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制度参考
请示报告制度(7篇)

请⽰报告制度(7篇)请⽰报告制度(7篇) 在当今社会⽣活中,制度在⽣活中的使⽤越来越⼴泛,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表彰着⼀个社会的秩序。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请⽰报告制度,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请⽰报告制度1 1、有关办公室⼯作和办公室内部重⼤事项,均应及时请⽰或报告。
2、请⽰、报告实⾏逐级负责制,即:科室⼯作⼈员向科室长,科室长向分管副主任,副主任向主任,主任向县委分管书记、书记请⽰报告。
⼀般情况下不允许越级请⽰报告(特殊情况例外)。
3、科室⼯作⼈员向科室长请⽰、报告的事项:⼯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承办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因公需要离开办公室外出;病假或事假。
4、科室长向分管副主任请⽰、报告的事项:阶段性⼯作情况;⼀个时期的⼯作计划;各项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本科室⼯作⼈员的思想和⼯作情况;涉及其他科室、有关部委办局需要统⼀协调的事情;失泄密事件和本科室⼯作的失误;因事请假。
5、副主任需要向主任请⽰、报告的事项:⼀个时期办公室⼯作思路和打算;县委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进展情况;乡镇和县直部门请⽰办公室办理的事项和需要办公室协助办理的重要事情;需要以办公室名义对外联系⼯作或发布⽂电;⼈事⽅⾯的问题和建议;较⼤财务开⽀事项和办公室经费开⽀情况;其他重要事项。
6、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请⽰、报告的事项:因上⼀级领导不在等原因,按正常程序请⽰、报告不能进⾏的;县委领导直接交办的事情;须在⼀定范围内保密的事情;⾮⼯作时间发⽣的重⼤事件;需要紧急办理的事项。
7、上级领导越级交办的⼯作任务,承办者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请⽰报告制度2 1、凡在⼯作中遇到超出⾃⼰职权范围的问题或其他重⼤问题、重要情况、信息,必须及时请⽰报告,不得擅⾃作主,贻误时机。
2、办事⼈员在⼯作中遇有需请⽰报告的问题,应随时向科室负责⼈请⽰报告,科室负责⼈向办公室领导请⽰报告,请⽰应当⼀事⼀报,条理清楚,表述准确,除急办事项和特殊情况外,⼀般不得越级请⽰报告。
请示报告审批制度范文(四篇)

请示报告审批制度范文为加强文书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基层问题,特制订请示、报告办理制度。
1各部门向公司请示、报告问题,一般要求有书面请示、报告。
书面请示、报告,应按照简明扼要、一事一文的要求,写明缘由、时间,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然后报送公司。
2报送公司____请示、报告,一律先交公司办公室,然后由办公室按照类别和缓急程度,根据公司领导的分工和部门岗位职责分送处理。
3经公司领导批示由申请部门直接办理____请示、报告,办公室负责转交;批转有关部门承办处理的,办公室应及时书面通知承办部门和申请部门。
4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待请示、报告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对承办____请示、报告应认真处理,紧急性的必须在____-____日内答复、处理;一般性的应在____-____日内答复、处理;逾期应向申请部门说明情况。
5各部室需要提交公司办公会研究的问题,必须提前将书面报告交公司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汇报总经理,统一安排研究。
公司办公会研究处理的问题,公司办公室亦应及时书面通知承办、协办及申请部门,并及时检查办理情况。
请示报告审批制度范文(二)一、引言报告审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规范报告的编写与审核流程,保证报告的质量和效果。
本报告旨在制定一套全面严密的报告审批制度,以确保报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目的及重要性报告是组织内部传递信息、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重要工具。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报告审批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报告的编写和审核流程,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提高报告的质量和效果。
三、制度内涵1. 报告编写1.1 报告编写人员应明确报告的目的、主题和内容,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研和信息收集。
1.2 报告应分清层次结构,文字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不得出现歧义和漏洞。
1.3 报告应基于事实,并通过可靠的数据和证据进行支持,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
1.4 报告应体现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足够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请示汇报管理制度(5篇)

