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形态配置策略对儿童教学构图设计的启示-最新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运用绘本中构图方式促进幼儿绘画创作力的发展

运用绘本中构图方式促进幼儿绘画创作力的发展

课堂观察・运用绘本中构图方式促进幼儿绘画创作力的发展闽清实验幼儿园陈颖近年来,随着绘画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存在种种困惑,不能运用范例,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水平减弱不少,对于幼儿的作品构图杂乱,教师不知从何引导,总是觉得幼儿的作品与成人作品中缺乏一种美感,表现得十分粗糙、不整齐、不到位的稚嫩感,为了保护幼儿对艺术的童心,笔者借助了绘本中多样的构图,让幼儿通过欣赏绘本中的构图特点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等等,以此帮助幼儿丰富的、生动的、鲜明地表现经验。

让幼儿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以此去满足富有个性的创作表现。

—'绘本中的构图表现在绘本中,构图方式上有一定的讲究和技巧,它能充分展示作者的思想,他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同时不同的构图方式,也反映着不同的艺术水平。

从基本构图欣赏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对中心是主体构图、满天星分散式构图、排队并列式构图、线路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对角线构图的方式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在作品创作中,可以看到幼儿从绘本中拓展的构图方式。

二、运用绘本构图元素,促进幼儿创作力的发展(―)中心式主体构图法,感知空间关系此类构图构图主要表达一个人或一个物体具体化、夸张化,这样满足于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与幼儿创作表现。

这样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感受,幼儿的画面就会显的生动而有趣。

主题鲜明。

案例1:《小真的长头发》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渴望自己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很长很长很长的头发。

她和好朋友们一起聊天就说到了希望自己的长头发能变成什么样的?其中有个画面是小真站在中间她的头发向四周散开来,变成一个大树林,小鸟、小松鼠、小猴子等等都聚在里面,变成一个很热闹很棒的树林。

小真的奇特想象和描述化为真实的场景出现在幼儿们面前,新奇而又充满童趣,为幼儿们打开了一条现实与想象的通道,开启了幼儿们的想象之旅: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刘某某小朋友在构图的时候就充分应用空间关系,她把小真的长头发想象成了一座四通发达的立交桥,分了好几层,朝每个不同方向延伸,作者还介绍这样可以疏通车流量,不容易堵车。

教学心得 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教学策略

教学心得 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教学策略

教学心得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教
学策略
在绘本如此丰富的内容下,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慢慢的发现,而不要着急的去灌输给他们。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体验书中所传达的情感,理解图画书的内容,获取意义价值。

主要策略:模仿、想象、游戏、表演……
(1)模仿:角色的表情、动作、对话(语音、语调)
(2)想象:将自己的已有经验投射图画书中的人物或情节上。

如在情境中假想角色的情绪情感,所思所想;对图画书中的场景、情节加以经验性地再现等。

(3)游戏:结合图画书中的情节、结构或语言特点进行的游戏活动。

(4)表演: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情节发展、对话),借助一定的道具,通过角色分工再现图画书的内容。

(合作完成)
(二)探究式教学:
探索式教学是学习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理解图画书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主要策略:预期猜想、逻辑推理、澄清讨论
(1)预期猜测:借助对图画书画面的观察或已知内容的了解,对其情节发展进行预测。

(发散性)
(2)逻辑推理:综合已知的图画书情节内容或线索,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对情节或结果做出判断。

(指向性)(3)澄清讨论:对图画书的价值意义或核心问题通过小组、集体的讨论加以明晰和理解。

(反思性)
总之,图画书阅读也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

孩子在反复的阅读图中会去观察更多更多的细节,或许在以后他自己绘画或者创作的时候,他就会更加注意细节的运用了。

阅读的图画书多了,孩子关注的多了,孩子的绘画技巧也会越来越好。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是需要积累的,家长千万不要急。

