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二 7 涉江采芙蓉 (2) (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课件(32张ppt)

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课件(32张ppt)
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 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 孤独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
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 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 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想起了 一声凄伤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 终老。”这浩叹无疑是发自男主人公的心 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的, 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同一个声音:它仿佛 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 居的夫妇的痛苦叹息。
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香草意向
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常用来譬喻高 洁的品格,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诗歌前两句虽没有直接描写爱 情,却隐含着主人公忠贞、美好的 品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03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01
采之欲遗谁,所思添在加标远题 道。 还顾望旧乡0,2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添加,标题忧伤以终老。
我踏过江0水3 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添加了标题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 老异乡。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 (共27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 (共27张PPT)

在幽幽的荷香中, 醉倒在流年旧忆 里……
身在“远道”的 游子。“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水溅湿了衣裳,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最美丽 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极了你呀,我远 方的爱人。花开花落,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 依然不见你那熟悉的脸。 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样湿润?归家的路途遥遥 无尽,时光仿佛在这条路上设下了重重陷阱 。对你的 思念,一天又一天,我远方的爱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回 到你的身边? 沧海桑田,蜡炬成灰。今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让 我们在彼此的思念中忧伤终老吧。 思乡曲.mp3
开创了许多诗歌创作中会用到的意象 承袭并发扬了《诗经》中流传下来的部分创作主题
为后代文人诗的创作提供了母题
2004年浙江高考试卷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 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粗读诗歌
学习目标:
1.多角度解读诗歌主旨 2.探究诗歌艺术魅力
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 菡萏等。 君子之花: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背景: 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战争频仍,社 会动乱。 宦官外戚专权,上层人士垄断仕途,中下层士 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第七课《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PPT(共27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第七课《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PPT(共27张PPT)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看出:荷花更多被作为 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 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 境。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女 子 所 想
(从对方写起)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虚写
“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
方 “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 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 不忘自己。{虚写} (虚实结合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 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 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 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人教版语文 必修2 第七课 涉江采芙蓉 课件 (共58张PPT)

人教版语文 必修2  第七课  涉江采芙蓉   课件 (共58张PPT)

涉 江 采 芙 蓉
芙蓉,又称荷花、莲花、芙蕖、水芝、水芸等;又有 溪客、玉环等雅称;未开的花蕾又称菡萏。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北宋】周敦颐
解题《涉江采芙蓉》
渡过河去采摘水中的芙蓉花。
五言诗的节奏划分:
二三 二一二 二二一
长 路 漫 浩 浩 。
还 顾 望 旧 乡 ,
诗歌第三句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 作用?
“还顾”一词,是人物动作描写,动作性和画面感 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 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 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 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 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 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 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 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 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 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 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采 之 欲 遗 谁 ?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 你从“远道”一词品出 什么?
(1)自问自答
(2)“远道”为下面 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 息。把人物放在美好、 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 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 具有以“乐”衬“哀” 的强烈效果。

(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语文《涉江采芙蓉》(23张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语文《涉江采芙蓉》(23张ppt)
• 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 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 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 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 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名家观点
Ø 我选择了第二个注解(注:“还顾”者就是 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这其中有两点 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 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多 为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 调也是“闺怨”的情调。
Ø 其次,把“还顾”借“所思”,作为女子推 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 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的“同心 ”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是女子一 个人。照这样的解释,诗的意味也就深刻些 。 ——朱光潜
对写手法
•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 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 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 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 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 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 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 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 术效果。
谢谢观赏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 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 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 垫。
3.手法—效果—情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这两个 词含蓄的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 不直写,给读 者留下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 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 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 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 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 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还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高中语文必修二《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实用课件 (共24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二《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实用课件 (共24张PPT)
“还顾”回头看,这个词语动作性和画面感很 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 和心情。
“漫浩浩”长路漫漫无边无际,这是写主人公 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 感觉。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 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
炼 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字
幽叹 同
怀 乡 思夫
采莲