请示汇报管理制度第一条请示汇报的形式请示汇报的形式分为书面请示、口头请示二种形式,对能采用书面形式的,尽量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请示汇报的要求以下情况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通过电子邮件):①、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计划;②、各种业务方案的报批;③、各种款项支付手续;④、调拨各种人、财、物等资源;⑤、传递统计数据;⑥、上级下达的各种通知、命令;⑦、下级需要上级解决的事情;⑧、需要领导审阅、批示的各种请示和报告;⑨、各种合同、签证、价格的审定。
第三条请示汇报原则①、下级不可越级汇报,上级不可越级指挥;②、上级在接到下级请示后必须在____小时内回复,不得迟延;③、在请示超过答复期限或遇到特别重大事件时可越级汇报,在事件未得到及时处理时,上级可越级指挥;④、对上级请示汇报是口头的,上级领导可以口头答复;对上级领导请示汇报是书面的,上级领导必须要用书面形式回复;⑤、在下列情况下,可越级请示、汇报或处理完后再请示和汇报:a、重大突发事件和生产事故、火灾等急需有关领导处理的情况时;b、紧急又无法联系上直接主管领导或直接主管领导授权同意时;c、领导需对某一方面特殊事项要求单独请示或汇报时。
第四条信息反馈规定湖北____置业有限公司____分公司(1)、凡属各部门员工提出问题可以解决和决定的事项,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和决定。
超越职权范围的必须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
要避免越级请示和多头请示。
(2)、遇到下级请示或汇报工作,本权限不能解决、决定的事项,必须及时逐级向上反映,直到所请示事项有明确的答复。
(3)、公司各级领导在下级请示、汇报工作后,应视情况给予答复。
对要求解决的问题,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应当场给予答复解决。
对超过职权范围无法答复解决的问题应尽快向上级请示报告。
第五条罚则1、按照各岗位权限该请示(报告)而未请示(报告)的,每次罚款____元,造成损失的按员工奖惩制度追究损失责任;2、不按规定乱越级汇报的给予批评,造成不良影响或给工作增加难度的给予罚款____元;3、各级领导在请示(汇报)回复时间内未能按时(____小时)回复的(特殊情况须提前通知相关人员),给予相关领导____元的罚款,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未回复的责任领导负责。
请示报告通报制度(五篇)

请示报告通报制度____(单位)关于____有关情况的报告____(主送单位):根据____要求(根据____批示精神,或根据转来的《____》要求),我们对____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我们对____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____(事件的过程、原因等)。
二、____(经调查核实的情况或处理的依据、结果等)。
三、____(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特此报告。
(印章)(联系人及电话:____)三、通知通知适用于传达上级单位指示、部署安排工作、提出管理措施、制订有关政策,任免和聘用干部,批转、转发和印发文件,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等。
通知的种类主要有:传达或部署性通知、印发和转发性通知、周知性通知、会议通知、人事任免通知等。
请示报告通报制度(二)报告通报制度是指组织内部对重要事项、重大决策或者突发事件进行报告和通报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提升组织的信息传递效率,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从报告通报制度的定义、目的和作用、实施流程和要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报告通报制度的定义报告通报制度是指组织内部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对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报告和通报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报告和通报的对象、内容、方式、时机等方面的规定,旨在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高效传递。
二、报告通报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报告通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组织的进展情况、重要事件和决策结果,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提升组织的决策效果和执行力。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组织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通过报告通报制度,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组织内部的重要动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帮助领导层准确把握形势,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2.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报告通报制度有利于各级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团队协作,减少沟通失误和信息滞后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范文(4篇)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单位请示、报告、议事工作,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请示第一节请示概述1. 请示是指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提出请求、意见或行动的一种文书形式。
2. 请示范围:涉及重大问题、重要决策及可能引起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必须请示的事项。
第二节请示的程序1. 初次请示: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或领导初次提出请求、意见或行动,应经下列程序:(1)书面或口头请示:请示内容应明确、具体、详尽,表达清楚请求、意见或行动的原因、依据、目的和意义;(2)请示理由:请示内容应充分论证,说明请求、意见或行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3)请示审议:上级机关或领导收到请示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议,根据请示内容进行研究、讨论和决策。
2. 连续请示:相同或类似的问题,下级机关或个人需连续请示的,应经下列程序:(1)书面请示: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提出书面请示;(2)备案审议:上级机关或领导收到连续请示后,应核实请示内容是否与初次请示一致,并进行备案审议;(3)备案报告:上级机关或领导作出备案决定后,下级机关或个人应根据决定执行相应措施。
第三节请示的效力和期限1. 请示的效力:请示具有征求意见、征求批准、请示备案三种效力,由请示内容决定。
2. 请示的期限:请示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个工作日。
第四节请示的文书和格式1. 请示的文书:请示应单独成文,具有书面形式。
2. 请示的格式:请示应包括发文机关、收文机关、标题、正文和请示页脚等要素,格式规范统一。
第三章报告第一节报告概述1. 报告是指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或领导陈述情况、汇报工作、解释问题的一种文书形式。
2. 报告范围:涉及组织领导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进展、问题反映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节报告的要求1.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清晰,涵盖所报告事项的全面情况。
请示报告制度范本

