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肠造口护理新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肠造口术后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医学研究的推动下,关于肠造口术后护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肠造口术后护理的新进展进行探讨,从手术后的创面护理、饮食调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肠造口术后的创面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创面护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并促进创面的愈合。

传统的创面护理主要包括每天更换敷料、进行创面清洁和消毒等措施。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创面护理方法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每天更换敷料可能会导致创面周围皮肤的过度刺激,反而影响创面的愈合。

一些新的创面护理方法也应运而生。

采用透气性好、渗透性佳的敷料,可以延长敷料更换的间隔,降低创面周围皮肤的刺激,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一些研究还发现,采用一些具有抗菌和促愈合作用的药物涂抹在创面上,也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并促进创面的愈合。

在肠造口术后的创面护理中,选择合适的敷料和药物涂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创面护理外,肠造口术后的饮食调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术后的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饮食调理,以防止发生并发症。

传统的饮食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等。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饮食调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一些研究发现,增加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的感染。

在肠造口术后的饮食调理中,科学、合理地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预防也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

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肠道梗阻、创口疼痛、水电解质紊乱等。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

传统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等。

一些新的研究认为,预防并发症的最好方法还是从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起。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和术后的康复护理也直接关系到并发症的发生与否。

肠造口患者康复期护理指导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康复期护理指导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康复期护理指导新进展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当肿瘤位置距肛门<7 cm时,需切除原位肛门,另在腹壁上造一永久性肠造口。

由于肠造口的出现,排便通道的改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不便,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且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护理时间只有15天左右,出院后的肠造口护理还得靠自己。

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和自我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指导内容1 心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能否正确对待人工肛门是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刚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对人工肛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有厌恶感。

特别是亲友聚餐或聚会时,因护理不当,造口周围会发出难闻的气味,令患者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其产生自卑感。

此时,应先指导患者及家人正确认识人工肛门,它只是改变了排便的途径,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细致了解,安慰支持和鼓励患者及给予一些人工肛门自我护理成功事例的介绍,使其克服悲观的情绪、自卑的心态等心理障碍,勇于面对和接受现实。

另一方面,做好家人的心理指导,引导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并协助一起护理人工肛门。

切勿有厌烦、冷淡的情绪,在患者面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来感染患者,调动患者积极性,重建其精神和生活的自信心。

2 造口器具的指导2.1 一件式(一次性)造口袋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聚餐或聚会时,选用一件式人工肛门袋,操作简单,佩带方便,且造口袋粘贴胶质地较软,长时间保持坐位不会有不适感。

因肛袋为一次性的,换后即可丢弃,省去了清洗的烦恼。

但由于反复粘帖易致造口周围皮肤出现湿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且更换频繁,一般佩带2~3天就需更换,长期使用价格昂贵,故应合理安排使用一件式人工肛袋。

2.2 两件式造口袋(1)腹泻由于排便次增多,排泄物较稀,容易刺激皮肤造成损伤,选用二件式造口袋,方便排放粪便及延长佩带天数,可减少因频繁撕扯而造成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2)工作或外出旅游时,有粪便排出可直接去卫生间取下储粪袋,用清水洗净晾干或擦干装入方便袋内即可,然后更换上备用干净的储粪袋,样既方便又不影响工作或游玩。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肠造口是治疗胃肠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随之我国造口病人数目的增加,术后的造口护理成为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术前定位、术后造口自我护理、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的观察、造口袋及附件产品的选择、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进行综述,以期能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标签:肠造口术后;生活质量;综述1概述肠造口术是出于治疗目的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腹壁开口外从而形成的人工的排泄物通道。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造口患者每年新增约10万例,累计肠造口患者已超过100 万[1]。

肠造口手术在挽救患者的生命的同时,由于排泄方式的改变,以及护理不当等产生的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常引起患者失落、自卑、焦虑等心理变化。

目前随着健康观念改变,生存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 ,3 ]。

目前有关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显示,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Olga 等[4]应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和QLQ-CR38调查问卷对50 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肠造口患者在大多领域分值低于普通人群,肠造口对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均有一定影响。

Krouse 等[5] 对生存期大于5年且有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即使患者经过长期造口适应,在心理、社会领域仍低于正常人群。

