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系列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窗口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 b ta t O jc v o osrete crt ee eta d tes e e et o ed s rcm ie i O F X eie n avne A sr c l b e  ̄ e T bev h uav fc n i f c f no ̄ o b d wt F L O 4 rg n i dacd i h d s n h m
E d s r 5 /a n ot 1 mgdy,jiig te NS 5 0 a onn h 0 mL,nrv n u r ’ o r ,- a sitr t n as e e ta miit t n he a s it e o s d p 3 4 h u s 1 7 d y ,nemie t7 d y rp a d ns a o .T re d y a i t ri
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恩度 , not , H一 6 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 E d s rY 1 ) a 期恶性肿 瘤取得较好疗效 , 已有较 多报道 , 如何联合化 疗才 但
能产生最佳疗效 目前仍无 统一标准 。我院于 20 0 8年 4 ~ 00 月 2 1 年l O月应用重组人血 管 内皮抑素 “ 口期 ” 窗 联合 化疗治疗 晚期
8 m /2 5 g ,加入 5 m %葡萄糖 5 0 L静 滴 2 ,第 4天 ,亚 叶酸钙 0m h
3中 药 0 困医 斜学C I E II N H R A Y H AM DCN A DP A M C N E
21 年 1 01 月第 1 卷第 1 期
・
论 著 ・
20 / 0mg 加入 生理 盐水 20 L静滴 2 , 4—5天 , m 5m h第 氟尿 嘧啶 4 0 g 脉推 注 + 0mg 脉微 量泵 泵 入 2 h 0 m/ 静 m 60 / 静 m 2 ,第 4~5 天, 每两周为 1 个周期 , 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 1 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 . 3 按照 R CS E IT标准评价 ,分为完全缓 解 ( R) C 、部分 缓解 (R)稳定 (D) P 、 S 和疾病 进展 (D)以 C P , R+P R为有效 率 ( R) R , 以C R+P D+S D为疾病控制率 ( C 。疾 病进展 时间(T ) P R) 1 P 指 r 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 的时 间。生活质量( O ) Q L 参考 K ro k a fy ns 评分 ( P ) K S 变化 , 以治 疗后 K S增 加 ≥1 为 Q L改 善 , P 0分 O 变 化 <1 0分为 Q L稳定 , O 减少 ≥1 分 为 Q L降低 。对 于药 物毒 0 O
foliri方案

FOLFIRI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其具体用药方案包括:
1. 伊立替康(CPT-11):这是一种半合成的TOPOⅠ抑制剂,能破坏DNA模板,阻止DNA合成,从而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 5-氟尿嘧啶(5-FU):这是一种嘧啶拮抗剂,通过干扰DNA和RNA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 亚叶酸钙(LV):这是一种叶酸类似物,可以增强5-FU的抗肿瘤作用。
FOLFIRI方案通常每两周为一个治疗周期,3个治疗周期后需要进行全面复查并评价疗效。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确保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FOLFIRI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folfiri+cet方案

folfiri+cet方案
FOLFIRI+CET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FOLFIRI代表着三种化疗药物的组合,分别是,氟尿嘧啶(5-FU)、亚叶酸(leucovori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
这三种药物通
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CET则代表靶向药物靶
向EGFR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或者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这些靶向药物可以帮助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FOLFIRI+CET方案通常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这种方案的
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对于KRAS野生型的患者。
这种
化疗方案的优点之一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同时攻击癌细胞,从而
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FOLFIRI+CET方案也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
因此,在进行这种治疗
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外,FOLFIRI+CET方案也被用于一些其
他癌症的治疗,如胰腺癌和胆囊癌等。
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该方案的具体应用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研究数据。
总的来说,FOLFIRI+CET方案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塞来昔布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作用的研究

塞来昔布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塞来昔布辅助化疗结直肠癌74例病例资料。
结果应用塞来昔布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生存率显著提高。
结论塞来昔布辅助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有效,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塞来昔布结直肠癌化疗塞来昔布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Sp1转录因子活性,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性服用Cox-2抑制剂,能够降低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患病率,并能逆转其癌前病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74例。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高分化腺癌21例、中分化25例、低分化28例,切缘组织检查阴性,清扫淋巴结阳性。
分为研究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62.2±8.6)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5.9±5.8)岁。
2组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研究组42例,给予LF方案(叶酸 20mg/m2静脉注射,d1~5;氟脲嘧啶 425mg/m2静脉滴注,d1~5),28d重复1次,共6个疗程。
另外服用塞来昔布0.1g,每日2次,持续服用。
对照组32例,仅实施LF方案6个疗程的化疗。
2组患者通过随访,观察1年、3年生存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统计,生存率进行时序检验与直接概率计算。
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组均无失访病例。
1年生存率2组分别为100%(42/42)与78.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例均死于恶液质衰竭。
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5/42)和53.1%(17/3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例死于恶液质衰竭,对照组15例死于恶液质衰竭。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直肠癌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化疗是为了杀死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而进行的辅助治疗。
下面是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1. FOLFOX 方案:FOLFOX 方案是一种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该方案由氟尿嘧啶(5-FU)、亚叶酸(leucovorin)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杀死癌细胞,并可增强彼此的抗肿瘤作用。
FOLFOX 方案通常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6个疗程。