我们只要每天坚持跟孩子读文看图,孩子一定是有他自己发展的一个进度的。

儿童图画书图文空间配置策略在教学构图中的启示

儿童图画书图文空间配置策略在教学构图中的启示

关于图画书的涵义 , 历来众说纷纭 , 在不 同的研究 层 面 中 , 童 图画书这 一概 念会 呈 现 出不 同的 面貌 , 儿 对
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人们对其关 注点 的定 位 。一 种 观 点认 为 图 画 书 就 是 “ 绘本 ” “ , 绘 本” 自日本语 , 来 一般来说 , 绘本是指较为严格意义 的
(ty bo 即“ s r) ok, 图画故事书” 顾名思义 , o , 指文字和图 画相辅相成配置的书。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兼作
家加拿大的培利 ・ 诺德曼 ( e yN dla )认 为“ PⅡ oe n m 图 画书是通过大量 的连贯 性 的图画与 相对 较少 的文字
线短暂中断, 使视觉神经得以休息。目 前很多图画书。 大多数是混合式 , 比如 ( 或没有文字)互相结合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童 并不采用单一的图文排列模式 , , 书” 。呤 图画书研究者彭懿认 为 :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 《 “ 忙忙碌碌镇》 斯凯瑞最受欢迎 的故事》 美 ) 《 ( 斯凯瑞 金色童书专辑 , L 其风靡美 国 4 4 0多年, 全球畅销达 3 文字共 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 , 图文合奏 。说得抽象 是
( 基于儿童身心特征的图文配置 一) 1 符合儿童生理 特征的图文配置形态。一般来 .
图画故事书, 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 , 图画不是诠
释文字的辅助 , 文字与图画共 同担 当讲故事的重要角 色。 日 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认 为“ 当文字 的叙述 与图 画的叙述融为一体的时候 , 图画书” “ 也就成立了” u 。 J
21 0 2年 9月 第2 9卷第 9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 un lo Hu e nv ri fE u ain o r a f b iU iest o d c t y o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和几位教师于去年一起加入了本园的《图画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些学习、交流、课堂实践,对图画书的课堂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打破原有观念,回归阅读之路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在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原有语言活动中“图片为理解学习服务“的观念,要重视孩子对图画书连贯完整的阅读。

1.发现的潜在节奏,避免跳跃阅读。

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

但还有一些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

遇到此类图画书的教学,在活动设计中不能忽视它潜在的节奏。

如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有两位老师分别在中班进行了阅读教学。

他们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A老师将该从封面到封底做成连贯的ppt,和孩子们在笑声中度过了20多分钟。

B老师先将“母鸡散步”的画面全拿出来,观察、讲述,在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后,再让幼儿观看“狐狸倒霉”的片断。

A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朴实,在连续的阅读中,孩子们感受到该两拍子似的重复故事,始终处于快乐的阅读状态。

B老师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是花了一定心思思考和设计的,活动中孩子们也能较好地参与讨论、阅读,但缺少了A老师课堂上的那份快乐,缺少了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

因此,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图片教学,可随意地将某一图片先理解。

更不能为了追求方式手段,而忽略了内容的连续性,因此没有发现一些是有潜在节奏的。

2.忽略的文字叙述,拓展阅读内容。

一本能讲三个故事,文字讲一个,图画讲一个,文字和图画一起讲一个。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认识汉字,他们阅读图画书,更多的应让图画讲故事。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往往抛弃不了图画书中的文字叙述。

如《国王生病了》这一图画书,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国王去打球了,王子会说些什么?”“王后在旁边看见了,心里会想些什么?”……(老师的目的是让还是在逐渐熟悉该的故事叙述内容)一堂活动,孩子们就在老师几十个提问中“阅读”完了该,结果是老师累(要记下许多的提问)、孩子累(老被老师牵着、听课的累(不知如何记录听课内容)。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1. 拓展知识面图画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图画书,幼儿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历史故事等,从而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

2.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图画书中的丰富图画和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启发他们对事物的独特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图画书,幼儿可以学习文字和语言,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4. 促进语言表达图画书中的场景和角色可以帮助幼儿梳理思维,通过描述图画中的情节和人物来训练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建立东西方文化桥梁图画书可以展示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风俗,帮助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差异,从小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

1. 创设阅读场景在幼儿园的教室或图书角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摆放整齐的图画书,设立图画书阅读角,就是为了增加幼儿接触与主动挑选图画书的机会。

2. 导读引领老师可结合故事情节,通过图片描述或描绘情节梗概,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表达、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带领讨论互动老师可在讲解完绘本故事后,发表一些问题,让孩子们给予自己的答案,倡导互动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与表达。

