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题库2-1-8
中西医结合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A、老人B、儿童C、青年D、壮年E、婴儿2、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的是A、饮食因素B、环境因素C、遗传因素D、传染病E、病毒或细菌感染3、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A、40岁以下女性B、40岁以上女性C、40岁以上男性D、40岁以下男性E、无性别差异二、A21、高某,女性,6岁,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但近日皮肤多处瘀点、瘀斑,牙龈出血,不伴发热。
血象检查白细胞0.9×109/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38×109/L。
可能的诊断是A、上呼吸道感染B、白血病C、过敏性紫癜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2、上感2周后出现皮肤瘀点,血小板检查为3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曾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就诊时表现为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
应诊断为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D、过敏性紫癜,瘀血内阻证E、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三、B1、A.犀角地黄汤加减B.玉女煎加减C.玉屏风散加减D.桃红四物汤加减E.补阳还五汤加减<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瘀血内阻证治宜选用A B C D E<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证治宜选用A B C D E<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治宜选用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常见于儿童。
【该题针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处理要点及试题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处理要点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
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好发于青年女性。
本病不影响生育,因此合并妊娠者不少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病因编辑急性型多发生于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明显增高。
慢性型发病前多无明显前驱感染史,目前认为发病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例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PAIgM、PA-C3。
慢性型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并且容易复发,表明雌激素增加对血小板有吞噬和破坏作用。
2临床表现编辑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
起病前1~3 周84%的病例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
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或血肿。
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
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疱。
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多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
脾脏常不肿大。
血小板显着减少,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病人可自行缓解。
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半年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慢性型常见于年轻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缓慢或隐袭,症状较轻。
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至数月。
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数(10~50)×109/L可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数<10×109/L 常有严重出血。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齿龈及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也有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考试重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属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好发:儿童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史。
典型表现:有发热、畏寒,全身性皮肤、黏膜出血,皮肤瘀斑可融合成片或形成血疱,口腔黏膜血疱死亡原因:颅内出血慢性好发:成人,女性>男性。
出血特点:相对较轻,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表现:以四肢远端多见,以鼻、牙龈出血多见。
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20×109/L2.骨髓象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幼稚型增加。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多数阳性。
诊断标准(1)血小板减少。
(2)脾不大。
(3)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成熟障碍。
(4)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切脾有效;③PAIgG增多;④PAC3增多;⑤血小板寿命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处理要点】1.一般支持疗法注意休息,防止外伤。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药物。
3.脾切除泼尼松治疗无效;停用或减量泼尼松后复发者;需大剂量泼尼松维持者。
4.其他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激素治疗及脾切除后疗效不佳。
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用于难治性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下,出血严重者的紧急抢救。
6.输注血小板悬液血小板严重减少、严重出血病例的抢救及脾切术前或术中采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A.骨髓巨核细胞消失B.凝血时间延长C.血小板术寿命缩短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E.Coombs试验(+)『正确答案』C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型ITP与感染因素有关B.血小板寿命缩短C.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D.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E.临床上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正确答案』C女,25岁。
间断牙龈出血、皮肤瘀斑2个月,反复发生口腔溃疡。
查体:双下肢和腹部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可触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 3.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 哪些? 5.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皮肤紫癜、易出血 等进行初步评估。
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其他血液指标 多正常。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也是诊断的 重要步骤。
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骨髓检查以排除其 他血液疾病。
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 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其他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脾切除手术或 其他治疗措施。
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切除可提高 血小板水平。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如何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提示遗传易感性。
但具体遗传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环境因素
某些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和药物使用,可 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如EB病毒、HIV等感染可能与该病相关。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如何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表现
骨髓检查可帮助确认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 疗方法有哪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观察与随访
血液病考点(题库版)

血液病考点(题库版)1、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18×109/L,近期将实施胃切除术,下列治疗中不适当的是()A.静注丙种球蛋白B.血浆置换C.静脉注射环磷酰胺D.血小板输注E.大剂(江南博哥)量甲泼尼龙静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尽快将血小板数量补充足够多再行外科手术。
可静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大剂量甲泼尼龙静注。
但不可静脉化疗,会导致血象更低。
2、单选女性ITP患者,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200个/片,产板巨核细胞减少,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宜()A.反复输浓缩血小板B.首选糖皮质激素C.激素使用6个月无效可行脾切除D.如患者妊娠可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E.如患者应用激素无效也可加用长春新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TP患者自身存在血小板抗体,反复输注浓缩血小板加重抗体的产生。
ITP患者在无出血倾向时可不予输注血小板。
3、单选关于急性输血溶血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为血管外溶血B.可由血型不合引起C.突感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头胀痛D.可并发DIC出血不止E.输液和碱化尿液治疗正确答案:A4、单选?女性,26岁。
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
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
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
若确诊首先应进行()A.骨髓象检查B.血vWF测定C.PT测定D.D-二聚体测定E.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正确答案:A5、单选女性,20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增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首选方法是()A.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B.输注血小板C.应用免疫抑制剂D.应用纤溶抑制剂E.脾切除正确答案:A6、单选成人实验室检查:HGB78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25μmol/L,血清铁蛋白200μg/L,血清总铁结合力60μmol/L,HGBA25.0%,网织红细胞计数0.03,符合以上项目的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慢性病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海洋性贫血正确答案:E7、单选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试题

