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气象服务于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气象服务于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气象服务于设施农业发展研究【摘要】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指导设施农业生产。

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等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巨大,影响着植物生长和产量。

气象服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更加精准和高效,进而提升了农业产量。

气象服务与设施农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气象服务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气象服务、设施农业、气象数据、气象因素、气象服务技术、产量、促进作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农业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内种植农作物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设施农业生产受制于室内环境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提高设施农业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利用气象服务来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成为当前设施农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气象数据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气象因素对设施农业产量的影响机制。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气象服务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如何利用气象服务提升设施农业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气象服务与设施农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一步推动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中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未来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设备、技术及管理等方面都具备较高水平,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也更高。

而气象服务对设施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气象数据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农民了解植物生长的最佳气象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调控。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天气变化,科学安排农业生产,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不及时、准确性不够等。

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对策。

问题一:服务不及时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服务不及时。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以便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然而目前的气象服务体系中,信息传递不及时,致使农民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气象信息。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加以解决。

可以加强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建设,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农户。

可以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网络,包括建立气象观测站、气象预警系统等。

通过提升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增加气象观测站的覆盖范围,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业气象服务不及时的问题。

问题二:准确性不够另外一个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就是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不够。

农民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来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但是目前由于气象技术的限制,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并不够高,导致农民经常无法准确预测气象变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加以解决。

可以加强气象科研力量,推动气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可以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气象数据的质量,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还可以加强气象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服务覆盖不足。

农村地区大多偏远,气象观测设备和气象服务人员覆盖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的农民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服务不及时、准确性不够和服务覆盖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建设、加强气象科研力量、加强农村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等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提供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灾害预警等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和指导。

在蔬菜种植中,气象服务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天气预报、丰收预测、化肥施用、灾害预警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天气预报天气因素对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如夏季高温和低温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蔬菜生长。

因此,天气预报是提供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天气预报提前掌握气象信息,可以为农民的生产提供指导,让农民能够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蔬菜生长,预防天气灾害对蔬菜种植造成的损失。

二、丰收预测丰收预测是另一项重要的气象服务。

如果农民能够预测蔬菜的丰收情况,就能计划好物流、销售等环节,减少库存和损失,并为未来的生产提供数据和依据。

气象数据可以帮助预测季节性蔬菜的生长周期和丰收量,预测出蔬菜的种植成本和收益,帮助农民选择最具有市场前景的种植策略。

三、化肥施用气象数据也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化肥施用的依据。

不同气象条件下,蔬菜对化肥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分析气象信息,就能够提供相应的化肥施用建议,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化肥。

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灾害预警天气因素可能会对蔬菜种植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灾害,如风灾、雨灾、冰雹等。

因此,灾害预警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

通过提前掌握天气情况,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安装防风网、收回蔬菜等,减少损失。

总之,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提供天气预报、丰收预测、化肥施用,还是灾害预警,都对农民提供了合理的生产决策和保护农作物的保障。

因此,蔬菜种植行业必须重视气象服务,并且积极地应用气象服务,为农民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指导。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蔬菜种植中,气象服务的应用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浅析,探讨气象服务是如何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防御灾害、提高产量和增加收益的。

一、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意义气象服务对蔬菜种植来说极为重要。

气象变化直接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同时也会对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气象服务的及时提供和分析,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制定种植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气象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防御灾害,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台风、暴雨、大风等极端气象事件如果得到及时预警,农民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农作物的受灾面积,降低损失。

气象服务对于蔬菜种植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障。

气象服务还能帮助农民根据气象预测进行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通过气象预测,农民可以合理的控制农田的水分,减少过量的浇水造成的浪费;根据气象变化,合理调整施肥时间和剂量,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可以根据气象预测来选择适当的防治时机和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1. 种植时机的选择蔬菜种植的时机选择对于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气象服务,农民可以了解到当地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情况,合理地选择种植时间。

一些蔬菜种植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通过气象服务,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的种植时间,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2. 灾害预警和防御3. 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我国拥有丰富的气象资源和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目前,气象服务在我国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并且效果显著。

一方面,我国气象部门通过建立气象监测站网和气象卫星数据等,可以实时监测和预测当地的气象情况,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

