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二)自考试题 (12)
1月全国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自动控制系统中,比较元件又称为( ) A.放大器 B.控制器 C.受控对象D.偏差检测器2.信号流图中,不接触回路是指( ) A.开通路 B.闭通路C.没有任何公共节点的回路D.只有一个公共节点的回路3.一阶系统G(s)=1Ts K+的单位阶跃响应是y(t)=( )A.K(1-Tt e-) B.1-Tt e -C.T te TK - D.K Tt e-4.当二阶系统的根为一对相等的负实数时,系统的阻尼比ζ为( ) A. ζ=0 B. ζ=-1 C. ζ=1D.0<ζ<15.当输入信号为阶跃、斜坡、抛物线函数的组合时,为了使稳态误差为某值或等于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N 至少应为( ) A.N ≥0 B.N ≥lC.N ≥2D.N ≥3 6.设二阶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为164j )j (16)j (G 2+ω+ω=ω,则其极坐标图的奈氏曲线与负虚 轴交点频率值=ω ( ) A.2 B.4 C.8D.167.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为)14j )(1j (j 1)j (G +ω+ωω=ω,当频率ω从0变化至∞时,其相角变化范围为( )A.0°~-180°B.-90°~-180°C.-90°~-270°D.-90°~90°8.在奈氏判据中若N=2,即表示F(s)在F(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 ) A.逆时针包围原点2次 B.逆时针包围(-l ,j0)点2次 C.顺时针包围原点2次D.顺时针包围(-1,j0)点2次9.下面最小相位系统的奈氏曲线中,闭环系统稳定的是( )10.幅值条件公式可写为( )A.∏∏==++=m1i in1j j|zs ||ps |KB. ∏∏==++=m1i in1j j|zs ||ps |KC. ∏∏==++=n1j jm1i i|ps ||z s |KD. ∏∏==++=n1j jm1i i|ps ||z s |K11.当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H(s)的分母多项式的阶次n 大于分子多项式的阶次m 时,趋向s 平面的无穷远处的根轨迹有( ) A.n —m 条 B.n+m 条 C.n 条D.m 条12.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5s )(3s ()9s (K +++,其根轨迹( )A.有会合点,无分离点B.无会合点,有分离点C.无会合点,无分离点D.有会合点,有分离点13.采用超前校正对系统抗噪声干扰能力的影响是( ) A.能力上升 B.能力下降 C.能力不变D.能力不定14.为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采用滞后校正装置,可使系统在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幅值显著衰减,从而允许系统提高( ) A.开环放大系数 B.闭环放大系数 C.时间常数D.超调量15.一个二阶系统状态方程的可控标准形为( )A.u 10X 2110X ⎥⎦⎤⎢⎣⎡+⎥⎦⎤⎢⎣⎡--=• B.u 10X 2001X ⎥⎦⎤⎢⎣⎡+⎥⎦⎤⎢⎣⎡--=•C. u 10X 2110X ⎥⎦⎤⎢⎣⎡+⎥⎦⎤⎢⎣⎡--=• D. u 10X 2111X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0月全国自考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阶跃函数 2.实轴上根轨迹右端的开环实数零点、极点的个数之和为( )A .零B .大于零C .奇数D .偶数3.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 A .5+3sB .5+3s 1C .5+3s+3s1D .5+1s 1+4.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 A .正弦函数B .单位阶跃函数C .单位脉冲函数D .复变函数5.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6.PID 控制器中,积分控制的作用是( ) A .克服对象的延迟和惯性 B .能使控制过程为无差控制 C .减少控制过程的动态偏差D .使过程较快达到稳定7.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右半根平面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 A .ξ<0 B .ξ=0 C .0<ξ1D .ξ>18.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Ts K+,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R(ω)是( )2A .22T 1Kω+ B .-22T 1Kω+C .T1K ω+D .-T1Kω+9.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1)(s+2)(s+3)=s+4,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无法判断10.已知系统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 (s )=s K 1)s (H ,)1s (s 10h +=-,当闭环临界稳定时,K h 值应为( ) A .-1B .-0.1C .0.1D .111.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G(s)H(s)=-1,其中G(s)H(s)的矢量表示为( ) A .1/(2l+1)π B .1/±(2l+1)π C .1/(±2l π)D .1/(±l π)(各备选项中l =0,1,2……)12.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 (s)=k 1,Ts1Ts1>β+β+,该校正装置为( ) A .滞后校正装置B .超前校正装置C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 .超前—滞后校正装置13.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10x 2001x ⎥⎦⎤⎢⎣⎡+⎥⎦⎤⎢⎣⎡--=•,则该系统的特征根为( ) A .s 1=-1,s 2=-2 B .s 1=0,s 2=1 C .s 1=1,s 2=2D .s 1=0,s 2=-114.若系统[]11y ,x 210a x =⎥⎦⎤⎢⎣⎡=•x 具有可观测性,则常数a 取值为( ) A .a ≠1 B .a=1 C .a ≠2D .a=215.