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作者:陈磊张庆芬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7期摘要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以及液体培养技术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关键词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现状;优势;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157-02食用菌液体培养又称深层发酵或液体发酵。

主要原理是在发酵罐或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以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提供食用菌菌丝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加以搅拌或振荡,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等,使菌体在液体深处繁殖发育,获得大量菌丝体或代谢产物[1-2]。

目前,国外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主要是获取风味物质(食品)和特殊代谢产物(医药、饲料),国内研究则集中在液体菌种生产及提取代谢产物等方面[3-4]。

本文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生产食用菌菌种的优势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加以介绍。

1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现状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7年美国的汉姆非特(Humfeld H)首先提出了液体培养法生产蘑菇菌丝体。

1953年美国布洛克博士(S.S.Block)用废柑汁深层培养出了野生蘑菇。

1958年沙克斯(Szuecs J)第1个在发酵罐内培养出羊肚菌菌丝球。

日本的杉森恒武等于1977年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组成液体培养基,取得大量香菇菌丝体。

从此,食用菌的培植开始从农业生产跨入了工业生产的领域[5]。

我国是在1958年开始研究蘑菇、侧耳深层发酵。

至1963年,已经能进行羊肚菌的工业化商品生产。

食用菌产品的获得开始由简单的农业种植而转入工业发酵生产。

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已能大规模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食用菌,主要研究单位有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上海新型发酵厂等。

2024年食用菌菌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食用菌菌种市场发展现状

食用菌菌种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食用菌是一类优质、营养丰富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其独特的味道和多样的营养价值,食用菌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用菌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菌种市场作为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食用菌菌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概述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食用菌菌种市场的销售额在过去十年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目前,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数十亿人民币。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产区之一,也是食用菌菌种市场的发源地之一。

3. 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种市场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目前,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资源,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通过不断提高品质和服务,逐渐蚕食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4. 国际食用菌菌种市场的发展趋势国际食用菌菌种市场相较于国内市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食用菌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尤其是以欧美地区和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食用菌菌种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

受其影响,中国的食用菌菌种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5. 国内食用菌菌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菌种市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首先,随着国内人们对健康饮食认识的提高,食用菌菌种市场的需求将继续扩大,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菌种繁育、培养技术也将不断提高,为菌种市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标准不完善、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也给菌种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

6. 总结食用菌菌种市场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菌种的液体培养

菌种的液体培养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题目: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作者:蒋成学号:201207749指导教师:谢放完成日期:2014-7-16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摘要:本综述是对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历史以及发展进行介绍,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方法和条件进行阐述,以及影响它的因素及之中的检控参数,和液体培养的优点及其运用,和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展望的概述。

关键字:液体菌种食用菌1.引言:l.1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概念的提出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技术起源于美国,据资料报道,1947年,美国的H.Humfeld 对蘑菇进行深层发酵并得到菌丝体,从此食用菌的发酵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1958年,J.Snlecs第一个用发酵罐来培养羊肚菌(Mon6dia),从此食用菌液体培养制种的成功报道在国内外相继出现。

1975年日本杉恒武等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作为培养基得到大量的香菇菌丝体,国内从1960年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陈聿美等对蘑菇的深层培养进行研究以来,已经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对数十种食用菌进行了液体培养的研究[5]。

我国对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对蘑菇和侧耳液体培养的研究,并在1963年进行了羊肚菌的规模化、工业化商品生产。

从此,食用菌产品的获得开始由简单的农业种植而转入工业发酵生产阶段。

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在我国的森林山区中生长的种类与数量较多。

在世界上来说,我国的食用菌资源极其丰富,也是最早开发利用食用菌资源的国家之一[1]。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和认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传统的小作坊栽培方法及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食用菌产业日益发展的趋势,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

当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菌种大多是固体菌种,常以玻璃瓶或聚丙烯塑料袋作容器进行菌丝的培养;菌种生产的基本步骤为:母种扩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其生产模式为:试管—瓶子—小袋—大袋的手工作坊式。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我国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的栽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食用菌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加深,发挥出了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的基本功能,所以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接下来一起看看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来说,食用菌生产装备已经历经了从无到有的具体过程,也实现了从单机到成套的模式转变,整个历程中,食用菌的生产装备开始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进步,面对不同的时期,食用菌生产对于机械化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1.1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相关企业缺乏带动力目前,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终端企业已有100多家,但是尚未形成巨大的规模,还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多数都是家族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并没有科学的管理规范。

