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合集下载

基于RS和GIS的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开题报告

基于RS和GIS的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开题报告

基于RS和GIS的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大,而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城镇建设用地评价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判断,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缺陷,使得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限。

而RS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简阳市是四川省内的一个新兴城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城市中的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对简阳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有利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如下:1. 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评价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基于多指标评价方法,建立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

3. 利用评价模型对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找出不适宜用地,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和多指标评价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开展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1. 数据收集与处理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和GIS技术,获取相关数据,包括DEM、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城镇建设用地所需的信息。

2. 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选取适宜性评价指标,如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交通、土地利用现状等,建立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3. 模型验证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法和混淆矩阵法,计算模型的精度和可靠度,并进行误差分析。

4. 评价结果分析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为:1. 建立简阳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城市化进程。

基于GIS的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
为从定性转为定量进行机场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将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应用于用地适宜性评价,通过与GIS技术结合,并以某机场的功能区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探索了定量评价的方法;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机场各功能区规划的内在要求,评价模型最接近地表现出了各因子对功能区规划适宜性的作用;为最终实现机场规划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治蔡良才种小雷 WANG Zhi CAI Liang-cai CHONG Xiao-lei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刊名: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7(4) 分类号:V35 关键词:GIS 机场规划适宜性模糊模型。

基于ArcGIS的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ArcGIS的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ArcGIS的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而农村地区逐渐被减少。

然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可用于保护农村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因此,本文将基于ArcGIS对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1.数据预处理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DEM(数字高程模型)、LANDSAT 8卫星影像、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水文地质图、道路数据等。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我们需要先安装ArcGIS软件,然后将所需数据导入ArcGIS中,进行处理和合并,得到一张完整的除掉废弃土地和交通设施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图。

2.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交通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

本文将通过以上因素进行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2.1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神木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土地分为六种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其他用地。

根据评价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图,并根据权重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现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影响。

2.2 地形地貌根据DEM数据,结合地貌分析结果,得到地形地貌影响因素图,并根据权重分析,得到地形地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影响。

2.3 交通条件2.4 水文地质条件2.5 社会经济条件3.评价方法本文采用熵权法进行权重分析,得到每个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影响。

4.评价结果综合以上因素,得到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5.结论本文基于ArcGIS软件,对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步骤,得出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得到每个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影响。

该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和农民在土地利用和规划方面提供参考,保护农村环境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权重确定
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指标权重
因子赋值
因子选取: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影响 赋值:1、3、5、7、9… 2、4、6、8、10… 通过ARCGIS的Reclassify命令实现
GIS分析
Tin建立:等高线生成或者高程点生成 步骤:导入等高线或者高程点——输出成shapefile数据格式
基于GIS土地的自然和社 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 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
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 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 宜性评价。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一反以 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 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 值和自然过程,即土地的适宜性,并因 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 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千层 饼模式” 。
不适宜 轻度适宜 中度适宜 高度适宜
将每一类因素按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将所有类型经过分析 的评价综合在一起,便得到了关于这片土地的完整分析的基础资料。
评价因子选取
农地适宜性指标体系
指标类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 件
评价指标 年降水量 年均气温
高程 地貌类型 土壤含磷量 土壤含氮量
坡度 排灌条件
人口 GDP 离城镇的远近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右键出现快捷菜单,data——exportdate
加载刚才输出的图层
选择creattin进行TIN创建,选择convert——tin to taster,创建 DEM,方便坡度等提取;
Surface analysis,选择slope, aspect等进行坡度坡向分析;
Reclassify
Raster calculater

基于GIS的大连市渤海沿岸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大连市渤海沿岸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2 ・ 2
T RR T E I ORY & NA U砌 L ES T L R OU] E TU R S S DY C q
2 1 . 0 0 NO 2
文章编号 :03 7 5 ( 1 )2 0 2 - 2 10 - 8 3 00 0 - 02 0 2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0 7 1 ) 4 4 0 7
Z U L a - le a ( aa adR suc ee p et R sa hC n rD i 10 1 C ia HO in y t l. l nLn eoreD vl m n & eer et , a a 16 0 , hn) D i o c e l n
Ab ta t ,I a e ee t Jn h u b yt ua da a ln hiwaefo t e tn ig 1k b e c atain n dtr tr n sr c :I i p p rslcs iz o a P n inb yao gBo a tr n, xe dn m y sa o s l g me t 1s o l r hn er oya d 1 i
中图分类号 : 2 32 F 9 .
文献标识码 : A
基于 GI S的大连市 渤海沿岸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周连义 ・ 凯 z张 森 -曲 玮 , 骏 t , 汤 , , , 何 , 李雪铭
(. 1大连市 国土资源发展研究中心 , 辽宁 大连 16 0 ;2 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3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0 1 . .
摘要 : 选取大连渤海一线的金 州湾至普 兰店 湾段 , 以海岸线向陆域一侧延伸 lm, k 向海一侧 至 l m等深线为研 究区, 采用传统地理学分 析和 G S方法, I 对该 区的建设 用地 适宜性进行 了分析; 区总面积为 3 8m2其 中最适宜建设 区总面积 为 15 m2 适宜建设 区为 4 该 5k , 9 , k 较 6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运用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运用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运用摘要:本文以三门县蛇蟠岛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用地适宜性评价;GIS;城乡规划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浙江沿海岛屿开发迎来最佳机遇期。