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 )1.0j 1)(10j 1(j 1)ω+ω+ω=ω,则其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中频段斜率为( )A .-60dB/decB .-40dB/decC .-20dB/decD .0dB/de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最新1月全国自考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月自考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比例积分控制器中,若积分时间Ti 取得过大,则( )A.动态偏差较小B.被控量产生激烈振荡C.动态偏差过大D.积分控制作用增强2.一阶系统G(s)=1+Ts K的时间常数T 愈大,则系统响应到达稳态值的时间( )A.愈短B.愈长C.不变D.不定3.若劳斯阵列表中第一列的系数为(3,-2,1,-2,4)T ,则在根平面的右半部分的特征根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的是( )A.低频段B.中频段C.高频段D.超高频段5.设系统[]x y u x x 10,111110=⎥⎦⎤⎢⎣⎡-+⎥⎦⎤⎢⎣⎡--=&则( )A.状态可控且可观测B.状态可控但不可观测C.状态不可控且不可观测D.状态不可控但可观测6.传递函数只适合于( )A.线性系统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非线性系统27.单位脉冲输入函数r(t)的数学表达式是r(t)=( )A.1B.1(t)C.δ(t)D.Δ(t)8.当二阶系统的特征根为不相等的负实数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A.ζ<0B.ζ=0C.0<ζ<1D.ζ>19.若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为Gc(s)=1100110++s s ,则其频率特性当ω变化至∞时,相位移θ(∞)=( )A.-90°B.0°C.90°D.180°10.已知积分环节G(j ω)=ωj 1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为一直线,其斜率为( )A.-40dB /decB.-20dB /decC.20dB /decD.40dB /dec11.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35.0()25.0)(15.0(+++s s s s K ,其根轨迹的终点为( )A.0,-3B.0,-6C.-1,-2D.-2,-41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由G(s)H(s)=)3)(2()1(+++s s s s K ,其根轨迹渐近线的倾角为( )A.±30°B.±45°C ±60° D.±90°13.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题13图所示,它是( )A.P 控制器B.PI 控制器C.PD 控制器D.PID 控制器14.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v=( )3A.)()(lim 0s H s G s →B.)()(lim 0s H s sG s →C.)()(lim 20s H s G s s →D.)()(1lim0s H s G s → 15.在系统的状态方程u x B A x +=&中,A 为n×n 方阵,则( )A.系统可能有n 个特征值B.系统特征值个数小于nC.系统有且仅有n 个特征值D.系统特征值个数大于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免费)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5小题每小题2分,6—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 )A. 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B. 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C. 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2. 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G(j ω)3)j 1(11ω+=,当ω=1rad/s 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A. 22B. 2C. 42D. 2 43. 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它是( )A. 超前校正装置B. 滞后校正装置C.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 超前—滞后校正装置4. 如果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ξ的值为( )A. 0≤ξ≤0.707B. 0<ξ<1C. ξ>0.707D. ξ>15.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A. 实轴上B. 虚轴上C. 左半部分D. 右半部分6.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为( )A. 90°B. -90°C. 0°D. -180°7. 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5)2)(s (s K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 〔-2,∞) B. 〔-5,2〕 C. (-∞,-5〕 D. 〔2,∞)8. 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10X 5103X ⎥⎦⎤⎢⎣⎡+⎥⎦⎤⎢⎣⎡=∙,则该系统的特征根为( ) A. s 1=-3, s 2=-5B. s 1=3, s 2=5C. s 1=-3, s 2=5D. s 1=3, s 2=-59. 伯德图中的高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A. 稳态性能B. 动态性能C. 抗高频干扰能力D. 以上都不是10. 在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零点,将使系统的动态性能( )A. 变好B. 变差C. 不变D. 不定11.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保持不变时,( )A.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大B.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小C.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变D.