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二泉映月》导学案

《二泉映月》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二泉映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突破措施:1.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借助多媒体课件。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泉映月》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一)我会读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二)我能知1. 课文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_____________ 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 的精神。

2. 阿炳,本名_____________,民间艺人,江苏无锡人。

他创作了二胡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曲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课文中能表现出《二泉映月》主旨、表现阿炳心声的句子是:(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二泉映月》导学案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精神。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再次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 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1.阿炳是怎样创作出《二泉映月》的?2.你从《二泉映月》中听到了什么?三、深入体悟,升华认识(看图听乐)2.【百度图片】风景二泉映月/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7%E7%BE%B0%B6%FE%C8%AA%D3%B3%D4%C2&s=0阿炳用心谱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课文的作者用心听懂了阿炳的心声,同学们,人与人是相通的,心与心是相连的,让我们再回顾阿炳那坎坷的生活经历,再来欣赏从他心里流淌出来的《二泉映月》吧!四、拓展延伸,积累提高(大屏幕出示)【百度知道】二泉映月评价/question/23207717.html同学们,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泉映月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以及 教案

二泉映月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以及 教案

10.《二泉映月》第二课时导学案备课人:审查人:班级小组姓名时间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从《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达的内涵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4-5自然段。

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阿炳演奏二胡时动作的语句。

从“禁不住”、“不停地滑动”、“流泻”等词中我体会到了什么?2、在文中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词句,多读几遍,感受阿炳想用琴声告诉我们什么?3、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思考: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三、合作探究1、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内涵如此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呢?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2、文中哪些地方进行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反思收获1、听音乐,了解《二泉映月》的地位,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从《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达的内涵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4-5自然段。

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听写词语。

三、自主学习内容展示。

检查点拨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的内容。

四、合作学习: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合作探究“。

五、展示交流:1、各项问题分别选代表展示汇报,其他学生倾听、点拨、纠正。

2、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点拨、纠正。

六、拓展提升:1、搜集阿炳的其他作品进行欣赏,全面了解这位民间音乐家。

2、合作探究。

3、交流,点拨。

七、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二泉映月泉声奇妙师徒听泉师生情深阿炳不懂历尽磨难热爱音乐再听泉声中秋之夜听懂泉声琴声心声旋律优美创作名曲二胡名曲享誉国际教学反思:。

张建芳《二泉映月》导学案

张建芳《二泉映月》导学案
7、再次播放乐曲《二泉映月》,生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
齐读“起初……”
8、补充资料:1978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二泉映月》,感动得热
泪盈眶,激动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小泽征尔要跪的是什么?
泽州县凤城小学“快乐二四”导学案




(二)拓展阅读《月光曲》
2、快乐导学
(一)学习课文《二泉映月》
1、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
泽州县凤城小学“快乐二四”导学案




镜头上,仔细地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
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2、回忆阿炳的坎坷经历。
3、想象阿炳还会有的坎坷经历,并说一说,体会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
3、情感态度: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重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难点
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课前准备
教师:二胡曲《二泉映月》、钢琴曲《月光曲》、教学课件
学生:查阅这首曲子及阿炳的有关资料




一、激趣热身
出示描写二泉映月美景的八个词语,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
泽州县凤城小学“快乐二四”导学案
班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授课教师
张建芳
课题
《二泉映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

小学音乐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导学案

小学音乐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导学案

小学音乐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

过程与方法:2、听辨乐器音色,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3、欣赏器乐曲,感受乐曲风格,了解乐器音色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继承发扬中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特点。

教学活动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生:(民族音乐)师:你觉得这段视频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风格?(生答)师:风趣、幽默、诙谐。

民乐在听觉上虽然不如西洋音乐恢弘大气,但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二、新课教学(一)欣赏《春江花月夜》l、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请同学们认真听以后,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2、请同学们认真听以后说说曲子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作品简介)3、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你能听出里面有哪些乐器吗?(二)欣赏《二泉映月》1、同学们对刚才这首曲子熟悉吗?它的曲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吗?请同学说说他的故事。

2、请同学们分析讨论这首曲子的情绪和它的旋律特点是什么?3、这首曲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三)拓展练习:师:中国传统民乐素以华夏艺术瑰宝著称千百年来它以多姿多彩的乐韵始终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在新时期又出现了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音乐现象,究竟是什么呢?(播放视频)请大家在欣赏片段的同时思考:在这段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哪些新鲜的东西?生:《茉莉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但是形式不再呆板,音质更好一些了,乐器与舞蹈、声乐结合,更具特色和朝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二泉映月》学案

《二泉映月》学案

《二泉映月》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阿炳的生平经历以及《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

2、欣赏《二泉映月》,感受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3、分析《二泉映月》的音乐特点,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

4、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深沉情感。

(2)掌握《二泉映月》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难点(1)体会阿炳在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2)通过音乐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知识链接1、阿炳(1893 年 8 月 17 日—1950 年 12 月 4 日),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

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 270多首民间乐曲。

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2、《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

阿炳利用自己的音乐才华,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深沉,不仅展现了阿炳个人的命运悲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四、学习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二泉映月》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氛围,然后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能想象出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吗?2、了解创作背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介绍阿炳的生平经历以及《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阿炳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遭遇,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3、音乐欣赏完整播放《二泉映月》,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感。