2. XELOX 方案:XELOX 方案也是一种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该方案由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与FOLFOX 方案相比,XELOX 方案中的亚叶酸(leucovorin)被替换为协同药物咪唑脱氧核苷(capecitabine)。
XELOX 方案通常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3. CAPOX 方案:CAPOX 方案与 XELOX 方案相似,也由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与 XELOX方案不同的是,CAPFOX 方案中的药物给药方式有所调整。
在 CAPOX 方案中,患者口服的是咪唑脱氧核苷(capecitabine),而不是注射药物。
CAPOX 方案通常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4. XELIRI 方案:XELIRI 方案是由氟尿嘧啶(5-FU)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组成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可阻断 DNA 复制和转录,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XELIRI 方案通常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5. 氟尿嘧啶单药化疗方案:对于某些高龄、并发症较多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氟尿嘧啶(5-FU)单药化疗是一种选择。
该方案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6个疗程。
以上是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具体的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和治疗效果来决定,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直肠癌化疗联合方案 - XELOX方案或FOLFOX方案

结直肠癌化疗方面常用且疗效佳的方案有二种:FOLFO 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XELOX方案:奥沙利铂+希罗达XELOX与FOLFO 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分析应用希罗达联合草酸铂方案(XELOX)和FU/LV联合草酸铂(FOLFO X4)方案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各21例的临床资料。
比较XELOX与FOLFO X4方案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XELOX方案的有效率和疾病进展(TTP)分别为47.7%和6.04个月,与FOLFO X4方案相似(52.3%和5.47个月),无显著性差别;XELOX方案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5%和0%,显著低于FOLFO X4方案(57.1%和52.4%)(P 〈0.01);XELOX方案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47.6%)明显高于FOLFO X4方案(14.2%)(P〈0.05),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
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 X4方案的疗效相近,但XELOX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
XELOX和FOLFO X-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比较口服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方便、耐受性好,成为静注5-FU的替代疗法。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否获得与静注5-FU等同的疗效,能否完全替代5-FU,一直存在争议。
Cassidy等的一项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卡培他滨(希罗达, Xeloda)联合奥沙利铂(XELOX)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与静注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 X-4)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反应率和总生存期(OS)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这项试验有2034名患者参与,是最大的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临床试验之一。
基于次,可以认为XELOX是FOLFO X-4的有效替代治疗。
那么,XELOX能否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还应当注意卡培他滨的用量问题(本试验中卡培他滨1g/m2,bid,1-14天,3周一疗程),卡培他滨在全球不同地区人群的耐受力有很大差别,亚洲人对卡培他滨耐受良好,而美国人群耐受最差。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1. 引言1.1 背景转移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 方案治疗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EGFR抗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FOLFIRI方案则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估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疗效不佳,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有必要对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评估,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已经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FOLFIRI 方案是一种包含5-氟尿嘧啶、亚叶酸和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也是常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通过此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选择符合条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年龄在18-75岁之间,病理学上确诊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未接受过化疗或在化疗后疾病进展,身体状况良好,血液检测指标正常。
研究对象将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王秀清;詹志翔;廖凌峰【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转移性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FOLFIRI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19%(25/47),高于对照组的31.91%(1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EGF、COX-2、MMP2、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COX-2、MMP2、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周围神经炎、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可以改善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可靠.【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14【总页数】4页(P1687-1689,1696)【关键词】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转移;直肠癌【作者】王秀清;詹志翔;廖凌峰【作者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信阳 4640000;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信阳 4640000;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信阳 464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研究报道,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合并相关家族性高危因素的群体中,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进一步升高[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例 ( 1 %),有效率 4 . 4. 7 5 %;结肠癌 1 例 ,C 1 ( . 8 2 R 例 8 %),P 3例 ( 5 %),有效率 3 . 3 R 2. 0 33 %,毒性反应主要为 骨髓
氟脲 嘧啶 中晚期结直肠癌 文献标识码:B 一 文章编号 :1 7— 0 5( 07 0 9 2 2 5 8 2 0 )1 6 1 2
依 W O标准分为 O H 一Ⅳ度 。
2 结果 21一 般 情 况 .