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定12. 状态转移矩阵φ(t)的重要性质有( )A. φ(0)=0B. φ-1(t)=- φ(t)C. φk (t)= φ(kt)D. φ(t 1+t 2)= φ(t 1)+ φ(t 2)13. 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 ω'的关系,通常是( )A. ωC =C ω'B. ωC >C ω'C. ωC <C ω'D. ωC 与C ω'无关14. 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信号是抛物线函数和( )A. 阶跃函数B. 脉冲函数C. 正弦函数D. 斜坡函数15. 常用的比例、积分与微分控制规律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A. PIB. PDC. IDD. PID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控制系统信号的形式,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控制系统。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 课程代码02306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成RLC电路的元件是A.有源元件B.无源元件C.有源和无源元件D.有源或无源元件2.信号流图中,源点是指A.支路B.输出节点C.混合节点D.输入节点3.比例积分控制器的阶跃响应曲线应是浙02306#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第1页共4页4.设某函数x(t)的数学表达式为x(t)=0,01/,00,tttεεε<⎧⎪≤<⎨⎪>⎩式中,ε为无穷小的值,则x(t)为A.单位阶跃函数B.脉冲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D.条形函数5.设二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s2+4s+16,则其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A.-20dB/dec B.-40dB/decC.- 60dB/decD.0dB/dec6.线性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虚轴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基本条件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2)(1)K ss s++则其根轨迹的分离点为A.s=-0.586B.s=-1.586C.s=-2.414D.s=-3.3414 8.在A,B,C,D四个选项中,滞后校正装置是A.1516ss++B.1412ss+-+C.1412ss++D.3514ss++9.要消除引入局部反馈回路校正带来的稳态误差,可在反馈回路中串联一个A.低通滤波器B.高通滤波器C.带通滤波器D.积分器10.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角φm= (β>1)A.11sin1ββ--+B.11 sin1ββ--+C.11cos1ββ--+D.11cos1ββ--+浙02306#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第2页共4页浙02306#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卷 第3页 共4页11.已知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从而得出系统性能的过程称为A .系统的校正B .系统的设计C .系统的分析D .系统的综合 12.设系统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21A 12-⎛⎫=⎪-⎝⎭则其特征多项式为 A.s 2+4s+3B.s 2+2sC.s 2+4s+lD.s 2-4s+l13.状态方程xAx Bu =+ 的解为 A.000()()()()()t x t t t x t t Bu d φφτττ=-+-⎰ B.00()()()x t t t x t φ=-C.0()()()tt x t t Bu d φτττ=-⎰D.000()()()()()tt x t t t x t t Bu d φφτττ=-+-⎰14.若系统10,12xx -⎛⎫= ⎪-⎝⎭ []1y b x =具有可观测性,则常数b 取值为 A.b ≠-2B.b =-2C.b ≠-1D.b =-115.下列系统中,具有状态可控的系统是A .100021xx u ⎡⎤⎡⎤=+⎢⎥⎢⎥⎣⎦⎣⎦ B .010231x x u ⎡⎤⎡⎤=+⎢⎥⎢⎥--⎣⎦⎣⎦ C .000011x x u ⎡⎤⎡⎤=+⎢⎥⎢⎥⎣⎦⎣⎦ D .000201xx u ⎡⎤⎡⎤=+⎢⎥⎢⎥-⎣⎦⎣⎦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月全国自考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s )(1s (s 10++,该系统为( )A .0型系统B .1型系统C .2型系统D .3型系统2.若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s 3+4s+1=0,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无法判断3.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 )A .劳斯判据B .幅角条件C .幅值条件D .0ds dk=4.PI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 .5+3sB .5+4sC .s 41s51++ D .)s 311(+-5.设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0(s)=)2s (s K4+,要求K V =20,则K=() A .10 B .20C .30D .406.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10x 2310x .⎥⎦⎤⎢⎣⎡+⎥⎦⎤⎢⎣⎡--=,则其特征方程式为( )A .s 2-3s+2=0B .s 2-3s-2=0C .s 2+2s+3=0D .s 2-2s+3=07.决定系统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是系统传递函数的( )A .零点和极点B .零点和传递系数C .极点和传递系数D .零点、极点和传递系数28.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A .代数方程B .特征方程C .差分方程D .状态方程9.