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自贸区是指各方在自由贸易区内取消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下面将对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了约644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带来了便利,加快了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发展。
2. 投资合作持续加强自贸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商品的自由流通,也为双方的投资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东盟国家也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对象。
双方的投资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产业升级。
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深入,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推动了双方的经济结构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4. 涉及领域日益广泛自贸区不仅涉及商品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合作、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前景分析1. 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贸易和投资合作,还将涉及更多的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环保产业等新兴领域,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
2. 产能合作将成为重要方向在未来的合作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加强产能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产业升级。
中国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实力,东盟国家则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双方在产能合作方面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有望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
3. 地区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未来,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地区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浅议东盟——中国自贸区的现状及未来

目、立盟 中自区意 建东一国贸的义
经济 全 球 化 和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 是 当 今 世 界 经 济 发 展 的 两 大 趋 势 。 各 国 一 方 面 加 强 同 其 他 国家 的 经 济 交 往 与 市 场 竞 争 ,另一 方 面 寻 求 与 同处 一 个 区域 的 国 家 实 现 一 定 程 度 的 联 合 与 协 调 , 保 本 国 经 济利 益 能 够 确 得 到 区 域 经 济 组 织 的 保 护 。正 因 如 此 , 量 国 家 采 取 大 既 积 极 融 入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 积 极 参 加 区 域 经 济 一 又 体 化 实践 的 “ 条腿 走路 ” 方针 。 自 由贸 易 区 就 是 区 两 域 经 济 一 体化 的典 型 代表 。 自 由贸 易 区 已经 超 越 了经 济范畴 ,兼有 外交、政治方面的战略意义。它通过更 加 优 惠 的 贸 易和 投 资 条 件 ,将成 员 的 经 济 利 益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 经 济 利 益 的 融 合 又 加 强 了 成 员 之 间 的 政 治 、外 交 关 系 ,形 成 各种 利 益 共 同 体 。 这 一 趋 势 使 国 家之 间的竞争演 变为 各个利 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自由 贸 易 区的 大 发 展 ,对 世 界 经 济 、政 治格 局 产 生 了重 大 影 响 ,也 使 我 国 和 平 发 展 面 临 更 多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 从 国 际关 系的 角度 来 看 ,中 国 东 盟 自 由贸 易 区 建 设 进 一 步 提 升 了东 盟 在 亚 太 和世 界 的 国 际 地 位 和 影 响 ,为 东 盟 进 一 步 实 行 大 国平 衡 战 略 ,加 强和 巩 固 东 盟 在 东 亚 及 亚 太 区 域 合 作 中 的主 导 地 位 提 供 了 更 为 有 利的条件。中国和东盟双 方本着相互尊重 、平等互信 、 互 惠互 利 合 作 共 赢 的 原 则 ,加 强 合作 。 中 国 与东 盟 双方 认 为 ,建 立 中 国 东 盟 自由 贸易 区 能 够在 “ 由西 方 支 配 的 决 策 过 程 中让 我 们 的 声 音 更 响 亮 ” ,并 可 以 “ 避免成 为西方 贸易保护 主义的 经济贸易集 团的牺牲 品 。 正 如 菲 律 宾总 统 阿 罗 约 所 说 : “ 样 一来 ,我 们 ” 这 一 可 以摆 脱 我们 对 美 国 和 欧 洲 的 出 口依 赖 。 中 国 ~ 东 ”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 建 设 ,促 进 了东 盟 经 济 的 发 展 ,增 强 了 东 盟 的 实 力 ,提 高 了东 盟 在 国际 社 会 中 的地 位 。亚 太 地 区 的其 它大 国 为 防 止 东 盟与 中 国在 政 治 、安 全 方 面 的接 近 ,采 取 措 施 ,加 强 和 发 展 与 东 盟 的 关 系 ,这 在 客观 上 有 利 于 东 盟 进 一 步 推 行 大 国平 衡 战 略 , 强化 东 盟在 东 亚 与 亚 太 地 区 合 作 中的 主 导 地 位 。 从对 中国的影响角度来看 ,中国 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 的建 设也 对 中 国政 治 经济 各 个方 面 产生 的 深远 的 影 响 : ( 经济方面, 一) 有利 于 中 国更有 效地 参 与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浅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趋 势 对 中 国 的 压 的 人 口 ,是 世 界 上 人 口最 多 的 自 由 贸 易 在 将 国 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的 影 响 及 中 国 与 东 力 。经 济全球 化 和区域 经济 一体 化作 为 区 ; 面 积 方 面 , 超 过 欧 盟 ,覆 盖 全 球
