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信息(2009年11月3日为止最全的)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与AP1000核电技术(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与AP1000核电技术(word文档良心出品)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与AP1000核电技术一、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概述2011年3月11日下午13:46 日本仙台外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

地震时,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4、5、6号机组处于停堆换料大修中。

地震后,1、2、3号机组自动停堆,应急柴油机启动。

大约一小时后,由于海啸袭击,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应急电源失效。

致使1号、2号、3号堆芯失去冷却,堆芯温度逐渐升高。

最终导致1、3、2号机组由于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发生部分破损,产生氢气而相继爆炸(氢爆)。

根据日本及IAEA 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地震发生时,4号机组所有核燃料已在乏燃料水池,5、6号机组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厂内,但尚未启动运行。

截止3月21日21:00,福岛实际状况如下表所示:注:表中信息来自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JAIF二、事故后果事故发生后,1、3、2号机组相继爆炸,4号机组厂房轻微破损,使得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去。

据新闻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准备退役。

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经济损失巨大,具体损失尚待后续评估。

放射性气体释放到大气当中,3月19日在1-4号机组产值边界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0.3131mSv/h ( 11:30),北门为0.2972mSv/h(19:00);IAEA持续监测,3月20日21:00,辐射监测仪表测量的数据显示,福岛第一核电厂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269.5μSv/h(5:40,3月20日)、服务厂房北部数据3054.0μSv/h (15:00,3月20日);3月21日22:00,辐射监测仪表测量的数据显示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269.5μSv/h,北门为2019.0μSv/h (15:00)。

监测发现,放射性污染使得当地牛奶、新鲜蔬菜,如菠菜、春葱等的放射性剂量已经超过日本相关部门规定的食入限值。

在事故发生初期,由于1、2、3号机组事故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堆芯损坏程度不断加剧,放射性物质持续排放,导致福岛核电厂附近居民的应急撤离半径逐步扩大,从开始的撤离半径3km到后来的10km,最后扩大到20km,同时要求居住在20-30km范围内的居民留守室内,避免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吸入以及沉降污染。

福岛核泄漏事故

福岛核泄漏事故

福岛核泄漏事故1. 介绍福岛核泄漏事故是指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系列严重事故。

事故由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啸引发,导致核电站发生了多次爆炸,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受损并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该事故是自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仅次于该事故的全球最严重核事故之一。

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核能产业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事故发生原因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3月11日,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

地震导致核电站的电力供应中断,使核反应堆无法正常运转。

海啸过后,核电站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被淹没,无法提供紧急电力。

缺乏电力的情况下,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无法运行,导致核燃料棒产生过热,并最终熔化,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核反应堆的爆炸也损坏了防护层,使辐射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3. 事故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和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人员伤亡事故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伤害,其中包括数人因辐射过量而死亡。

此外,大量人员被疏散,给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长期的不确定性。

3.2 经济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的停产导致电力供应短缺,影响了工厂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此外,追加的辐射检测和清理工作消耗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

3.3 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大量的辐射物质泄漏到大气、土壤和海洋中。

辐射物质对生物体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使周围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长期的破坏。

4. 应对措施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4.1 疏散和隔离政府迅速疏散了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并将福岛核电站周围设立为限制区和警戒区,禁止所有未授权人员进入。

此外,对受辐射污染的区域进行了隔离,以减少人员接触辐射物质的风险。

4.2 辐射监测和清理政府采取了广泛的辐射监测措施,以确保辐射水平可以及时控制和监测。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路图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路图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路图
福岛核污染事件的时间线如下:
- 2011年3月11日:一场9.0级地震及其触发的海啸摧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共6个反应堆,导致核泄漏和核污染事件。

- 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 2011年3月14日:福岛第三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 2011年3月15日: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针对福岛核事件的核风险评估报告。

- 2011年3月16日:福岛第二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 2011年3月17日: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 2011年3月18日:福岛核电站1号反应堆开始释放放射性物质到大气中,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事故达到7级,意味着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列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 2011年3月20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核事故的情况已经稳定,但仍有一些放射性物质泄漏。

- 2011年4月11日: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提升为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当的国际核事件等级7级。

- 2013年8月28日:东京电力公司承认有大量的含有高浓度放射性铯的污水泄漏到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地下水中。

- 2015年2月24日:日本政府同意支付473亿美元进行核灾难修复工作。

- 2016年7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观福岛核电站,宣布东京电力公司需要长期承担核灾难的责任。

- 2018年7月23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成功清除福岛核电站的熔毁核燃料残渣。

- 2021年7月23日:东京奥运会掀起争议,因为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福岛核灾难的回顾

