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形的融合 心与身的交流

合集下载

形容心与心的交流的诗

形容心与心的交流的诗

形容心与心的交流的诗形容心与心的交流的诗: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释义: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2、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金朝:王寂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

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

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释义:漫游风尘十年一觉湖州梦,仍像旧时一样久别重逢。

四目相对心意相同,却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时恨自己为什么来晚,芳艳的春事尽已成空。

恼恨这无情的春风,吹得疏荫绿遍吹尽了姹紫嫣红。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释义: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离散。

顾影自怜好象离群的旅雁,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分散的亲人都会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4、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释义: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人与人之间是一场以心换心的句子

人与人之间是一场以心换心的句子

人与人之间是一场以心换心的句子
1、人与人之间,全靠一颗心,情与情之间,全凭一寸真。

将心比心,要有心,以心换心,是交心。

2、人与人之间是心与心的交流,人走茶凉;情与情是真心实意,虚情假意,请不要打扰现在的安宁。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唯有真心才能换来交心。

如果有人惦记自己,再远的路,多么困难都是近的。

3、熟悉的陌生了,陌生的走远了;人在情在,人走茶就凉。

其实人与人之间,全靠一颗心;情与情之间,全凭一寸真。

将心比心,要有心;以心换心,是交心。

若相知,莫相弃;若相惜,莫相离。

4、爱是相互的,想要获得别人的真心,首先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心要靠心来交换,感情要用感情来获得。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感情如何变淡,但愿我们,都不要忘了曾经牵手的滋味和最初的感动!
5、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有亲疏远近之分,不管是心心相印还是心有隔阂,只有真心待人真诚付出,才能让家庭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不必在意自己的付出和不必过多的计较自己的得失。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总能找到和自己心心相印心手相牵的人。

让我们一起携手心灵与共心心相印作文

让我们一起携手心灵与共心心相印作文

让我们一起携手心灵与共心心相印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让我们一起携手,心灵与共,心心相印】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你们有没有觉得现在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淡、孤独和无情呢?大人们总是忙着工作赚钱,朋友们总是低头玩手机,邻居们也彼此很少打招呼。

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人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这让我感到很孤单和难过。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只要我们肯伸出友谊之手,肯敞开心扉,就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让我们一起携手,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点燃生命的火花吧!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对待他人。

别人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别人的痛苦也应该是我们的痛苦。

只有当我们真正关心和体谅别人时,才能真正被别人理解和接纳。

就像我的好朋友小红,她虽然家境不太好,但她从来不自怨自艾,而是乐于助人。

她总是第一个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

其次,我们要用包容和宽容的心对待世界。

不要固步自封,要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就像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阿里,他是从阿拉伯国家移民来的。

一开始大家对他有点戒心和陌生。

但渐渐地,在了解他的文化习俗后,我们不但消除了隔阂,还被他们的热情好客深深打动了。

从那时起,大家的友谊就更加亲密无间了。

再者,我们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中处处有人在默默付出,给我们温暖。

比如我们的老师,他们无私地传授知识,用耐心和爱心教导我们;再比如校工阿姨,她每天都在辛勤劳作,为我们打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也就无法快乐学习和成长了。

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激之心,用微笑和问候表达谢意。

最后,我们要互帮互助,手足相亲。

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我们才能战胜生活中的任何困难。

就像去年冬天,我们小区附近发生了一场大火,很多人无家可归。

幸好,我们大家伸出援手,为他们捐款捐物,有的人甚至收留了几户受灾人员。

虽然我们自己也不富裕,但是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就汇集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心与心的交流

心与心的交流

心与心的交流人类作为社交动物,交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心与心的交流,则是更加深入和意义深远的一种方式。

心与心的交流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建立信任、增进理解、传递情感,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 交流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大,与他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心与心的交流,不仅包含言语上的交流,还包括情感、理解和共鸣。

通过真诚的倾听和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心与心的交流的方法心与心的交流,并不仅仅依赖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有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眼神交流,都可以传递出深深的情感和理解。