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t s 和( ) A .峰值时间t p B .最大超调量σpC .上升时间t rD .衰减比σp /σp ′ 10.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ωθ,当∞→ω时,其相位移)(∞θ为( )A .-270°B .-180°C .-90°D .0°11.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s )(10s s (102+++,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 )A .(-10,j0)B .(-1,j0)C .(1,j0)D .(10,j0)12.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A .)s (G 1)s (G + B .)s (H )s (G 11+ C .)s (H )s (G 1)s (G + D .)s (H )s (G 1)s (G - 13.一阶系统G(s)=1+Ts K 的时间常数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 .越长B .越短C .不变D .不定14.开环传递函数为)6+s (s K ,则根轨迹上的点为( ) A .-6+jB .-3+jC .-jD .j15.若系统u 10x 2001x .⎥⎦⎤⎢⎣⎡+⎥⎦⎤⎢⎣⎡--=,y=[b 1]x 具有可观测性,则常数b 取值应为( ) A .b=lB .b≠lC .b=0D .b≠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2018年04月自学考试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自动控制系统属于跟踪控制系统的是A.锅炉液位控制系统B.数控机床C.火炮自动瞄准系统D.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2.下列时域性能指标反映闭环系统平稳性的是A.上升时间B.调节时间C.稳态误差D.超调量3.系统的特征方程为/一一+2$-5=0,该系统A.是稳定的B.是不稳定的C,是临界稳定的D.的稳定性无法确定4.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力。
)=;:-"',则其传递函数①(三)=k k a aA. ----------B. ---------------C. ----------------D. ----------------as+} s+a女s+1 s+k5.某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该系统是G(三)=丁冬一s+65+36A.欠阻尼系统B.过阻尼系统C.临界阻尼系统D.无阻尼系统6.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也称为A.00根轨迹B.1800根轨迹C.90°根轨迹D.270°根轨迹二、多项选择题7.下列选项不属于PlD控制器传递函数的有91 1A.5+3s+s-B.---------C.5+3s+3—5+3 S CUl L6s+6s,+1D.5+——E. ------------------------- =-5+1 2s8.下列选项不属于频域性能指标的有A.相位裕度B.幅值裕度C.开环截止频率D.上升时间E.超调量9.系统特征方程为S2+3S+6=0,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该系统在左半S平面上的极点个数为2B.该系统在右半S平面上的极点个数为IC.该系统在S平面虚轴上的极点个数为0D.该系统是稳定的E.该系统是不稳定的三、填空题10.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和随动控制系统。
11.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和O12.线性定常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与外输入信号关,稳态误差与外输入信号关。
1月全国自考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课程代码:023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s )(1s (s 10++,该系统为( )A .0型系统B .1型系统C .2型系统D .3型系统2.若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s 3+4s+1=0,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无法判断3.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 )A .劳斯判据B .幅角条件C .幅值条件D .0ds dk=4.PI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 .5+3sB .5+4sC .s 41s51++ D .)s 311(+-5.设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0(s)=)2s (s K4+,要求K V =20,则K=() A .10 B .20C .30D .406.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10x 2310x .⎥⎦⎤⎢⎣⎡+⎥⎦⎤⎢⎣⎡--=,则其特征方程式为( )A .s 2-3s+2=0B .s 2-3s-2=0C .s 2+2s+3=0D .s 2-2s+3=07.决定系统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是系统传递函数的( )A .零点和极点B .零点和传递系数C .极点和传递系数D .零点、极点和传递系数28.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A .代数方程B .特征方程C .差分方程D .状态方程9.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t s 和( ) A .峰值时间t p B .最大超调量σpC .上升时间t rD .衰减比σp /σp ′ 10.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ωθ,当∞→ω时,其相位移)(∞θ为( )A .-270°B .-180°C .-90°D .0°11.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s )(10s s (102+++,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 )A .(-10,j0)B .(-1,j0)C .(1,j0)D .(10,j0)12.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A .)s (G 1)s (G + B .)s (H )s (G 11+ C .)s (H )s (G 1)s (G + D .)s (H )s (G 1)s (G - 13.一阶系统G(s)=1+Ts K 的时间常数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 .越长B .越短C .不变D .不定14.开环传递函数为)6+s (s K ,则根轨迹上的点为( ) A .-6+jB .-3+jC .-jD .j15.若系统u 10x 2001x .⎥⎦⎤⎢⎣⎡+⎥⎦⎤⎢⎣⎡--=,y=[b 1]x 具有可观测性,则常数b 取值应为( ) A .b=lB .b≠lC .b=0D .b≠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
