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7月中第20卷第20期·护理研究·作者简介:陈秋园(1994.06—),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关临床护理。
邮箱****************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分析陈秋园(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浙江 嘉兴 314000)【摘要】目的: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产生的临床疗效做出探究与分析。
方法:随机从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分组依据为随机抽签,组别名称设定为优质组(40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参比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服务),针对组间护理效果做出比较分析。
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以后不同阶段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结果与参比组相比显著更低(P <0.05);同时其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总满意度统计结果均显著较参比组更高(P <0.05);另外其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与参比组比较具有较为明显的升高幅度(P <0.05)。
结论: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且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更加适合深入探究与普及。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0-0079-04人工关节置换在骨科疾病的诊治中比较常见,多应用在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中[1]。
此类患者多以老年群体为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术后恢复速度往往较慢,且术后疼痛感受也会导致其心理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在面对康复治疗时往往会缺乏信心,对其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不利影响[2]。
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在患者接受临床诊治的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常规方法下,其护理内容多以关注患者病情,常规健康宣教等内容为主,并不能将患者实际需求有效满足,随着护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始广泛受到重视,该方法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实际需求以及实际病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确保其预后效果得到良好提升[3-4]。
优质护理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

优质护理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并进行人工关节置97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二级护理;对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并进行人工关节置91位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
结果两组间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骨科;人工关节置换;优质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8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56-02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迅速发展,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可以通过提高护理的质量,使患者获得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尽快恢复健康。
目前我院骨科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有限的力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专业细致的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护士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也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应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现将我院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6月到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患者188例,我们对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97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二级护理,其中男性53例,平均年龄(567±124)岁;女性44例,平均年龄(577±112)岁;之后我们对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91位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其中男性44例,平均年龄(576±94)岁;女性47例,平均年龄(543±85)岁。
各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标准的二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工作[1]。
优质护理服务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论文

优质护理服务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03-01【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人工髋关节置换;满意度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原来的基础护理、责任护理、整体护理迈向了今天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达到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的的优质护理服务。
我院骨科以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爱,愉快地配合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于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5-93岁,平均年龄64.2岁。
股骨头坏死16例,股骨颈骨折8例。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活动障碍,不能独立行走,患者痛苦不堪。
2 护理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责任护士对其负责的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人性化系统化整体护理服务,在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等各项工作按照标准执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落实。
2.1 心理护理由于此类患者大多数饱受疾病的折磨且面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且希望“术到病除”,对愈后是否影响日后工作和生活十分担心[1],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责任护士鼓励患者表达其所担心的问题,以关心、安慰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适时给予帮助;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知识、手术目的、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等进行宣教,使其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使患者稳定情绪,消除思想顾虑,对治疗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调节膳食,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含钙较多的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多饮水,保证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并减少便秘对患者带来的不便;严格要求禁烟及戒酒。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对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骨科选取12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其中60例普通护理,60例采取优质护理模式。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效果。
结果采用优质护理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普通组的84%;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2%,低于普通组19.5%;术后关节活动能力优良率大于普通组。
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骨科优质护理人工关节置换【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12-0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所有手术的疗效既是医生手术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有提供优质护理的功劳。
优质护理已成为普通护理的改良及创新模式[1]。
人工关节置换对于治疗骨科各种关节炎有着卓越疗效,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给患者完整的手术治疗及术后修复。
因此对我院人工关节置换12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骨科中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43例伤害性关节炎、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1例骨关节炎。
将120例患者随机选出6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另外60例采取普通护理。
优质护理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2.5±3.1)岁。
普通护理组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1.2±4.5)岁。
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物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正常护理组采取正常护理方式来对照。
对待优质护理组,采取一对一组制,每位护士负责一名患者,保证患者有情况第一时间与医护人员联系。
按照疾病情况准确放置体位,来保证对应的关节活动功能。
对于长期躺在床上的病人,要定期翻身,以免生疮、关节活动能力局限、呼吸系统受到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

预 防便秘 发生 。在 手术 结束三天 后,可指 导缓慢 活动关节 。
1 . 3评价 指标
பைடு நூலகம்
经 相应治疗 和优质 护理服 务模式干 预后 , 比较 两组 患者的术
1 . 4统计 学方法
选取2 0 1 0 年 2月 至 2 0 1 4年 8 月在我 院就诊 的 1 2 0例 关 节 后 并发症 发生率和护 理满 意度 。 使用 S P S S 2 0 . 0统计 学 软件 对 数 据进 行 分析 ,计 量 资 料 以
% )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满 意 度 (
0 5 0 0
93. 3 76 .7
[ 2 】 梁晓 燕 , 红霞 , 文娟 . 整 体护 理 干预 对人 工膝 关节 置换 术后 关
优 护 组 60 对 照 组 60
节 功能恢 复的影响 U J . 齐鲁 护理杂 志 , 2 0 1 2 , 3 0 ( 1 8 ) : 3 9 — 4 0 .
