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数学(上)多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6×4=9×3=5×3=9×7=2、口答练习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项目!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
人数信息:3人)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3、指名列式计算。
(口答)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利解决,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反馈,贴图呈现问题: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三、探究口算方法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
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式。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重点计算专项: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

重点计算专项: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1.列竖式计算。
503+108=205-89=403×7=373×6=2.笔算,带“※”的要验算。
※370+260=305×6=※600-258=250×7=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25+789=750×6=※1000-356=204×9=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用加法验算。
89×7=※437-259=116×9=740×9=506×8=※804-546=6.列竖式计算,带要求验算。
703-497=365+549=207×8=7.列竖式计算。
356-187=408×6=358+274=290×8=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59+148=※804-546=815×6=907×8=9.列竖式计算。
(带*号的要验算)306×5=356×6=*602-389=720×6=880-407=*266+357=10.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04×7= ※804-576=358×8= ※587+275=11.列竖式计算。
(加※号的要验算)※544+289= ※607-489= 708×6= 478×7=12.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096⨯= 2563⨯= 2304⨯= *900865-= *142559+=13.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63×9= 308×7= ▲563+457=120×5= 186×3= ▲904-307=14.列竖式笔算下面各题。
15.我会笔算。
(带※号的要验算)235×6=309×8=※487+275=380×3=263×5=※701-439=16.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教科书74、76、78页内容。
对教材中的3个例题进行整合。
二、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笔算乘法。
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
本课时我们设计将例1、例2和例3进行整合,在一节课中教学。
例1教学不进位乘法,主要解决笔算的格式,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等问题;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乘积満十需要向十位进位的题目;例3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题目。
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不同,在计算过程中,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作为笔算乘法的起始课,这节课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在这节课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很重要。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的算法,就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的道理,也就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三、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也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前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找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提出质疑点、准确引入拓展点。
学生在学习本课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多位数加法。
这些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算法。
如学生可以理解12×3表示3个12相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进一步理解12×3可以看做是3个2加3个十的和。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时候会遇到哪些质疑点呢我认为应该有这样几个难点:1.为什么要用一位数去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因为这与他们计算加减法竖式的经验是不同的,计算加减法竖式时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的数不能计算。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讲义(人教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型精讲+真题演练)知识点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积相加。
知识点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知识点三: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上的数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数。
知识点四: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十位上的数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果十位上的积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
知识点五: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计算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方法完全相同,即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
一位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积的这一位上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可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年级数学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2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2.(2分)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3.(1分)一个因数是104,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4.(2分)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5.(1分)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6.(2分)183的9倍是,8个194是多少.7.(8分)在横线上填上>、<或=.24×5240+0160×0160﹣0420×642×60+2323×1252×6×00×1×365708×3780×312×562123124×2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8.(2分)320×5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9.(2分)435×()时,积一定是四位数.A.0B.1C.310.(2分)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A.125+8B.125﹣8C.125×8 11.(2分)162×4()356×5.A.<B.>C.=12.(2分)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要从()位乘起.A.个B.十C.百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3.(1分)0乘3小于0乘7.(判断对错)14.(1分)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判断对错)15.(1分)一个三位数乘0,积也是三位数..(判断对错)16.(1分)一个非零的数加上0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判断对错)17.(1分)4个90的和再加上40得400.(判断对错)18.(1分)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判断对错)19.(1分)一个因数中间有几个零,积的中间也有几个0.(判断对错)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5分)20.(5分)连一连.21.