三门县蛇蟠岛位于三门湾核心区域,获得了前所未有重大发展机遇。

但是岛屿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受影响而较难恢复。

因此,利用GIS的强大信息处理技术对据岛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为城乡规划空间管制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1岛屿概况1.1 区位蛇蟠岛位于三门湾蛇蟠水道之北,处于宁波台州两市交界,西距三门县城17.5公里。

岛屿东西长8.4公里,南北宽4.3公里,总面积约为23.46平方公里。

1.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蛇蟠岛系大陆架向海湾延伸隆起的山丘,山地面积约占全岛的1/3。

全岛海岸线长约18公里,四周为淤泥滩涂,泥性松软,水土肥沃,土地以碱性粘土为主。

(2)历史文化:蛇蟠岛早年为采石场,盛产江南名石——蛇蟠石,开采历史可追溯的宋代。

(3)现状土地利用:蛇蟠岛现状建设用地约45.9公顷,仅占岛域总面积的1.96%,大部分为非建设用地,主要由农林用地、养殖水面和滩涂用地组成,占岛域面积的98.04%。

(4)交通条件:目前与周边的交通联系还主要依靠轮渡解决,不过连接蛇蟠岛与宁海县的蛇宁线即将通车,同时近期实施的交通项目有旗门港跨海大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蛇蟠岛出入口和服务区,交通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用地适宜性评价2.1 分析依据本次评价的依据包括:1:500数字地形图、蛇蟠岛卫星影像图、相关专业规划资料、现场调研及实地踏勘。

2.2 评价方法用地评价主要有工程地质承载力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

蛇蟠岛属于近海岛域,岛上多为石质山体,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故本次用地评价主要采取以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主的用地评价方法。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01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01

个优点是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层,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几何计算就可以进行叠加操作等。栅格数据表达形式 非常适合于模型空间的连接。
(2)矢量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特点是通过离散的位置坐标来表示的。矢量数据是基于,利用欧几里得 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如空间目标对象的空间特征信息连同属性 特征一起存储,根据属性特征的不同,点可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表示那些实体太小的地图上无法用按比 例描绘的地理要素。矢量数据点是由一对坐标(x、y)来表示的,线表示成x1、y1;x2、y2„„,xn、yn的形式, 面则由一条或多条首尾相联的封闭线构成。矢量数据模型可精确表达地图上图形目标点、线和多边形位置,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地物的描述,模型信息量大,信息可叠加,但拓扑关系的生 成及矢量化过程很费时[12]。
0 引言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盲目扩张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为了 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依此确定城市的基本生态控制线[1]。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在调查分析城市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生态保护和城 市建设要求对用地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土地用于城市建设的适宜性程度。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在城市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被广为认识,国内外学者开展了深入研究,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克哈格教 授于1960年提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2];中山大学王海鹰等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 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体系;南京大学宗跃光教授等把评 价要素分为生态潜力和生态限制两大类,提出了加权的潜力-限制性分析方法[3]等。新技术中,空间信息科 学和3S技术在城市建设用地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适宜性评价技术的发展,其中GIS更是成为该 研究最好的支持系统[4]。

第六讲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六讲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六讲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定义土地适宜性评价(appraisal of land suitability):将土地按照其对于农、林、牧各业的适宜性及其自然生产潜力水平的异同性,予以适宜性分类,为特定的土地用途预估土地的潜力。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

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1 针对性原则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某种土地用途才有意义。

2 比较原则第一,土地用途对土地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较;第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

3 连续利用原则4 因地制宜原则5 综合性原则三、评价的工作程序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