我国在气象科学技术领域也有很多成果,比如气象预测模型、气象数据解析技术、气象大数据分析等,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摘要】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气象服务对蔬菜种植的影响以及在产量和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气象服务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的参考依据。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结论部分指出,进一步发展气象服务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蔬菜种植业应更多地依赖气象服务。

本文强调了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重要性,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帮助,有助于推动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象服务、蔬菜种植、产量、质量、应用、案例分析、作用、发展、依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蔬菜种植领域,气象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条件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影响巨大。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蔬菜种植业的需求。

研究如何利用气象服务优化蔬菜种植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逐渐普及。

利用气象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农户可以更好地选择种植品种、农作物管理和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气象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户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减少因天气变化而带来的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蔬菜种植业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气象服务对蔬菜产量和质量提升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进一步促进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推动蔬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蔬菜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

而气象条件对蔬菜种植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气象因素会对蔬菜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品质保障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气象服务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蔬菜产量和质量提升的作用,为蔬菜种植业提供更科学的气象支持,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信息预报、气象服务技术支持等内容,对于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种植、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一、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现状1. 气象灾害预警需求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气象灾害如干旱、水灾、冻害、风灾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农民急需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2. 气象信息预报需求农民需要获得气象信息预报,如降水量、温度、风速等数据,以便科学安排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气象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而气象信息预报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时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气象服务技术支持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越来越依赖于气象服务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1. 提高气象设施设备建设水平为了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需要加大对气象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

加强气象观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

还需要改善农村气象服务设施,让气象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给农民。

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还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指导。

3. 加强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是农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

建立健全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信息,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

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气象信息服务。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方案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方案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方案
概述
随着农业发展,设施蔬菜的种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但蔬菜
种植的成功与否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因此,开展设施蔬菜气象服务
具有重要的实践与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设施蔬菜气象服务方案,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设施蔬菜种植气象服务。

方案内容
数据收集
准确的气象资料是进行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的基础。

我们将在设施
蔬菜生产区域选取气象站,并配备高精度气象仪器,实时采集环境数
据如湿度、温度、地温、风向风速、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气象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气象预报
针对设施蔬菜的生长环境,我们将会根据所收集的大量气象数据
进行计算和分析,加上专业气象模型和算法,实现准确的气象预报。

同时,我们也将提供即时气象服务,向农民提供高频气象数据和及时
预报。

决策支持
根据气象预报和即时数据,我们将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服务,针对设施蔬菜的生长模型和规律、农民的需求和习惯,提供定制服务。

包括种植时间、施肥量、灌溉、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建议,协助农民科
学决策,提高产量和品质。

服务咨询
我们将专设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咨询渠道,为农民提供
随时随地的服务。

通过与专业的起种、喷洒等服务企业合作,我们将
为农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总结
通过气象服务方案,我们将为设施蔬菜的种植提供真正意义上的
精准服务,为农民减少种植成本,提高产量效益,从而推动设施蔬菜
产业的良性发展。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现存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现存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现存问题及措施的探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气象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生产的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目前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有问题和采取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存问题(一)气象服务不精准目前的气象服务往往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需求,针对不同作物的气象服务还存在不足。

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气象服务做出的决策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不尽如人意。

(二)气象信息不及时在一些地区,由于气象观测设备落后和气象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导致农民收到的气象信息不及时,无法及时进行农业生产决策。

(三)农民对气象服务认知不足一些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水平较低,不了解如何有效利用气象服务来指导农业生产,导致气象服务的效用发挥受限。

二、措施探讨(一)加强现代气象技术的研发应着力提升现代气象技术水平,加大对气象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推动现代气象观测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二)建立农业气象信息快速传输网络应积极推进农业气象信息的快速传输网络建设,完善农业气象信息观测和传输设施,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提高气象服务的实时性。

(三)加强农民气象服务技能培训应开展农民气象服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有效利用气象服务进行农业生产决策的能力,使气象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

(四)推动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应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气象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使农民更好地运用气象服务开展农业生产。

(五)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气象服务环境应加大对气象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气象服务监管机制,优化气象服务环境,为气象服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推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设施蔬菜作为武汉市农业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了武汉市设施蔬菜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为提高设施蔬菜气象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对策;湖北武汉2011年武汉市农业种植业产值175亿元,蔬菜(含菜用瓜)11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3%[1]。

