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植物的象征意义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杨花(柳絮)因其飘忽不定来比喻离愁别绪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3.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寂寞、惆怅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黄叶:凋零、美人迟暮5.菊花坚强、清高脱俗、隐逸6.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高洁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梅花纯净洁白,诗人往往借梅花来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7.松柏借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高洁的品质。
正直向上,有气节、坚贞高洁,8.竹虚心黍离(禾黍)表达昔盛国之悲。
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0.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1.春草自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先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此后的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恨。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12.丁香丁香结蕾,含苞未吐,像人的愁怀郁结,唐宋诗人多用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
13.落花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青春易逝。
14.莲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5.兰高洁、美好、君子隐士的象征1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7.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动物的象征意义1.鸿雁:(1)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2.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3.双鲤鲤鱼代指书信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孤寂、愁苦的感情。
5.杜鹃用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高考中常见意象

1、望月:①是思乡、念亲的标志,②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③是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折柳:①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因有人居处常栽柳,柳即故乡②柳与“留”谐音,又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③柳枝生命力极其顽强,希望朋友像柳一样在异乡落根散叶,又是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3、长亭:①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②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4、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闻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梧桐:①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②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
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8、寒冬:比喻陷入困顿、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等。
如“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
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如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
7.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8.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送别》,作者不可考,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到全国各地去时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因此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而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离别”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蝉以蝉表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1.花草树木类(1)竹:气节,积极向上。
如郑板桥的《题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菊:高洁,脱俗,坚贞之志。
如郑思肖的《题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坚强,不屈不挠。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松:高洁,坚贞之志。
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5)杨柳:离愁别绪,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6)杨花:离情。
如苏轼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7)折柳:离愁别绪,怀远惜别。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红豆:相思或爱情。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梧桐:愁苦,悲哀。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
”(10)雨打芭蕉:离愁别恨。
如葛胜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11)落木:凄凉萧条。
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喟叹和哀愁。
如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3)黄叶:多写旅愁归思。
如王勃的《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4)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5)芳草:喻所思之人。
如苏轼的《蝶恋花》中有:“天涯何处无芳草。
”(16)飞絮:春景逝去,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如秦观的《江城子》:“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又如罗隐的《柳》:“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 (17)兰草:高尚纯洁。
如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18)蕙草:高尚纯洁。
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坚贞高洁正直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冰清玉洁坚强不屈不挠逆境莲:因为“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很多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传送书信的使者、思乡、羁旅伤感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古诗词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古诗词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1、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2、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一)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分类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意象分类诠释补遗:
1.花草树木类
荷:高洁雅致宁静欢愉高尚节操
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对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
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满怀恋情追求爱情
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
桂花:清远与高雅皎洁与明净高风亮节超凡脱俗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兰:高洁典雅坚贞不渝
牡丹:富贵美好
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
草:希望荒凉偏僻离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的卑微芳草:高洁情怀别情离绪思旧念旧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枫叶:离愁别绪羁旅之思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秋桂:高洁清雅
2.飞禽走兽类
蝉:生不满百的悲凉人生的倏忽即逝苍凉孤冷高洁
蝉鸣:客思哀伤
子规:悲惨凄恻
鹧鸪鸟:离愁别绪
鸿鹄:理想追求
凤凰:生命重生吉祥
蝴蝶:夫妻梦幻迷离恍惚空虚惘然变幻莫测理想幻灭
雁:孤独忧伤哀怨思乡思亲向往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鱼:自由惬意
鸡狗:生活气息田园风光
牛羊:乡土气息归隐之意
马:奔腾追求漂泊
3.风霜雨雪类
风烟:离别愁绪
霜:人生易老环境的恶劣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梅雨:悠悠愁绪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秋声:悲伤凄楚冷峭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势力的力量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云:游子飘泊孤独无依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4.自然景观及其他
破晓: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正午:热烈奔放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孤帆:伶仃漂泊
孤舟:孤寂飘零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官位名望
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运的多舛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美人:忠君之情美好理想品行高洁
少妇:思念闺怨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
乡村:思归厌俗纯朴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安逸宁静
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琴:相思知音柔情
琵琶:幽怨
羌笛:忧愁思乡
钟声:苍凉愁绪时光流逝
梦:理想思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