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合集下载

青春期三大心理特征

青春期三大心理特征

青春期三大心理特征1、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形成。

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

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2、情绪不稳定,易两极化。

青少年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

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欠成熟稳定,容易冲动失衡。

一句无心的话,或者是一部电影都能够让他们心潮澎湃,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3、对外界感兴趣,缺乏判断力、易冲动。

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

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

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

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会影响与他人的交流,长期下去只会加重自卑的心理,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自暴自弃。

2、模糊是非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阅历比较浅显,如果在思想上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模糊是非的心理,从而引起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还有可能会误入歧途。

3、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生殖器官已经慢慢成熟,性意识已经开始萌芽和发展,难道会对异性产生爱慕以及好奇,但是由于生活阅历比较浅显,会出现早恋或者多角恋的情况。

4、虚荣心太强。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在慢慢的发展,这个时候比较容易攀比,虚荣心比较强。

这个时候家长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避免孩子在青春期的容易出现扭曲的虚荣心。

青春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1、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容易与他们分享心理问题。

青春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1、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个体在⽣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向成熟的时期,正处在从幼稚的⼉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

在这⼀时期,⽣理发展迅速⾛向成熟,⽽⼼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格化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青春期的⽣理与⼼理、⼼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青春期⽣理、⼼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理和某些⼼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也造成了⼼理过程的种种⽭盾和冲突,表现出⼀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等各个⽅⾯。

例如,思维敏锐,但⽚⾯性较⼤,容易偏激。

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的波动性。

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冒险混同起来。

在⾏为举⽌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的年龄阶段。

在对社会、他⼈与⾃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理和⾏为。

另外,⽣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

有⼈说,青少年既不是⼀切显露⽆遗、明明⽩⽩的“⽩箱”,也不是⼀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箱”,⽽是⼀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理上脱离⽗母的时期,即⼼理上的断乳期。

随着⾝体的迅速发育,⾃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思考和处理事物能⼒的发展,在⼼理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主性,迫切希望从⽗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母的保护和管理。

具有很强的⾃信⼼和⾃尊⼼,热衷于显⽰⾃⼰的⼒量和才能。

不论是在个⼈⽣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的见解,⾃⼰的主张。

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

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

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孩童进入成年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性心理也是最为敏感和复杂的。

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性好奇和探索欲望强烈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正处于生理性成熟的过程中,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得他们对性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他们会对性知识和性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和探索性方面的知识。

这种好奇和欲望是正常的,但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情感波动剧烈青春期的性心理还表现在情感波动剧烈。

由于处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阶段,少年少女们的情感容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起伏较大。

他们可能会出现情感的冲动、敏感脆弱和难以控制等情况。

这种情感波动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引导,帮助他们适应这种特殊的阶段。

三、性别角色认同和身体自我意识青春期的性心理还包括对性别角色认同和身体自我意识的塑造。

在这个阶段,少年少女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并且开始接受和建立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

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更多的自我意识和关注,包括外貌、体重、身材等方面。

这种性别角色认同和身体自我意识的建立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引导。

四、与异性交往和恋爱经验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与异性建立更多的交往和互动。

这种交往可能包括友谊、暧昧、恋爱等形式,但都是对性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异性交往和恋爱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接触社会、认识他人,促进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青春期的性心理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心理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引导,帮助少年少女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建立积极健康的性心理。

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

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

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1、独立意识很强。

青春期孩子在情感上不再依赖于父母,特别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一定的自由权利,对某些事情会捍卫自己的观点。

2、情感的波动。

青少年经常经历情感上的波动,可能会感到兴奋、愤怒、孤独或沮丧,这是由于荷尔蒙水平和情感参与的变化所引起的。

3、爱面子。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爱面子,他们只想展示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独一无二,他们装酷、耍帅,出风头,目的就是想吸引眼球,获得别人的关注。

4、脾气暴躁。

青春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5、出现早恋现象。

不少青春期孩子开始注意自身的打扮,偶尔会对父母后说谎、偷偷发信息等一系列行为时,那说明孩子心中有喜欢的对象啦,也有可能正处于早恋的状态中。

青春期心理变化如何引导?1、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问题、疑虑和意见,并尽量理解他们的观点。

鼓励开放和诚实的对话,避免过度批评或指责,而是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2、要理解、接纳孩子。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

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3、建立信任和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观点并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

坦诚和互相尊重的对话是培养良好父子、母女关系的基础。

4、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许多身心上的挑战,例如学习压力、情感问题等,家长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以下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1. 身份探索: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试图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他们会对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并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2. 自我意识增强: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和形成独立的个性。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并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可能导致自尊心的波动和情绪的不稳定。

3. 性别角色认同:青春期是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会关注自己的性别特征,并试图符合社会对于男性或女性的期望。

4. 情感波动:青春期是情感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可能经历情绪的起伏和情感的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经历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并对自己的情感感受感到困惑。