三 一 东 ( ) 中国 已具 备 了参 与 区域 经 济一 体 化的条 件 。 盟 自由贸易 区的进 程 正式启 动 。 发展 中 国家 参 与 区域 经 济一 体 化 , 《 国 与 东 盟 全 面 经 济 合 作 框 架 协 中
东盟 自由贸易 区。这 标志着 中国 议 》 提 出 了 中 国 与 东 盟 加 强 和 增 进 各 缔 无甚成 功先 例 ,究其原 因,主要 是 因为 约方 之 间的 经济 、贸易 和 投 资合 作 ; 促 发 展 中 国 家 一 般 市 场 狭 小 、 生 产 水 平 较
Hale Waihona Puke 20 年 1月 , 04 1 中国一一 东盟 签署 了
货物 贸易协议 》 ,规 定 自 2 0 年 7 起 说 , 由于 基 本 具 备 了 参 与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05 月 除2 0 0 4年 已实施 降税 的早 期 收获 产 品 化 的条件 ,可 以积 极参 与区域 经济 一体 和 少量 敏 感产 品 外双 方对 其 他 约 7 0 化 ,但 要 慎 重 选 择 参 与 方 式 。 0 0
个税 目的产 品实施 降税 。 中国一 东盟 自
由贸易 区涵盖 1 亿 人 口 , 8 GDP超 过 2万
一
、
东 盟 自 由贸 易 区发 展 历 程
2 0 年 1 月 , 新 加 坡 举 行 的第 四 00 1 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前景

还 只 在 高级 官 员和 外 交部长 两个 层 次进 行 ,那 么 金融危 机 后 中 国 与 东 盟 的 对话 已经提 高到 国家 领 导 人 的层 次 。 9 7 1 1 9 年 2月中 国与东 盟举 行 了第一 次东 盟 与 中 国领 导人 非 正式 会 晤, 即被 称 为 东盟 和 中 国的 1 + 1 O 。 1 + 1 晤机 制诞 生 于 19 O 会 9 7年 ,其 直接 的背 景和 催 化剂 是 当年 爆 发 的金 融 危 机 。1 9 9 7年 ,在 东盟 召开 东 盟峰 会 的 同时 邀 请 了中 日韩 三 国参 加东盟
林
摘
梅
要 : 20 年 1 01 1月的 第 五 次 东 盟 与 中 国 领 导 人 会 议 , 宣 布在 l 内 建 成 东 盟 一 中 国 0年
自由 贸 易 区 ,它 已 引起 国际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中 国 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建 立 ,对 东 盟 和 中 国 不 仅 具 有经 济 上 的意 义 ,而 且 还 具 有政 治 和 安 全 上 的 意 义 。但 是 , 由于 东 盟和 中 国 还 存 在 政 治 制 度 、经 济 水 平 、文 化 以及 其 他 方 面 的 差 异 , 各 国 对 此 的 承 受 力 不 同 。 因此 ,在 建 立 中 国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过 程 中将 会 遇 到 一 系列 困 难 。 关 键 词 : 中 国 一 东 盟 ; 自由 贸 易 区 : 前 景 中国 分 类号 : F 1 l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8 6 (0 2 2 0 0 — 6 0 3 9 5 2 0 )0 — 0 7 0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 第 10期 ) 总 1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几个国家之间逐渐加强了经济合作,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该建设对于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机遇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和东盟创造了许多机遇。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加彼此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这将有望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自由贸易区建设使得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
这种开放其实是一种相互性的开放,就是双方相互接受、相互交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推进的趋势,将有助于削弱与贸易壁垒有关的国内垄断,也有助于促进较低的消费价格,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此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也鼓励了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可以互相借鉴、交流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经验,使得各方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挑战然而,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时也给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了很多挑战。
首先,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国内企业的压力。
这是因为,许多国内企业在不透明、不稳定的市场中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自由贸易区内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这就需要它们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它们在自由贸易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其次,由于中国和东盟经济等级不平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需要考虑到各方的经济实力和能力。
伴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各方需要协调政策,确保经济的平衡和对等。
特别是在开放的进程中,需要平衡异质性需求,而这一点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在平衡各种需求的同时,也要进行经济发展和合作。
最后,自由贸易区建设也主要考虑到了政治和经济风险。
尽管在现实中,不存在完全自由和公正的贸易,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要推进,鼓励贸易投资和服务领域的开放,需要保障各类涉外主体的公平交易,保护投资的买卖双方不受到金融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影响。
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发展研究

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发展研究一、引言中国与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实力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伙伴。
两者间的贸易关系贯穿了几十年,已经成为双方关系的重要基础。