2019年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一、A1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发热B、贫血C、颅内出血D、失血性休克E、感染2、可成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唯一临床症状的是A、皮肤出血B、月经量过多C、贫血D、轻度脾大E、鼻出血3、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错误的是A、出血停止后,即可停药B、复发时再应用仍有效C、开始时剂量宜大D、血小板值接近正常后,用药维持数月E、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4、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营养性贫血E、红细胞增多症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确诊意义的是A、血小板计数减少B、可见巨大畸形血小板C、出血时间延长D、凝血酶原消耗不良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6、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A、幼儿B、儿童C、青年女性D、壮年男性E、老年人7、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儿童多见B、常有发热C、皮肤黏膜出血D、便血、尿血E、关节痛二、A21、患者女性,30岁。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2、患者,女性,44岁。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不妥的指导是A、为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B、告知病人应遵医嘱坚持服药C、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小板D、应禁止活动减少外伤的发生E、患病期间不宜使用阿司匹林3、王某,女性,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年。
目前血小板计数下降为15×109/L,护士对其进行护理时,最应警惕的表现是A、发热B、咳嗽C、肛周疼痛D、剧烈头痛E、皮肤出血点增多4、患者女,28岁,印刷厂彩印车间工人。
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半个月后好转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A、必须调换工种B、坚持饭后服药C、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E、若无新发出血可自行停药5、某女性青年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衄、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适当限制活动B、预防各种创伤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6、患儿女,1岁,因急进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治疗,医嘱监测血小板的最主要目的是A、及早识别颅内出血的发生B、及早识别皮肤出血C、及早识别黏膜出血D、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E、预防出血性休克三、A3/A41、患者女性,30岁。
临床技能考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分析

临床技能考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分析快速记忆:青年+出血+瘀斑+血小板降低=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ITP慢性型可能性大试题编号:49(2015年)试题编号:50(2015年)试题编号:65(2015年以前版本)试题编号:69(2015年以前版本)先锋医学联盟友情提示:因第本题图片模糊,部分数据无法给大家提供,望谅解!✧知识点扩展➢青年女性+出血倾向+血小板降低(小于100-109),红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ITP慢性型可能性大◆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平均体积、功能、生存时间)、出凝血功能检查、骨髓检查、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腹部B超、ANA谱、血清蛋白电泳、血清IgG/IgA/IgM/C3/C4测定◆治疗:立即输注血小板、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5天、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脾切除。
达那挫口服。
➢发热+出血倾向+胸骨压疼+感染+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原、幼细胞)=白血病◆辅助检查:骨髓活检/干细胞培养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凝血象、腹部B超、肝肾功能。
◆治疗:对症支持、化疗、骨髓移植。
➢发热+出血+全血细胞减少+早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多部位出血+ 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试验阳性=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淋巴瘤快速记忆:青年男性+双侧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病理大量单一异常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试题编号:48✧知识点扩展➢青年+双侧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病理大量单一异常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辅助检查:X线,CT,淋巴结和组织活检◆治疗:放疗,化疗,联合化疗➢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病理检查=霍奇金淋巴瘤◆分类: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耗竭型;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辅助检查:X线,CT,淋巴结和组织活检◆治疗:放疗,化疗,联合化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一、A1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A、幼儿B、儿童C、青年女性D、壮年男性E、老年人2、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是A、发热B、贫血C、颅内出血D、失血性休克E、感染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确诊意义的是A、血小板计数减少B、可见巨大畸形血小板C、出血时间延长D、凝血酶原消耗不良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4、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A、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营养性贫血E、红细胞增多症5、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错误的是A、出血停止后,即可停药B、复发时再应用仍有效C、开始时剂量宜大D、血小板值接近正常后,用药维持数月E、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6、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儿童多见B、常有发热C、皮肤黏膜出血D、便血、尿血E、关节痛7、可成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唯一临床症状的是A、皮肤出血B、月经量过多C、贫血D、轻度脾大E、鼻出血二、A21、患者女性,30岁。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2、患者,女性,44岁。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不妥的指导是A、为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B、告知病人应遵医嘱坚持服药C、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小板D、应禁止活动减少外伤的发生E、患病期间不宜使用阿司匹林3、某女性青年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衄、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适当限制活动B、预防各种创伤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4、王某,女性,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题库2-1-8
问题:
[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脑出血
B.-心源性休克
C.胃肠道出血
D.骨髓机能不全
E.消耗性血液凝固病
问题:
[单选]关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是()
A.主要见于男性
B.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
C.女性青春期易发病
D.多有淋巴细胞增多
E.常于发病后4周自行缓解
问题:
[单选]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型ITP与感染因素有关
B.血小板寿命缩短
C.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
D.临床上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E.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
(在线小游戏 /)
问题:
[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肌肉血肿
B.鼻衄
C.月经过多
D.口腔黏膜出血
E.皮肤瘀点
问题:
[单选]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贫血应首选下列哪种检查()
A.血清铁蛋白测定
B.血清叶酸测定
C.血红蛋白电泳
D.酸溶血试验
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问题:
[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
A.长春新碱静脉滴注
B.脾切除
C.输浓缩血小板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E.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ITP首选治疗措施。
一般选用泼尼松,剂量为每天1~2mg/kg,口服。
待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缓慢减量。
小剂量(5~10mg/d)维持治疗3~6个月。
问题:
[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观察骨髓增生情况
B.观察有无巨核细胞增生及血小板生成变化
C.测定血小板寿命
D.观察血小板数量及形态
E.证明有抗血小板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