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王坚让马云每年投10亿,阿里云或再创一个“阿里巴巴”
马云阿里巴巴云计算创始人的云端革命

马云阿里巴巴云计算创始人的云端革命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云计算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云计算领域的一位开创者和领导者,马云(Jack Ma)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在云端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马云的视角出发,探讨他在云计算领域的贡献和阿里巴巴的创新,以及这场云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一、马云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策略马云曾提到:“云端将成为我们未来数十年的主战场。
”基于这一认识,他和阿里巴巴集团紧密围绕云计算进行战略布局。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云(Alibaba Cloud)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
通过这一举措,马云希望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云端解决方案。
阿里云秉承着“用数据技术让商业变得更简单”的理念,以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产品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无论是托管企业数据、构建应用程序,还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阿里云都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马云认为,云计算将极大地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阿里巴巴云计算的创新作为云端革命的重要参与者,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首先,阿里云在技术方面进行了突破。
他们致力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阿里云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云生态系统,为开发者提供各种开发工具和支持,激发创新力量。
其次,阿里云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关系,与全球各界企业展开合作。
他们与知名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这样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后,阿里云注重安全与隐私保护。
他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网络安全研究,并且与全球顶级安全专家紧密合作。
阿里云建立了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安全服务。
这一举措为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提供了全面保障,增强了用户对云计算的信任度。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相关推荐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篇1在公司领导的推荐下,有幸知道了有一部阿里纪录片《造梦者》,阳高项目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观看。
这是一部令人感动且颇受感触的纪录片。
创业初期,马云等创始人就敢于制定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远大目标——改变世界。
几十个人挤在居民楼内,像在黑网吧一样,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不考虑个人得失,不计较名誉声望,一心只为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
在为前路探索的时候,公司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所有人都能够放下个人的不同意见,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做好既定的事情,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和绝对的服从性。
面对新兴事物——阿里云,多数人不了解、不看好甚至反对,马云信任王坚,王坚敢于坚持理想。
最终,这种信任和坚持让阿里云成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
阿里人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让人感动。
在最艰难的时候,马云依然坚持每周进行培训,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使命,构建企业文化。
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培训,让员工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正是这份忠诚和热爱,让阿里度过了非典隔离、经济萧条等一道道难关。
电建行业现在正处于萧条期,到处缓建、停建,而我们华鼎机械刚成立就遇上行业寒冬,和当年创业初期的阿里巴巴何其相似!阿里巴巴当年靠着信念、坚持和无以伦比的热情走出寒冬迎来了阿里的春天,我们呢,应该怎么做?阿里巴巴有改变世界的远大目标,华鼎机械也有目标,那就是要做吊装行业的龙头老大,每一个吊装相关领域都是我们的目标市场。
阿里巴巴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并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也免不了会有大大小小的艰难险阻。
困难面前,阿里人从不低头从不服输,从不怕失败,敢闯敢干。
王坚:硅谷不应成为我们的天花板

王坚:硅谷不应成为我们的天花板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名牌》 2017年第14期本刊记者/ 鹿永建毛振华又是一个“双11 全球狂欢节”,面对巨量消费洪流,因为有阿里云的支持,淘宝网应对从容。
为“双11”网购盛宴保驾护航,按照阿里巴巴的说法,阿里云用不着使出全力。
十年磨一剑,阿里旗下的阿里云,不仅支撑了阿里系所有的服务,而且深耕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服务涵盖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还曾帮助用户成功抵御全球互联网史上最大的DDoS 攻击。
回首往昔,阿里云的诞生过程始终伴随着争议,更不乏来自内部的质疑。