5. 自主性增强:青春期是青少年逐渐获得独立和自主权的时期。

他们开始渴望更多的自主权,希望能够自己做出决策和掌握自己的生活。

这种自主性的增强可能导致与父母和其他权威人物之间的冲突。

6. 社交关系重塑:青春期是社交关系重塑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寻找自己的同伴和朋友,并试图在社交圈中找到归属感。

他们可能会经历友谊的起伏和社交压力。

7. 思维能力提升:青春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问题,并开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8. 未来规划:青春期是未来规划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教育路径和未来生活的方向。

他们可能会面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总结起来,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包括身份探索、自我意识增强、性别角色认同、情感波动、自主性增强、社交关系重塑、思维能力提升和未来规划。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通常发生在10至19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着身体、情感和认知各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探索:青春期是一个个体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 情感的波动:青春期是情感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常常经历情绪的起伏,情绪可能从兴奋和狂喜到沮丧和愤怒不定。

这种情感波动是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社会压力和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

3. 自我意识的增强:在青春期,个体对自己的外貌、形象和社交关系变得更加敏感。

青少年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他人的评价变得更加重要。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体型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这可能导致自尊心的下降。

4. 社交关系的重塑:在青春期,个体开始重新评估和重新定义他们与家人、朋友和同龄人的关系。

他们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试图获得更多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社交压力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5. 思维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个体的思维变得更加抽象、复杂和逻辑化。

他们开始能够思考未来,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和可能性。

他们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复杂。

6. 自主性的追求:青春期是个体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时期。

个体希望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并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权。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寻求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目标。

7. 健康和风险行为:青春期是个体开始探索和尝试各种行为的时期。

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尝试吸烟、饮酒、滥用药物或从事性行为等风险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是为了寻求新的经验、逃避现实或满足社交压力。

总结起来,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的探索、情感的波动、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交关系的重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主性的追求以及健康和风险行为的出现。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一、身体和生理发展1.1 青春期是身体和生理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孩子的身体发生明显变化。

1.2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易冲动等情况。

1.3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十分关注,可能出现自卑情绪或自恋情绪。

二、认知和智力发展2.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2.2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2.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对权威和传统观念有质疑和挑战。

三、情感和人际关系3.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能出现初恋情感。

3.2 青春期的孩子对家庭和同龄人的关系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3.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对父母的反抗和挑战,对权威的质疑和不服从。

四、自我认同和角色认知4.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探索自我认同,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4.2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份危机,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

4.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气质,形成独特的个性。

五、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5.1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需要学会处理情绪和压力。

5.2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5.3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培养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力。

总结: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面临着身体、认知、情感、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个体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2、自主意识逐渐强烈。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在青春期后阶段,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心。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独立,他们在重要的问题的抉择上,仍然需要家庭、他人的帮助、指导。

3、自尊心。

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心都会比较高,很难接纳他人的批评,在他们的心理,自己已经逐渐步入了成年,可以自己做很多决策,不希望被主控,希望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青春期孩子意识中的年龄都会比实际年龄大,自尊心也会比较强,特别不喜欢被批评。

4、对异性的关注。

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眉目传情,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压力。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

2、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般随着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大多数表现出一系列性心理行为,如对性知识的兴趣,对异性的好感,性欲望,性冲动,性幻想和自慰行为等,概括起来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性心理的朦胧性和神秘感。

青少年的性心理起初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基本上还是一种生理急剧变化带来的本能作用,好象鬼使神差似的对异性发生兴趣、好感与爱慕,但是这种性爱的萌动,似乎披着一层朦胧的轻纱,其中不少男女青年并不了解多少有关性的知识,只是对性有较浓厚的神秘感。

这时他(她)们对异性的兴趣、好感和爱慕,主要由于异性的吸引,正是在此基础上,在朦胧纷乱的心理变化中,性意识会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二)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

青春期心理上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闭锁性和强烈的求理解性,这也导致了他们性心理外显方式的文饰性。

一方面他们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与评价,另一方面却又表现得拘谨、羞涩和冷淡;他们内心对某异性很感兴趣,但表面上却又有意无意地表现得好像无动于衷,不屑一顾,或作出回避的样子;他们有时表现得十分讨厌那种男女亲昵的动作,但有时实际上又很希望自己能体验体验……。

这些矛盾心理的表现,使他(她)们往往产生种种冲突与苦恼。

(三)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性能量最旺盛的时期。

但由于这时不少青年的心理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加上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弱,因而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动荡不安。

现实生活丰富多采,五花八门的性信息,不良的影视镜头,黄色的淫秽书刊,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想影响,极易使个别青年的性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而沉醉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发生性过失,性犯罪。

与此相反,另一部分青年由于性的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升华而导致过分的压抑,有少数人还可能以扭曲的方式、变态行为表现出来,如“厕所文学”、同性恋、窥视或恋物等。

(四)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青春期的性心理由于不同的性别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对异性感情的流露上,男性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热烈,女性表现得含蓄和深沉;在内心体验上,男性更多的是新奇、喜悦和神秘,女性则常常是惊慌、羞涩和不知所措;在表达方式上,男性一般较主动,女性往往采取暗示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