课程代码:023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控制系统中,基本环节的划分,是根据( )
A .元件或设备的形式
B .系统的物理结构
C .环节的连接方式
D .环节的数学模型
2.单位斜坡函数r(t)的数学表达式是r(t)=( )
A .a 2t
B .t 2
C .t
D .vt
3.在实际中很少单独使用的校正方式是( )
A .串联校正
B .并联校正
C .局部反馈校正
D .前馈校正
4.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角可趋近( )
A .-90°
B .-45°
C .45°
D .90°
5.若受控对象存在较大的延迟和惯性,效果较好的控制方式是( )
A .比例控制
B .积分控制
C .比例微分控制
D .比例积分控制
6.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ζ为( )
A .ζ<0
B .ζ=0
C .0<ζ<1
D .ζ≥1 7.设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G (s )=
16s 4s 162++,则其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转角频率为( ) A .2rad/s
B .4rad/s
C .8rad/s
D .16rad/s 8.设某环节频率特性为G(j ω)14j 2+ω=
,当ω∞→,其频率特性相位移)(ωθ为( ) A .-180°
B .-90°
C .0°
D .45°
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控制精度
B .相对稳定性
C .快速性
D .平稳性
10.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s )(1s (s )1s (10)s (G +-+=,该系统闭环系统是 ( ) A .稳定的 B .条件稳定的
C .临界稳定的
D .不稳定的
1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TS (s 2
)s (G k +=,当T=1s 时,系统的相位裕量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12.开环传递函数为)35.0(s )
2s 5.0)(1s 5.0(k )s (G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 )
A .0,-3
B .-1,-2
C .0,-6
D .-2,-4
13.设系统⋅x =[]x 01y ,u 10x 1010=⎥⎥⎦
⎤
⎢⎢⎣⎡+⎥⎥⎦⎤⎢⎢⎣⎡-,则该系统( )
A .状态可控且可观测
B .状态可控但不可观测
C .状态不可控且不可观测
D .状态不可控且可观测
14.函数t cos e at ω-的拉氏变换是( )
A .22)a s (ω++ω
B .22)a s (a ω++
C .22)a s (1ω++
D .22)a s (a
s ω+++
15.设某闭环传递函数为1s 101
)s (R )s (Y +=,则其频带宽度为( )
A .0~10 rad/s
B .0~1 rad/s
C .0~0.1 rad/s
D .0~0.01 rad/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6.常规控制器中放大元件的作用是把_________放大,并为反馈信号提供信号源。
17.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18.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则相应的频率特性为________。
19.惯性环节G (s )=1
Ts K +的对数幅频特性为L (ω)=________。
20.根轨迹与虚轴相交,表明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根中有________。
21.状态变量是确立动力学系统状态的________。
22.从相位考虑,PD 调节器是一种________校正装置。
23.多个环节的并联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传递函数的________。
24.迟延环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________。
25.伯德图分中频段、高频段和低频段,低频段能够反应系统的稳态性能,中频段能够反映系统的________性能,高频段主要反映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非线性控制系统
27.系统完全可观测
28.闭环极点
29.频带宽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频率特性图解分析方法中采用对数坐标有何优点?
31.设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分别如下所示,试判断各系统的稳定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32.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中,通常有哪三种典型的励磁方式?
33.滞后校正装置是如何改善系统性能的?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8分,第35、36小题每小题10分,共28分)
34.RLC 电路如题34图所示,试写出输出电压u o (t)与输入电压u i (t)的微分方程。
35.设某负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与反馈通道传递函数分别为1)s (H )
2s (s 16)s (G =+=
和,试求系统的空越频率c ω及相位裕量λ。
36.设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题36图所示,当输入信号为r 1(t)= 2(t),r 2(t)=3t 同时作用时,试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r 。
百度文库:专注、专心、专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