Cakmak 等[6]也对肠造口患者的配偶进行了调查,发现肠造口不但对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配偶的生活质量。

因此,术后的造口护理也成为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2 术后造口护理2.1术前定位的意义合适的造口位置可以方便造口的護理,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造口术前定位方案的具体实施[7]:术前由责任护士(造口护理师)、手术医生和患者共同进行造口的术前定位。

选择造口位置主要根据患者疾病、手术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定。

肠造口及其护理新进展

肠造口及其护理新进展
• 回肠造口:一般位于右下腹,是回肠末端在腹壁的开 口,突出腹壁约1.5-2.5cm,直径约2-2.5cm,排泄物 为流质状,富含消化酶,对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强。
造口护理
• 造口护理主要为造口,极其周围皮肤的护理,造口术 后如果病人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手术便失去了根本 的意义。造口病人的术前评估定位,术后指导,及造 口袋的选择都十分重要,教会病人正确认识造口及自 我的造口护理是我们的根本护理目标。
并告知其造口袋粘胶的材料,是否透气等,消除其顾 虑,肥胖的病人多采用两件式的造口袋,如果为肠脱 垂的患者建议使用一件式造口袋
术后造口的评估
一、根据造口的颜色和外形来判断 颜色 正常:鲜红色,平滑且湿润 苍白:可能有贫血 暗红色:局部缺血 外形:稍有水肿是术后的正常现象
二、根据造口的形状及大小 形状: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 大小:初期因为水肿的原因,偏大,测量时可以使用 造口袋内的标尺测量
• 全新的全程规范化护理模式:入院后的心理干预--术 前造口的定位—造口的自我护理—出院前的评估—造 口病人的定期回访
• 定位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病人自己可以看见,选择腹 部平坦无褶皱,面积要足够贴袋,远离疤痕、皮肤凹 陷处、骨突出,并且周围五慢性皮肤病。避免选择腰 直肌内,此处易发切口旁疝。
定位的方法:环境要选择隐蔽,温暖,光线充足的地 方,对于病人要告知他每个步骤,目的,使他平卧, 放松,在有条件的病人可以在术前一天,尝试给病人 佩戴造口袋,可以加少许的清水在袋内。
• 术后5-7天:给病人示范造口换药步骤,讲解造口水 肿的现象,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 措施。
• 术后6-9天:讲解造口产品的特点,造口产品的使用 方法,鼓励病人说出造口产品的要求,提供 相应的 产品供其选择,并且评估病人自行换药的情况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或损伤。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近年来,针对肠造口术后护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方案。

本文将围绕肠造口术后护理的新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一、术后伤口护理肠造口术后,伤口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的研究显示,采用无菌的医用敷料进行伤口包扎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伤口愈合后,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伤口按摩和疤痕护理,促进皮肤的恢复和柔软。

二、肠造口留置物护理肠造口术后,留置物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定期清洁留置物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留置物袋,避免留置物漏粪,也是保持患者身心舒适的关键。

在清洁留置物周围皮肤时,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刺激皮肤,有助于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

三、饮食和营养肠造口术后,饮食和营养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在术后早期,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渐过渡到软食或流食,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粗糙的食物刺激肠道。

补充足够的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口服营养液或静脉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四、心理护理肠造口术后,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及时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手术后的挑战。

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陪伴和关爱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五、康复训练肠造口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新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体力和耐力,促进肌肉的康复和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包括逐步增加活动量,进行物理疗法和康复锻炼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肠造口术后护理的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

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新进展肠造口术后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新进展做一次综述。

一、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性肠造口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

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肠造口术后需要特别注重的是对造口部位的护理,预防术后感染、溢出和皮肤问题的发生。

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也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新进展1. 伤口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伤口护理技术在肠造口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得到了应用。

使用生物膜覆盖术后伤口,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

还有一些新型的伤口敷料的应用,如透明敷料和水凝胶敷料,可以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降低感染的风险。

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肠造口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溢出、皮肤问题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一些新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研究中。

针对术后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及定期更换造口袋,保持造口的干燥和清洁。

对于溢出和皮肤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定期更换造口袋来进行预防和处理。

3. 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随着对肠造口术后护理的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也得到了更加重视。

