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鞣剂FD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复鞣剂生产

复鞣剂生产

复鞣剂生产摘要:一、复鞣剂生产简介1.复鞣剂的定义和作用2.复鞣剂的应用领域二、复鞣剂生产工艺1.原料准备2.反应过程3.产品分离和纯化4.产品包装和储存三、复鞣剂生产中的环保问题1.废水处理2.废气处理3.固体废物处理四、复鞣剂生产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2.绿色环保生产3.产品多样性正文:复鞣剂是一种在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化工原料,主要作用是改善皮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弹性和耐磨性。

复鞣剂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皮革制品、纺织品、造纸等多个行业。

复鞣剂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过程、产品分离和纯化以及产品包装和储存。

首先,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甲醛、戊二醛、丙烯酸酯等。

然后,通过反应釜等设备,将原料进行反应,生成复鞣剂。

接下来,需要对生成的复鞣剂进行分离和纯化,以满足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

最后,将成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在复鞣剂生产过程中,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废水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此外,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废气处理主要是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则是通过固化、稳定化、资源化等技术,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复鞣剂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首先,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如生物复鞣剂、绿色化学等,为复鞣剂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次,绿色环保生产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使得复鞣剂生产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改性淀粉复鞣剂DF—Ⅱ的应用研究

改性淀粉复鞣剂DF—Ⅱ的应用研究


Ab ta t sr c:Th d f d tr h — b sd Rea nn e t DF — I Wa s n h sz d b g at e mo ie sa c — ae tn ig Ag n i — I S y t e ie y r f I y r a in o n y e d g a a in sa c n iy o o r n pe e c fiiit r Th mlme i t fe z m e rd t t h a d vn lm n me s i rsn e o n t o . z o o r a e
且有丝光效应 等特点。 关键词 : 改性 淀 粉 ; 粉 酶 ; 鞣 剂 ; 片 淀 复 应 = I
中 图分类号 : S 2 . T 59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8 6 (0 2 0 —0 2 10 9 0 2 0 )3 0 2—0 3
Ap lc to fM o i e t r h Rea n n e tDF一 Ⅱ p ia i n o d f d S a c tn i gAg n i
a pia in po e t so h o i e trh r tn iga e tweesu id p l t r p ri ft em d f dsa c ea nn g n r t de .Th e ut h we h t c o e l ers l o d t a s
LU h n S e g—hu ,L Qig—qa g a U n i ,MA in—z o g n Ja h n ,YANG o g—s i Zn u
( e t rE K n eiK D , No tze nt ue f“A t n u t L a h n iern Ot e . r o, I s t t o h  ̄ t i d s y X a s n 10 1 C n ) I r i n ̄ K 7 2 8 , Ⅱ z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

复鞣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应用及发展前景轻化1101 丁帅帅 04摘要:复鞣剂用于皮革复鞣的化工材料。

可包括主鞣剂(如铬鞣剂、植物鞣剂等),主要是指为复鞣目的而研制开发的鞣革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氨基树脂复鞣剂、恶唑烷鞣剂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复鞣剂丙烯酸树脂机理应用前景1.前言复鞣是现代制革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工序,被誉为皮革加工中的“点金术”。

对于轻革而言,复鞣几乎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

常用的复鞣剂可分为无机鞣剂、有机鞣剂和金属有机鞣剂,大类。

细分则可分为无机盐复鞣剂、植鞣剂、芳香族合成鞣剂、醛鞣剂、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等。

丙烯酸类单体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丙烯酸树脂开发空间大,因此在皮革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2.1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Heideman假定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竣基与胶原的氨基之间存在质子交换。

而Mage kurth 指出丙烯酸对天然胶原的亲和力较弱,但丙烯酸与铬盐在皮内络合是可能的反应机理。

Anslovar用 NMR技术证实了在pH3-5之间发生丙烯酸复鞣剂的梭基与铬盐的络合,而在pH10-12 之间出现丙烯酸基与胶原的氨基的质子交换。

由于整个皮革生产过程中,都是在pH 低于7的情形下完成,所以可以认为“络合”是主要的反应。

徐学诚等在研究 SA复靴剂的基础上,借鉴交联橡胶的唯象理论,提出了树脂复鞣革的交联—缠结或吸附网络结构模型。

魏德卿通过对ART的研究发现梭基和铬揉革的铬发生配位结合,它少量地渗人胶原分子螺旋状碳链之间,更多地与超分子尺寸以上各级纤维作用。

因此,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复鞣机理可概括为:通过改变纤维间、多肤链间缠结的填充效果,以及进人原纤维的鞣剂与铬鞣剂进行络合反应,而使革具有不同的手感和力学性能。

