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益联医学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模拟人,电除颤与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模拟人,电除颤与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模拟人,电除颤与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模拟人(KAS/CPR780)在患者右侧实施CPR。

AED的4步操作法为:第1步:接通电源。

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2步:安放电极。

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前停止CPR。

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

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操作中“生存链”主要包括4个环节:(1)早期判断心脏骤停,启动医疗急救服务系统;(2)早期心肺复苏;(3)早期电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电除颤在整个“生存链”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但是电除颤与心肺复苏(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联合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的联合被称之为“关键性联合”。

所谓“关键性联合”,就是一方面应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力争尽快对可除颤性心脏骤停实施电击除颤;另一方面,在电击之后还要进行心肺复苏。

孤立地看待电除颤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电击之后心脏骤停者往往不会立即恢复灌注性心律,而胸部按压可以维持心肌最低限度的血流灌注;此外,即使第1次电击除颤失败,按压也有助于延长电除颤的“时间窗”。

益联医学电除颤与心肺复苏的组配或衔接方案是“1次电击+5组心肺复苏”。

每组心肺复苏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成人),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5组心肺复苏大约需要2分钟。

1次电击+5组心肺复苏方案比以往连续3次电击+1分钟心肺复苏更具合理性。

安全而高效是心肺复苏模拟人电除颤技术的基本要求。

特殊情况,包括:患者在水中、8岁以下或体重小于25kg的儿童、敷有外用药、患者装有起搏器或植入型心脏除颤器(ICDS)等。

安全的含义是电除颤所选择的能量与电流峰值是较低的,或者电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恒定”,同时除颤仪的错误率与事故率是极低的。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定义与训练急救操作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定义与训练急救操作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定义与训练急救操作采用“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KAS/CPR780”学习心肺复苏术,以结合针对训练者急救环境的陌生,以及对医院的抢救室环境的不熟悉,循环科参观学习,使训练者对危重病人抢救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具有显示瞳孔散大与缩小、颈动脉搏动、电子显示屏显示抢救是否成功等功能。

并利用模拟人进行操作讲解,同时还可进行最终的护理评价与考核。

训练者必须了解急救定义,对于危重创伤首要的是抢救生命。

在处理复杂伤情时,应优先解决危及生命和其他紧急的问题。

包括:心跳、呼吸停止的判定;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因此,在实验操作前认真讲解其理论知识,同时把涉及到的诊断学、解剖学、药理学的重点知识分别介绍讲解。

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有: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等。

创伤急救应从现场开始,其院前急救或院外急救和急诊室或急诊车手术抢救,能挽救不少危重伤者的生命,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模拟人益联KAS/CPR780模拟训练的具体过程如下:1、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如无反应,立即抢救。

2、迅速将其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或举颏)。

3、判定病人有无呼吸(看、听、感觉)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立即在正确定位下作胸外按压,每作15次按压,需作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呼吸或心跳。

4、专业医务人员赶到后,应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5、如条件许可,应力争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1mg,必要时,每隔3~5min再注射一次(1mg)。

心肺复苏模型人计算机情景模拟训练模拟练习内容:二人一组,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1:5,如每分钟吹气次数, 一次吹气量,按压的解剖位置,每分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生命体征的正常值,抢救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每人分别操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给予正确指导。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详细完整版)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详细完整版)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一、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开始心肺复苏。

2.检查呼吸和脉搏: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是否正常。

如果没有,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开始按压胸部:将患者仰面放平,然后站在患者头部朝向,将两只手手掌交叠放在患者胸骨下缘,使手臂伸直,压下至少5厘米,然后松开手压出来的力道,重复按压30次。

4.进行人工呼吸:将一个手指放在患者下颌下端,以托起下颌,再用另一只手捏住鼻子,嘴唇贴紧患者口部,每次吹入空气1秒钟,让患者的胸部抬起。

重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5.继续胸外按压:继续按压胸部30次,然后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6.检查和监控患者反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如有则停止心肺复苏措施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二、考核评分标准:
1.呼吸开放性:评分为1分,若患者呼吸道开放且能自主呼吸。

2.脉搏和心跳:评分为1分,若患者有脉搏或心跳。

3.快速通气:评分为1分,若患者每次吹入空气超过1秒钟。

4.胸外按压深度:评分为1-2分,按压深度每低于5厘米扣一分,最高扣2分。

5.按压频率:评分为1-2分,按压频率每缓慢5次扣一分,最高扣2分。

6.发生误动作:评分为1-2分,根据情况但不超过2分。

7.总体评估:得分4-7分为“优秀”,得分2-3分为“及格”,得分0-1分为“不及格”。

以上是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的详细完整版。

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复训,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和准确度。

