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如何实施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必要时可引入心理咨询服务。
何为护理评估与随访?
何为护理评估与随访? 评估工态。
定期更新评估记录以跟踪病情变化。
何为护理评估与随访? 随访计划
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在妊娠期间的安 全。
该疾病在妊娠期间可能加重,需特别关注。
什么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
ITP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 及遗传因素有关。
妊娠期间,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免疫反应。
什么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影响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异常出血,增加 剖宫产等并发症的风险。
胎儿也可能面临早产和生长受限等风险。
面临剖宫产或其他手术时,需提前进行评估与准 备。
与麻醉科及外科团队密切沟通。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关于ITP及其影响的教育,增强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患者记录症状并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
如何实施护理?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指示,合理使用药物,如皮质类固 醇等。
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谁需要进行护理?
谁需要进行护理?
高风险人群
所有妊娠合并ITP的患者都需进行密切监测和 护理。
特别是既往有ITP病史或血小板计数极低的孕 妇。
谁需要进行护理? 患者特征
包括年轻孕妇、初次妊娠、以及有家族史的 个体。
需特别注意她们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谁需要进行护理? 监测对象
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及相关临床症状。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2. 谁需要进行护理? 3. 何时需要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 5. 何为护理评估与随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

心理状态评估
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 患者是否出现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 度,评估患者对治疗和护 理的配合程度。
社会支持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 持情况,评估患者是否得 到足够的情感支持。
家庭支持情况评估
家属认知
评估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 解家属对患者的照顾能力和支持
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避免 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 物相互作用。
药物副作用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 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 理。
病情观察与记录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出 血情况及其他相关指标,以便及
时了解病情变化。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 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和护理

CHAPTER
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 异常攻击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下 降,增加出血风险。
特点
ITP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为20-50 岁,起病突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 发作。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ITP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 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药物 等因素有关。
患者的特殊需求。
延续性护理
03
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护理服务,包括定期回访、远程监测
等,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患者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评估护 理效果。
康复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3 . 2 . 2 症 状 及 体 征
1 . 1 免疫 因素
免疫 因素参与 可能是 I T P发病 的重要 原 因。
1 . 2 肝 、脾 因素 。
1 . 3 感染。
般 出血 症 状 轻 ,主 要 表现 为 反 复发 作 皮 肤 及 黏膜 瘀 点 、瘀 斑 。女性 病 人 可 有月 经 过 多 ,可 因反 复 失 血 而发 生 贫血 症 状 。经 治疗 后 少 数病 人 可 获痊 愈 或 缓解 ,反复 发 作
血 也 常 见 。颅 内 出血 少 见 ,但 常危 及 生命 。急性 型病 程 经 常 呈 自限性 ,多在 数 周 内恢 复 ,极 少 数 病程 超 过 半年 ,转 为 慢性 。肝脾 常肿大 ,少数 可 以触及 。
血小板减少 ; 骨 髓 巨核 细 胞 成 熟 障碍 ,血液 中 出现抗 血 小 板 自身 抗 体 等 。依 其表 现 可 分 急 性及 慢 性 两 型 ,急 性型 多
4 临床表现
4 . 1 急性型
4 . 1 . 1 起病 起病 急骤 , 多见 于儿童 , 多 在冬 、 春 季发 病 , 起病 前 l~ 3 周 常有 上 呼 吸 道 或病 毒 感 染史 ,如 风疹 、水痘 、流 行 性腮 腺炎 ;少 数患 儿 在 麻疹 疫 苗 接 种后 发 病 ,可有 畏 寒及 发 热 表现 。
O 引 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 d i o p a t h i c t h r o mh o c y t o p e n i c p u r p u r a ,I T P ) 是 一 种最 常 见 的血 小 板 减少 性 紫 癜 ,是 由 于 外周 血 的血 小 板 免疫 性 破 坏 ,使 其 寿命 缩 短 ,造 成 血 小板 减少 的出血 性疾 病 。临床主 要表 现为皮 肤 、 黏膜 、 内脏 出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2021/4/2
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感染: 80%急性病人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 呼吸道感染史。
(二)免疫因素 (三)肝、脾和骨髓的因素 (四)其他
女性:绝经前和青春期后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Plt破坏增多
2021/4/2
7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
多见于儿童,病前1-2周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特 别是病毒感染史。
出汗、肌肉痉挛、发热等副作用等。
2021/4/2
23
【健康教育】
1. 向病人讲清预防出血的保健措施,对于儿童病人则需进 一步向家长说明。以便家长帮助监督。
2. 教会病人进行自我监测,如观察皮肤粘膜的瘀斑、瘀点 有无增加,有无尿、便异常,有颅内出血的表现,发现 以上异常应及时就医。
3.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2021/4/2
19
【护理措施】
1、预防出血
2、药物治疗护理 3、病情观察 4、心理护理 5、预防感染
2021/4/2
20
护理重点1
预防脑出血:血小板低于20-30×109/L要嘱病人: 以卧床休息为主,通便、镇咳和使用抗生素以免 引起颅内高压
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 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 情,及时记录。
常30~80×l09/L
巨核细胞 增加或正常,体积小,
明显增加或正常,
胞体大小正常,颗粒型多
胞浆颗粒少,无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生成减少
病程
4~6周,80%以上可自行缓解
2021/4/2
反复发作,迁延数年
12
四、辅助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养生小知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养生小知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那种办法?
文章导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是一种自发性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首选一定要注意护理,尤其是出血的护理,其次就是药物的应用和护理。