4. 制作绘本老师也可以根据班级主题或幼儿自身经验制作绘本,让幼儿参与培养他们对图画书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辅助工具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幻灯片或投影仪将图画书中的画面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以更直观的形式参与到故事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加强图画书教学的关键措斀1. 塑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幼儿园的教师要不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图画书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2. 结合主题设计教师在选择图画书时可结合幼儿园的主题进行设计,例如节日、家庭、生活环境等主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感受和体验。

3. 注重绘本选择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图画书,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图画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选择和运用方法,以及对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深入了解图画书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和建议。

通过研究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图画书对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图画书的选择和运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未来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幼儿园教育的进步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和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研究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正文2.1 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说明。

图画书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图画书,幼儿可以认识各种事物,了解世界,开拓思维。

图画书可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想象世界。

图画书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

图画书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启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

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应该重视图画书的选用和运用,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汲取知识,培养兴趣,健康成长。

2.2 图画书的选择和运用图画书的选择和运用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图画书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教育目标。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图画书是一种用图画和文字来表达故事或情感的书籍,它通过简单的线条、色彩和文字,传达出作者的想法和感情。

在幼儿园教育中,图画书是一种非常适合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工具。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一、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图画书可以作为教育工具来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幼儿可以慢慢地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在教育中,老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图画书中的语言表达和朗读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语音表达能力。

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很强,图画书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通过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幼儿可以自由地想象、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和想象世界。

老师也可以利用图画书中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思维交流和研讨,让幼儿的想象与创意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培养幼儿的情感图画书可以通过情节的表达,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教育中,老师可以利用图画书中的主题和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学会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图画书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工具,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兴趣。

通过图画书中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和卡通形象,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培养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育中,老师可以利用图画书中的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游戏,为幼儿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

五、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通过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幼儿可以认识到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概念、事物等。

同时,图画书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了解社会文化,导致幼儿的认知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园图画设计

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园图画设计

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图画设计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图画设计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研究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幼儿美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的意义图画设计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画设计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图画设计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图画设计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图画设计教学活动。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图画设计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3) 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在图画设计教学中,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通过模仿、实践,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鼓励幼儿表达个性化的情感和体验在图画设计教学中,鼓励幼儿表达个性化的情感和体验,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幼儿园图画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1) 制定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学计划针对幼儿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制定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图画设计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效果。

(2) 以幼儿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学以幼儿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开展图画设计教学活动。

(3) 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在图画设计教学中,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导,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绘画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图画设计教学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形态配置策略对儿童教学构图设计的启示图画书的形态配置策略对于儿童教学构图设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儿童教学构图设计中,其图文形态建构方法与图画书形态配置策略具有同构关系,可以说,作者把持什么样的图画书形态配置策略,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构图的启示。

我们试图由其发展渊源及演进的历史探寻图画书形态配置策略,以此获得儿童教学构图设计相关的启示。

一、图画书形态配置发展的历史探寻追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历史渊源,其形式起源于西方。

1658年,夸美纽斯依据直观性教学原则编写成带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此书被公认为欧洲插图儿童书的雏形,此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盛行欧洲达200多年。

图画书逐步趋于成熟、完善的时期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如被誉为“现代图画书之父”的美国人伦道夫?凯迪克在1878年创作出版了《骑士约翰的趣事》,书中约翰骑马的形象成了美国图画书凯迪克奖的标识;1902年,英国的Beatrix Potter(1866-1943)著的《小兔子彼得的故事》,堪称图画书进入新纪元的里程碑之作,开创了现代图画书的基本态势,这个系列成为百年来最畅销的图画书。

其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图画书开始探索图文配置关系,因为该“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是图文合奏。

说得抽象一点儿,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

”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依赖于图画和文字两个信息主体,基于形态配置策略,通过图画和文字各个层面的均衡配置,呈现给儿童有机整合的学习材料,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直观的情景,引发儿童兴趣,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体验、意志过程等整体提高,帮助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全面提高阅读、学习能力。

依此,图画书至少包涵三个层面的意义:一、图画书的形态配置是建构图画书的基础;二、图画书的形态配置,事实上承担图画书叙事最重要的表意功能;三、不同的形态配置策略决定儿童对阅读对象理解的多样性,提高儿童某些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图画书的形态配置,能够为儿童教学提供直观的情景,引发儿童兴趣,增加儿童学习的快乐。