(12分)做一做.419×5≈121×3≈518×2≈42×6≈87×6≈49×5≈217×3≈77×7≈79×6≈29×8≈121×4≈58×6≈22.(18分)列竖式计算:146×7=245×4=108×5=113×2=123×5=2101×3=306×7=214×2=324×9=2040×3=157×9=333×3=1089×4=3142×8=422×8=1424×2=111×9=2124×8=345×5=456×5=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23.(5分)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2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24.(5分)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12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25.(5分)用一根铁丝做一个边长为212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下50厘米,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26.(5分)有10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每人分一瓶矿泉水.每有12瓶,8箱够分吗?27.(5分)青山小学组织330名学生去春游,租了6辆汽车,已知每辆车上能坐56人,请问租6辆汽车够吗?28.(5分)一辆运货的板车能够拉492千克的沙子,现在要拉3吨重的沙子,6次能拉完吗?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2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考点】更大数除法.【分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解答】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100×1=100;100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故答案为:四,三.2.(2分)480×5的积末尾有2个0;405×5的积中间有1个0.【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要看一个算式的末尾或中间有几个0,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得积,进而得解.【解答】解:(1)因为480×5=2400;所以480×5的积末尾有2个0.(2)因为405×5=2025;所以105×5的积中间有1个0.故答案为:2,1.3.(1分)一个因数是104,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832.【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一个因数是104,另一个因数是8,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积是104×8=832.【解答】解:104×8=832.即积是832.故答案为:832.4.(2分)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203×5×0的积是0.【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根据0的乘法,0乘任何数都得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2)203×5×0,不论203×5所得的积是多少,只要再与0相乘就是0;所以,203×5×0=0.故答案为:0,0.5.(1分)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999.【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一位数是1,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相乘即可.【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一位数是1;999×1=999答: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999.故答案为:999.6.(2分)183的9倍是1647,8个194是多少1552.【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求183的9倍是多少,就是求9个183是多少,用183×9计算;求8个194是多少,用194×8计算即可.【解答】解:183×9=1647,194×8=1552,故答案为:1647,1552.7.(8分)在横线上填上>、<或=.24×5<240+0160×0<160﹣0420×6>42×60+23=23×1252×6×0=0×1×365708×3<780×312×5<62123<124×2【考点】整数大小的比较;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①24×5=120240+0=240240>12024×5<240+0②160×0=0160﹣0=1600<160160×0<160﹣0③420>42420×6>42×6④0+23=2323×1=230+23=23×1⑤252×6×0=00×1×365=0252×6×0=0×1×365⑥708<780708×3<780×3⑦12×5=6062>6012×5<62⑧123<124123<124×2故答案为:<,<,>,=,=<,<,<.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8.(2分)320×5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考点】两位数以上乘法.【分析】根据因数末尾有零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计算320×5时,可先计算32×5=160,然后再在160后面加上一个0,即积为1600,末尾有2个零,据此解答.【解答】解:计算320×5时,可先计算32×5=160,然后再在160后面加上一个0,即积为1600,末尾有2个零,所以320×5积的末尾有2个0;故选:B.9.(2分)435×()时,积一定是四位数.A.0B.1C.3【考点】一位数乘三位数.【分析】根据题意,用每个选项中的数分别与435相乘,再根据所得的积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435×0=0;435×1=435;435×3=1305;由以上可得,435×3时,积一定是四位数.故选:C。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散思维。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举例:如234×5,计算个位数4×5时,需要向十位数进位,容易出错。
(2)理解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与加法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举例:通过画图或列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感受123×4与4个123相加的联系。
(3)解决实际问题时提取关键信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列出乘法算式并进行计算,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和进位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多位数乘一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理解乘法运算中每一位数相乘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举例:如123×4的计算过程,先计算个位数3×4,再计算十位数2×4,最后计算百位数1×4,注意进位处理。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发现并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与加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所准备的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单元,主要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意义;二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三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中国大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我在课堂的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小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并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步骤,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10题)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题(5题)作业答案:1. 笔算练习题答案2. 应用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在本次课堂学习中,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可是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之前加减法运算的拓展,也是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多位数乘一位数。
比如说,3 乘以 5,这很简单,结果是 15。
但如果是 123 乘以 5 呢?这就有点复杂啦,但别担心,咱们一步步来。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是有窍门的。
就拿 123 乘以 5 举例,咱们先从个位算起,3 乘以 5 等于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然后算十位,2 乘以 5 等于 10,再加上进位的 1 就是 11,十位写 1,向百位进 1;最后算百位,1 乘以 5 等于 5,再加上进位的 1 就是 6。
所以 123 乘以 5 就等于 615。
那在计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呢?首先,数位要对齐,可别把个位和十位弄混啦。
其次,要记得进位,进位的数可不能忘加。