对于术后护理的护士和医生,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掌握肠造口术后护理的最新知识和技术。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知识培训和指导,以提高他们对术后护理的重视和能力。

三、总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通过应用新的伤口护理技术、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培训和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摘要】肠造口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需要专业细致的护理。

本文从肠造口术后护理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新技术与进展、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护士角色与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肠造口护理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和现状与挑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肠造口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时也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未来,应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在肠造口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

通过不懈努力,肠造口护理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肠造口护理、术后护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新技术、并发症、预防、处理、护士角色、责任、重要性、未来发展、现状、挑战。

1. 引言1.1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概述肠造口是一种在腹部手术术后建立的通道,用于引流胃或肠道内容物。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是指在肠造口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肠造口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目前,肠造口护理已经逐渐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由于肠造口手术的种类繁多,护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了解肠造口护理的要点、常见问题、新技术与进展、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与责任,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在未来,肠造口护理仍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病情变化和患者需求。

2. 正文2.1 肠造口术后护理要点肠造口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肠造口术后护理的要点:1. 保持造口干燥清洁:造口周围应定期清洁,保持干燥和通气,避免局部潮湿,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造口袋:造口袋应每天至少更换一次,以防止漏出和感染。

选择合适大小和材质的造口袋,避免过紧或过松。

3. 观察造口周围皮肤:定期检查造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形状和湿润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

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

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绝大多数肠造口患者在出院后,常遇见的问题是造口自我护理。

因此,需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适宜护理支持。

延续性护理作为创新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以及生命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可极大程度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参与能力,以及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优化预后结局。

对此,本文对延续性护理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肠造口;延续护理;应用研究;进展当前肠造口是肠道外科常见手术种类之一,肠造口作为全新器官,对患者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身体形象有所转变,绝大多数患者需终身携带肠造口,导致身体痛苦感有所加剧,影响患者预后结局。

此外,肠造口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掌握造口护理相关知识,在出院前也无法进行自我护理。

因此,出院后会带来诸多不便,急需得到专业护理人员指导。

对此,实施延续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特对延续性护理服务对于肠造口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进展综述。

1.延续护理概念延续护理是指在患者从一种护理环境或单位转移到另一种护理环境或单位时,保持和传递连续、协调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和关怀。

强调在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高质量护理[1]。

延续护理的概念为几个方面:第一护理协作:延续护理要求不同护理环境或单位的护理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这包括分享患者的护理计划、医疗记录和重要信息,以确保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个体化护理计划:延续护理强调根据患者的独特需求和偏好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这要求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疾病历史、治疗方案和目标,以提供连续、协调和有针对性的护理。

第三信息共享和教育:延续护理鼓励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护理过程。

这包括提供关于治疗计划、用药方案、预防措施和自我管理技巧的信息。

第四平稳过渡:延续护理注重患者在不同护理环境或单位之间的平稳过渡。

这可能涉及到住院和出院的过渡、转院或转科的过渡,以及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肠造口护理新进展
【摘要】目的:对肠造口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讨论,评价最新进展情况。

方法:对154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评价其所采用的护理方式在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从而对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结果:经过良好的护理,术后研究组有22例并发症患者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相应的二次手术措施和多重护理。

研究组患者有70例在住院期间能够进行自我护理。

围手术期,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都得到了改善。

结论:科学、合理、完备的护理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心理问题,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关键词】肠造口;护理;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75-01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肠道疾病的手术疗法已非常成熟,目前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诊临时性或永久性根治大肠道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肠造口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在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或尿液。

由于肠造口的存在以及造口手术所引起的病人生理、心理、病理变化导致病人各方面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很大程度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部分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情况做简要论述,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新进展给予评
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自2008年到2011年之间来我院救治的肠造口患者154例,其中结肠癌患者76例,直肠癌32例,肠梗阻患者24例,直肠破裂12例,结肠损伤10例。

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66例,年龄在46岁---75岁之间,平均65岁。

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在手术类型、年龄、性别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变位置,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154例患者中,行横结肠双腔造口术18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32例,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102例,盲肠造口术12例。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均留院观察治疗,同时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

1.3 护理方法
为论证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基本护理及必要的切口和肠造口护理;研究组患者除进行以上护理外,还进行相关的基本常识、康复护理、有效心理护理。

