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合集下载

西方社会学理论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30道总结

西方社会学理论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30道总结

《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题及参考答案Q1:孔德作为实证社会学的开创者,他对于功能主义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早在社会学创始之初,孔德和斯宾塞在构建社会体系时就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把社会看作与生物有同样或相似的运动机理的有机体。

孔德把社会看作是一种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规律的整体,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之间具有一种“普遍和谐”。

孔德的社会学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作为整体应该如何,思考怎样重组社会才能使社会免于动荡和混乱。

在这样的基础上,孔德描绘了重建法国社会和一般人类社会的宏伟蓝图:建立一种道德共识,建立“人道教”,相信科学而抛弃信仰和教条。

因此,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前者研究社会的秩序或结构,后者研究社会进步或变迁。

不过孔德的社会学仍然是哲学似的运用演绎似的方式阐发对科学、社会以及两者关系的哲学思考。

真正完成社会学学科化的是另一个思想大师杜尔干。

//社会学创始人A.孔德致力于将社会学合法化,他使用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当时已经备受推崇的生物科学(与达尔文等有关)中借用术语。

他认为在社会有机体中,家庭是细胞,阶级(阶层、群体)是组织,城市和社区则是器官。

//社会静力学(socials statics)一、社会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学科。

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研究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平衡和和谐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病态,社会革命和动荡就是社会病态的具体表现。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德强力反对把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元素,而是把家庭看作基本的社会单位。

这充分体现了他方法论中的整体性观点,认为社会具有个人所不具有的性质,而且社会会影响个人的情感和行为。

(2)人性假设。

国外社会学考试试卷

国外社会学考试试卷

国外社会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结构还是个体行为?A. 社会结构B. 个体行为C. 社会变迁D. 文化因素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观察研究D. 文献研究3.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应该被视为:A. 个体心理现象B. 独立于个体存在的客观现实C. 社会群体的集体意识D. 个体行为的简单总和4.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阶段是:A. 童年期B. 青春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5.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分层的主要维度?A. 经济地位B. 教育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权力6.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网络和关系对个体或群体的成功有重要影响,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 马克思B. 韦伯C. 布迪厄D. 帕特南7.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问题的特征?A. 普遍性B. 紧迫性C. 争议性D. 个体性8. 社会运动的研究中,资源动员理论强调的是:A. 意识形态的重要性B. 社会结构的影响C. 社会网络的作用D. 资源和机会的利用9. 以下哪项不是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A. 文化同质化B. 经济一体化C. 社会不平等加剧D. 国家主权的增强10.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A. 减少贫困B. 提高教育水平C. 促进社会公正D. 增加社会竞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功能。

1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如何通过社会互动学习社会规范。

13. 解释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网络和个体成功的影响。

14. 讨论全球化对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的潜在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社会分层对个体社会地位和机会的影响。

16. 分析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及可能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案例内容省略]注:请在答题纸上清晰、规范地书写答案,保持卷面整洁。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题2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题2

西方社会学理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出现了三个主要动向,它们是:微观—宏观的整合、(能动性—结构的整合)、理论的综合。

P112、孔德把社会学基本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学静力学,二是(社会动力学)。

3、涂尔干把初民社会划分为简单的单环节社会、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和(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P424、帕森斯的“单元行动”包含四个要素,一是行动者,二是目的,三是情景,四是(规范限定)。

P1705、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论的基本概念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报酬)。

P2236、功能主义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相对应的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后实证主义)。

