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优秀教学设计(2课时含反思、作业、备课素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优秀教学设计(2课时含反思、作业、备课素材)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

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④作者为什么把河水比作“兄弟”?]段导读:第4、5自然段提示所有的人都要善待河水。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句导读:通过反复强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⑤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写出空气的重要性的?]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段导读:第6、7自然段提示人们要善待空气。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

[句导读:这句是设问句,强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要善待动物。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

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

[⑥作者为什么把大地比作“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土地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对文章中一些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环保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土地、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环保思想和人文精神。

(2)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写一篇关于土地、自然的作文。

(2)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保护土地、自然。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文章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 完成作文: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主题,写一篇关于土地、自然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文作业: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能力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文章中的环保主题。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雅图这片土地对印第安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它的每一部分都是那么圣洁(引读第二自然段),对于印第安这个民族来说,每一部分又都是那么珍贵(引读第三自然段)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了解意思)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了解意思)对印第安人来说,这片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对这片土地还有深深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但是现在这么神圣的一片土地却要转让给白人了。

二、潜心读文、感悟“神圣”(一)提炼文章主旨句当西雅图和他部落的人们就要离开这片神圣的土地时,作为酋长,他最想对收购这片神圣土地的白人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找到最能体现西雅图心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句子: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师:这句话正体现西雅图酋长的心声。

是他对白人的叮嘱和告诫。

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它们都找出来!(二)学习4-8自然段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印第安人希望白人们怎么做?再次默读4-8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1.理解善待河水“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作者把河水比作什么?(兄弟)怎样善待河水(像善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兄弟是我们的亲人,和我们关系亲密,带着对兄弟的友好感情来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呢?(第四段)你体会到了什么?河水和印第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河水养育了印第安人的祖祖辈辈、子子孙孙。

所以,印第安人对河水是充满了(感激和热爱)带着这样的情感和西雅图一样深情地演说这段话。

不善待河水的后果我们都知道,水资源被污染,大量鱼虾死亡,最后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

所以,西雅图,一再告诫白人要善待河水。

再读第五段。

2.理解照管空气除了善待河水,西雅图还要求白人们善待什么?(空气)相关的句子: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的甜美味道。

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案

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深入感受文章语言文字,指导学生学习分析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

2、揣摩优美的语句。

3、升华情感,明白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决心更加坚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深入感受文章语言文字,指导学生学习分析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

2、揣摩优美的语句。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当别人向你伸出友好的手时你也应该伸出友好的手,向学生打招呼:你好,你好!2、我来自————。

我的家乡也在—————。

我爱我的家乡。

我们都爱我们的家乡。

假如有一天我们在北京的街头遇见了————————————。

3、我们热爱我们家乡,热爱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

在遥远的北美洲生存着一批印第安人,他们也和我们一这样热爱他们的家园,热爱他们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

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15课去了解去深入的体会印第安人对家园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读课题,读出神圣(及其崇高而庄严的,不可侵犯的)的感觉,印第安人热爱他们的家园,所以在他们的心中这片地是神圣的。

一、由重点句引入课文学习。

1、默读课文,用心体会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找出最能直接抒发这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的一个句子画出来。

2、交流。

3、读句子。

(出示课件)4、解析句子:A什么句?B把什么比作什么?C有什么可比性?母亲能给我们什么?大地能给我们人类什么?我们吃穿住行哪样能离开大地母亲的给予?所以我们读句子。

D“我们”指谁(印第安人)?E这个句子表达了印第安人的怎么样的情感?(板书:热爱、眷恋)二、第二自然段的品读。

印第安人热爱这片土地,只是热爱这片土地上最高的那一座山峰,最长的那一条河流,最美的那一片草地吗?哪是什么?(板书:每一片神圣的土地)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说了这一层意思呢?(引出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1、推荐读。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3.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提升写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土地的神圣意义。
2.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珍惜家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土地保护,践行绿色生活。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为保护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们知道我们的土地有多么神圣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地的认识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提问、反馈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设计形成性评价表格,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
4.拓展学习,提升素养:
-结合课文内容,推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如社区调查、环保小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4.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拓宽知识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评价的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生通过开火车、小组比赛读、齐读等方式识记字词。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1——3自然段。
通过欣赏印第安人居住的土地,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神圣的地方,激发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问题。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使他们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感知,了解西雅图对白人政府的谆谆教诲,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四)口语交际:
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单元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体会:同学们平时也轻言放弃吗?你能谈谈自己不得不放弃的事情吗?并说说自己放弃一件事情时,是什么心情?(学生交流)
引读句子,感悟情感:
(1)这是深深的无奈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这是万分的不舍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这是真诚的叮嘱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引读句子,感悟情感:
(1)这是深深的无奈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这是万分的不舍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这是真诚的叮嘱呀,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重点难点:
教学关的情感,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增强环保意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导读:本文将会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教学后应该做的事情。