面对扑面而来的“罪与罚”,王坚,这位痴迷于技术的心理学博士迎难而上,只因“清楚地看到了云计算的伟大未来”,在马云的鼎力支持下力排众议,主导阿里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开发应用,经过近十年的奋斗,阿里云已成功跻身世界云计算领域前三强。
有阿里云的成功作后盾,如今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的王坚说话有底气,他表示,目前聚焦点之一是推动杭州和苏州两大城市探索“城市大脑”,用技术回馈信任,改变生活。
对世界发展的不同判断阿里云能够支撑多少家公司的空间和服务?在阿里巴巴看来,答案是无限。
这一切都离不开30 岁晋升心理学教授、32 岁任浙江大学心理系主任、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8 年加盟阿里后任首席技术官的“阿里云之父”王坚所作的贡献。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18 年来没有变过,这是阿里巴巴骨子里的东西。
服务中小企业这件事情本质上不是企业在选择发展方向,而是对世界发展的判断。
过去的大企业都是要做天下的生意,而小企业的目标是做成大企业。
“做天下的生意”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两句话看起来相似,其实截然不同。
今天的大企业和上一代的大企业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要成为创新平台,否则是没有未来的。
云计算这件事,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做成?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的核心理念。
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王坚刚到阿里的时候也不理解,他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了这一点。
马云与王健林,两个首富的电商战

马云与王健林,两个首富的电商战8月29日上午11点,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共同出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
据介绍,万达电商计划在三年时期内一期投资人民币50亿元,第一年投资10亿元,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
在互联网领域,电商是最顶尖的商战,因为电商贯通的不仅仅是信息,而是生意中的生意,是极具群众基础、人人都需要的交易平台。
电商,不仅仅是今天的翘楚,也必然是未来消费领域的方向,这一点毫无疑问。
自从万达加入了电商战以来,实际上电商大战已是首富大战。
“电商大王”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后将成为中国新首富,而王健林、马化腾和李彦宏,都曾是或仍是中国首富。
如今,是3个老首富夹击一个即将成为首富的新首富。
可以预见,未来谁赢得这场战争,恐怕谁就将继续是首富。
马云和王健林的电商战,是两个中国首富的战争。
三位老首富能不能赢新首富,我们得先看看新首富是怎么成为首富的,不搞清楚这一点不可能搞清楚后边的局。
马云电商赢在哪?过去十多年,做电商者多,烧钱者众,但能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就那几家,而阿里巴巴显然是如今无人可撼动的“电商霸主”。
相比阿里,其它电商差距太大,难以匹敌。
事实上,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再或其它大型网络公司,基本都做过电商,但要不已被边缘化,要不就已被淘汰,或者顶多在一个领域或行业处于领导地位。
这些公司之所以难以与阿里竞争,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用传统思维搞电商,所以虽可得一隅,却难成领域的翘楚和领导者。
包括两家互联网大佬百度和腾讯,也无法逃脱在电商领域失败的命运。
那么,马云为何能做得那么成功呢?很多人把这些归功于马云的领导力、个人魅力、个人才智等等,从某些视角上说这些都对,但绝非成功之根。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其根本的因,再加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缘,才能结成最终的果。
阿里的因绝非在个人,而是在整个大环境使然。
阿里CTO王坚为啥离开阿里云

阿里CTO王坚为啥离开阿里云
作为技术出身,有着工程师文化背景的王坚,在担任管理的岗位时,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为他在阐述很多理念和设想的时候,显得很十分地谨慎。
曾看到一个记者朋友在知乎上回复称,与王坚交流感觉他喜欢重复很多话,整个谈话需要花费精力去整理。
最初,见到王坚是在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云开发者大会上,那可以算是王坚的主场,他意气风发地站在台上,讲解着阿里巴巴关于云计算的每一个细节和可能的未来。
在以后的多次采访中,王坚一直是那种打开话匣子就能够说很多的人,对很多技术的前景和应用都有着自己敏锐的判断,甚至会利用身后的小板子给你画上几笔。
其实,早期的阿里云OS并不支持Android的应用,是一个完全的基于云的操作系统,或者说与Web OS有些类似。
但是,因为生态系统并不完善,国内的网络基础设施也不能够支撑良好的用户体验,所以在与厂商合作,尤其是在天语总裁荣秀丽的强烈要求下,阿里云OS的团队只得对原有操作系统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兼容Android的目的。
这是王坚对市场做出的妥协,他曾感叹这件事曾把工程师搞死了,只因为太困难了。
还记得王坚曾对媒体说过,”在推出阿里云OS的这一年,我遭到的骂比。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中国梦的追梦人王慧敏袁亚平余建斌江南顾春论知名度,马云堪称世界名人。
尤其是阿里巴巴创造美国股市首次公开募股“史上最大”纪录之后,他的名字更是成为新闻收视率、阅读量和点击率的保证。
不过,和马云面对面聊天,你会发现他的平实与随和。
他会直视你的眼睛,让你感觉被尊重。
如果是一圈人围坐,他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
瘦瘦的马云,反应极快,他的伙伴们形容:“这个人的脑子和嘴巴是通着的。
”一开口,那些没有打过草稿的妙语会汩汩滔滔喷涌而出。
这些话,充满哲理,令人回味,却绝无嚣张的味道。
从艰难困苦中打拼出来的他,深知一个道理:希望被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希望获得成功,先要帮助别人成功。
“阿里巴巴的中国梦,就是为全球服务”阿里巴巴梦的构筑,是在一次次挫败中渐渐清晰的。
马云说,自己很平凡:大学考了3回;当年找工作被拒绝过30多次。
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收下了23个,他是唯一被刷下来的那一个。
1995年,阿里巴巴成立4年前,杭州师范大学的英语教师马云去了一趟美国西雅图,第一次接触互联网。
而在国内,大众对互联网的了解还几乎是空白。
这个善抓机遇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来就做这个!回国后马云请了24个朋友到家里,说自己准备从大学里辞职,投身互联网。
他花了两个小时来说服大家。
随后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