P332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理论崇尚实用主义传统的国家是【】P8-10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下列不属于社会契约论代表人物有【】P3A.霍布士B.孟德斯鸠C.洛克D.卢梭3、下列有关“机械团结”论述正确的是【】P45A. 机械团结这一概念是帕克提出来的B. 机械团结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C.现代发达社会的团结形式为机械团结D.机械团结是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的基础上的4、“感受”隶属狄尔泰“理解”概念的等级是【】P74A. 1B. 2C.3D.45、狄尔泰把从个人自身内部世界出发去观察社会“最后现实”的方法称为【】P71A. 理解B. 解释C.实证方法D.主观6、按照斯宾塞观点,整个世界由无机领域、有机领域和超机领域组成,下列属于超机领域的是【】P31A.物理学方面B.生物学方面C.心理学方面D.社会学方面7、主张用“文化科学”而非“精神科学”称谓社会科学的学者是【】P78A.李凯尔特B.狄尔泰C.布劳D.科塞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三个主要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动向中,欧洲社会学家主要侧重于【】P327A.微观—宏观整合B. 能动性—结构的整合C. 理论的综合D.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9、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秩序形成原因是【】P48A.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竞争B.国家C.家庭D.常态社会分工10、提出“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P134A.韦伯B.帕森斯C.曼海姆D.涂尔干11、被誉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家是【】P181A.默顿B.帕森斯C.达伦多夫D.孔德12、布鲁默建构其理论的核心是米德的【】P254A.心智B.自我C.社会D.社会行动13、提出“唯意志的行动论”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其作者是【】P168A.科塞B.帕森斯C.默顿D.狄尔泰14、“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的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这是霍曼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P227A.攻击-赞同命题B.价值命题C.成功命题D.理性命题15、布劳提出了四种媒介性社会价值,其中可以运用权威的媒介,并大规模追逐集体目标的组织的媒介的是【】P236A.个别性的价值B.社会贡献和成就的普遍性标准C.合法的价值D.反对的理想16、受西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启发而被科塞提出的社会冲突类型是【】P210A.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B.紧密关系中的冲突C.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D.意识形态下的冲突17、个人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并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具有一种从一群处于协作之中的人那里获得多重自身自我形象的能力,米德认为这类人的自我处于【】P249A.概化阶段B.游戏阶段C.玩耍阶段D.各阶段都存在18、可以通过有效的惩罚措施限制一些社会行动,同时为另外一些行动提供便利的社会资本是【】P433A.义务与期望B.信息网络C.社会规范D.权威关系19、亚历山大认为社会行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集体性结构环境之中,而行动的外部环境则是指【】P336A.人格系统B.文化系统C.社会系统D.个性系统20、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社会学家是【】P442A.哈贝马斯B.柯林斯C.布迪厄D.帕森斯三、多项选择题1、韦伯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立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C.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矛盾D.效率与公平的矛盾E.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2、孔德提出了科学等级体系理论,反映由低到高的有序等级体系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是【】P21A.实证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B.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C.数学→生物学→实证社会学D.实证社会学→数学→生物学E. 形而上学阶段→神学阶段→实证阶段3、达伦多夫认为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包括【】P203-204A.社团的重叠程度B.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C.冲突的调节D.社会流动性程度E.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4、下列描述是加芬克尔对“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解释的有【】P306A.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B.社会的“秩序”的基础,如果有的话,也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C.发达社会是通过其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来实现秩序的D.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E.社会秩序的基础归结为“集体良心”和“集体意识”5、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有【】P432A.社会组织B.义务与期望C.社会规范D.权威关系E.信息网络四、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一切行为方式,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的都叫社会事实。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课程代码:0028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认为,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

( )A.维科B.亚当·斯密C.霍布斯D.孟德斯鸠2.在杜尔克姆看来,防止与解决动乱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新的( )A.法律秩序B.道德秩序C.管理体制D.伦理观念3.帕森斯认为,_______是人类社会最进化的社会。

( )A.日本B.法国C.瑞士D.美国4.“中层理论”的提出者是( )A.孔德B.韦伯C.默顿D.帕森斯5.一个人在近期越经常为了获得某一特定报酬,该报酬的追加对这个人来说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这被称为_______命题。

( )A.成功B.刺激C.价值D.剥夺—满足6. _______是为了保持某个群体确立的准则而做出的努力,它是一种对普遍行为方式的自觉模仿。

( )A.服从B.从众1C.顺应D.崇拜7.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使别人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被称为( )A.误解表演B.补救表演C.神秘化表演D.理想化表演8.舒茨用_______的概念来取代社会学中“社会”这一传统的基础性概念。

( )A.生活世界B.现实世界C.人类世界D.现代社会9.柯林斯认为,处于不同职业地位的人往往表现为截然不同的行为、观点和交往方式,他将职业地位产生的这些观念、行为方式称为( )A.阶级文化B.职业文化C.职业表现D.社会分层10.下边的人群中,不属于马尔库赛所说的新左派的是( )A.知识分子和大学生B.少数民族C.政府官员D.妇女11.不属于权力精英的是( )A.大学教授B.政治权威C.企业巨头D.军事领导12.否定建立客观的社会学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提出的观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样题及答案(2)