ß 现在讨论一下,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 试着读一读。
●女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请大 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ß 从对面写起 ß 语言纯朴直率而意境高洁清幽。
作业: 1、背诵课文《涉江采芙蓉》,并准备默写。 2、完成《优化设计》上的本课练习。
本诗书抒写了什么情感? 离别相思之苦
(缓慢,悠长,低婉,哀伤的语气)
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一下本诗的大致情节。
ß 明确: 一个人去采莲,想把美丽的莲花送 给思念的人,结果因为路太远没送出去, 想到以后也不能跟TA生活在一起,所以很 伤感。
ß 结构思路: ß 采花 —— 送花 —— 望乡 —— 忧伤
诗歌 品味 鉴赏
涉江/采/芙蓉, 渡过江水去采莲花,生有兰草的 兰泽/多/芳草。 沼泽地长满多种芳草。
这两句选择了哪些意象?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以荷花 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朝 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 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5张PPT)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疏通诗意
• 1.遗(wèi):赠。 • 2.远道:犹言“远方”。 • 3.还顾:回顾,回头看。 • 4.旧乡:故乡。 • 4.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
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 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
《古诗十九首》
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 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不但 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 熟期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
评价
刘勰《文心雕龙》中评价其为: “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嵘《诗品》中评价其为“文温 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 字千金。”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 的,而是分隔、同时显 现的: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
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 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 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 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 独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
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 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 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 是那般愁苦!
❖“对写法”,或称作想象写法, 是主人公有所思念,却并不直接 描述,而是通过想象,设想被思 念者在思念主人公,以达到让思 念加倍浓重的效果。 虚写
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 根据“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 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探究
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 是女子?说出你的看法和 理由。(小组讨论)
问题探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26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26张PPT
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 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 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4、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表达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还能 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相爱的人的 真挚深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 之切;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重难点: 1.学习通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的方法来
体会情感。(重点)
2.学习并掌握诗歌所使用的手法(难点)

①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梁

代萧统收 九
③“五言之冠冕”--刘勰《文 心雕龙》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④主要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
相思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①采用了对写法。 ②想象兄弟重阳登高、遍插茱萸时因感到少了客居在 外的自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③将诗人思念兄弟的情感表达得更曲折。
表达技巧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情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 鉴赏诗歌中所用的手法
1、分析诗歌抒情方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的采莲背景上,写独自
空白演思示念以爱乐人景的衬忧哀伤情。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次失望之余,无可奈 何到了极点,只好直抒 胸臆。
2、赏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对写法
就是从对面写来,也叫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思 亲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 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想念自己 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 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 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 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 年不满百》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 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拓展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 是男性,“涉江”者和 “环顾”者都是男子; 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 是女性,“涉江”者是 女子,“还顾”者则是 “所思”的男子,你怎 么看?
板 书 设
意象 芙蓉 清幽 兰泽 芳草 高洁 意境

情感 欢欣 失落 思念
忧伤
背诵全诗
以荷入诗者,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 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2、你认为诗歌描写 “采芙蓉”“多芳草” 和“兰泽”有什么艺术 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
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
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所 思 在 远 道 。
采 之 欲 遗 谁 ︖
3.采之欲遗为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的情感的方式是 什么?花送出没有?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使用 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涉 江 采 芙 蓉 , 兰 泽 多 芳 草 。
1、这句诗歌有哪些意象 ?
“芙蓉” “兰泽” “芳草”
,又称莲花,又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 (hàn dàn )、净友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
学习了整首诗歌,现在你们想 象一下整个画面?
思考
一边是一个女子,正手拈芙蓉、 仰望远天,身旁的密密荷叶、红丽荷 花,衬显得她孤独而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返身回望家乡的游子, 那一闪即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
天地之间 两处叹息
作者的感情变化: 欢欣——失望——思念——忧伤
明确:所思、旧乡、长路(远道)、忧伤等。
涉江采芙蓉
新课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 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 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 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 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 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 魅力。
知识导读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 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 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 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 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 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 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 行行》、《青青河畔草》。

从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 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 特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 冕”。
朗读诗文
涉江采芙蓉
涉江 采芙 蓉 .wm v
请直接从诗歌中找找表现感情的词 语?
所思 望旧乡 忧伤
明确:摘花欲赠送亲人。可花没送出去。 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 由欢欣转为失落,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 铺垫。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美 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人的凄清心境。
长 路 漫 浩 浩 ︒
还 顾 望 旧 乡 ︐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一下 画面的内容。
明确:画面感鲜明强烈。展开想象的翅 膀,我们似乎能看见在美丽的荷花,欢乐 的人群背后一个主人公正孤单忧愁地站立 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可是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山水迢迢路遥遥。
:最后一句除了表达主人公忧伤的 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同心”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
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离
居”之长久有了“忧伤以终老”的痛苦 . 相爱却不能 相守,而且这种分离是不同于 “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个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 人 永 远 叹 息 的 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