可他并没有放弃,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街过巷兜售自己的观点,四处筹措起步资金。
然而,他面对的是,四处贷款无果,赴国外20多次融资被拒。
收获还是有的,挫折把17位和他有着同样创业激情的年轻人紧紧团结在了一起。
1999年秋天,18个同道者聚在杭州城西马云的家中。
“每个人有多少钱出多少钱,但要留10个月吃饭的钱。
不许问父母借钱,问父母借钱的话,明天把老爸老妈的退休工资搞掉了,那也吃不消。
”18个人凑了50万元,平均每人2万多元,当时35岁的马云算是积蓄多的,多掏了几万元。
说起当时的捉襟见肘,马云讲了这样一件事。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20分)1. 阅读回答问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1934年10月,贺龙、关向应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在木黄胜利会师,这是一次胜利的会师,团结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结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从此以后,两军团再也没有分开过,为完成新的更大的政治、军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8月,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为木黄会师题词:“二六军团,历尽艰险。
木黄会师,三军欢唱。
八千健儿,挥戈东向。
沅澧汹涌,狂飙燎原。
赤区重建,湘鄂川黔。
抚今追昔,怀梵净山。
”回想(zhēng róng)岁月,革命先辈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建立了彪炳史册的(gōngxūn)。
今天,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礼,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嘱托,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奋勇拼搏,匍匐前进,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明天谱写壮丽的篇章。
(《站在木黄纪念碑前》有删减)(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横线处的汉字或拼音。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2)上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历尽艰险B. 狂飙燎原C. 彪炳史册D. 匍匐前进2.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②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⑤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⑥夕阳西下,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⑦《木兰诗》中,表现战场非常残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王坚:民企院士第一人,用“飞天”实现计算梦

王坚:民企院士第一人,用“飞天”实现计算梦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5期2019年11月22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此次增选,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当选引人注目。
作为民企院士第一人,这象征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启动“民企引擎”。
王坚是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唯一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建设者。
“飞天”,打破了微软、亚马逊的垄断,成为全球前三、亚洲第一的云服务商,实现了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可以说,没有王坚,就没有中国云计算!57岁的王坚,曾是浙江大学一名心理学博士,所以他一直被同事以“博士”相称。
2007 年,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王坚出席了阿里召开的“网侠大会”。
当时国内电商飞速发展,阿里的版图也不断拓展,但当时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BAT这样的优秀民企,服务器都是从IBM买的,数据库都是从甲骨文买的,储存设备都是EMC的。
王坚和马云交流时说:“如果阿里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它的身影。
”就是这句话,让马云觉得遇到了一个比自己还懂阿里的人,也是阿里最最需要的人。
一年之后,王坚被他挖了过来,给予的职位是阿里的首席架构师,首要任务就是为阿里输出技术,负责自主研发云计算系统。
这套系统要比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表现更好,能同时调度数千台计算机。
2008年10月,这套系统被团队定名为“飞天”。
今天外界对王坚不吝类似“先知”的赞誉,但在当时,云计算在中国还是个新名词,没有人知道云计算怎么搞才能成功。
在一次IT领袖峰会上,李彦宏表示:“云计算这个东西呢,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
”马化腾认为“它是一个超前的概念,目前布局为时过早”。
王坚曾经在采访中说,如果有个东西在那里,再难能有多难?真正难的是无中生有。
王坚本来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但是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跟团队拍桌子。
更难的是,没有成绩,没有进展,人们只看到钱不停地往里面砸,却没有产出,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坚让马云每年投10亿,阿里云或再创一个“阿里巴巴”
2018-07-11
阿里云是阿里工程师拿命填出来的!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010年,BAT三个大当家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深圳论剑。
谈及云计算时,李彦宏说,不客气一点讲,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说这事可能得一千年;但马云坚定地说,阿里对云计算志在必得!
8年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时回忆:现在阿里云的成就是工程师拿命来填!创业背后的艰辛让人感同身受,闻听者无不动容。
在百度和腾讯都看衰的情况下,阿里为什么一定要自主开发云计算?用王坚的话说,没有自主技术是会要你命的!