心肺复苏模拟人 初学训练(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  初学训练(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初学训练心肺复苏模拟人初学训练的语音反馈信息,以帮助培训者了解到自己操作哪些方面有问题。

医学模拟人却能模拟到各种伤病状况,使培训者能够在操作时能够及时获得模拟人所发出的信息。

教学模型是引导学生由平面视图向立体实物转变且编写正确的工艺步骤,根据学生的发展思维规律,从感知出发,通过分析,最后撇开模型识读图纸的具体特点,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

先将模拟人从皮箱内取出,把模拟人平躺仰卧在操作台上,另将PC连接电源线,再与人体进行连接,将电脑显示器与电源接好,再将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好,即完成连线过程。

连接好后,电脑上显示安装窗口,插入安装光盘安装。

完成连线过程后,打开电脑显示器,此时电脑响起语音提示“请开始操作”,选择工作方式。

用户可以随意的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操作,以熟练其技术。

普及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但对操作时间上的要求比专业模式宽,适合非专业救护人员。

专业考核根据最新标准设定的考核模式,适合专业救护人员。

初学训练将模拟人平躺,操作人一只手捏住模拟人的鼻子,另一只手从后颈或下巴将头托起往后仰七十到九十度,形成气道放开,便于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模型初学训练模型在教学中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型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将枯燥的微观结构知识转化成有趣的、比较容易理解的画面。

心肺复苏模拟人胸外按压功能提示首先找准胸部正确位置:胸骨下切向上两指胸骨正中部胸口剑突向上两指处为正确按压区,双手交叉叠在一起,手臂垂直于模拟人胸部按压区,进行胸外按压。

若按压位置正确,按压强度正确的按压深度为四五厘米,人体按压条码灯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正确按压计数一次,若按压位置错误,若按压位置正确而按压强度错误,人体按压条码灯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显示,将有语音提示“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大”等,按压错误计数一次,需纠正错误,再操作。

初学训练复苏操作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必须垫上消毒纱布面巾或一次性吹气膜,一人一片,以防交叉感染。

模拟人心肺复苏法演练方案

模拟人心肺复苏法演练方案

“模拟人心肺复苏法”演练方案
要求参加人员:
发电部、生产技术部全体人员
操作要求:
自由组合,两人为一组(进行双人操作方式)或一个人单独(单人操作方式)完成,先到安全监察部指定登记表登记再进行操作,力求一次操作成功,不成功可给予一次补充操作机会,安全监察部考核人员将操作过程记录在考核表内。

操作步骤:
一、单人:
1、放平模拟人,头往后仰70~90度,畅通气道,正确吹气2次(显示器上显示正确吹气数值为2,不包括错吹气次数)。

2、正确胸外按压15次。

3、吹气2次。

4、重复第二、三项操作四次(按15次吹2次)。

5、最后显示器上正确按压显示为60,正确吹气为10。

即为单人胸外按压操作成功,语音提示“操作结束”。

自动奏音乐颈动脉连续搏动心脏自动发出恢复跳动的声音,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缩小,说明人被救活。

二、双人:
1、放平模拟人,头往后仰70~90度,畅通气道,正确吹气2次。

2、然后进行双人胸外按压5次(显示器上显示为5)。

3、再单人正确吹气一次
4、重复第二、三项操作四次(按5次吹一次)。

5、最后显示器上正确按压显示为60,正确吹气为14。

即为双人胸外按压操作成功,语音提示“操作结束”。

自动奏音乐颈动脉连续搏动心脏自动发出恢复跳动的声音,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缩小,说明人被救活。

考核:
无故不参加者将按《国电长源富水水力发电厂劳动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安全监察部
2011年7月。

心肺复苏模拟人 呼吸协助心跳(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 呼吸协助心跳(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呼吸协助心跳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两到三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十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模拟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三十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两次人工呼吸,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

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

判定伤员有无意识可轻轻摇动、轻轻拍打或者呼唤伤员呼救、唤人协助打电话通知救护单位。

胸外心脏按压术在于抢救者跪于伤员右侧;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在肋弓与胸骨接合处;中指置切迹外,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用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指,放于胸骨下部,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然后,将定位用手叠于另一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儿童一只手掌根即可;抢救者双肘伸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按压至适当强点后即开始松驰。