此外,倾听是心与心交流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倾听他人的心声,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关怀和支持。

3. 心与心的交流的好处心与心的交流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拉近朋友、家人和伴侣之间的距离。

心与心的交流还可以建立信任和互动,促进合作与团队精神的产生。

此外,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他人着想,提供帮助和支持。

4. 障碍与克服心与心的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首先,人们可能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性而产生误解和偏见。

此外,人们可能因为忙碌和压力而缺乏时间和注意力去倾听他人。

要克服这些障碍,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主动投入到交流中。

5. 如何提高心与心的交流能力心与心的交流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要保持专注,不打断他人的发言,并学会体察他人的情感和感受。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同理心和表达技巧来提高心与心的交流能力。

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用真诚和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6. 心与心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心与心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作中,心与心的交流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与人沟通的技巧心得6篇

与人沟通的技巧心得6篇

与人沟通的技巧心得6篇与人沟通的技巧心得 (1) 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和别人在沟通,有言语上的沟通也有肢体上的沟通,而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和别人融洽的沟通呢?通过这几周学习《与人沟通能力》和老师细心的讲解,使我明白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很好的沟通技巧能与人融洽的沟通,让我知道了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一堂课,我们了解了人与人沟通有四个能力点:1、把握交谈主题。

2、把握交谈时机。

3、倾听别人讲话。

4、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了与人沟通,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

第二堂课,我们互相学习和分享了礼仪知识,同时我还学会做一个nice的倾听者学了礼仪知识,我学到了握手礼、鞠躬礼、递名片礼、见面礼仪、拜访礼仪等等。

说说我映像最深刻的“递名片礼”,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

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

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

眼睛应该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

”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简单随便散发。

礼仪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重视它,学习它,用它,使它用到恰当好处。

未来,礼仪不会走,还会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

“做一个nice的倾听者”的过程让我懂得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沟通讲究技巧,很好的沟通技巧能与人融洽的沟通。

虽然人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却忽视了沟通,E-MAIL、MSN、QQ等等新的网络的沟通方式让人们更习惯与通过电脑屏幕的沟通,越来越不习惯于面对面的沟通,不可否认信息时代带给我们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第三堂课,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小活动,手提电脑的销售客服、头脑风暴和商店打烊时。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体验,交流是我们生命中最核心的元素之一。

而心与心的交流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深沉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它涉及到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与状态,虽是一种无声无息的交流,但却能够唤起最深的情感,连接沟通双方的心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

一、交流的重要性交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达需求、分享生活、倾诉感情、寻求帮助是极其重要的,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交流方式。

交流不仅是人类关系的基础,也是了解、影响和改变他人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们通过情感传达和非言语的表达技巧来交流的一种方式。

心与心的交流比语言交流更具有指向性,这种交流方式常常被称为情感连接。

情感连接是心与心的交流的一种基本要素,是人与人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三、情与情的连接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情与情的连接是情感的本质体现。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会出现许多情感上的互动,我们可以通过情感的分享、理解和体验来为他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也可以通过情感的传递和接受来建立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和愿意。

因此,情与情的连接是交往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四、有效的心与心的交流有助于健康和幸福有效的心与心的交流有助于保持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被认为是支持性和鼓励性的人际交往与更高的幸福感和积极的情感状态相关联。

总之,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体验,而且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当我们能在情感上建立连接时,我们会更有意义地生活,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满意。

因此,通过提高我们的情感与情感连接的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人类的相互关联。

采访:面对面的沟通 心与心的交流

采访:面对面的沟通 心与心的交流

采访: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作者:王敏来源:《商情》2014年第34期【摘要】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采访不是为了采访而采访,它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也能让我们记者学会用心沟通,与人沟通,面对形形色色的从访对象,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采访,记者,沟通,交流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

新闻采访既是电视记者获得新闻材料的基本手段,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采访既是电视新闻稿写作的基础,同时,采访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随着采访工作的深入,我认为,采访不是为了采访而采访,它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也能让我们记者学会用心沟通,与人沟通,面对形形色色的从访对象,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采访气氛首先注意的是采访时间和环境。