中东贸易自由区的谈判及其后的实施加速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加深了经贸合作,增强了两者间的互信关系。
本文将探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发展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二、中东贸易自由区的建立及影响1997年,东盟成员国提出了中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计划。
2004年,中国和东盟正式开始谈判,以便将中国包括到该自由贸易区计划之中;2005年,中国加入中东自由贸易区,加速了贸易发展。
该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东贸易区内的贸易量迅速提高。
据统计,2005年建立贸易自由区前,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为约674亿美元,而2019年达到约6412亿美元,多年来不断保持增长。
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减低贸易壁垒,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方便,也巩固了两国间良好的互信关系。
三、2010年至今的贸易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不断普及、加强。
期间,东盟地区的一系列政策推出,加速了双方贸易的发展。
2010年,中东自贸区加快了在金融领域和服务业的合作,这也让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随后,东盟各国的贸易协议也呈现持续进步的态势,维护了区域内的经贸稳定。
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和世界经济的疲软情况下,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依旧保持坚实稳定。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东盟双方之间的贸易持续增长,盘活了经济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未来展望未来,中东自贸区会基于助推人民共同繁荣的目标,继续深化贸易和经济联系。
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主引领,协力推动更广范围的自由化和开放。
此外,在贸易问题上,不仅需要保证贸易的量,也需要提高贸易质量,即保障同等条件下的海关检查及其他贸易保护行为的合理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一)合作概况描述1.贸易额稳定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2022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其贸易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在双方经济贸易中所占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由1995年的2.8%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5%,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22年的16.6%。
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反映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功实施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相比东盟而言,在稍高层次的制造品方面具有优势,而东盟在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2.相互投资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投资额逐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东盟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在数十年间发展迅速,连续数年投资总量仅次于来自东盟内部成员和欧盟的直接投资。
而东盟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放缓,但是也在2022年攻破七十亿美元的大关,总投资量达到空前水平。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稳步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在区内降税之前,中国和东盟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双方的关税水平较高,如印度尼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纺织品(20%)、电子产品(21%)、塑料产品(18%)。
尤其是东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关税水平均在15%以上。
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一些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比较高,比如对泰国的大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高水平进口关税及配额。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现状与前景展望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望未来,随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和2010年自贸区的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现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之后,双方不断推进自贸区建设,于2004年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签署《投资协议》。
在自贸区的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关税水平不断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速自2002年双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007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比计划中的2010年提前三年实现目标。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开始双边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但当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仍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其中,中国出口1141.4亿美元,进口1169.7亿美元。