企业整体的竞争水平不高,以至于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导致各种矛盾频频出现。

1.2食用菌装备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在国内,食用菌生产装备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还有些人员只是片面理解机械技术,并没有过多重视食用菌生产工艺,所以在尚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时候,影响到他们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管理层面和营销层面的人才始终留不住。

由于部分人才相对缺乏,企业本身自主开发的能力较弱,加之工艺装备水平不高,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导致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1.3食用菌装备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现阶段,很多工厂化生产中的辅助类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还有些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使得少数企业对于产品生产环节和功能上实现了创新,却无法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

食用菌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等多方面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却仅有小部分达到了国际技术水平,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上,和多数国家及国际范围内的同等应用相比差距较大,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4食用菌生产装备标准相对滞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食用菌机械产品在设计、生产及使用的时候还是缺乏着基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得生产企业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生产设备,不同的生产标准所设计的同样零件无法通用,影响了设备具体的使用效果。

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优势、瓶颈及关键技术分析

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优势、瓶颈及关键技术分析
液 体 菌 种 制 备 采 用 自 动 化 控 制 ,原 料 来 源 广 泛,因此易于实现高效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食用 菌。国外食用菌产业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整个食 用菌生产过程采用机械臂,实现了人工智能控制; 栽培环境由智能监控程序自动控制,液体菌种在规 模生产中被普遍应用。国内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相 对国外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还是有差距的。而液 体菌种技术的推广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生产的规 模化发展,缩小与国外食用菌产业的差距[11]。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不仅含有人体 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而且富含保健或 药用功效的高分子多糖、天然有机锗、三萜类、微量 元 素 硒 等[1],对 人 体 健 康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菌 种 培 育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在食用菌产业中尤为重 要。液体菌种是指通过液体培养基经无菌培养得 到的菌丝体或菌种。而液体菌种优点随着食用菌 产业的发展及技术的提升越来越突出,因此液体菌 种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所接受。
1 液体菌种的优势分析
我国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但随 着液体菌种优势的凸显及相关技术的突破,液体菌 种在食用菌产业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 主要的食用菌企业如中国绿宝、众兴菌业、雪榕生 物、星河生物等均已引入液体菌种生产应用技术。 1.1 生产程序简洁,制种时间短
相 比 繁 琐 固 体 母 种 、原 种 等 制 作 工 序 ,液 体 菌 种只是简单的扩培,且为自动化一键操作,生产程 序简洁,操作方便。液体菌种以菌丝体液体深层次 动 态 培 养 为 基 础 ,能 够 使 营 养 物 与 菌 丝 体 充 分 接 触,提高营养物的利用率,同时可人为控制培养条 件,能够为菌丝生长提供最佳条件,在较短的时间 内积累大量的菌丝体。相比制备固体菌种,液体菌 种的制种周期优势明显。杨庆尧等[2]采用液体菌种 作 为 原 种 进 行 栽 培 双 孢 蘑 菇 研 究 ,制 液 体 种 仅 需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的研究进展