通过全面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和锻炼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神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说法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渐形成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1、课前预习:老师指导学生读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预习工作,重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等内容。

2、课堂授课:老师通过讲解课堂设计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神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课堂上引入些许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说法,从历史、文学和生活中寻找足够的例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概念的内涵。

4、课堂演讲:鼓励学生登台演讲,把自己的认识、观点表达出来,同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1、讲解法:作为对整个课程的框架介绍,老师需要对课文的重点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

2、讨论法:通过让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同时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掌握知识的快感。

3、演讲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做好演讲的准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设计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设计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主要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讨论课文所传达的保护环境、尊重文化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象征手法和寓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象征手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和寓意。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方案。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做好笔记。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象征手法或寓意进行深入分析。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提问、补充。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保护环境、尊重文化的主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分组策划一次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3. 各组汇报活动策划方案,其他组成员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3.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总结本次课堂教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落实课文主题。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增进民族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读、思、议,感受印地安部落首领西雅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深入体会课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媒体出示句子)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师:因此,(媒体出示句子)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块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部分”指什么?(出示沙滩、河流等图片)
3、小结:可是,“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这片土地,这高耸的山脉,这清澈的河流即将离整个印地安民族而去了!还有那闪闪发光的松针,那嗡嗡鸣叫的昆虫,以及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切即将不再属于印第安民族了。

说明:通过复习,回顾课文背景,从感受神圣的原因入手,导入西雅图呼吁白人保护土地的具体做法。

二、研读课文
1、此时此刻,作为印第安酋长的西雅图,他最想对收购这片神圣土地的白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体现西雅图心声的句子。

(1)“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媒体出示句子)
(2)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你们一定要记住”这是西雅图对接管这片土地的白人的叮嘱,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不舍、读出期望的语气。

2、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他希望白人怎样做?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的句子。

3、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三方面内容,板书: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
4、理解“善待河水”。

(水与人的关系)
(1)出示句子:指名读“河水是我们的兄弟……善待我们的河水”
A、怎样善待?(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
B、理解兄弟。

(兄弟是我们的亲人,跟我们的关系亲密的。


C、带着对兄弟的友好感情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2人读)
(2)为什么要像善待我们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指名读第四节,找出句子读一读。

A、学生汇报,师引读“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希望”
B、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C、河水除了解除干渴,运载木舟,还有什么作用?媒体出示仿写练习:
河水灌溉我们的稻田,稻
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联系生活说说,河水受污染的恶果吗?(鱼虾无法生存、散发恶臭等等)
6、小结: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的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印弟安人世世代代人的努力。

正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正是祖辈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

正因为如此,在即将转让之际,西雅图叮嘱白人一定要记住:(引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善待我们的河水。

7、自学理解“照管空气”“照顾动物”(空气与人、动物与人的关系)
(1)媒体出示自主探究菜单:
A、自由朗读“照管空气”“照顾动物”这两部分内容。

B、为什么要善待这里的空气、动物?请找出关键的词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

A、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这句话。

空气对人类的生存有着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我们的生活谈谈。

(没有了空气,人类无法呼吸;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容易患病等等)
小结:西雅图不但希望白人善待河水,还希望白人能照管这里的空气,这样,我们才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因此,西雅图再次叮嘱白人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齐读)
B、运用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出示事例,学生阅读,让学生明白“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
组织讨论“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

这句话的意思。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

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假如人们唾弃
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

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C、小结:因此,说到这片土地上的动物,西雅图又一次叮嘱白人(齐读)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8、仅仅只善待这几样事物就可以了吗?
(我们还要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
说明:抓住关键句子,通过朗读、思考、举例、议论、想象等手段,激发学生深入感受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拓展作业
展开想象,写一写:联系自己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我们还应该善待这片土地上的哪些事物呢?
说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对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的理解,上升到对自身做法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