抬手时掌根部不能与皮肤脱离,以防按压部位移动;在按压间歇期内,不能使胸部受压。

呼救时,讲清伤员伤情、出事地点等。

将伤员放在适当体位,恢复伤员仰卧位,用仰头抬下巴以开通气道、保持气道畅通,口内若有假牙或异物、污物要尽快取出及清除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前提下,将耳贴近伤员口鼻。

医院心肺复苏学习,考试,锻炼,流程

医院心肺复苏学习,考试,锻炼,流程

心肺复苏
发现有人倒地→检查环境(周边环境安全)→记录时间→小跑至患者右侧,跪地检查患者意识、呼吸脉搏→口述“患者呼吸脉搏停止,请这位先生或者(女士)帮忙拨打120”,口述并操作“暴露胸廓、理顺身体、垫入背板”,然后开始心脏按压“01,02,03….30”,检查口鼻腔“口鼻腔无异物”或“清理呼吸道,做两次人工呼吸(按压过程始终观察患者面部,按压位置为两侧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即30次按压时间为15秒至18秒之间,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送气完毕要松开鼻子,观察胸廓),5轮后判断患者脉搏呼吸是否恢复。

A、检查至第6.7秒未发现呼吸脉搏恢复的,口述“患者呼吸脉搏没有恢复,继续抢救”,然后继续5个循环。

B、检查发现呼吸脉搏恢复的,在第6秒开始即观察颜面及肢端情况(检查10秒)
整理衣物,摆恢复体位(头偏一侧45-60)
等待120到来。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知识(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知识(益联医学)

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脏按压方法当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时,原则上在接受专业医师治疗之前,一定要依照正确的医学理论,采用准确的医疗方法,给予伤者适当的应急处置。

才能达到赢得时间,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目的。

人微言轻普通大众,在各种紧急场合下,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在理论,器械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在理论,器械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尽快地与医生取得联系接受正确的治疗指导,在现场急救中极为重要。

如果意外的伤害发生在旷野,夜晚,倒塌的房屋内等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受伤后立即争取得到人人的帮助是自救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心肺复苏模拟人人工呼吸抢救人工呼吸的方法甚多,其中以口对口吹气法效果较好,而且还可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施行时使伤员仰卧,头部尽量后仰,把口打开并盖上一块纱布,急救者一手托起他的下颌,掌根轻太环状软骨,使软骨压迫食管,防止空气入胃;另一手捏住他的鼻孔,以免漏气。

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他的口部吹入。

吹完后松开捏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的肺部排出。

对心跳骤然停止的伤员必须尽快地开始抢救,一般只要伤员突然错迷,颈动脉或股动脉措不到搏动,即或诊断为心跳骤停。

这时往往伴有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心前区听不到心童,面如死灰等典型症状。

此时应马上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以恢复伤员的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益联医学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心肺复苏模拟人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
主要功能能是提供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练习和考核,遵循美国心脏协会2010指南,心肺复苏模拟人其系统核心模块由电子控制显示器、全身人体模型组成,为社会心肺复苏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及学员普及培训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超新一代产品。

方便管理层对学员信息的管理,提供了实用、有效、数据详实的教学培训工具。

心肺复苏模拟人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医学院校,电力单位驾校,煤炭矿山,社区领域的急救技能培训,不久的将来急救技能的普及心肺复苏模拟人也会是急救领域不可缺少的产品。

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放开、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等,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键。

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是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学习的心肺复苏,即是基础生命技术,因此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心肺复苏技术。

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

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

瞳孔散大。

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心搏、呼吸停止与否,应作综合性判断,但因时间宝贵,可先判断意识,此后再作进一步判断。

心肺复苏模拟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必须垫上消毒纱布面巾或一次性吹气膜,一人一片,以防交叉感染。

操作时双手应清洁,女性请擦除口红及唇膏,以防脏污面皮及胸皮,更不允许用圆珠笔或其它色笔涂划。

按压操作时,一定按工作频率节奏按压,不能乱按一阵,以免程序出现紊乱,如出现程序紊乱,立刻关掉电脑显示
器总电源开关,重新启动,以防影响电脑显示器使用寿命。

训练时间不要过长,训练一段时间,请休息一段时间,以免超负荷训练。

心肺复苏医学从注重疾病诊治到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重预防,治未病,是医学史上的一个突破。

当前的医学发展趋势是从重视疾病的一般规律到综合把握异质性、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强调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康复。

模型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健康状况受不同的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主动要求得到健康的维护、保健的满足,越来越追求健康和长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疾病得到医治,而是更加追求未病之前的预防,追求强身健体。

医学的发展,也从重治疗走向重预防,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