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1)明确评价目的(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3)评价对象的选择(4)资料的收集(5)评价因素的选择(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8)评价单元的划分(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13)评价结果的核对(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15)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制作(16)评价成果的分析与评述四案例分析案例:湖北省农地适宜性评价(一)明确目标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有其历史原因和一定的发展延续性,而从地理学角度考量,不同等 级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城镇规模扩展的适宜性评价因子主要是中心城镇和 一般城镇的影响。这里把影响范围简化为以适当的直线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对应的评价 指标的分级划分见表1。
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是推动城镇产生、发展的动力。针对基础设施的级别和类型, 选择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场、国道、省道作为基础设施条件的评价因子。对应于适宜、
上机练习 34 用地适宜性评价
目标: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城市区域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掌握 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坡度提取、栅格数据重分类、矢量栅格数据转换等基本操作,了解 多准则评价方法的研究思路。
数据: ab..城水市域行(政面区状边,界wa(ter面ar状ea.,shbpo)un,d.用sh于p)生,态作适为宜分性析评的价空间范围(extent)。 cd..生等态高区线((面线状状,,eccoonltooguyr..sshhpp)),,用用于于生生成态地适形宜、性提评取价坡度,进而作生态适宜性评价 ef..县农乡田镇保(护点区状(,面c状ou,ntfya_rpm.slahnpd).sh,p)用于,城用镇于规生模态扩适展宜适性宜评性价评价 g.现状城镇建成区(面状,existingarea.shp),用于扩展评价范围。 hi..重重要要交基通础线设路施((线点状状,,iinnffrraassttrru__pl.isnhep.s)hp,)用,于用基于础基设础施设发施展发条展件条适件宜适性宜评性价评价
本练习以南方某城市的区域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评价将分两层进行。首先分别从 生宜态性适评宜价。性其、中城镇,对规生模态扩条展件适的宜考性虑、是基础整体设评施价发的展前条提件和适基宜础性,三它个帮方助面排进除行不,参再与进评行价整的体区适 域。
城市区域分布有河流、水库、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对应水域和生态区数据),另 外现状城镇建成区也不能作为新开发的可用地,因此首先确定评价区域为城市行政区范围内 除水域、生态区和现状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其它土地。
表1 评价标准与权重表
评价标准
分级与指标值
权重
适宜(10) 基本适宜(5) 不适宜(1)
生态因子
地形坡度 农田保护区
一级城镇影响
社会经济因子 二级城镇影响
三级城镇影响
% <10 其他用地
<6KM <3 KM <1KM
% 10-25 一般农田
6-10 KM 3-5 KM 1-3KM
% >25
0.6
基本农田 0.4 1/3
5需.要由统于一坡设度置信空息间要分由析栅环格境数。据点获击得S,p因ati此al 参An与al最ys终t工评具价条的的其下它拉数箭据头也,都打要开转O换pti为on栅s对格话形框式,, 设置相关参数:
1 ) 打 开 Options 对 话 框 中 的 General 选 项 卡 , 设 置 默 认 工 作 路 径 为 : “F:\Spatial
打添开加到Ra最st下er 部Ca的lcu文la本tor框对中话,框再,点在击左窗上口部中的的数算据术层运名算列符表、中逻选辑择运一算数符据或层数名字,,双也可击,手可动自输入动
数字和运算符号。各栅格数据的值与权重的乘积之和,可以用如下计算式表达:
(见图 suit_eco=[rc_slope] * .6 + [rc_farmland] * .4 栅格数据层中。点击 ,产生计算结果。 Evaluate
边界层裁减掉。 ;设置 Analysis\Exercises\ex03\”
Analysis
Mask为“边界”层,这样所有超出边界的要素都会被
边界23”。))打打开开OOpptitoionns对s对话话框框中中的的ExCteenllt选Si项ze卡选,项在卡An,aly在sisAEnaxltyesntt下C拉ell框S中ize选下择拉“S框am中e选as择La“yAesr