还有啊,计算的时候要认真,别粗心大意算错了。
咱们再来说说乘法的意义。
比如说 3 个 5 相加,写成算式就是 5×3或者 3×5,结果都是 15。
这就说明乘法其实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在实际生活中,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可多啦。
比如说去买苹果,一个苹果 5 元钱,买 12 个,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就要用到 12 乘以 5啦。
还有坐公交车,一张车票 3 元,一家 4 口人坐车,那车票钱就是 4 乘以 3 。
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呢。
比如说,一个书架有 3 层,每层放 125 本书,那这个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这就要用 125 乘以 3 来计算。
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得多做练习。
可以做一些口算题,比如 23×4、45×6 之类的,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还可以做一些应用题,通过实际问题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做练习的时候,如果做错了,别灰心,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
是计算错误?还是没理解题意?找到原因,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讲义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3、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二、上课内容:1、知识点回顾2、针对训练三.课后作业:见专项训练/课后作业四、家长签名(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_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例1.连一连31×6 得数大约是28079×5 得数大约是40092×6 得数大约是18043×7 得数大约是54072×8 得数大约是560例2、估一估,算一算。
52×6≈ 97×4≈ 296×8≈ 910×4≈ 77×5≈29×8≈ 121×4≈ 58×6≈419×5≈ 121×3≈ 518×2≈ 42×6≈ 87×6≈49×5≈ 217×3≈ 77×7≈ 79×6≈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例31、250×4积的末尾有()个0;350×6的积的末尾有()个0。
2、350×8积的末尾有()个0;505×8的中间有()个0。
例4、在圆圈里填上>、<或=。
24×5○240+0 160×0○160-0 420×6○42×6 0+23○23×1252×6×0○0×1×365 708×3○780×3 12×5○62 123○124×2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例题分析一、填空。
(1)42个十乘3是()个十,是()。
(2)620的末尾有()个0,它的积是()位数。
(3)要使□34×4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二、判断题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0乘任何数都得0。
()4、25+0<25×0 ()一、选择题1、下列算式得数是0的是()A、18—6×0B、360—0C、(16—16)×32、68×5≈()A、300B、340C、350练习一、填空题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
3、一个因数是104,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
4、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
6、183的9倍是(),8个194是多少()。
二、选择题1、320×5的积末尾有﹙﹚个0①1 ②2 ③32、435×﹙﹚时,积一定是四位数①0 ②1 ③ 33、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①125+8 ②125-8 ③125×84、162×4﹙﹚356×5①<②>③=5、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的乘法,要从﹙﹚位乘起①个②十③百三、判断题(1)0乘3小于0乘7。
()(2)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3)一个三位数乘0,积也是三位数。
()(4)一个非零的数加上0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5)4个90的和再加上40得400。
()(6)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7)一个因数中间有几个零,积的中间也有几个0。
()四、列竖式计算:146×7= 245×4= 108×5= 113×2=123×5= 2101×3= 306×7= 214×2=324×9= 2040×3= 157×9= 333×3=1089×4= 3142×8= 422×8= 1424×2=111×9= 2124×8= 345×5= 456×5=五、脱式计算780—12×3 (810—780)×3 213×2-312 72÷8×27 4×(56—154) 245×6+130 200×4+300 756—81÷9 64÷8+126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例题讲解1、一份稿件有8页,每页大约812字,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字?2、有一排树,每相邻的两棵之间是9米,第一棵到第408棵之间相距多少米?3、一只瓶子装满油后重950克,倒走一半油后,连瓶重550克,瓶子里原有多少油?4、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2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5、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12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6、用一根铁丝做一个边长为212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下50厘米,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练习1、有10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每人分一瓶矿泉水。
每有12瓶,8箱够分吗?2、青山小学组织330名学生去春游,租了6辆汽车,已知每辆车上能坐56人,请问租6辆汽车够吗?3、一辆运货的板车能够拉492千克的沙子,现在要拉3吨重的沙子,6次能拉完吗?4、小明要买20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要多少钱?5、商店运来8箱苹果,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6、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能照照片多少张?7、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62棵,一共有多少课柳树?能力提升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二、1、在○里填上+、-、×或÷。
0 ○ 10=10 9 ○ 0=0 23 ○ 0=234 ○ 4=15 ○ 5=02、估算。
398×4 502×2 636×74638×9 2386×3 6299×56809×4三、1、列竖式计算。
235×7 649×5 5084×9 207×52、脱式计算。
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四、列式计算。
一个因数是117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180减去175的差,乘124的积,结果是多少?37的5倍减去55,再乘8,积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李老师去商店买办公用品,他要带多少元钱?2、学校图书室买回科技书240本,文艺书320本。
买回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艺书本数的和的3倍,买回的故事书有多少本?课后作业1、直接写出得数500×2= 400×5= 7×30= 70×8= 201×5≈0×5= 203×3= 9×300= 82×0= 13×7=597×4≈ 49×9≈ 213×6≈ 123×2≈48×5≈397×3≈ 510×7≈ 21×6≈ 598×4≈706×4≈2、列竖式计算247×6= 765×8= 753×7= 984×7=507×8= 313×5= 155×4= 499×3=681×8= 702×8= 603×4= 305×9=270×3= 380×5= 230×4= 460×5=3、解决问题1、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2、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格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3、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4、快乐小火车一次能坐22人,3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5、公园的过道两边要摆上盆花,如果每一边都放342盆,两边一共放多少盆?6、学校买来了7筒羽毛球,每筒有12个,一共买来多少个羽毛球?7、一辆面包车可以坐17人,5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8、一栋楼房一共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着18户人家,这栋楼房共住了多少户人家?9、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场卖出278张票,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10、5厘米长的蚱蜢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它身长的75倍,它一次跳跃多少厘米的距离?11、三(1)班有52个同学,每个同学发5本练习本,一共要发多少本练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