蔬菜产业作为武汉种植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的“菜篮子”工程,历来受到政府重视。

设施蔬菜由于采用工程技术调节局地小气候,实现反季节栽培、种植效益高,正成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2]。

设施蔬菜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蔬菜生产提供可控、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尽管如此,设施蔬菜生产仍然受到自然气候资源的约束,而且不利气象条件仍对设施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2008年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中,雪灾对设施农业造成了很大危害,导致塑料大棚损毁、蔬菜受冻、经济损失严重。

加强设施蔬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设施蔬菜小气候监测、预测、预警和专业服务,从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方面来精细化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是设施蔬菜发展对气象保障提出的迫切要求。

1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发展现状1.1 蔬菜设施现状设施蔬菜生产采用塑料大棚(竹架、钢架)、连栋温室、智能型温室。

目前湖北设施农业体系主要由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及配套技术,智能型温室大棚及工厂化3个技术层次构成[3]。

武汉现有蔬菜设施主要以简易中等水平的钢架塑料大棚为主,配以智能温室育苗。

塑料大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只能作为春提早、秋延晚栽培,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不能对光、温、湿、气等环境因子实施有效的调控,一旦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即受严重冲击。

智能温室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可用于蔬菜育苗、寒冬蔬菜种植,夏季遮光防雨。

但智能化温室的造价太高,日常运行成本大,因此,截至目前,智能化温室大都是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于蔬菜育苗、有机蔬菜、花卉和水果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种植。

1.2 主要气象灾害武汉市设施蔬菜种植主要以钢架塑料大棚为主,无法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调节大棚内小气候,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

光照、温度、湿度是制约设施蔬菜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统计1985—2005年12月至翌年4月武汉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情况,主要灾害包括以下几种。

1.2.1 低温。

21年中低温冻害共发生12次,以2、3月发生频率最高。

低温是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首要因素,持续低温和极端低温则是低温灾害的2个主要表现形式。

气温太低会导致作物出现冷害和冻害,地温太低导致出现寒根、沤根。

1.2.2 连阴雨。

统计年份中,连阴雨共发生18次,主要发生在2、3、4月。

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棚内光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植株易发生病害,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在冬季育苗期间,长时间的连阴雨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有时甚至会毁掉苗。

1.2.3 大风。

瞬时大风达到6级,就导致设施蔬菜种植发生灾害。

大风的直接危害是刮破棚膜,降低或破坏大棚的保温性能,严重时会造成大棚棚架扭曲变形、倒伏受损。

另外,大风会导致棚中蔬菜受强风、低温危害,对生产影响极大。

1.2.4 大雪。

设施大棚和塑料薄膜可以支撑一定的负载,但如果大雪发生时棚顶积雪不能及时清除,大棚和薄膜超过负载会导致大棚垮塌、棚内作物受冻。

1.2.5 高温。

在设施蔬菜生长的3—4月,遇晴好天气大棚、双层膜高气温分别比棚外大气最高气温高20、24 ℃左右,棚内温度日较差在晴好天气下高达30~35 ℃[4]。

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本地设施蔬菜生长的最高界限温度在35 ℃左右[5],设施蔬菜生产中要做好晴好天气下的揭膜通风,避免高温灾害。

1.3 气象服务现状1.3.1 设施蔬菜小气候监测。

武汉市气象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设施蔬菜大棚小气候人工观测。

随着科技进步,自动化气象监测仪器逐步应用,2004年在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下,武汉市气象部门开展了设施蔬菜大棚内气温、地温、湿度等小气候的自动监测。

2011年武汉市气象部门依托物联网技术在塑料钢架大棚、连栋温室、智能型温室3种不同类型的大棚中,分作物建立10套设施蔬菜大棚中气温、地温、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等要素的自动监测系统,开展设施蔬菜精细化小气候监测。

1.3.2 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和灾害预警。

对设施蔬菜小气候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统计模型的设施蔬菜内最高、最低气温和地温的预测模型,利用数值预报结论建立基MM5模式的蔬菜大棚气温预测[6-7]。