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的研究进展

-
液体制种生产设备的研制与完善
第 ’’ 卷
第$期
中国食用菌
?WX9K? VGYZX 2V 10XYQ
!+
工业微生物的生产设备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 践,已经相对完善与成熟。但是食用菌属大型真 菌,它要求生产设备在液体培养时有良好的传氧与 传质,而且对菌丝体的剪切力要越小越好。因此, 这种新型的纯种培养设备,不但具有传统发酵设备 良好的空气处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搅拌系 统,而且要求低剪切力、低成本、低功耗等。江苏 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在 !"#" 年研制了成套的液体 菌种生产设备并通过生产检验,得到平菇菌种的生 产周期比摇瓶短、菌种性能好等一系列实践生产数 [!#] 。 据
收稿日期:!##$ ) #’ ) "’
万方数据
%;
中国食用菌
EFGABE HIJKG *H <(GJL
@M?,&&,JM,;
培养基配方大致为:麸皮 !" # $" ,玉米粉 %" ,蔗 糖 &" , ’(& )*$+,%-" , ./0*$+,%" , 1( [7] 自然,摇床转速 %%+ # %&+2 3 456 。 !"# 液体培养种作栽培种 利用工业微生物的扩培原理,从斜面种开始, 通过三角瓶、一级种子、二级种子等生产出栽培种 [8] 。李玉珍等在 %998 年对侧耳液体菌种在 (液体) 不同的培养基上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以玉米芯 [8] 。曾嵋涓 : 麸皮的培养基为最适合的固体栽培料 等在 &++& 年对鸡腿菇液体菌种的研究,通过两级
据统计,我国现有可食用的真菌有 *+# 多种, 几乎包括目前世界上所报道的主要种类。它以其特 有的鲜香风味、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得到 世人的喜爱。 中国加入 ,-.,在充满机遇的同时意味着激烈 的竞争。近 "# 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一直保持较高 的增长速度,从 "//# 年的 "## 万 0 到 "//* 年 ’## 万 ["] 0 ,现在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 1 $ 左右。随着 食用菌生产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已 远远不能满足食用菌日益发展的要求。因此,运用 工业微生物的纯种培养技术来进行食用菌的工业化 制种生产方法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陕西省食用菌现状分析报告

陕西省食用菌现状分析报告

陕西省食用菌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陕西省作为中国的传统农业大省之一,在食用菌的种植和消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报告基于陕西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展望。

一、产量和种类陕西省食用菌的主要产量和种类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如渭南、宝鸡、西安等地。

目前,陕西省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包括香菇、平菇、松茸等,其中香菇是陕西省最主要的食用菌品种,产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二、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食品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陕西省的食用菌市场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除了本地市场的需求外,陕西省还向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市进行了食用菌的出口。

三、生产技术和方法陕西省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夏季阳光菜的露天栽培和冬季菌袋菌的温棚栽培。

在封闭环境下栽培的菌袋菌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质量稳定等优点,逐渐成为陕西省食用菌生产的主流。

四、产业发展现状陕西省的食用菌产业链相对完整,涵盖了菌种培育、菌棒生产、菌菇种植、食用菌深加工等环节。

大部分从业者采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进行种植和加工。

此外,陕西省还积极推广食用菌的生态种植、有机种植等绿色生产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五、面临的挑战虽然陕西省食用菌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待提高,部分种植者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

其次,食用菌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食用菌产业链中的冷链物流、产品检测等环节仍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未来发展展望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陕西省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2. 统一品牌形象,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溢价能力;3. 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合作发展,提高规模化种植和加工水平;4. 加强冷链物流和产品检测体系的建设,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度和安全性;5. 鼓励食用菌的深加工和创新,开拓更多的产品领域和市场。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与应用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与应用

