 中国药典> 中复方
制剂——藿香正气水 中白芷鉴别 的展开剂条件时, 斑点清晰。
作者简介: 陈木 水, (9 7 1 .。毕业 于广州 中医药大学 。职 称 男 17 .0)
性研究. 报导如下。 现
1 仪 器与 试 药
定量毛细管 ( 日本) 硅胶 G( 岛海 洋化工 厂) 白芷 、 : 青 ; 川
芎 对 照 药材 ( 国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提 供 ) 加 味苍 耳 子 丸 中 : ( 院 制 剂 )阴 性 样 品 ( 处 方 工 艺 制 得 缺 味样 品 )所 用 化 学 本 ; 按 : 试 剂 均 为 分 析纯 。 2 实 验 方 法与 结 果 2 1 白芷 的鉴 别 : 本 品 l g 研 细 , 乙醚 3 mL 超 声 处 理 . 取 O, 加 0 , 2 mi, 过 , 液 蒸 厂 , 渣 加 乙酸 乙酯 1 L使 溶 解 , 为 供 0 n滤 滤 残 m 作 试 品溶 液 。 另取 白擅 对 照药 材 0 5 , 乙 醚 1 mL 超 声 处 理 .g 加 0 , 2 mi, 0 n 滤过 , 液 蒸 干 , 渣 加 乙 酸 乙酯 l 滤 残 mL使 溶 解 , 到 白 得 芷 对 照 药材 溶 液 。再 取 缺 白芷 阴性 对 照 适 量 , 法 制 成 缺 白 同 芷 阴性 对 照 液 对 照 液 。 照 薄 层 色 谱 法 试 验 , 取 上 述 3种 溶 吸
S ri Ph r c u i l o r a l 1No 12 0 tat a mae t a u n l c J Vo . 0 9 2
加 味 苍 耳 子 丸 的 薄 层 色 谱 鉴 别
陈木 水, 樱 华, 英文, 结梅 ( 州 中医药 大学 第一附 属医院 广 州 5 0 0 ) 黄 陈 任 广 1 4 5
图 1 白芷 T L图谱 C
1 .白芷 对 照 药 材 溶 液 2. 白芷 缺
阴性对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5 供试品溶液
液各 5 , 止 分别点于同一 以羧 甲基纤维 索钠为 黏合剂 的硅胶
G薄 层 板 上 , 石 油 醚 (O~6 " 一 醚 ( : ) 展 开 剂 , 以 3 0 C)乙 32 为 于
加 味苍 耳 子 丸 是 我 院 五 官 科 的 经 验 药 方 方 , 主 要 成 分 其 为 苍耳 子 、 芎 、 川 白芷 、 荷 等 。具 温 肺 散 寒 , 鼻 除 涕 功 效 。 薄 通 用 于 治 疗 虚 性 、 性 鼻 炎 及 鼻 窦 炎 , 有 较 好 的疗 效 。为 有 效 慢 具 控 制 产 品 质 量 , 采 用 T C法 对 处 方 中 自芷 和 川 芎 进 行 了 定 现 L I
色 的斑 点 。 性 无 干扰 。 阴
3 讨 论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的特点, 并且斑 点清 晰, 重现性好 . 可作为加味苍耳子丸制剂 的有效鉴别方 法。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国药典,I部l 3 北京 : : . s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 0 。 82 ,9 —9 ,2 .2 , 0 5 2 .8 2 52 5 5 85 8 附录7B. i
2 ℃以下展开, 出, 5 取 晾干, 置紫外 光灯 ( 6 n 下 检视。供 3 5 m) 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 同颜色的
荧 光 斑 点, 阴性 对 照无 干 扰 。 结 果 ( 图 1。 见 )
2 2 川芎 的鉴 别 : 川 芎 对 照 药 材 0 3 缺 川 芎 阴性 对 照 . I 取 .g和 I 适 量 , 乙醚 1mL 超 声 处 理 2 mi, 过 , 液 蒸干 , 渣 加 加 0 , 0 n滤 滤 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