一切准备就绪(包括做好采访前的沟通及了解,在已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前提下),采访就可以进行了,采访时间的选定也是有讲究的,可以由采访对象自已约定时间,也可以提前与采访对象接触,在与对方有一段比较放松的交流以后进行,要让对方有一个不受干扰,注意力集中的环境。

其次,尊重对方。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本着新闻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持站在一个公平的立场上去做此项工作。

在采访中,双方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特别是在普通老百姓面前,记者要把自己看成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尽量以普通人姿态与他们交往,淡化角色差异,使对方把记才看成自已人而愉快地接纳,无所顾忌地交谈。

最后达到融洽的谈话气氛。

除了舆论监督类的采访这正点为实在难以做到,一般的采访活动都应该在坦诚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记者要设法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要用自已的真诚解除对方的戒备感,要把那些对方原本不想说的真实情况掏出来。

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记者要有临场发挥的本领。

采用的方法有避重就轻、迂回前进和采用一些形体动作等等,如避开采访话题,先聊一下天气、服装之类,如有意识地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如站起来和对方一起到屋子外面走一走等等。

心与心的对话——演讲稿中的情感交流之道

心与心的对话——演讲稿中的情感交流之道

心与心的对话——演讲稿中的情感交流之道: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心灵是不是十分神秘和复杂?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十分丰富,有时候我们会感到非常迷茫和困惑,这时我们会想去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思考一下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而有时,我们还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好像整个世界都不理解我们,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就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心与心的对话,以及情感交流之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让你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好地与人交往。

那么,什么是心与心的对话呢?一般来说,心与心的对话是指通过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将自己的心灵之窗展现给别人,同时也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这种对话需要我们主动打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情感,同时也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情感。

那么,为什么需要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呢?心与心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了解我们的内心真实感受和需求,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这种对话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让我们更加融洽和满足。

那么,在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我们该如何进行情感交流呢?重要的是要建立信任和共鸣。

我们需要给对方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寻找共同点和共鸣点,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连结。

我们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尊重和理解,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言语上的冲突和伤害。

我们还要学会倾听。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话题扯回到自己身上,或者一直打断别人的讲话,这样会导致对方感觉不到被尊重和关注。

所以,我们要学会静心倾听别人的讲话,认真思考他们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心与心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在进行情感交流时,我们需要建立信任和共鸣,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同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与形的融合心与身的交流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动作则是其表达的载体。

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除了先天的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后天的训练。

就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舞蹈教学;表演能力;方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

舞蹈动作是其表达感情的载体和手段,舞蹈者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其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

舞蹈具有很强烈的抒情性和表现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合作,编导、作曲、服装以及舞美设计。

但是,这些人的心血最终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来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提高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谈谈我在这几年舞蹈教学工作中对提高学生表演能力摸索
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提高理解能力,为舞蹈表演夯实基础
理解舞蹈的内涵是提高表演能力的基础。

为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为他们的艺术表演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我会采用“三部曲”的方法,即“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创新超越”,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舞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从而提升表演质量。

舞蹈《绿色畅想》是“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三届全国儿童少年舞蹈大赛”金奖作品。

刚与学生接触这一舞蹈时,我带领他们来
到初春雨后的生态园,请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且要求他们用动作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嫩芽,在雨露中自由生长,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适时地提问:“嫩芽们此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快乐的,幸福的,还想长得更快……”听着他们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昂起头,伸出双手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他们和我一起舞蹈。

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能为学生提供最身临其境的体验。

回到舞蹈房后,当我讲述起这新的舞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俨然就是成长中的嫩苗,因为他们是用心去发现、感受、表现的。

在排练中,我也会将生态园体验活动中的照片来提醒他们,他们也能很快心领神会,每个舞蹈动作都是充满动感和生机的。

二、加强形体训练,提高表演中的形体素质
舞蹈演员在表演时,首先映入观众眼中的就是演员的形体。

形体对观众来说是最直观的,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身体姿态正确优美,才能将完美的艺术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