人 工关 节置 换术 的适用 范 围相对 比较广 泛 。相 关研 究数 据证 实,人 工关 节置 换术 患者最 终 的治疗效 果 以及近远 期 预后情 况是 与 其 术后 的护 理质 量 密不 可分 的 。在本 次研 究 中 ,优 护 组术
后 并发 症 为 5 . O % ,对照 组 为 2 6 . 7 % ,二者 相 比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表 1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发 生 并 发 症情 况 的 比 较 ,例 ( %)
表 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 比较 ( n )
组别 i i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3 4 2 5 2 2 2 1 4 9
国护理管理 , 2 0 1 0 , 1 0 ( 4 0 ) : 3 2 — 3 3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张凤【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86例行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 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43例。
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 试验组增加优质护理服务。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3.54±4.26)d, 短于对照组的(18.62±4.9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90, P<0.05)。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 低于对照组的18.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 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建议采纳。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骨科DOI :10.14164/11-5581/r.2019.17.124作者单位:331200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医院随着建筑业与交通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因意外事故而引发的骨折率显著增高, 并且, 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几率[1]。
目前, 临床医师可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来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虽有助于矫正畸形, 将坏死关节置换出来[2], 但若患者不能得到精心的护理, 将会引发诸多的并发症, 延长康复所需时间。
本文着重分析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且行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6例患者, 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43例。
试验组患者中, 男 23例, 女20例;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9.62±7.18)岁。
对照组男24例, 女19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9.31± 7.02)岁。
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收治 的人工关节置换 患者 1 2 2例 ,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 对照组 , 均行常规 护理 , 实验 组患 者再进行 护理 管理 , 并观察
两 组 护 理 效 果 及 患者 满 意 率 。结 果 实 验 组 患 者 满 意 率 为 9 6 . 7 %,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 为 8 8 . 5 , 实 验 组 患 者 满 意 率
况, 护理人员需迅速补液 、 补血 , 以降低感染机会 。 1 . 2 . 1 . 3 术后 护 理 ( 1 ) 护 理人 员需 严 密监测 患 者
6 1例 , 男 3 8例 , 女 2 3例 , 年龄 4 6 ~7 6岁 , 平 均
( 5 5 . 9±3 . 3 ) 岁 。两 组 患 者在 年龄 , 性 别 及 体 质 等
菌药 物 , 避 免 患者 发生感 染 ; ( 5 ) 无 菌 操作 : 护理 人 员
我院 收治 的人工 关节 置换 患者 1 2 2例 , 其中, 人 工股 骨头置 换 患者 3 2例 , 单侧 全髋 置换 患者 3 1例 , 双侧
全髋 置换 患者 2 1例 , 膝关 节 置 换 患 者 6例 , 全 髋 翻 修 患者 1 7例 , 踝 关节 置换 患 者 1 5例 。其 中 , 合并 糖
术后 卧床 大小 便 。护理 人员 还需 指导 患 者掌握 排 痰 及 咳嗽方法 , 避免 因 痰 液未 及 时 排 出而 导 致 的 呼 吸 困难 ; ( 2 ) 皮肤 准备 : 保 护患 者手 术野 皮肤 , 如患 者有 皮肤 过敏 等情 况 , 则需 根治 后才 可进 行进 一步 治疗 : 患者 皮肤 剃毛 一般 在手 术前 1 h进 行 ; ( 3 ) 并 发 症 治 疗: 对 患 者并发 症 需及 时治疗 , 如 贫血 患者 需及 时 纠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丽 2 0 1 3 N 0 丽 , 1 9 M e d i c a 1 …
现代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 应用 的效 果分析
魏艳 红 杨 强
安阳市第三人 民医院 . 河南安 阳 4 5 5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关节置换 术后 护理 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方法 收集 2 0 0 8年 1 月一 2 0 1 0年 1 2月在该院 住院的 8 2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 照组 , 将2 0 1 1 年1 月一2 0 1 2年 l 2月 的 8 2例关节 置换 患者 作为观察组 , 对 照组实行常规 护理 , 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住 院平均天数 、 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 。结果 对照组满意度 为9 3 . 9 0 %, 明显低 于观察 组的 9 8 . 7 8 %; 对照组患者平 均住 院天数( 2 O . 2 2  ̄ 6 . 7 8 ) d , 观察组患者平 均住 院天 数( 1 6 . 6 8  ̄ 5 . 8 8 ) d , 两 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平均住 院费 用对照组( 3 1 8 6 6  ̄ 7 3 2 ) 元, 观察组( 2 6 6 6 5  ̄ 5 2 8 ) 元;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对 照 组并发症发生率 4 6 . 3 4 %, 明显高于对 照组 的 2 1 . 9 5 %。 结论 有针对性 的优质护理服务可 以有效提高护理 , 减少 患者的住 院时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护理 计划 , 预 防并 发症 , 出院时做好健康 指导 , 护送 患者离 开病
区口 ] 。
1 . 3 观 察指 标
比较两组住 院天数 、 费用 、 并发症 的发 生率 以及 患者对护理 工作的满意度[ 4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Vol.28No.22015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恢复周期较长,恢复期间需要加强护理方能保证患者预后良好,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
我院对2012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39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
观察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51~82岁,平均年龄为(65.3±6.1)岁,病程为2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7.9±3.1)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6.7±5.8)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8.1±2.9)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对患者足背脉动脉搏进行定期测定,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以及低流量吸氧[1]。
患者平卧过程中采用垫软枕抬高患肢,避免患者出现肿胀。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冰敷,从而减缓患者疼痛感。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由于对自身的病情并不能科学地认识,因此会产生心理压力及恐惧感等一些负面情绪。
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向他们详细地阐述其病情,让他们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同时告知患者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