福岛核灾难的回顾

福岛核灾难的回顾一、福岛核灾难概述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即福岛核电站事故。

这场事故是由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了核电站内三个反应堆失去冷却系统,最终导致了多次核泄漏。

此次事故被称为切尔诺贝利之后最严重的核灾难。

二、事故过程和影响1. 事故过程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震源位于距东京约380公里处。

这场强烈地震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失踪,并引发了高达17米的海啸。

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正位于受灾区域,该地区的海啸将近14米高,并完全超出预期设计标准。

造成更大威胁的是,海啸摧毁了供应冷却水给反应堆使用的设施,导致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

2. 核泄漏和辐射污染由于失去冷却功能,反应堆内的温度和压力不断上升。

为了控制反应堆的温度,核电站人员启动了紧急冷却系统,但由于电力中断,冷却装置无法正常运作。

此后几天内,三个反应堆相继发生熔毁事故,并且辐射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出来,污染了大片土壤、海洋和空气。

3.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福岛核灾难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事故发生后几个月内,约16,000名居民被迫疏散,并且长期无法回到家园。

辐射对他们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日本政府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暴露,进行了广泛的食品限制和口岸检查。

不仅福岛附近地区遭受到经济打击,整个日本国家也面临着对食品安全信心的重建工作。

三、事故后的影响及改进1. 增强核安全福岛核灾难让全世界认识到核能电站的风险和影响。

日本政府意识到他们在核安全方面存在短板,并采取了措施来提高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性。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事故后也改进了审查标准和监管,以确保未来建设的新型核电站符合更高的安全部署。

2. 推动可再生能源福岛核灾难对日本和世界各国启发深远。

为了减少对核能依赖,日本政府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他们将重点放在太阳能和风能上,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国家总发电量中占比。

福岛第一核电站(维基百科)

福岛第一核电站(维基百科)

福岛第一核电站(维基百科)福岛第一核电站座落于日本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及双叶町,为东京电力公司的第一座核能发电厂,简称“1F”。

共有六个机组运转中,总发电量为4.7兆千瓦,是全世界25个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场之一。

首座机组于1971年开始运转,计划中的第七号机组预计于2013年运转,第八号机组预计于2014年运转。

由于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日本政府于3月11日宣布进入“核能紧急事态”,并且疏散住在福岛县附近约170,000名居民。

根据日本核能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良平汐见,政府官员们顾虑可能会发生堆芯熔毁[1][2]。

(1)核电站机组设备1号机、2号机和6号机反应堆都是由通用电气供应,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改由东芝供应,4号机的反应堆又换为日立制作所供应。

通用电气的机组的建筑设计是由电气联结分享公司主导,其它机组的建筑设计则是由供应商自行负责。

鹿岛建设承包完成所有相关建造工程[4]。

从2010年9月开始,3号机核燃料开始部分使用混合氧化燃料(总计32盒MOX燃料组件)[5][6]1号机的沸水反应堆是于1967年7月建造完工。

于1971年3月26号开始正式进行工业发电。

原本计划于2011年3月26号终止运转。

但是,在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事件中,遭受严重损坏[7]。

1号机设计能够抵挡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8g(1.74m/s2)的地震,其响应谱建立于像1952年克恩县地震一类的地震。

在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25g(1.22m/s2)长达30秒时间的1978年宫城县地震之后,所有机组又重新经过严格检验,但并没发现反应堆的关键零组件遭受任何损坏[8]。

机组反应堆类型开始运转日期总装机容量1号机沸水反应堆1971年3月26日46.0万千瓦2号机沸水反应堆1974年7月18日78.4万千瓦3号机沸水反应堆1976年3月27日78.4万千瓦4号机沸水反应堆1978年10月12日78.4万千瓦5号机沸水反应堆1978年4月18日78.4万千瓦6号机沸水反应堆1979年10月24日110万千瓦7号机(计划阶段)改良型沸水反应堆预定2013年10月 138万千瓦8号机(计划阶段)改良型沸水反应堆预定2014年10月 138万千瓦(2)历史事件•1978年11月2日三号机发生临界事故,不过该事故直到2007年3月22日才被披露[9]。

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介绍(201005)

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介绍(201005)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目录
一 公司概况Βιβλιοθήκη 项目简介二 项目筹建回顾三 工程进展与生产准备

领导关怀
FCGNP
中文全称: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中文简称:防城港公司
英文全称:GuangXi FangChengGang
Nuclear Power Company Limited
英文缩写:FCGNP 项目名称:广西防城港核电厂 公司网址:
核燃料保障
后勤保障
办公生活 基地建设
大亚湾财务公司
融资 还贷
银团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 司
广东大亚湾核电服务 (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
广西投资集团广西建开 公司