液体 菌种 也易 于实现 食用菌 的工 业化 和标准 化生
产 , 而从 根本 上 改 变过 去 手工 作 坊 式 的生产 和 从
于 液体 菌种 的研 究从 2 0世 纪 8 0年代 开 始 , 由 但
于 当时我 国食 用 菌 的生 产 规模 较 小 , 产 模 式 也 生 很 落后 , 限制 了食 用 菌 液体 菌 种 的 推广 。近些
“ 试管一 瓶 子一小 袋一 大袋 ” 的落 后 的 生产 方 式 ,
实现 一条 新型 的食用 菌菌种 生产 工艺 。
・ 收 稿 日期 : 0 7—1 —2 20 1 0
作 者 简 介 : 晓东 (9 2一) 男 ,内蒙 古 赤 峰人 ,主 要 从 事 微 生 物资 源 与生 态 研 究 。 阮 18 ,
中图 分 类 号 :6 6 0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食用 菌液体 菌 种 能 替代 传 统 菌 种进 行 生 产 ,
而且 能提 高食 用 菌 的产 量 和质 量 , 易于 实 现 工业
化、 标准化 生产 … 。在食 用 菌 产业 工 厂 化 的 过程
年来伴 随着 人们对 农业 和工业 废弃 物利用 的重视
食用 菌液体菌种 的发展与应用
阮晓 东 , 晓黎 , 惠 文 张 张
( . 国科 学 院 沈 阳应 用 生 态 研 究 所 , 宁 沈 阳 1中 辽 10 1 ; 2 中 国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 京 10 6 . 北 10 3 ) 0 09
摘 要 : 用 菌 产 业 是 我 国 重要 的农 业 产 业 之 一 , 是 提 高 农 业 生 产 水 平 和 农 民 收 人 重 要 途 径 。但 应 用 传 统 菌 食 也 种 进行 生产 周 期 较 长 , 且不 便 于后 期 管 理 和操 作 。应 用 食 用 菌 液 体 菌 种 进 行 生 产 能 显 著 提 高 食用 菌 的产 量 和 质 量 , 于 食 用 菌 的工 厂 化 和 标 准化 生产 。本 文 综 述 了食 用 菌 液 体 菌 种 的优 势 , 展 状 况 以及 发 展 前 景 。 便 发 关 键 词 : 用 菌 ; 体 菌种 ; 厂 化 标准 化 食 液 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3: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7年美国的汉姆菲特首次提出了液体菌种法生产蘑菇菌丝体。

1958年,美国液体深层发酵专家J.Szuecs利用发酵罐成功培养出多种食用菌菌丝体。

1960年在日本,固体食用菌菌种称之为“第一时代菌种”一直被广泛使用。

直至1999年,日本一家大型菇厂首次采用了在可动发酵罐里培养食用菌菌种的韩国模式液体菌种系统,并称之为“第二时代菌种”。

在中国第四届蘑菇节,日本起源生物技术株式会社的小林恭久先生着重介绍了还原型液体食用菌菌种,称之为“第三时代菌种”,它是把人工生产的还原型固体食用菌菌种块粉碎后用无菌水稀释而成的液体食用菌菌种,还原型固体菌种具有活力强,接种量大的特点,每1200mL菌种可扩接10000瓶。

目前,日本一些大型杏鲍菇食用菌菌种中心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这一技术,并已经实用在杏鲍菇的生产上。

在国内,1962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的陈聿美等对香菇、杏鲍菇、平菇、草菇等15种食用菌的深层培养进行研究。

直至1987年,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庆尧等首次报道以液体食用菌菌种作为原种,合成颗粒或谷粒菌种作栽培种的蘑菇制种新工艺,整个制种工序历时仅23d~27d,比旧工艺快3倍~4倍。

目前能用液体培养制种的食用菌有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猴头菇、黑木耳、平菇等。

但由于液体食用菌菌种对生产工艺及技术条件要求高,多数试验停留在摇瓶培养阶段,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我国仍有相当多食用菌生产企业和个人采用传统固体菌种栽培模式。

2009年,黄爱荣等利用全自动发酵罐对双孢蘑菇As2796液体食用菌菌种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扩增倍数的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活力进行了比较。

2010年,沈敏等对杏鲍菇液体食用菌菌种进行研发工作,并将液体食用菌菌种成功应用在工厂化栽培中,实现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随着工业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组织食
用菌生产的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食用菌生产企业将液体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与工厂化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来实现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

研究基础:我所拥有液体菌种技术研究的先进设备和雄厚的技术研发人员,已成功开发平菇和灵芝液体菌种,推广面积达200亩。

附2 应用前景及方向
1、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液体发酵食用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无论蛋白质、氨基酸,还是维生素的含量,都类似于子实体。

用工业化液体发酵生产食用菌蛋白质,比饲养家畜或家禽来获取蛋白质的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

因此,食用菌的深层发酵在食品工业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2、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应用
食用菌在深层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多糖、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酶、核酸、具抗生素作用的多种化合物以及植物激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具有对心血管、肝脏、神经系统等人体器官的防病治病作用,以及抗癌、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3、其它行业上的应用
液体发酵形成的菌丝体以及含有多种代谢产物的发酵液,是上等的饲料,一般作为蛋白质原料加入到饲料中,具有易吸收、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将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