《西方社会学理论》样题及答案(2)
根据上述主要观点和考生叙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3、试比较孔德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答:
不同点:
1、两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不同的。孔德注重的是人类精神发展史,其立论的
基础是唯心主义,斯宾塞则注重的是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变化。(2 分)
2、在社会与个人关系上。孔德主张社会优先于个人,而斯宾塞主张个人优
先于社会。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
专 业: 社会学
年级/班级: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2004 级








总分 阅 卷 人 签 名
------------------------------------------------------------------------------------------------------(本试卷为开卷/闭卷考试)
2.理想类型
答:理想类型是韦伯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主观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不是 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来的,而是 一种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的纯逻辑类型。(3 分)可以说,“理想类型”是 韦伯基于价值中立的追求而分析经验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解释模型。(2 分)
3、价值合理性行动
只要考生大体回答了上述核心观点均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 (15 分)
试比较帕森斯与默顿结构功能主义思想的异同。
答:
制卷:文军(社会学系)
帕森斯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并在其以后的 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做出了很大努力,成为结构功能 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和主流社会学的代表与典范。 ( 3 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题

名词解释1.人类进步法则/人类智力发展的三段律2.孔德3.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西方社会学史上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之一,英国社会学奠基人。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包括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他的思想深得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赏识,被视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发展的前提》,《心理学原理》等。

4.社会进化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类整个文明和在每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中都有表现,而且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在继续进行着。

进化是自然的、不可逆的、非直线的。

5.齐美尔乔治齐美尔,德国早期的社会学代表人物之一。

确立了将社会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思想,并基于这种思想,对社会互动的形式和过程进行深入说明。

在19世纪20年代初,为将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了重要的理论工作。

主要著作包括《论社会分化》,《货币哲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等。

6.社会交往形式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互动交往在这种方式中构成了社会现实。

7.社会事实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

8.社会团结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社会团结是维持和控制社会成员的力量。

9.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合。

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

10.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结纽带。

11.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12.社会整合反映群体成员与集体的联系方式和结合状态,实质是一种内聚力,对群体成员产生支持作用。