因此,可以说,图画书与直观教学同宗同源,图画书的形态配置策略与儿童教学构图的思路同源同流。

二、图画书的形态配置策略(一)基于书籍结构的形态配置书籍外部整体造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儿童图画书的形态宽广多样,从图画书的整体结构上来看,图画故事书一般是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开本和折页、散页等组成,有些图画书恰到好处地运用其要素进行设计。

精心设计的版式,从封面、扉页到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架,左右两页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剧情,因此,其外观形态的设计吸引儿童的阅读注意力。

如,《噼里啪啦》(佐佐木洋子)系列《车来了》,封面制作成立体的格局,挖空的小方型代表双层巴士的玻璃窗,透过窗口,我们看到坐在双层公交大巴上很多动物的笑脸,翻开封面,我们的目光可以“俯视”大巴里面的直观情景,在座位上动物们整齐划一排排坐!然后在图画书里面演绎动物们坐车的全程,从公交起点站等车的情景,接着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的画面,动物在外购物、玩耍、进餐,最后坐车回家。

整个故事从封面的直观形态开始讲述,前呼后应,前后环衬相互映衬,内容提升主题,图画书的外观设置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增色不少,图画故事书的每个部分都不会是多余的。

书籍内部构成的多样性也丰富了其形态。

从图画书的内置构成神态来看,英国绘本专家Janet & Allan Ahlberg夫妇合制之“The Jolly Postman or Other People’s Letters”极有创意,书的开本面积为15CM,但内里乾坤大。

该书故事架构乃谐拟传统童话如《三?小熊》《杰克与魔豆》《灰姑娘》组,但作者创新性设置了一角及送信情节来串连情节,但最卓越的地方在于书本的形态设计,创作者别出心裁将书页加层变成信封,并分别附上信件,使读者除目视外,还必须动手抽取信件,实际与文本互动、参与解读。

创作者借书页的精心设计,意欲将儿童的阅读焦点从故事的叙事线移转至书籍于阅读之外的操作性功能,通过儿童好奇心理的驱动来训练其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图画故事书的内部形态对故事的叙述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二)基于构图原理的形态配置构图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图画书形态方方面面的建构。

传统的观念认为,构图的首要基础是形状,但缺乏色彩,图画就会瓦解。

可见,形状和色彩决定了图画的形态基础。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几乎是一个典范,图画是鲜有的简笔画风格,被西方艺术家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

该书籍借图画的极简风格,轮廓清晰,对比色干净,主要采用黄色、绿色勾勒出重要的故事主题,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充满了想象力。

方位和距离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制约图文之间的内部关系,使之主次分明,内容了然,还制约物象空间参照架构之间的关系,使形式结构有张有弛,紧凑而不淤塞,以此吸引个体阅读的注意力。

如果无视构图主体、客体的方位和距离,可以说画无中心,结构松散,也会排斥读者空间认知体验的完整性。

以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创作的《我能打败怪兽》为例,怪兽逼近兰斯洛特骑士的情景,怪兽面对的方向是从右到左,兰斯洛特骑士在画面的左下方的边角,这与读者阅读整本图画书的视觉顺序相反,相反的方位和距离衬托出怪兽的强大,营造紧张的节奏,儿童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恐怖气氛,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几乎不可逾越的势力,正义的力量如何战胜?静态的方位和距离营造完美的节奏动感。

同时,图文的面积和比例,二者在二维空间的配置决定我们理解物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关系,凸显作者试图重点显示的内容,进一步使我们清晰感知各个物象在当下场景中的活动状态;因此,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加强构图的平衡效果,而且调动个体的情绪,建构有效的知觉控制系统,进一步推动建构秩序。

比如,我们在《小兔彼得的故事》这本书里,看见麦格雷戈先生追赶小兔子彼得的情景,读者屏住呼吸,期待小兔子逃脱追赶。

这张经典的图画,使用方位和比例的错位手法,在图画之间产生一种时间停顿的效果,有效分割或减缓了故事之间的时间顺序,加强了故事的紧张节奏。

(三)基于叙事艺术的形态配置儿童图画书的形态配置有其自身的逻辑性和方向性,形态配置有诸多技巧,形态印证叙事的逻辑。

基于图画书叙事的逻辑,图画书利用视觉形态上的独特性和其外观形式结构,通过创新性变化来演绎叙事功能,为读者创造一个独特的世界,饱含了对儿童无限的爱,渗透作者的价值观。