2.2新型丙烯酸树脂复鞣剂Z-1的机理将Z-1作为鞣剂对酸皮进行鞣制,通过Ts的测定考察其作用效果。

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一、引言皮革制品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外观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鞣制工艺中使用的有机鞣剂存在着使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鞣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反应型两性鞣剂作为一种新型鞣剂材料,因其在皮革中的均匀分散和较强的相容性而备受关注。

二、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制备1. 反应型两性鞣剂的合成反应型两性鞣剂主要由双羟甲基丙烷(DMP)和己二酸(DA)等原料合成。

首先,将DMP溶解在甲醇中,并在适当温度下搅拌,经过脱水反应得到双羟甲基丙烷二酯(DMPD)。

然后,将DMPD与DA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酯交换反应,得到反应型两性鞣剂。

2. 反应型两性鞣剂的物理性质测定将制备好的反应型两性鞣剂进行物理性质测定。

通过表面张力仪、分子量测定仪、红外光谱等设备对其粘度、分子量和结构等进行表征。

三、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的应用1. 反应型两性鞣剂在皮革鞣制中的应用将制备好的反应型两性鞣剂用于皮革鞣制过程中,通过鞣制工艺,使鞣剂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结构。

这种交联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皮革的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水性。

2. 反应型两性鞣剂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反应型两性鞣剂不仅可以作为鞣剂使用,还可以作为染料的助剂。

在染色过程中,将反应型两性鞣剂与染料溶液混合,通过其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发生反应,实现染料的固色效果。

3. 反应型两性鞣剂在皮革整理中的应用反应型两性鞣剂具有一定的防油、防水性能,可以通过在皮革整理中的应用,提升皮革制品的性能。

例如,将反应型两性鞣剂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在皮革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使皮革具有抗污染的特性。

四、结论反应型两性皮革复鞣剂通过制备、表征及应用的研究,证明其在皮革制品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这种鞣剂材料不仅具有均匀分散、相容性好等优点,还可以提升皮革的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水性能。