13.社会失范指道德规范在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中处于相对紊乱状况。

【VIP专享】5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汇总

【VIP专享】5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汇总课程名称:西方社会学理论MA “初级群体”(库利)MA 价值中立性与价值相关性(韦伯)MA 精英循环论(帕雷托)MA 主我与客我(米德)MA 功能分化(斯宾塞)MA 冲突功能(齐美尔)MA 社会唯实论MA 社会进化论(斯宾塞)MA 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MA 社会唯名论MA 实证社会学MA 公社与社会(滕尼斯)MB 社会压制模式(达伦多夫)MB 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MB 社会结构(帕森斯)MB 利已型自杀与利他型自杀(杜尔克姆)MB 命定论MB 科层制(韦伯)MB 社会解组(杜尔克姆)MB 法理权威(韦伯)MB 结构功能主义MB 控制比较法(杜尔克姆)MB 天职观MB 失范(杜尔克姆)MB 方法论个人主义(韦伯)MB 传统权威(韦伯)MB 社会事实(杜尔克姆)MB 理想类型(韦伯)MB 行动系统(帕森斯)MB 感召权威(charisma,韦伯)MB 镜中我(库利)MB 社会整合(杜尔克姆)MB 资本主义精神(韦伯)MB 解释性理解(韦伯)MB 集体意识(杜尔克姆)MB 情境界定(托马斯)MB 社会行动类型(韦伯)MB 唯社会论(杜尔克姆)MB 新教伦理(韦伯)MB 模式变量(帕森斯)MC 交换与地位(霍曼斯)MC 社会冲突论MC 社会交换论MC 前台与后台(戈夫曼)MC 强制性协调组合(达伦多夫)MC 社会行动单元(帕森斯)MC 权力精英(米尔斯)MC 利益团体(达伦多夫)MC 报酬类型(布劳)MC 社会均衡模式(达伦多夫)MC 反功能(默顿)MC 交换与权力(霍曼斯)MC AGIL框架(帕森斯)MC 安全阀(科塞)MC 标签理论MC 印象管理(戈夫曼)MC 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科塞)MC 潜功能(默顿)MC 符号互动论MC 进化共相(帕森斯)MC 公正性期待(霍曼斯)MC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MC 戏剧论(戈夫曼)MC 功能分析范式(默顿)JA 简述符号互动论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JA 简述杜尔克姆社会学方法原则的“唯社会论”特征JA 简述杜尔克姆“自杀论”的理论结构JA 简述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JA 简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JA 简述韦伯的“权威类型”的思想JA 简述韦伯的“科层制”思想JA 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思想JA 简述齐美尔对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影响JA 简述韦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JA 简述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观点JA 简述韦伯方法论中“理解”概念的涵义及功能JA 简述韦伯的“合理性”思想JA 简述韦伯在社会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JA 简述杜尔克姆在社会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JA 简述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JA 举例说明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JA 简述结构功能论的理论预设及研究主题JB 简述社会冲突论的基本观点JB 简述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JB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JB 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JB 简述霍曼斯“交换论”的基本命题JB 简述布劳是如何运用交换过程来说明竞争、分于化、整合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JB 简述默顿对功能分析法的批评要点JB 简述布劳用交换论沟通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理论尝试JB 简述达伦多夫“冲突论”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命题JB 简述科塞“冲突功能论”的基本思想JB 简述帕森斯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JB 简述戈夫曼“戏剧论”的要点JB 简述冲突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JB 简述交换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JB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理论预设及其研究主题JB 简述功能论与冲突论在解释社会分层现象的分歧JB 简述“社会结构”在结构功能论者与符号互动论者视野中的歧异JC 简述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JC 简述孔德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JC 简述托马斯“情境界定”思想及其对符号互动论的影响JC 简述库利“镜中我”思想及其理论启示JC 简述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主要区别LA 比较并评述“结构功能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方法论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LA 试评结构功能分析的“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LA 阐述默顿“功能分析范式”的要点并说明这一范式是如何完善功能分析方法的LA 试评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要点LA 概括并评析布劳“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题LA 评析社会交换论的利弊得失LA 试析符号互动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LA 比较并评析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异同LA 试评达伦多夫关于“两种社会基本模式”各自要素及理论假定的观点LA 阐述并比较科塞与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要点及区别LA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互动关系的LA 试论达伦多夫冲突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展开形式LA 概述和评析“社会交换论”的理论预设、概念框架、研究主题及分析重点LA 试述“符号互动论”所提供的理论视域并评析其意义与局限性LA 阐述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对立,并举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观点LA 试评实证社会学的理论预设LA 试析帕森斯的“模式变量论”及其理论功能LB 评述“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分歧LB 结构功能论是如何看待社会、个人及其互动关系的LB 择要区分社会学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概念的几种不同界定,并评述由此导致的理论视野及研究取向的歧异LB 试阐述并评价西方理论社会学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分歧及其各自得失LB 社会交换论是如何阐释群体结构和权力的生成的LB 试论韦伯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所贯彻的方法论原则LB 试述“结构功能论”的基本假设并评价其贡献及阙失LB 试论韦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主题及其理论视域LB 试析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视野LB 试述韦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其宏观历史研究之间的逻辑环节LB 试评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思想LB 结合“自杀论”的研究步骤论述杜尔克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LB 试述韦伯“合理性”思想及其在社会学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LB 试评杜尔克姆的《自杀论》在实证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LB 试评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基本观点及逻辑线索。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西方社会学期末复习题2022秋一、单项选择题1、从实践出发来分析社会结构,()论述了社会结构的运动变化,包括社会结构运动的动力、过程和趋向等方面。

A.吉登斯B.恩格斯C.哈贝马斯D.马克思2、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 社会行动D.社会规律3、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A.情感沟通B.姿势对话C.语言交流D.意义表达4、黙顿认为,()功能就是那些并非人们预先期望和公认的功能。

A.潜在的B.显性的C.反面的D.正面的5、科塞以()理论为基本前提研究冲突,他提出冲突对社会系统具有“社会安全阀”的功效。

A.马克思主义B.功能主义C.社会变迁D.社会转型6、迪尔凯姆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称为()。

A.社会现象B.社会行动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7、柯林斯展开冲突理论从微观迈向宏观研究所使用的核心观念是()。

A.互动仪式链B.利益关系C.阶级斗争D.社会矛盾8、曼海姆提出的()是以人类认识活动同社会存在的关系为对象展开的。

A.发展社会学B.知识社会学C.解释社会学D.实证社会学9、哈贝马斯认为,()行动中的规范结构展开于主观与主观之间,亦即展开于人与人之间。

A.目的理性B.工具理性C.价值理性D.交往10、以社会差异为基础和以符号价值为消费对象的消费社会,有不同于生产社会的运行逻辑,()称之为消费的社会逻辑。

A.丹尼尔·贝尔B.卡斯特C.曼海姆D.鲍德里亚11、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是()实证社会学的两大主题。