请示报告制度范本请示报告制度第一条按级负责,逐级请示报告,原则上不越级请示报告。
凡责权范围内能解决的事项,可不再向上一级请示报告。
凡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事项(包括以公司名义的对外公务活动)或责权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事项,都应及时请示报告(必要时以书面形式请示报告)。
请示报告原则:员工的工作向部门负责人请示报告并负责承办;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向分管副总请示报告并负责承办;分管副总的工作向总经理请示报告并负责督办;总经理向董事长请示汇报并负责落实(每月一次)。
第二条凡要求在事前或事中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不得在事后报告;要求事后报告的事项,应在事后24小时内报告。
对领导决定的事项和安排的工作,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者,应事前或事中报告,不得事后报告。
第三条公司领导直接安排布置的工作,承办人在接受工作1小时内或第一时间向自己的直接领导报告,完成工作后同时向直接领导和安排工作的领导报告。
第四条员工每天上班时应接受部门负责人对当日工作的安排;部门负责人每天下班时应检查本部门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第五条部门负责人每周五下午或周一上午应向分管领导报告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请示工作;每月30日前向效能督查部门报送当月工作小结和下月工作计划。
分管领导每周对分管部门的工作至少进行一次检查,重要工作跟踪督促检查。
第六条所请示报告的工作,请示报告者有义务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建议得不到采纳的,应不折不扣地按上级的意见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告批示的领导。
第七条领导应对请示的事项尽快批复。
请示报告后,领导未及时批示或答复,请示报告者有权向公司办公室催办,或直接向领导催办。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总经理、董事长等各级领导未及时批示所产生的责任,逐级追究,由接受请示报告的领导承担。
第八条未经请示报告办理的事项出现失误产生的后果,或领导批示了没有落实而造成的后果,由承办者负全责,同时直接上级、分管领导负领导责任。
请示报告的事项,由于领导拖拉造成的后果,由该领导负全责;按领导的批示办理后出现失误产生的后果,由最终批示的领导负全责。
请示报报告制度15篇