2009年,双边贸易虽然下降,但也达到2130.1亿美元,减少7.9%,比同期中国外贸整体降幅低6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1063亿美元,减少7%;中国自东盟进口1067.1亿美元,减少8.8%。
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也成为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双方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大幅降低和取消关税为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7月,《协议》开始实施,中国按照规定削减了3408种产品的关税,对东盟的平均进口关税由9.9%降至8.1%。
2007年1月,中国进行第二次降税,降低了5375种产品的关税,对东盟的平均关税进一步下降为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自 东盟 由贸易区 合作
[ 中圈分类号] 14 [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6 2 20 ) 203 -3 10-6 3(06 0-0 80 [ 作者简介] 许宁宁 ( 6 一) 北京人, 一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 10 , 9 中国 副秘书长 ( 主管中方秘书处) 中国一马来 ,
有利于本地区吸 引更多的外资 。 6 .中国与东盟 间经 贸合作 ,由侗 重一般 贸 易向全 4
是 中国第 四大贸易伙伴 ,而 中国在 20 04年一跃成为继
美国 、 欧盟之后东盟的第三 大贸易伙 伴 。 0 5 1 l 20 年 至 O
面合作快速 发展 。 政府的有力推动下 ,次区域经济合 在 作 、科技合作 、旅游 合作 、资源开 发合作 、农业 合作 、
月份 ,中国与东盟 贸易总值就 已达到 1 5 4 美元 , 0 2. 亿
比上年同期增长 了 2 . % 44 。
中国 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 ,是 我国 同样也是东盟 与外
能源合作 、信息产 业合作 、人才培 训合作等 一系列 多领
域的合作 已经启动 而且正 呈突破性 发展趋 势 。
7 .中 国 与 东盟 l 0国 的板 块 市 场 正 走 向 一 个 相 互 溶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 06 i Op n g e al a e 1 H r d n
Fe u br ary 20 06
N 2 ot No. 25 o. T a1 1
【 中国与东亚经济合作】
东盟 自由贸易区货 物贸易协议》 ,按此协议 ,20 年 05
7 月全面启 动了货物 贸易降税进程 。 目前 ,在 中国对外
贸易的 前 2 O个 国家和地 区中 ,东 盟 国家 就 占了 5席 ;
3 8
维普资讯
中国与东盟 贸易额 占中国对外 贸易总额 的 9 2 ,东盟 .%
部建 立的第一个 自由 贸易区 。 A T C F A带来 了一系列新变
化 ,激活 了东亚经 济一体化 。
合的大市场。 A T C FA的建 立,将使相 互间贸易和投 资的
少有 5%是在各种区域 贸易安排下进行的 。 0
我国也不例外 ,一方面高度 重视以 W O T 为代表的多 边贸易体制 ,积极 参与多哈 回合谈判 ;另一方面 ,主动
被称为未来世界 第三大经济体 。 我们在加快开放步伐中
正创造着东亚发展的崭新格局 。 毫无疑 问,决定这场 宏伟创举 的关键在于我 们 1 1
贸易区作为对外经贸政策 ,甚至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可以说 ,世界各大洲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在 加速发展 。 W O 书处估计 , 目前在国际 贸易 中,至 据 T秘
盟1 0国组成的 自贸区已启动了全面建设进程 ,引人关
注 的是 ,这一 自贸区是世 界上 人 口最 多的 自由 贸易区 ,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积极稳妥地与 有关国家和地区商谈 自由贸易区 ,取得了重要进展 。 一
般来说 ,我国在选 择共 同建 自由 贸易 区的国家 或地区
时 ,主要考虑三方面 因素 : 一是政治关系友好或发展相 互问友好关 系意 义重 大 。 二是经 贸互补性强 。 三是有一
个国家如何在开放中合作 ,如何在增进合作中达到 “ 双 赢” ,这是 我们在 自贸区建 设中面临的最大现实 。
一
、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近况
定的市场空间 。 目前为止 ,我国正 在商谈的 自由贸易 到
区一共有 9 ,涉及到 2 个 国家和地区 。 0 4 ,我国 个 7 20 年 与这些 国家和地区的 贸易接近 3 0 0 0亿美元 ,占当年 我 国对外 贸易总额的约 1 4 / ,而且发展潜力还很大 。 2 0 年 1 月底 ,我 国和东盟 1 04 1 0国签 署了 《 中国
西亚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 、 中国一泰 国商 务理事会中方理事 , 北京 国际 友好 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 中国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客座 教授 、 广西大学客座教授 。 研究方 向: 东南 亚经济 。
“ 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 (A T ) C F A ”这一新概念的 出现还仅仅 只有 5 年时间 ,但它所 带来的震撼性影响力 是当初的设计者所没有想象到的 。 现在 ,由我国联手东
一
到 20 年 6 05 月底 ,向 WO T 通报的区域 贸易安排已经 达到 了 38个,其 中大多数是在最近几年 出现的 ,20 2 05 年 1 6月就新增 了 2 个 。 到 1 除了蒙古以外 ,所有 W O T 成
员都 参与了一 个 以上 的 自由 贸易 区或其 他区域 贸易 安
排。 像美国、日 本这些贸易大国,还有印度 、 巴西、南 非这些重要的发展 中国家 ,既高度重视 WO多边贸易谈 T 判 ,又在积极 开展 自由 贸易区的谈判 ,而且把商谈 自由
中 国 一 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前 景 分 析
许 宁 宁
( 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 ,北京 102) 008
[ 摘要]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 (A T )已 一 CF A 进入了全面建设阶 段。 它必 将给这一 区域 带来积极而深刻 的 变化 ,呈现 出崭新 、活 跃、全 面的合作格局 。 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 在 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 题。为促进 CF A A T 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 盟双方应 力促 《 货物 贸易协议》得 以顺利执行 ;双方应加 大合作 力度 ,丰 富合作 内涵 ,拓 宽合作领域 ,创新合 作方 式。中国与 东盟在 C F A 设的 同时 ,应合 力推 动整个 东亚地 区的经济一体化 。 AT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