(2)建立适宜的护理小组。
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编号并做到一一对应,将责任制度落实好。
通过分组专项护理来提高护理效率及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3)优质护理模式构建。
以护理小组制度为基础,对护理人员进行编号并设定责任护理一人,各护理小组分别兼顾5~6位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对病房环境进行合理布置,对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规律规范性设定。
适当延长晨间护理时间,对于采取引流管的患者要对引流管状态给予密切观察。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处理伤口渗液[2],给予适量抗生素,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症状。
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
给予针对性饮食护理,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易吸收的食物。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并让患者积极配合复诊。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优质护理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余莲花(九江市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修水332400)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将某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优质护理可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带来良好的护理服务,降低并发症并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doi :10.3969/j.issn.1004-4337.2015.02.106收稿日期:2014-09-23文章编号:1004-4337(2015)02-0304-02文献标识码:A·成果应用·中图分类号:R687.4社会,因此基层群众中患有心肌梗死疾病的人群迅速扩大,同时心肌梗死疾病还呈现出向青壮年人群蔓延的趋势[2]。
当人体心肌的血液流通量不足时,就极有可能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病症。
根据中西方医学科研人员调查,每年在众多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病人中,死于入院之前的病人高达45%。
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病人争取最大的生还机会,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实施改良型运送程序和院前抢救措施的具体方式和实际作用。
由结果中的数据资料可知,入院前接受改良型运送护理以及抢救护理的实验组,在抢救、运送等方面取得的效果均超过对照组P <0.05。
因此,基层医院应该普及改良型的运送程序以及院前抢救措施,为突发心梗的病人争取最大的生还机率,挽救病人的生命安全,优化医院的出诊急救医护水准。
参考文献1黄文伶,梁平华,彭爱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73例的急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实验组),2011,(15):1045~1047.2蒋铎婷.院前急救与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实验组),2011,(17):563~567.304··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年第28卷第2期组别例数并发症例数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9615.38%对照组391333.33%组别例数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39299197.44对照组392015489.74抗菌药物是多种疾病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它的主要功效是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通过抑菌杀菌的方式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促进疾病康复。
目前在我国多数医院临床治疗中存在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利用甚至是滥用的现状,这使得抗菌药物的抗菌性能大打折扣,同时耽误了患者疾病的治疗,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控制等工作必须引起医院的重视。
药剂科是与抗菌药物关联最大的医院科室,药剂科抗菌药物的控制管理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也有助于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1~2]。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对比药剂科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措施前后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况,肯定药剂科对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并探讨科学的抗菌药物管理及干预措施,以期为药剂科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药剂科对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分析吴方镇(四川省盐源县人民医院盐源61570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药剂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医院用药治疗方面的作用,探讨其重要性。
方法:选取某院药剂科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两个时间段内的药剂处方各100份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份的处方集合命名为对照组,2013年份的处方集合命名为观察组,观察组处方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控制与干预,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考察分析两组药剂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方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以上各指标进行两组间对照,分析药剂科抗菌药物科学合理使用的工作细节和重要性。
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和不合理抗菌药物利用率均低于对照组,不合理抗菌药物利用率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抗菌药物在加强用药控制与干预后使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两组处方的应用情况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药剂科加强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发挥显著促进作用,药剂科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配置,促进科学合理用药,维护患者药物治疗权益。
关键词:药剂科;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要性doi :10.3969/j.issn.1004-4337.2015.02.1072结果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9.74%,观察组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本研究中我院对2012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9例采取优质护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优质护理模式的构建大幅度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以护理小组为基础提升了整体性的护理针对性以及护理效率,优质护理的顺利实施为患者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综上,采取优质护理可让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并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袁霞,刘文莉.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10(11):321~323.2范丽娟.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12,21(10):421~422.3常红,牛丽莉,钱海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新疆中医药,2010,14(03):561~562.收稿日期:2014-09-20文章编号:1004-4337(2015)02-0305-02文献标识码:A·卫生管理·中图分类号:R969.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