A.齐美尔B.迪尔凯姆C.韦伯D.孔德12、马克思用()概念来论述社会结构的不同类型,它标志着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

A.社会形态B.社会转型C.社会变迁D.社会运动13、迪尔凯姆认为,引起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B.社会分工C. 社会转型D.社会冲突14、结构—功能理论在()的社会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给出了从宏观层面把握社会系统矛盾运动、争取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A.孔德B.阿隆C.霍曼斯D.蒂里阿基安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B.运用象征符号C.解决象征符号D.创造象征符号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A.目标群体B.参照群体C.功能群体D.利益群体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A.符号B.利益C.情境D.价值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A.布卢默B.托马斯C.米尔斯D.米德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A.柯林斯B.达伦多夫C.李普塞特D.马尔库塞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A.利奥塔B.詹姆逊C.托夫勒D.贝尔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B.符号C.身份D.阶层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B.文化系统C.社会系统D.人类行为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B.社会现象C.社会知识D.社会常识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A.布劳B.霍曼斯C.卢曼D.帕森斯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A.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杜尔克姆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A.教育B.军事C.政治D.科技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A.社会分化B.社会整合C.社会系统D.越轨行为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A.实证的B.可操作的C.间接观察D.非实证的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A.合作B.竞争C.和解D.自我约束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A.剧本期望B.剧情C.剧组D.印象管理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C.李普塞特D.科塞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A.科塞B.柯林斯C.达伦多夫D.李普塞特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B.登津C.达伦多夫D.李普塞特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A.体制危机B.合理性危机C.同一性危机D.合法性危机不属于贝尔所指出的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的是A.教师B.工程与科学技术人员C.科学家D.政府要员蒂里阿基安的“革命来临的指标”包括“零”点、“一”点和A.中介点B.临界点C.关节点D.无政府状态24.下边的人群中,不属于马尔库赛所说的新左派的是(D)A.知识分子和大学生B.少数民族C.政府官员D.妇女托夫勒把正在到来的西方社会称为“超工业社会”,把这种未来社会的力量称为A.未来的冲击B.信息时代C.第三次浪潮D.技术主义杜尔克姆提出社会学研究七个准则的著作是A.《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B.《社会分工论》C.《自杀论》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默顿认为,社会结构解体的结果是A.自觉行为 B.法律行为C.道德行为D.越轨行为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这就是A.想象学习 B.角色扮演C.社会解组D.托马斯定理加芬克尔开创了A.理解社会学 B.民俗方法学C.表演互动论D.结构功能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旗手的一种影响较为广泛的理论学派是A.冲突理论 B.批判理论C.后现代理论D.介入理论31.1896年,_(A)_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的社会学家,并创办了《社会学年鉴》。

A.孔德B.韦伯C.帕森斯D.杜尔克姆社会生活中的间接交换需要一种“一般等价物”,不然用于交换的东西就不能进行价值的比较,这是指A.普遍主义价值B.特殊主义价值C.权力合法化价值D.共同价值33.布劳认为共同价值是_(D)_的媒介。

A.直接交换B.社会结构C.社会交换D.间接交换修改了经济学第一原理。

A.米德B.库利C.布劳D.霍曼斯35.“中层理论”的提出者是(C)A.孔德B.韦伯C.默顿D.帕森斯舒茨用____的概念来取代社会学中“社会”这一传统的基础性概念。

A.生活世界B.现实世界C.人类世界D.现代社会37.否定建立客观的社会学的可能性,这是_(C)_提出的观点。

A.批判理论B.结构主义理论C.后现代主义理论D.交换理论蒂里阿基安选定的革命来临的指标中,“一”点表示A.乌托邦状况B.平静时期C.革命的顶点D.重建社会时期39.詹姆逊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因”在于(B)A.科学主义B.后现代主义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主题是(A,D)A.社会秩序B.社会冲突C.社会分层D.社会变迁E.社会组织2.杜尔克姆的“社会主义”反抗的是(A,C)A.自由放任经济学 B.资产阶级思想C.个人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学说E.资产阶级自由化3.李普塞特试图架通_(A、B)_之间的“鸿沟”。