评价方法说明: 明确无哪些论是土进地行适城合市于空建间设发开展发的或限概制念开规发划、、城发镇展体用系地规规划模还是是否足总够体规、哪划些,用规地划有者都优先需发要展事的先 经济与基础设施条件。因此,考虑地形地貌、生态、重大基础设施乃至政策,对城市土地开 发建设条件、发展方向与重点的综合影响,结合已有城镇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城市区域发 展用地适宜性评价,将为规划决策分析提供定量化和直观的依据。
T定IN输格出式TI的N文文件件自的动路加径载和到文当件前名的,数如据F:组\S中pat(ial图An2a)l。ysis\Exercises\ex03\tin(如图 1)。输出的
图1 图2
7S.urf利ac用e ATnIaNly提sis取—坡> S度lo信pe息…。,点打击开 SSploaptieal对A话na框ly。st输工入具的条表最面左文侧件的自有动下设拉置箭为头新的建按的钮,TI选N 择文 件,将 Output measurement 选择为 Percent(百分比为坡度的量度单位),栅格大小也自动为 1的00G米RI,D最格后式输的入文坡件度自的动栅加格载文到件当名前(的路数径据已组自中动(在图空4间)。分析环境中指定)(见图 3)。输出 8.根据评价标准对坡度值进行等级划分。点击 Spatial Analyst 工具条最左侧的有下拉箭头 (为的三R按e类钮cla,,s将s选fiC择elldasR)see选csla指择ss定<ifVy为…alu3,e,>弹再,出从接RM下eec来tlhao点sdsi击f下y 拉对Cla列话ss表框ify中,进选输行择入分第栅类格一方设个法为方的法s设lo“p手置e动。数设因据置为层”(坡,M分度a类将nu字被al)段分, 断对应点地值(更它改是前坡两度个的中最断大点值值()B。re选ak择VOalKue,s)返,回从R上ec至las下si依fy次对改话为框,10对、分25段,值保赋留予最新后的一值个,中 新如值点为击坡1。度最0后-指10定对分应类的后N的ew坡v度alu文es件的名内为容r,c_赋slo新pe值(为见图10;5)10。-25,赋新值为 5;>25,赋
操作步骤:
一、利用等高线提取坡度值
1.运行ArcMap,创建空地图,加载3D 和 Analyst Spatial Analyst模块,如果两模块未能激活,
点击 菜单下的 ,勾选 和 前的复选框,点击 按钮。 Tools
Extensions
3D Analyst Spatial Analyst
再加载 和 工具条。 3D Analyst Spatial Analyst
赋右新)值。为 10;基本(农田),赋新值为 1。最后指定分类后的文件名为 (见图 rc_farmland 7
图7
5基.于对栅分格类的后数的据坡叠度加和和农计田算保,护使区用的S栅pa格tia数l A据na进ly行st 叠工加具,条并的根Ra据st权er重Ca进lcu行la评tor价可结以果一的步计完算成。。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和表1所示的评价标准,分别对各数据文件的空间要素进行赋值,再
将各空间图层加以叠加,并采用如下公式对叠加产生的每一个新的空间单元计算多因素评价
的综合分数:
n
∑Wi * Ci
S = i=1
式中,S为某一个空间单元的综合分数;W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Ci为该空间单元相对于 第i个最因后素选的择单合因适素的评分分类;方n为法参,评将因综子合数评。价的分数划分为三个等级,即适宜、基本适宜和不 适宜,用分类渐变色彩的符号制作综合评价专题图。
基本适宜和不适宜分类的距离范围也见表1。
对同一评价主题,如在生态适宜性评价中,各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决定性不同,即在评价 中体的评重价要时,性则不视同生,因态而、城我镇们规常模常和采基用础赋设予施不三同因的素权对重总值体来用区地别评各价因具子有的相影等响的效重果要。而性进,行最终整 对各因素采取相同的权重参与评价。
.点击 specified
6
3bDeloAwn”a,ly并st 工在具cel条l s最ize左文侧本的框有中下输拉入箭10头0,的即按统钮一,栅选格择大C小rea为te1/M00o米di。fy
TIN—>
Create
高TIN程FSo打ur开ce)Cr为eatEelTevINatiFonro,m保Fe持atuTrreisan对gu话la框te a。s勾的选缺“省等选高择线ha”rd数li据ne层,最,后设指置
2.将矢量的农田保护区文件转换为栅格文件。点击 Spatial Analyst 下拉箭头,选择
C输o出nve字rt—段>为FeaLtuAreYsEtoR_R,ast输er…出,栅出格现大F小eat为ures1t0o0Ra米ste,r 对指话定框输,出设路置径输和入要文素件层名为F“农:\S田pa”ti,al
>10 KM 0.5
>5 KM 0.3 1/3
>3KM 0.2
高速公路出入口 <3 KM
3-5 KM
>5 KM 0.3
重要基础设施 铁路站场 因子 国道
<3 KM <1.2 KM
3-5 KM 1.2-3 KM
>5 KM >3 KM
0.3 1/3
0.25
省道
<0.8 KM
0.8-2.5 KM
>2.5 KM 0.15
Close
2.使用标准工具条中的 按钮添加存放在文件夹 中的 F:\Spatial Analysis\Exercises\ex03 和 数据层。 bound contour 3.为地图设置距离单位和显示单位。在“Data Frame Properties”对话框中,把地图的距离单 位和显示单位设置为Meters。 4.依次将bound和contour层重命名为“边界”和“等高线”,并保存当前的地图文档为ex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