1.出血的护理。

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须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

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就要到医院治疗。

2.思想准备。

慢性型病期较长,无论病人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内护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3.药物应用与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激素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有无以下反应。

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看下.
4.脾切除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疗法之一,其手术指征:
①慢性ITP,内科积极治疗6个月无效。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差,或需用较大剂量维持者(30~40mg/d)。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 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为什么进行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护理? 5. 护理效果评估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定义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介导的 疾病,导致小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确保患者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监测药物副 作用。
需教育家长了解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的皮肤表现、出血倾向及总体健康 状态。
通过观察紫癜的消退情况来判断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评估
血小板数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评估病情变化。
应记录每次检查结果,以便分析趋势。
护理效果评估
家长反馈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护理过程的意见和 建议。
通过家长的反馈来调整护理策略,确保患者的需 求得到满足。
谢谢观看
该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出血倾向和可能的脾 肿大。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行病学
此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学龄前儿童。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等 因素有关。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淤血、鼻出血等症状 。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需及时就医。
包括观察出血症状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门诊随访
患者在出院后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门诊复查。
每次复查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性期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n ur s i ng me a s ur e s c a n e f f e c t i ve l y r e du c e c ompl i c a t i o ns a n d pr o mo t e t he
关键词 : 特 发 性 血 小板 减 少性 紫癜 ; 免
i o p a t h i c t h r o mb o c y t o p e n i a p u r p u r a ( I TP) p a t i e n t s .M e t h o d s : A r e t r o —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f o r 4 6 c a s e s o f I TP p a t i e n t s wh o we r e
疫; 护 理
r e c o v e r y o f I TP p a t i e n t s . Ke y w o r d s i d i o p a t h i c t h r o mb o c y t o p e n i c p u r p u r a , I TP; i m mu n i t y ; n u r s i n g
性 分析 我 科 2 0 1 0年 1月一 2 O 1 2年 1 O 月收治 的 4 6例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病人 , 进行 严密观察病情 、 认 真 药 物 护
理 、 严格基础 护理 、 加 强 与 病人 家 属 沟 通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o s u mma r i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i d — 中Biblioteka 分类号 : R 4 7 3 . 5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1.小儿,13岁。

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及大便中带血一天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患流感史,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家长了解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为A.细菌直接感染B.自身免疫C.变态反应D.病毒E.寄生虫【答案】:B【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2.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A.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B.急性型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不易察觉C.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内脏出血多见,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D.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E.急性型大部分会转变为慢性型【答案】:E【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

其余选项均正确。

3.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A.血小板计数减少B.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C.出血时间延长D.血小板寿命缩短E.束臂试验阴性【答案】:E【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4.小儿,7岁。