请示报报告制度15篇【第1篇】某医院请示报告制度人民医院请示报告制度1、凡属下列状况的,按分工,应准时向院领导请示报告:(1)遇有严峻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等必需动员全院力气抢救的病员时。
(2)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新手术和自制药品首次临床应用时。
(3)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家属和单位领导不在时。
(4)发生医疗事故或严峻差错,损坏或丢失珍贵器材和珍贵药品,发觉成批药品变质时;(5)收治涉及重大法律和政治问题的精神病病员时;(6)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7)增补、修改医院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8)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外地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9)参与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
(10)重大的群众集体*、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
2、接受请示报告的领导或负责人应对请示报告的问题作好记录,需要答复或处理的应尽快作出明确答复或责成有关科室人员落实处理(或经讨论争论后答复处理)。
落实和处理的结果应有记录。
特殊重要的状况,还应准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3、上述状况如发生在夜间或中午值班时间,应由总值班者负责与有关职能科室联系、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4、对不能明确答复或马上处理解决的问题应有明确的解释。
5、请示报告凡形成书面材料的,经办人在办妥手续后,应将书面材料准时移交院办公室存档。
附:关于建立医院重要状况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一、报告范围及分工凡属下列状况的,有关职能科室应向市卫生局准时报告:1、重要工作和活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县、处级以上机关,人民团体,学校团体在我院组织的各类检查、调查,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由负责主要接待工作的职能科室向上报告。
2、医院的重要工作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要状况,由院办公室、院总务科、院基建科、院设备科负责报告。
3、国际卫生组织、国(境)外学术团体、市外医疗卫生单位来我院或科室活动及重要的工作联系,由医务(科教)科、防保科、护理部及其他负责接待的部门向上报告。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5篇)

请示报告制度范文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1、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____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时。
2、凡有重危病人、重大手术、首次开展的新疗法、新技术和首次自制药品或剂型改革应用于临床时。
3、需要紧急手术而病人家属和单位领导不在时。
4、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
5、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医疗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及成批药品变质时。
6、增补、修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时。
7、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外出会诊、接受院外会诊时。
8、外宾、____、著名劳动模范和名老中医住院时。
9、病员死亡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时。
10.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11.参加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时。
12.工作人员有重大违法乱纪现象。
院总值班制度-p41、院总值班由职能科室人员轮流担任。
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处理有关事宜,确保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2、总值班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内全部医疗、行政的临时重大事宜:(1)担负全院性的重大抢救,紧急院内外会诊、抢救的____联系工作;(2)处理医疗业务科室____请示报告和解决紧迫的后勤保障工作;(3)传达和处理上级的重要指示和通知精神,接待来访和承担来办事宜。
3、必须严格请示汇报制度,值班时间内如发生重大工伤、交通事故、大批中毒或特定传染病等在负责____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院长;对紧急的重大手术、医疗事故及高级干部和外宾入院、死亡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向院长报告。
病案管理制度-p131、医院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2、门诊和住院病员应有完整的病案。
病员出院(死亡)时,由医师按规定的格式填写,病案室应及时回收并注意检查首页和有关项目是否完整,同时要填写好索引及中西医疾病分类卡片,依序整理,装订成册,编号存档。
3、本院医师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阅后按期归还。
对借阅的病案,应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示报告制度参考
1、有关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内部重大事项均应及时请示或报告。
2、请示、报告实行逐级负责制即:科室工作人员向科室长科室长向分管副主任副主任向主任主任向县委分管书记、书记请示报告。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越级请示报告(特殊情况例外)。
3、科室工作人员向科室长请示、报告的事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承办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因公需要离开办公室外出;病假或事假。
4、科室长向分管副主任请示、报告的事项:阶段性工作情况;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各项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本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涉及其他科室、有关部委办局需要统一协调的事情;失泄密事件和本科室工作的失误;因事请假。
5、副主任需要向主任请示、报告的事项:一个时期办公室工作思路和打算;县委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进展情况;乡镇和县直部门请示办公室办理的事项和需要办公室协助办理的重要事情;需要以办公室名义对外联系工作或发布文电;人事方面的问题和建议;较大财务开支事项和办公室经费开支情况;其他重要事项。
请示例文·请示报告怎么写·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6、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请示、报告的事项:因上一级领导不在等原因按正常程序请示、报告不能进行的;县委领导直接交办的事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密的事情;非工作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需要紧急办理的事项。
7、上级领导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承办者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