通过预测模型相应开展设施蔬菜内气温、地温要素的预报;开展设施大棚适时揭膜、闭膜服务;联合农业、植保部门发布设施蔬菜病虫害气象指数。

开展设施蔬菜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试验,得出部分设施蔬菜的气象灾害指标[8];分析大风、大雪等气象灾害对设施的影响,得出蔬菜设施气象灾害等级指标。

利用设施蔬菜气象灾害指标结合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模型,开展设施蔬菜气象灾害预警。

1.3.3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系统。

根据设施蔬菜气象服务需求,在设施蔬菜小气候观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Oracle数据库和C++Builder开发工具,建立设施蔬菜(大棚)气象数据库和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服务和发布系统(图1)。

建成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实时显示小气候监测、及时发布预测和预警产品。

联合农业局土肥站、植保站、蔬菜办等单位组成专家联盟,共同开展设施蔬菜技术服务。

2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2.1 设施蔬菜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武汉地区农业气象灾呈现新的特点,低温、大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增多的趋势[9]。

近几年来,武汉市设施蔬菜生产迅速发展,有效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以及提高防灾和减灾能力等方面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设施蔬菜生产中要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气象灾害对生产的影响,对设施大棚内小气候的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设施大棚调控要提前采取措施,这有赖于设施农业气象预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建设。

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中要求对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和发生频率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作物气象指标对新品种引进开展气候论证。

2.2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2.2.1 设施蔬菜监测要素不全,网络覆盖面不广。

设施蔬菜监测要素还不够齐全,现阶段的监测要求仅有气温、湿度、地温、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CO2等要素,缺乏对土壤肥力、酸碱度等要素的监测。

武汉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品种有几十种,现有的10套监测设备不能满足精细化的监测和服务需求。

2.2.2 设施蔬菜气象预测准确率有待提高。

如果以设施蔬菜大棚模拟值与实测值在±2 ℃内即为正确,现有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逐小时温度变化趋势预测基本正确,但小时预测的正确率仅为56.8%,设施蔬菜内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测准确率为68.0%。

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2.2.3 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

设施蔬菜种植品种多,以辣椒、番茄作物为监测对象建立的设施蔬菜小气候预测模型不能满足精细化气象服务的需求,需根据不同的种植对象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不同设施蔬菜品种的气象指标尚未完全建立,同一品种设施蔬菜不同发育期气象灾害指标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现有的辣椒、番茄和莴苣气象灾害指标尚不能满足精细化的专项服务。

3 对策3.1 加大科研投入应加大对设施蔬菜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加强设施蔬菜精细化的农业气象试验,明确影响设施蔬菜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研究开发适合不同设施类型、不同种植作物的气象灾害指标和预报模型;研究不同设施内的气象调控配套技术。

3.2 加强设施蔬菜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要在现有设施蔬菜气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设施蔬菜观测能力建设,增加观测要素、完善观测网络。

要以现有监测网络体系为主体,结合农业、水利等部门的监测信息,提高设施蔬菜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增强对重大气象灾害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

3.3 加强部门协作,增强服务能力气象部门应加强和农技部门联合,开展设施蔬菜各种作物的光、温、水需求及对各气象要素极值的耐受性等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如开展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

气象部门与农技部门在为设施蔬菜服务过程中,应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紧密的合作,从气象要素预报到提出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从单一分散的服务到联合服务。

总之,气象为设施蔬菜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应针对设施蔬菜生产多样化的特点,分析需求,通过和农技部门的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监测、试验和研究,不断增强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气象为设施蔬菜的综合业务与服务体系,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4 参考文献[1] 武汉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2-04-18)[2013-03-02].http:///articde/20120418/01438980_01.html.[3] 苏工兵,代志中,廖兴红.湖北省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1999(3):34-36.[4] 刘可群,黎明锋,杨文刚.大棚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候的关系[J].气象,2008,34(7):101-107.[5] 陈柏槐.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9:189-191.[6] 黎明锋,杨文刚,阮仕明.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蔬菜种植的关系[J].湖北气象,2004(4):27-29.[7] 杨文刚,刘可群,黎明锋.基于MM5模式的蔬菜大棚气温预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89-4490.[8] 杨文刚,胡幼林,刘敏,等.大棚冬莴苣低温冻害指标及预测[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833-2835.[9] 冯明,陈正洪,刘可群,等.湖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4):343-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