到现在还迟迟没有打上句话的中兴事件再一次验证了当年王坚超前的眼光。
但是当时全中国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投入云计算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业中,最艰难的时候,80%的工程师因各种原因离开了阿里云。
研发初期,因为事故频出,开发工程师都枕戈待旦,有的同事两百多天内起夜将近三百次,阿里云是工程师用命填出来并非虚言。
2010年初,阿里云的多事之秋,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有一天他和马云在西湖边散步,忍不住说,“马总,能不能放我一马?”
马云回答得很干脆:“不可以,云计算是未来。
”
最终,在工程师搏命式的努力下,阿里云逐渐稳定下来,在一次较大的升级之后,平衡的系统表现让工程师们很不适应——忽然之间没事可干了!
今天,阿里云已超越微软Azure,成为仅次于亚马逊AWS的世界第二大云计算公司。
每年投入1亿,不知道猴年马月咸鱼翻身的情况下,马云就这样投了王坚的阿里云10年,最后真的把马化腾说要1000年才做成的事给办了!
“骗子”王坚
可是十年前的王坚,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王坚是心理学博士,一个学心理学的跑到阿里搞科研,本身就很可疑。
褶皱格子衫、多条纹T恤,特步鞋,一脸羞涩的笑,你能想象出的阿里工程师的特点,都可以在王坚身上找到。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童叟无欺的人,因为“瞎领导”阿里云,王坚那些年一直承担着“骗子”的骂名。
在进入阿里前,他是比尔·盖茨微软研究院最信任的工程师,比尔·盖茨当时的口头禅是:不要问我,找王坚去!
但王坚却把微软研究院比作幼儿园:幼儿园充满未来想象,却很难和现实接轨,他想做更大的事情。
直到他遇到了马云和曾鸣。
这三个人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管理学教授,一个是心理学博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当过老师,彼此间有一种微妙的契合:在云计算上达到了战略上的惊人统一。
与其说是战略一致,不如说马云是被王坚给“忽悠”了。
王坚并非科技人才,当时一行代码都不会,他凭什么过来领导连百度和腾讯都感到绝望的云计算?
但王坚使马云相信,阿里必须先把阿里云弄起来,实现从商业公司到技术公司的转变。
而把阿里打造成对全世界都有用的技术公司一向是马云的理想,二者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于是马云把阿里云的领导权交给了王坚。
但阿里云一开始在阿里集团就是一个笑话:技术上突破很难,商业前景渺茫。
2011年,因为宏碁在最后一刻取消和阿里云YunOS智能系统发布会,王坚成为知乎大V们尽情嘲笑的目标,他也成为除了卫哲外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
没有人知道这段时间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而马云一直是王坚背后最踏实的靠山。
2012年8月,“云手机做得一塌糊涂,占用公司大量资源”的王坚被任命为阿里巴巴集团CTO,这次任命引起集团内部强烈反弹,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阿里云解散”的流言像流感一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马云的意见是: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不一样。
后来,王坚把马云的这段话写进了自己新书的序言。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马云的胸襟和胆识,在王坚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阿里云或再创一个阿里巴巴!
如今,阿里有女初长成的阿里云增长的势头非常迅猛,2017年的收入达到112亿元,连续6年保持106%以上的增长幅度。
反映在市值上,阿里云的最新估值已经超过670亿美元,约为4500亿人民币。
阿里云正在成长为继蚂蚁金服之后阿里巴巴养成的又一家千亿美元级的独角兽企业!
感谢王坚当年对马云的成功忽悠,感谢阿里云工程师的坚持和付出,让我们拥有了突破西方垄断的先进技术。
比如说,阿里云的基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操作系统”飞天”(Apsara)。
60年代出生的王坚有一种强烈的技术自主情结,他相信所有的家国情怀,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以它把这个填补了中国大规模操作系统历史上的空白,打破了欧美长达40多年的技术垄断的操作系统命名为“飞天”。
如今,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域开放了31个可用区,为全球客户提供了200多个飞天数据中心。
而仅仅一个飞天数据中心,就可以实现每秒32.5万笔交易的峰值,这是支撑“双11”交易的基础,也是让12306不再崩溃的底气。
而在阿里云开拓出了一条道路后,国内的同行才意识到云计算的价值,这才想来奋起直追。
就像马云所说的,和同行相比,王坚带领的阿里云在中国的跑道上早跑了5年,而正是这5年的时间,为阿里的未来赢得了更多可能。
如今,繁华落尽,一番起伏终已平,“骗子王坚”也升华为“先知王坚”。
祝福王坚,祝福阿里云,同样也祝福强大的中国!
最后,按照惯例,电商君有半阙词送给王坚,请王坚博士继续保持微笑!
不为浮名,只效家国,卧薪尝胆,栏杆拍遍,忍把吴钩看了,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