南方电网
公司组织机构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工程管理部
总经理部
安全生产与质保部
综合管理部
财务部
审计部
工商综信 质
谢谢!
公司概况及项目简介
厂址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东面约8km的红沙澫,北距广西首府南 宁市约130km,西距防城港市城区约25km,东距钦州市城区约32km;距中越 国界线距离超过50km。主厂区陆域占地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海域占海面积 约590万平方米。
距南宁130km
距中越国界54km
公司概况及项目简介
现场工程进展
核岛所在地原貌
核岛所在地厂平
核岛负挖完成
核岛现状
现场工程进展
进场道路:进厂道路按二级公路设计,全长约9.5公里。工程于2008 年10月20日开工,2009年9月11日建成。
现场工程进展
厂平工程:2009年1月19日,厂平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比里程碑计划提 前11天。2009年8月底,一期工程厂平基本完成。

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及对我国发展核电的思考1、事故背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1,东经142.6)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1.1日本电力工业概况日本分为1道(北海道)、2府(东京、大阪)、43个县,共46个行政单位,国土37万km2,2004年人口1.27亿。

全国由10个电力公司供电,其中北部为50Hz(北海道、东北和东京),南部为60Hz,由关西60Hz/50Hz变频换流站交换功率。

全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1100kV(目前以550kV降压运行),以下依次是500、275、220、187、154、132、66、22、6kV共9级,民用电压为110V。

10个电力公司为北海道、东北、东京、中部、北陆、关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其中东京电力公司装机容量最大,超过5 000万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4强,所属东京电力中央研究所(CRIEPI)为日本最大的电力研究所,日本第骨干网架,地理接线和各电力公司供电区域分别如图1、2和3所示。

日本发电所需的能源基本上都依赖从国外进口,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各家电力公司开始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致力于发电能源的多元化,日本目前的发电厂也火电为主。

截至2009年底,电网装机容量2.4549亿kW,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发电装机容量占25.07%,石油发电装机容量占19.72%,煤炭发电装机容量占15.67%,核电发电装机容量占20.61%,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占18.93%,其它为地热等新能源发电。

预计从2005年到2014年,日本将新增核电装机容量1437万千瓦合计达6149万千瓦,所占比例将上升到23.4%,核能发电量将从2009年的3723亿kWh增加到2014年的4361亿kWh,所占比例增加到141.3%,如图4和5所示。

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中国军转民60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吴勇摘要:核事故对人类影响深远,一度“谈核色变”。

利用核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里程碑,不能因核事故放弃和平利用核能。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福岛核电站加盖安全壳厂房,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发生后,人们认识到将核反应燃料抑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或核安全厂房内,是避免大范围核灾难至关重要的举措。

本文简单介绍、分析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反馈,思考在兴建内陆核电时可以进行的优化工作。

关键词:氢爆;堆芯熔毁;福岛七级核事故;内陆核电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法国是世界核电站第二多的国家,核电能排到世界上第三名的是日本。

美国的核电标准是ASME;法国经ASME 授权后编制RCC-M,出口核电;日本采买进口美国核电后,极大地缓解了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以福岛核电站为代表的沸水堆,占据日本核电的半壁江山,然而平稳运行时间长了,忧患意识逐渐淡泊,正常的运维演练也不进行,在天灾到临时,人祸也显露出来了。

一、福岛核电站简介日本国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线上,其中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顶起成岛链。

地震频发,台风、海啸肆虐,火山伺机而动,生存条件堪忧,生活所需能源极其短缺,化石能源严重依赖进口。

为缓解能源危机,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开始发展核电,首先引进英国160MWe 气冷镁诺克斯型商用反应堆,随后压水堆(PWR)和沸水堆(BWR)竞相发展,各占约50%比例,期间也发展先进热中子原型堆(ATR)。

压水堆有主给水、堆芯冷却剂、主蒸汽三个回路,且有钢制安全壳,功率稳定、安全性能优越、造价高。

沸水堆只有一个回路,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运维方便,尤其是建造周期短,对资源匮乏亟待发展的日本国来说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沸水堆核电站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维护方便、建造周期短等优点,受到了日本政府的青睐。

尤其是通用电器公司的“Mark1”沸水反应堆,成了日本建设核电站的首选堆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站信息 一. 中国已建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核电工程,岭澳核电工程,三门核电工程项目

未来三年中国将建8个核电站16台核电机组,中国正在建设的核电站达7个之多,除了秦山二期和岭澳二期之外多为新厂址。此外再开建8个绝无问题。仅在2007年底,与核电中长期规划同时公布的已得到发改委核准的核电站厂址就有13个。

据能源局的资料,2009年,要新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腰古和山东荣成等核电站。加上已经批准展开前期工作的湖南、湖北、江西三个内陆核电站,仅余一个悬念。