4、分析音乐特点(1)旋律《二泉映月》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

旋律的进行以级进为主,偶尔出现跳进,使音乐既富有抒情性又具有一定的张力。

旋律中多次出现重复和变化重复,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记忆性。

《二泉映月》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二泉映月》的背景和创作故事;2. 理解曲子的基本结构和音乐元素;3. 分析曲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感受曲子所传达的情感。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你喜欢听音乐吗?最近有没有听过一首叫《二泉映月》的曲子?2. 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举手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态度和喜好。

二、了解背景(10分钟)1. 介绍《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这是一首中国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由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高胜美创作。

2. 简要讲述《二泉映月》的创作故事:高胜美在西北农村行乞时,看到一位贫苦妇女在月光下哭泣,悲伤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他,因此创作了这首曲子来表达对贫苦妇女的同情之情。

三、分析曲子(15分钟)1. 探讨曲子的基本结构:曲子分为引子、主题、变奏和尾声四个部分,请学生观察并分析这四个部分在音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总结曲子的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弦等音乐元素对于这首曲子的表现起到了什么作用?四、了解艺术特点(15分钟)1. 分析曲子的艺术特点:《二泉映月》以二胡独奏为主,音乐的旋律抒情深沉,富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

2. 探究曲子的表现手法:曲子通过音乐的变化和技巧来表达对贫苦妇女的同情与关怀,请学生寻找其中的表现手法并进行讨论。

五、音乐鉴赏(15分钟)1. 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录音,并向学生解释演奏家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曲子所传达的情感:你们能从曲子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它让你们想到了什么?3.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口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

六、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或进行口头表达,分享他们对《二泉映月》的理解与感受。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导学延伸】1. 学习并演奏《二泉映月》,体验二胡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

《二泉映月》 (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 (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本文是关于《二泉映月》(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姓名:主备人:审核:课题:13、二泉映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真情告白】1、借助“起航”,自主预学。

2、小组交流检测、合作展示:①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注意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帮助纠正、学会,并记录在动态栏中。

②准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人人参与。

学习过程动态栏【起航】(独学、对学)一、我能读准生字词:二、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我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四、我能看到课题思考:1、提问2、答疑【扬帆】(小组交流展示)◎自学展示一:会读生词。

◎自学展示二: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自学展示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自学展示四: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相互答疑。

【扬帆】(群学品读感悟)一、《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二、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学习1、2、3自然段: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不朽的乐曲,还是有名的风景胜地。

找出课文中描写二泉景色的句子,练习朗读。

四、小结研读方法:找出重点句段——理解——领悟表达方法——朗读体会【把舵】1、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1、2、3自然段。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思考与延伸】1、查找《二泉映月》和阿炳的相关资料。

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欣赏和学习《二泉映月》的教案

欣赏和学习《二泉映月》的教案

欣赏和学习《二泉映月》的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欣赏和学习古典音乐作品《二泉映月》。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该曲目的背景、特点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实践演奏和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二泉映月》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掌握《二泉映月》的基本乐理知识。

3. 学会演奏《二泉映月》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二泉映月》的背景介绍。

2. 乐曲的结构和主要乐器。

3. 乐曲的基本乐理知识。

4. 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5. 欣赏和评价《二泉映月》的要点。

教学步骤步骤一:背景介绍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二泉映月》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该曲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步骤二:乐曲的结构和主要乐器介绍《二泉映月》的乐曲结构和主要乐器。

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组成部分和各个乐器的角色,加深对乐曲整体结构的理解。

步骤三:基本乐理知识教授《二泉映月》的基本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调式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乐理概念,并能正确演奏乐曲。

步骤四: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介绍《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通过演示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指法和表现技巧,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

步骤五: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欣赏《二泉映月》的音乐录音或现场演出,并提供相关的评价指标和问题,让学生能够理性评价乐曲的表现效果和艺术价值。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二泉映月》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演奏《二泉映月》时的准确性和表现能力。

3. 学生对《二泉映月》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二泉映月》的音频和视频资源。

2. 乐器演奏示范视频和乐谱。

3. 相关的音乐理论教材和参考书籍。

参考资料1. 《二泉映月》的相关资料和研究论文。

2. 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
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

过程与方法:2、听辨乐器音色,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3、欣赏器乐曲,感受乐曲风格,了解乐器音色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继承发扬中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民族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特点。

教学活动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
生:(民族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视频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风格?(生答)
师:风趣、幽默、诙谐。

民乐在听觉上虽然不如西洋音乐恢弘大气,但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春江花月夜》
l、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请同学们认真听以后,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2、请同学们认真听以后说说曲子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作品简介)
3、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你能听出里面有哪些乐器吗?
(二)欣赏《二泉映月》
1、同学们对刚才这首曲子熟悉吗?它的曲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吗?请同学说说他的故事。

2、请同学们分析讨论这首曲子的情绪和它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3、这首曲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三)拓展练习:
师:中国传统民乐素以华夏艺术瑰宝著称千百年来它以多姿多彩的乐韵始终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在新时期又出现了一种颇具代表性的音乐现象,究竟是什么呢?(播放视频)请大家在欣赏片段的同时思考:
在这段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哪些新鲜的东西?
生:《茉莉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但是形式不再呆板,音质更好一些了,乐器与舞蹈、声乐结合,更具特色和朝气……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通过音乐我们了解一种文化,而通过文化我们更好的了解了音乐,希望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抛去旧观念,用睿智的眼光去认识我们的民族音乐,把它继承和更加的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