1.3.1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和家属耐心指导,就手术的相关事宜做好沟通,使病人减轻对手术和疾病恐惧,放松的接受手术。

通常情况下,病人在术前紧张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疾病本
身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术后导致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担心。

所以,在术前一定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造口治疗师(et)术前访视工作。

专业et在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融洽的关系,针对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如性格、文化水平、疾病类型等,采用合适的手段对其讲解有关知识,帮助病人能够迅速了解自身病情及手术前后的变化。

术后心理护理。

经过术前心理指导,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经过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产生一些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病人亲眼目睹自己的肠造口黏膜时往往一时不能接受。

王建平等把roy适应模式和orem自我照顾学说运用在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实践之中,通过将一般心理与个性心理护理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或者支持-教育系统,这样能够促使医患关系从过去的被动转为主动,使患者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自我护理[1]。

1.3.2切口护理
患者术后应该做好切口护理工作。

由于手术切口与肠造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在术后早期肠造口流出的稀薄污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对手术切口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切口感染。

在日常护理中,特别是在给切口换药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受到污染的切口敷料要及时更换。

为了防止肠造口排泄物污染切口,最好在切口敷料边缘贴近造口处用护肤膜覆盖。

在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步入平稳阶段,在此期间,患者应该尽量向造口一侧侧卧,白天指导患者
及家属及时清洗排泄物,防止污染切口[2]。

1.3.3肠造口护理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发生肠造口的并发症,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本次研究中有7例患者发生造口肠管坏死。

对这类患者更换敷料时动作要轻柔,覆盖切忌过紧,减少造口外来压力。

术后肠黏膜颜色显示提示重要信息,造口颜色苍白说明此处贫血,暗红色或淡紫色暗示缺血,黑褐色或黑色提示坏死。

如果造口颜色发生粉红到暗红的转变,表明血液运行不良,必要时应给予提前拆线,以解除外压。

造口肠管脱出也是在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腹壁切口过大及腹肌萎缩弛缓引起。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症状,医护人员应该在术后及早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如患者造口处肠黏膜出现水肿时,可用10%的高渗透性温盐水纱布湿敷,通常3d可使水肿消退[3]。

此外,患者要注意饮食,术后早期进食流质,后期改为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食物,避免进食产气类食物。

造口狭窄的主要成因可能与造口周围腹壁组织由于形成瘢痕逐渐萎缩或者是未及时扩张造口等因素有关。

应叮嘱患者或家属每2周扩张一次造口,持续2个月左右。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家属明确扩肛的重要性,并教会正确的扩肛方法。

1.3.4康复护理
除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理、病理、心理护理外,还要进行必要的日常生活健康教育。

首先,在衣着方面,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
服,防止过紧的衣服对造口产生压迫;患者做好健康术后休息。

饮食方面,由于肠造口只是影响了排便方式,因此不需要限制饮食[4]。

如果术后患者肠道恢复顺利,可以恢复术前的饮食习惯,尽量少食辛辣刺激类食物。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1.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进行t值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经过良好的护理,术后研究组有22例并发症患者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相应的二次手术措施和多重护理。

研究组患者有70例在住院期间学会了自我护理,患者康复率达到97%,远高于对照组康复患者例数(40例,56%)。

围手术期,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术后恢复阶段,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各时期所测定的各项参数经过统计,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对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工作,应从多个方面积极展开。

特别是在术后,应该同时将患者的生理、病例、心理护理工作重视起来,通过细致、完善的护理工作,结合专业的护理模式全面提高护理水平,是有关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6]。

本次研究中所提到的多种护理模式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 崔新芸, 胡美容. 肠造口的护理[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05) .
[2] 文学芬, 褚延霞. miles手术肠造口的护理[j]. 解剖与临床, 1999,(02) .
[3] 黄漫容, 叶新梅. 肠造口术前定位探讨[j]. 现代临床护理, 2004,(01) .
[4] 喻德洪. 如何促进我国的肠造口康复事业[j].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8,(02) .
[5] 喻德洪. 重视肠造口,提高生活质量[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03) .
[6] 艾中立, 钱群. 肠造口术并发症及预防[j]. 浙江肿瘤, 199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