可以说形体训练是舞蹈的基础训练,通过形体训练改造形体的自然状态,使之更符合舞蹈和艺术对形体的要求。

形体训练能有效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动作更加规范。

其具体做法如下:
1.学习正确的身姿体态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姿势,要避免含胸驼背,走路拖沓等坏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
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他们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体态的能力。

适宜的身体练习可促进骨骼生长,改善体型的基本框架,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形态改变实施矫正。

如优美的站姿要求表情自然;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突出;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并拢、夹紧、提臀;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2.肢体的协调性训练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核心
协调性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

在舞蹈表演中,协调性训练尤为重要。

协调性训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练,协调性都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的。

三、加强眼神训练,提高表情的感染力
舞蹈演员除了要用形体表达内心的情感、传递表演者对作品内涵的领悟外,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脸部。

如果一个舞蹈演员面部表情呆板、僵硬,在表演中就不能将有效的感情传递给观众,从而使舞蹈的表现力大打折扣。

而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眼神,所谓“画龙点睛”。

重视眼神的训练,用眼睛来传递表演者的情感与神态、思想与独白,这个过程中眼是关键。

舞蹈演员要学会善于用眼传神。

如果一个舞蹈演员表情淡漠、眼睛无神、内心空荡,在舞蹈表演中就会缺乏生气,没有活力,自然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即使舞蹈本身编排得不错。

这就需要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对学生眼睛的表现力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眉目传情的能力和技巧。

进我的舞蹈
班,首先就会教学生一个眼睛的组合训练,通过眼珠上下、左右的注视和晃视及随眼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灵活的眼神。

然后用“我的眼睛会说话”的游戏,引导学生用眼神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其他学生就一起来“猜猜她的眼睛说了什么”。

当然,这对教师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只有教师到位的示范引导,才会有学生积极的模仿表现。

这一游戏对于刚开始接触的学生来说确实较有难度,但是久而久之,眼睛真的会成为学生心灵的窗户。

四、正确表达感情,提高角色的把握能力
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抒情的,也有叙事的,还有二者兼备的,但从大多数舞蹈形式来看,还是仍以抒情为主。

舞蹈动作在抒情时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来表现不同的气氛、意境和情绪。

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舞蹈,一定是学生理解了所表演的角色及其性格并将其表现出来的舞蹈。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舞蹈是用心在跳而不仅仅是用肢体。

只有从内心深处感悟舞蹈的魅力,表达出的动作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充满感情的。

没有感情的舞蹈就不会有表现力,自然也不会取得成功。

舞蹈中感情必须连贯,要始终如一地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可适当进行夸张。

在表现时需要集中思想,才能达到全神贯注,使整个表演都充满舞者的感情,给观众以流畅的艺术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

舞蹈要表达的不是学生个人情感,而是角色的情感。

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从本质上把握舞蹈表现的形式,才能真正掌握舞蹈的动作技术,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内涵。


如,舞蹈《阳光下共成长》中,我设计的主角是一个外来民工的孩子,她在窗外看着教室内书声琅琅,眼里充满的羡慕,想上学却没有书包和书的失落心情。

最后,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背着崭新的书包,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刻苦学习,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先前,小演员很难把握那失落的眼神,我就和他们聊天,引导他们想象自己梦想成真的瞬间,比较前后的心情差异,由失落、羡慕到满足的幸福,油然而生。

后来在比赛时,小演员通过眼神的一放一收,将失学儿童期盼读书的痛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产生了与角色相同的情感体验。

后来此舞蹈获得江苏省“晓邦杯”少儿舞蹈新作品比赛的金奖。

舞蹈艺术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手段对学生加强训练。

同时,这种表演能力的提高和训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而要日久天长,将这种训练常规化,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沈玉萍.谈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提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9).
[2]李瑞祥.谈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