体温突然升高达39℃,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部分出现大片瘀斑。

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A.10×109/LB.20×109/LC.50×109/LD.60×109/LE.80×109/L【答案】:B【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症状、出血量, 1.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症状、出血量, 准确判断出血程度,以便及时止血。 2.消除病人恐惧及紧张情况,按医嘱给予止 2.消除病人恐惧及紧张情况,按医嘱给予止 血药,做好输血护理,准备一切抢救用品, 做好抢救配合。
(三)症状护理
皮肤出血勿搔抓皮肤, 鼻腔出血不止,要用 油纱条填塞。便血、 呕血、阴道出血时需 卧床休息,对症处理。
(四)预防脑出血
血小板计数在20*10 /L以下时应警惕脑出 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下时应警惕脑出 血,便秘、剧烈咳嗽会诱发脑出血,故便 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露,剧咳者可用镇咳 药。
(五)药物护理
本病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向 病人及家属解释药物副作用(库综合 征),说明在减药、停药后不良反应可以 逐渐消失,以避免病人忧虑。还应定期为 病人检查血压、尿糖、白细胞计数,发现 可疑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因素 病人体内有病理性免疫所 1.免疫因素 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与抗 体结合后易遭破坏。抗体不仅导致 血小板破坏同时也影响巨核细胞成 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2.脾脏因素 体外培养证实慢性型病人 2.脾脏因素 脾脏能产生血小板特异性igG,与 脾脏能产生血小板特异性igG,与 抗体结合的血小板主要的脾脏遭到 破坏,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 7~11天,ITP病人血小板寿命明 7~11天,ITP病人血小板寿命明 显缩短,约为1~3天。另外,病人 显缩短,约为1~3天。另外,病人 做脾脏切除后,多数血小板计数上 升,表明脾脏在发病机制中可能起 主要作用。 3。其他因素 慢性型多见于女性,青 春期后及绝经期前易发病,可能与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增强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对与自体抗体结合 的血小板的破坏有关。
祝姐妹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祝姐妹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
二、临床表现
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半数以上见于儿童,起病前1~4周常有 1.急性型 半数以上见于儿童,起病前1~4周常有 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可出现畏寒、 发热,全身的皮肤、粘膜出血,可有大片瘀斑, 甚至血肿。鼻、齿龈,口腔及眼结膜出血常见, 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也常见。颅内出血是致死的 主要原因。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 主要原因。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 2.慢性型 以青年女性多见。起病缓慢隐匿,一般 2.慢性型 无前驱症状。出血症状较轻,常反复发作皮肤及 粘膜瘀点、瘀斑,可伴轻度脾大,女性病人月经 过多较常见,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迁 延多年。
四、护理问题
组织完整性受损 皮肤、粘膜出血与血小板 减少有关。 焦虑 与反复发作血小板减少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有关。 潜在并发症 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有关。 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血小板计数在(30~40) 1.休息与活动 血小板计数在(30~40) *109/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 /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 血小板在(30~40) 血小板在(30~40)*109/L以下者,要少 /L以下者,要少 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衡。 2.饮食 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2.饮食 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七、健康教育
本病急性型大多数病人数周至四个月可恢 复正常,慢性型常反复发作多迁延不愈, 可达数年或更长时间,很少自然缓解。 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低于 50*109/L,勿做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 /L,勿做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 步,预防各种外伤;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 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 辛、右旋糖苷等;定期门诊复查,坚持治 疗。
袁学科
定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出血综合症, 出血综合症,由于外周血的血小板免疫性破 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 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板减少性的 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 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 粘膜及内脏出血; 粘膜及内脏出血;骨髓巨核细胞发育及成熟 障碍;血小板计数减少、 障碍;血小板计数减少、生成时间缩短和抗 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分急性和慢性, 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分急性和慢性,急性 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 40岁以下 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 女性常见。 女性常见。
三、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 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感染时应使用 1.一般疗法 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滞单核2.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血小板,并降低血管通透性。口服泼尼松每次 10~20mg,每日三次,病情急重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10~20mg,每日三次,病情急重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可逐渐减量,常用小剂量(5~10mg)维持 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可逐渐减量,常用小剂量(5~10mg)维持 3~6个月。 3~6个月。 3.脾切除 适应症:a·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b·糖皮质激素 3.脾切除 适应症:a 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b 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每天30mg。脾切除作用机制是减少血 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每天30mg。脾切除作用机制是减少血 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的病人可获疗效。 小板破坏及抗体的产生,切脾后约70%的病人可获疗效。 4.免疫抑制剂 用以上方法无效、疗效差或不能切脾者,可加用免疫抑 4.免疫抑制剂 制剂,或单独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副 作用,使用时应慎重。 5.输血和输血小板 适用于危重出血者、血小板低于20*109/L者,脾切 5.输血和输血小板 适用于危重出血者、血小板低于20*10 /L者,脾切 除术前准备及其他手术及严重并发症,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有 较好止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