几种新型复鞣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几种新型复鞣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第35卷第4期2017年8月陕西科技大学学裉Journal of Shaan x 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Vol.35 No.4Aug.2017*文章编号:2096-398X(2017)04-0006-05几种新型复鞣剂的应用性能研究强涛涛,韩咪咪(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将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和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1复配四种复鞣剂分别应用于绵羊蓝湿服装革的复鞣工序中,并对其复鞣应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表现出良好的复鞣效果,该复鞣剂具有很好的填充性能,可以改善坯革的收缩温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染料耐干擦性能,不会产生“败色”现象.关键词:复鞣剂;复鞣效果;性能对比中图分类号:T S529.2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application properties of several newtypes of re-tanning agentsQ IA N G Tao-tao,HAN Mi-mi(C ollege of B ioresources C hem ical and M aterials E ngineering,Shaanxi U niversity of Science & T echno log y,X i’an 710021,C hina)Abstract:The re-tanning agents prepared by collagen powder,acrylic re-tanning agents modi­fied by collagen,hydroxyl-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mer re-tanning agents and re-tan­ning agents of the re-tanning agents prepared by collagen powder and hydroxyl-terminated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the mass ratio of 1 : 1as four kinds of re-tanning agents,thenthey were used in sheep wet blue garment fath er re-tanning process,and the re-tanning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w 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crylic re-tanning agentsmodified by collagen exhibited good re-tanning effect,which has a very good f lin g perform­ance.The shrinkage temperature,tensile strength and tear resistance all have been improved,the resistance to dry rubbing is good,which will not emerge fading phenomenon.Key words:re-tanning agents;re-tanning effect;properties comparison **收稿日期:2017-06-10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017Y FB0308502);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3KCT-08);陕西科技 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D12-04)作者筒介:强涛涛(1980 —)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合成革与皮革绿色化学品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第4期强涛涛等:几种新型复鞣剂的应用性能研究〇引言复鞣在轻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皮革界 称为“点金术”通过复鞣,可以改变革的身骨特性,赋予成革良好的弹性、延伸性、柔软性、染色性、丰满性和防水性等[1].因此,复鞣材料的质量是决定 复鞣效果的重要因素[2].复鞣剂种类很多,传统的复鞣剂有两种:分别 是无机盐类复鞣剂(主要有铬盐、铝盐和锆盐)和有 机类复鞣剂(植物鞣剂、合成鞣剂、树脂鞣剂和聚合 物复鞣剂等).制革工业产生的皮革固体废弃物中 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铬资源,其中胶原蛋白占了 80%以上,以胶原蛋白为原料可以制备皮革复鞣 剂.近十几年来,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 性进展,成为合成化学中的一个蓬勃发展、倍受瞩 目的领域,其以新奇的结构、独特的性能[38]在制革 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水性超支化聚合物是超支 化聚合物中的一大类[9’10],其可作为皮革复鞣剂使 用[11],超支化聚合物外围的大量端基官能团,与皮 革纤维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一O H,一N H2, 一COOH)或Cr3+等反应,将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因而可部分替代铬鞣剂,减少制革过程中铬盐的用量 和废水中的铬离子、油脂、染料等残留量,保护环 境,达到清洁化制革的要求[12].因此,本文将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胶原 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 剂和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 合物1 : 1复配四种复鞣剂分别应用于绵羊蓝湿服 装革复鞣工序中,研究这四种复鞣剂的复鞣应用效 果,并考察复鞣后革的各项性能指标.1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及试剂蓝湿皮,工业级,河北东明皮革有限公司;脱脂 剂D E O IL O B,工业级,宏博科技有限公司;铬复 鞣剂T L M,碱度为40%,土耳其劲山化工有限公 司;中和剂DESO TAN N T,pH6. 5〜8. 5,固含量 30±3. 0%,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胶原蛋 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固含量77%,pH5. 0〜5. 5, 实验室自制;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固含量 32%,pH5. 5,实验室自制;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 鞣剂,固含量81. 02%,pH5. 5,相对分子质量611 g/m ol,实验室自制;加脂剂LQ-5,工业级,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黑色染料B L A C K G135, 工业级,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1.2 主要仪器设备转鼓,GSD-350,无锡新达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电子天平,BS224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 司;数字皮革厚度测定仪,M H-Y D I,陕西科技大学 阳光电子研究所;摩擦色挠度测试仪,Y571D,温州 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数字式皮革收缩温度测定仪,MSW-Y D4,陕西科技大学阳光电子研究所;皮革 拉力强度测试机,X K-8012,昆山向科检测仪器有 限责任公司.1.3 四种复鞣剂的合成1.3.1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的合成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的合成过程如下:将 10g工业胶原蛋白粉分散于100m L水中,待其充 分溶胀后,加热到45S C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然后 用纱布过滤,得胶原蛋白溶液.