A.冲突论 B.功能论C.秩序论D.互动论E.交换论马尔库塞找到的新左派队伍中,包括的社会集团有A.知识分子B.大学生C.少数民族D.工人阶级E.妇女5.下列学者中属于冲突论代表人物的是(A、B)A.科塞 B.达伦多夫C.柯林斯D.李普塞特E.默顿6.社会批判理论同时受_(A、D)___的影响。

A.马克思主义B.结构功能论C.现象学主义D.存在主义E.精神分析理论7.达伦多夫认为,利益的两种形式是(B、C)A.经济利益B.潜在利益C.显现利益D.精神利益E.政治利益8.根据戈夫曼的拟剧论,印象管理的策略包括(A、C、E)A.理想化表演B.误解表演C.神秘化表演D.强制表演E.补救表演二、填空题1.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哈贝马斯区分了四种行动类型,分别是:目的论行动、规范性行动、戏剧行动和交往行动。

2.米尔斯认为,美国有一个控制着国家命运的小集团,它们由政府、_工业_与军队三类组织的领袖组成。

3.卢曼的社会分化概念脱离了社会学中二分法的传统方法,提出了三种社会分化的类型,即:区隔分化、_分层和功能分化。

4. 卢曼的社会分化概念是“_认为社会分化主要就是系统的分化_”。

5.在社会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把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称之为“_社会地位_”,并把其作为进行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

6.在柯林斯的冲突理论中,冲突的根源有三个:一是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二是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三是强制力量。

李普塞特指出,______是道德主义者的主体。

8.马尔库塞指出,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正在成为“_病态社会_”,即“没有对抗的社会”,对现存秩序只有肯定面而没有否定面的社会。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行业为基础的,因此它是______之间的竞争。

10.艾斯特斯创立了一个世界社会福利发展的评估模型,即“_社会进步指数__”。

布希亚指出的后现代时期的三个特征分别是:拟象、______和内爆。

霍布斯认为,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在前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社会契约,人们处于不断的______之中。

13.在杜尔凯姆看来,社会分工是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而_集体意识__是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詹姆逊指出,______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因”。

15.托夫勒把人类的文明划分为三个阶段,即:_农业社会_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超工业社会的文明。

非选择题部分三、名词解释1.机械团结答:这个概念是由杜尔克姆提出来的,认为它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

是建立在社会中缝纫之间的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

2.社会张力3.镜中自我答: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4.社会分化5.病态社会答: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所具有的特点,使得他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充分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

6.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答:是人的直接性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等、回忆过去预料将来的现象世界。

7.病态社会答: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所具有的特点,使得他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充分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

8.印象管理四、简答题1.布劳的社会交换定义及满足条件答:布劳认为,个人或群体要保持社会独立性(即不单方面依赖他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战略资源。

具体地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作为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和利益的有效诱因的所有必要资源,那么他就受到了保护而不会变得依赖于任何人。

群体也是如此。

(2)替代来源。

具体地说,一个人如果在别处也能获得某种服务,又可以替代某种服务的提供者,那么他就不必非得依赖于某人不可。

群体也是如此。

(3)强制力量。

具体地说,一个人如果具备运用强制力量迫使别人提供必要的利益或服务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必依赖于特定的人。

群体也是如此。

(4)减少需要。

具体地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没有某种服务的情况下也能过得下去,那么他就不必一定去依赖某种服务的提供者。

群体也是如此。

2.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倾向有哪些?答: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倾向大体可以归纳如下:一、反对整体化的倾向。

所谓整体化的倾向,是指社会科学理论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重寻找模式化的关系和宏观的历史规律。

后现代主义不仅否定现实的整体性,也否定历史的整体性,它认为,由于研究者学识的有限,人生经历的短暂,理论的局限,人们只能发现“微观的小故事”,根本不可能发现人类历史发展额规律。

研究了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段历史时期,便断言掌握了历史发展规律,这种做法是危险的。

二、反对单一的理论视角。

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环境,其观点也是多元的。

因此,只从阶级或经济的观点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单一的理论视角是难以揭示复杂的社会矛盾的。

三、重视话语分析。

后现代理论认为,权力关系存在于日常话语的风格上。

通过对日常话语的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于知识和传统之中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四、否定建立客观的社会学的可能性。

后现代理论认为,任何学科只是都是历史与文化条件的产物,都是其先人假设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客观的社会学是不可能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