1.1 秦山核电站 属于 核电,真正发电 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畔,一期工程是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二期工程,是建设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2× 60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于1996年6月2日开工,经过近6年的建设,第一台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建造两台7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1.2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1.3 江苏田湾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一期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平均负荷因子不低于80%,年发电量为140亿千瓦时。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产。

1.4 广东岭澳核电站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它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岭澳核电站(一期)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目前正展开二期工程建设。

二.在建核电站 2.1 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CPR1000,2台) “十五”期间开工的唯一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二期,是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项目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主体工程自2005年12月15日开工,1号机组核岛已于2007年9月23日提前38天完成穹顶吊装,从土建施工全面转向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两台机组于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示范工程,在我国核电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项目建设,我国将加快全面掌握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基本形成自主技术品牌核电站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国产化能力,为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2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8月投入商业运营,建成后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将是我国首座具有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2.2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CPR1000,4台) 业主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资组建,负责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2006年8月28日,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在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厂址东距瓦房店市火车站约50 km,南距大连港110 km,北距海城160 km。厂区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接壤。 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经过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 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 2009年08月15日,辽宁红沿河核电隆重举行了一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暨四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仪式。当日,四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开工建设。由此,红沿河核电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同时在建机组最多的核电项目。8月10日,红沿河核电一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1号机组核岛土建全部结束,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这两项工程都是红沿河核电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2009年8月15日上午,红沿河核电厂4号机组核岛主体工程浇注了第一罐混凝土, 自2007年8月18日开工以来,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快速推进,在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生产准备等工作也全面开展,稳步推进。公司依托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培训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走在前列。2008年9月,红沿河公司首批运行培训人员共28人通过2008年度RO/SRO(操纵员)执照考试。公司积极开拓培训资源,目前学员分布在大亚湾、哈工程、广利核、东北电科院等多个培训基地。 红沿河核电是我国“二代加”核电的示范项目,在我国自主化核电体系建设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当时国产化、自主化程度最高的核电项目。投建之初,项目确定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5%;1、2号机组的国产化比例不低于70%,3、4号机组的国产化比例不低于80%。

目前,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重要设备的供应合同和主要安装合同均已签署。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7月20日,1/2号机组共有采购包285个,已发标245个,已收标239个,签订合同227个。到2009年底,共计划签订采购包合同265个,采购工作将接近尾声。从已签署合同情况看,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等方面的要求。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

建设红沿河核电项目对带动大连、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等也有重大意义,众多“大连制造”、“辽宁制造”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在已签约的主要设备采购合同中,反应堆厂房环吊制造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承担;1号核岛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由一重(大连)承担;常规岛主给水泵组由大连苏尔寿分包;核岛止回阀、截止阀由大连大高阀门承担;主变压器由特变电工沈变集团承担制造任务。1号、2号机组阀门的国产化率达到60%,标志着我国核电装备的阀门“瓶颈”已被突破。

目前,大连已有约25家施工企业、12家设备制造企业参与了红沿河核电项目。项目现场的施工人员达8000余人,预计高峰时将达约12000人。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开始显现。

2.3 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CPR1000,6台) 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四台机组定位为核电第二代加改进,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具有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的先进水平。 目前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秦屿镇的备湾村,距福鼎市区南约32km,东临东海,北临晴川湾。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拟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术,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2006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开工,首台机组计划于2012年投产。宁德核电站一期四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工程总投资约为490亿元,

宁德核电项目全景图 宁德核电站一号核岛内部施工(宁德核电供图)

1号机组穹顶拼接现场及1号机组东北侧 2008年2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启动按钮,宣布宁德核电基地开工,开启福

建核电建设的大幕。未来,将有6台百万千瓦级核岛耸立于宁德核电基地,一期的4台百万千瓦机组,二期两台百万千瓦机组 2.4 福建福清核电站 (M310(法国),2台)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16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分别以51%控股和49%参股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是福清核电工程的业主,全面负责工程的建造、调试、运营和管理。

福清核电站厂址位于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岐尾山前沿,东南、西南、西北三面环海,东北与陆地连接。 福清核电站厂址半径80公里范围内包含福州市、莆田市和泉州市,交通四通八达,有福厦高速公路、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和324、316、104国道,正在建设的福厦(福州至厦门)铁路贯穿福清市。

福清核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228亿元人民币。

福清核电站效果图 2.5 广东省阳江核电站(CPR1000,6台)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成员单位,于2005年2月23日正式注册成立,负责阳江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阳江核电站前期工作起步于1988年阳江建市之初。2004年9月,国家对阳江核电站进行立项,并作为中国第三代核电招标项目。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于2004年11月30日成立阳江项目部,进行EPR核电项目的前期准备。2007年8月,随着中国第三代核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