叙事的逻辑演进体现在图画书的各种形态之中。

例如《噼里啪啦》(佐佐木洋子)中《我喜欢游泳》,这本书呈现的形态很典型,它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呈现的形态,就很好诠释了文本欲包含的逻辑关系。

书本的封面夸张诱人,一个立体的游泳池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书中的浴室、跳水台、游泳池内部几乎都采用了一些局部折叠的立体模型,试图还原儿童身临其境的直观情景,让人试图看到图画内部的结构,这符合低幼儿童的阅读心理。

此外,该书使用跨页这种形态表达叙事情节,跨页呈现的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叙事和形态彼此映衬。

由此,我们的思维跟进,联想到他们激烈竞争时在游泳池的前后状态,重叠的两个连续的跨页,即使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文字说明,其叙事的逻辑关系已经建立,其内在的叙事模式已经建构。

但如果没有前面情节的铺垫,我们无法直观了解后面的情景。

可见,叙述情节的顺序很重要,它规定了形态的配置。

各种形态的配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架。

三、儿童教学构图设计启示图画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多的乐趣,更能鼓励他们阅读,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增长:“因为,当儿童对那些可见的事物不具有任何观念时,由于这些观念不能从声音中获得,而只能根据事物本身或它们的图像获得。

那么,仅仅听别人谈论,是不能让他们得到什么知识的,也无法使他们满足。

”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教的科目,要用图画去开明”,构图是儿童认知的的先决条件,先于具体知识的知觉。

构图是对教学内容的诠释,是把握教学整体的条件。

图画书的形态配置策略为儿童教学构图设计开启了对于直观教学的描述。

(一)儿童教学构图设计建构于构图要素多元的汇集与张力构图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开启了教学图画对于二维或者三维空间的直观描述,儿童教学构图的本质是将抽象的事物诉诸一个直观的结构,但其实,构图讲究整体性,就是构图各要素的相持,它不是简单的凝结与归一,而是构图机制的运动与平衡,任何要素可以并置,但不能独占机制。

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力求构图画面的均衡,从构图各要素的形状和色彩、方位和距离、面积和比例、运动和静止等几个方面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帮助我们完成针对主题的刻画,让图画唤起我们的某种认知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图中,很多图画借偏离我们知觉心理的平衡性视觉模式,违反统一视觉构图的平衡原则,构造一种新的不平衡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展示某个特定的动作或者瞬间,从而成功地传达物象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因此,另外一个基本原则是平衡与秩序源于构图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我们意识到必须不断甄别、放弃、选择形状和色彩、方位和距离、面积和比例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但给予干预会营造失衡状态,能够表达物象运动的瞬间张力,赋予图画内在的灵魂,从而建构一种独特、至臻的艺术美感,如此,我们可以建构优质的图画,从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二)儿童教学构图设计诉诸于构图过程前后的连续与整合儿童教学构图设计诉诸于构图过程前后的连续与整合,一元化的策略意味着构图整体性的缺失。

我们可以借图画书的外部整体造型和内部结构了解其主题信息。

同样,在教学构图中,我们需要注重构图各要素外部和内在的整合性。

在构图上,我们可以在开始出现的画面中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符号,给儿童以悬念,从而创设一种恰如其分的想象空间,儿童由首先出现的画面期待下一个画面,甚至,在首先出现的画面设计出整体画面的代表性符号,帮助儿童了解教学的整体概念;同样在内部图画的构设上也应体现其连续性。

事实上,无论使用什么思路设计图文整体配置,所有的画面要求前后贯穿一致,能够整合出教学主题的焦点和图画需要表达的张力,儿童在这些图画中能够看见画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任何一个单张的图画不足以传达教学的完整信息。

(三)儿童教学构图设计取向于构图逻辑关系的现象与本质儿童教学构图设计的深度,源自对形态配置“直观性”的理解,构图的直观性注重构图内部逻辑关系。

因此,儿童教学构图设计取向于构图逻辑关系的现象与本质的廓清。

在教学中配置图画的教学不等于直观教学,直观法不是简单提供给儿童关于物体或者事件本身的视觉、听觉表象过程,直观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儿童主动参与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