性获得提高 的成功例子“,其增 效 5 F 一 u抗癌活性的机制为:
甲酰 四氢叶酸通过代谢成为亚 甲荃四氢 叶酸 ( H ),提高 c2 F
本组 3 6例 中,直肠癌 2 4例 、结肠癌 1 。直肠癌 2 2例 4
维普资讯
2 0 年 l 月第 4 第 u 期 07 1 卷
Wol Hel D g s r d a h iet t
・
论
著 ・
a cti ti vi es
i rat n
sk et mus e by el al cl t he
【 戴路 , 9 ] 金程 , 周宏 等. 雷蘑胞外粗 多糖对小 鼠 动能力的 运 影响 【】中国体育科技 ,2 0,4 ( ) 6 7. J. 07 3 2 :7 — 9
表 1 L F系列 方 案 疗 效 ( ) %
5F - u是治疗肠癌 的主要药物 ,但疗效 尚不满意。根据提 高细胞 内还 原叶酸含量能抑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合成酶作用 的理论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
20 06年 l 2月用 L F为主的方案治疗中晚期肠癌 3 6例,现将结
果 报 道 如下 : 1材 料 与方 法 1 1病 例 选择 , 23 毒 性 反 应 . 见表 2
表 2 F系列方案毒副反应 L
毒 性 反应
I
全部病例为肠癌患者 , 条件 :( ) 1 年龄 7 周岁 以下 。( ) O 2 经肠道 内窥镜检查,术后病理确诊 。 ( )无心、肝、肾及骨 3
[ 摘
要] 目的 研 究亚叶 酸钙 ( F) C +氟脲嘧啶 ( - u)系列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3 患者 5F 6例
直肠癌 2 4例 ,CR 1 ( .%)P 例 4 2 R
均采用 L F为主的方案 。依 个体情况选加顺铂 ( DP)或羟基喜树碱 ( D HCP T)。结果 抑制和 胃肠道反应。结论 关键词:亚叶酸钙 中图分类号 :R 6 . 994 L F系列方案对 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 。
其细胞库容 , 进而增加三联物 T — H 一 F D P的生成 , S C 2 5 dM F 固其 解离系数 小,故增强 了对胸腺嘧 啶合成酶 的抑制 ,从而 提高
5 F 抑瘤作用 。 一u
例 中,男性 l ,女性 7例:年龄为 3  ̄7 7例 5 0岁,中位 年龄 5 5岁:初治 1 ,复治 1 。结肠癌 1 例 中,男性 8例 , O例 4例 2 女性 4例:年龄 3  ̄6 6 6岁,中位 年龄 5 2岁:初治 3 ,复治 例
髓 功 能 障碍 。 ( )K S 0分 。 4 P ≥6
12 治 疗方 法 .
分
Ⅱ
级
Ⅲ Ⅳ
发 生 率 () %
C 2 0 g m,d- 5 v r p h内滴注 。5 F S O g  ̄, F 0m / 2 l id o ,2 - uOm/ d - 5v r p —8 l i do ,4 h滴注。依患者情况选加 H P C T或 D P D 。每 2 l天为一周期,应用两周期 以上 。用药前予格拉司琼 3 g m,
第一作 者简介 :刘昭强 ( 9 2 ),男,江 苏无锡人 ,运 1 7一 动医学硕士,讲师 。研究方 向:运动疲 劳与恢复 。
a m ni t a i n o u o mi m i e L V R l a i h d i s r t o fE c m aul o d s O I E e f W t
ido 。 v r p
1 疗效 判 定标 准 . 3
依 W O实体瘤近 期疗效评价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 ( R H c )、 部分缓解 ( R P )、无变化 ( c N )和病变进展 ( D P )。
1 毒 性 判是 标 准 . 4
3讨论
肠癌 以腺癌最为常见 ,其化疗方案繁多,但一般 以 5F 一u 为 基药 ,而 5 F 一 u单药 有效率 仅为 3 ~2 % F系列 方案 % 5 。L ( - u C )是临床采用生物化学调变剂 ( M ) 5 F 5F / F B c 使 - u抗瘤活
s o tn o s u nn — r i i gJ . i l h m B l , p n a e u rn ig t a n n 【】B o P a u l
l9 , 2 : 9 1 9 6 9 9 2 4— 4 .
L 系列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 F
包桂 红
( 宁省 朝 阳 市 肿 瘤 医 院 12 0 辽 20 0)
9例 。
22 疗效 .
本组治疗选 用 c F加 5F 一 u为主的治疗方案, 根据 患者个体 状态及既往用药状况选择并用 D P或 H P D C T的联合用药 以增加
疗效,获得 了 直肠癌组 4.% 58,结肠癌组 3.% 33 的有效率 ,其
主要副反应表现 为骨髓抑制 (0 O ),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 5. %
・29・
见 表 1 。
维普资讯
・
论
著・
20 0 7年 1 月第 4 1 卷第 l 期 l
Wol H a hD g s r el i t d t e
应 (28 ),但其多为 I Ⅱ ,反应轻微,Ⅲ级 以上 发生 5.% 、 级
率较低,易耐受。由此可见 ,L F系列方案对 中晚期肠癌 的近 期疗效满意 ,适于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