在带有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氮气保护装 置的250 m L四口烧瓶中加人胶原蛋白溶液,调节 溶液p H为5左右;打开冷凝水,升温到75C并加 人10g单体(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其质量比为1 :1. 5)的混合液,预乳化30min;然后再缓慢滴加 单体质量3%的引发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摩 尔比3:2),反应2h;最后升温至85C,保温一定 时间,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到泛蓝光的白色 乳液[13].1.3.2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的合成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的合成过程如下:先将10g胶原水溶液加人三口烧瓶(胶原蛋白的 质量分数为30%),调节溶液p H为5左右,升温至 80C,使用常压滴液漏斗分别滴加10g单体丙烯 酸、丙烯酸丁酯(摩尔比为3:1)和单体总质量1.5%的引发剂硝酸铈铵(先加2/3),滴加时间为2 h,继续升温至85 C保温反应1h,然后补加剩下 的引发剂继续反应30min;降温至50 C以下,用 氨水中和至p H值5.0〜5.5,出料[14].1.3.3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合成一代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的合成过程 如下:在250 m L三口烧瓶中加人0. 1m o l二乙醇 胺和10m L甲醇,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至二乙醇 胺完全溶解后,缓慢滴加0. 2m〇l丙烯酸甲酯,加 料完毕后升温至35C保温反应4h,然后抽真空除陕西科技大学学裉第35卷去甲醇和过量的丙烯酸甲酯,合成A B2型单体.然后采用有核“一步法”控制单体和中心核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比为3:1,一次投料进行反应,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中心核和2%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〇°C〜12CTC,开始搅拌并滴加单体,120°C下反应5h.使用旋转蒸发仪在一0. 08M Pa、100C下反应1h,直到没有气泡冒出为止,得到一种黄色的粘稠液体,即一代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5].1.3.4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的合成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的合成过程如下:将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复配体系按1 : 1的比例混合,置于磁力搅拌器上800 r/min,在室温(25 °C)下搅拌均匀即可.1.4 复鞣应用对比实验工艺复鞣工艺如表1所示,所用复鞣剂分别为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外加1%J F C渗透剂)、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及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实验过程中所加四种复鞣剂的量已根据其固含量折算成相同的有效含量,其应用于绵羊蓝湿皮分布图如图1所示.表1复鞣应用实验工艺工序用量/%化料时间/m in温度/C pH 备注水洗200水1040测定厚度复鞣100水403复鞣剂60水洗200水40测定厚度注:工艺过程中回水、水洗、中和、加脂染色等工艺均为复鞣常规工艺.1.5 复鞣后应用性能测试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复鞣前后皮革的增厚 率、收缩温度、干湿擦牢度、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等指 标进行检测,以综合考察复鞣前后的性能变化.1.5.1 增厚率分别测定四种复鞣剂复鞣前后皮革定点处的 厚度[16],取样是在革的背臀部、腹肷部各取5个点 进行测量,测量点呈十字形,结果以算数平均值表 示,精确至0.01 mm.1.5.2干湿擦牢度根据轻工行业标准方法[16]分别测试四种复鞣 剂复鞣后革的耐干、湿擦牢度.1.5.3收缩温度根据国际(国家)标准测定方法[17]分别测定四 种复鞣剂复鞣后革的收缩温度.1.5.4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测定四种复鞣剂复鞣后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18’19].2结果与讨论2.1 增厚率四种不同复鞣剂鞣后革的增厚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对皮革的 增厚率远优于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这是因为 该复鞣剂材料分子链上含有较多的羧基活性基团 可以与铬鞣革中的铬(m)发生配位作用,形成胶 原-铬(m)-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树脂三位一体的 螯合物,同时该复鞣剂进入皮革纤维的分子链间,其含有的大量羧基与皮革内部或表面的铬,及大分 子链上的氨基、羧基通过配位键、氢键而形成了化 学交联网络[20].其中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 和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 物1: 1复配复鞣剂增厚效果几乎一致,略次于胶 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其均在腹肷部位增厚明 显,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选择填充性.表2不同复鞣剂鞣后革增厚率复鞣剂臀背部增厚率/%腹肷部增厚率/%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0.30.2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9.4 1.6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2.3 4.6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1.5 5.02.2 收缩温度四种 不 同复 鞣 剂鞣 后革 的收 缩温 度 如表 3 所 示 .由表 3 可知 ,胶 原 蛋 白改 性 丙 烯 酸 复 鞣 剂和端 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复鞣后,其收缩温度高于 其他两种复鞣剂,由于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 分子上含有大量的羧基活性基团可以和革纤维表 面或内部的铬发生多点结合,另外该树脂复鞣剂与 纤维分子链间还存在强烈的分子间力,分子链间又第4期强涛涛等:几种新型复鞣剂的应用性能研究可相互缠结、吸附,总的效果是形成了物理缠结-吸附网络;而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一0H较多,其可以与胶原纤维上大量的一NH2成氢键结合,同时它自身的羟基取代其它基团,与有配位点的铬离子形成新的配合物,从而提高革的耐湿热稳定性.表3不同复鞣剂鞣后革收缩温度复鞣剂丁S横/°C丁s纵/C平均值/C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118.9110. 2114.6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126.1125. 0126.0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126.7125.2126.0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1复配复鞣剂125.4124.1124.82.3 耐干湿擦牢度四种复鞣剂复鞣后革的耐干、湿擦牢度如表4 所示.由表4可知,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鞣 革有良好的耐干擦性能,但耐湿擦性略低于其它三 种复鞣剂.由于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分子含 有一NH2基团,在染色时对染料分子有一定的吸 附作用,因而该复鞣剂鞣革表现出良好的耐干擦性 能.但该复鞣剂鞣革的耐湿擦性略低于其他三种鞣 革,原因是该复鞣剂鞣革时吸附了更多的染料分 子,因而湿擦时部分结合不牢固的染料分子容易脱 落.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 剂鞣革的干擦级数略低,可能是由于端羟基超支化聚 合物复鞣剂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一0H较多,其与胶 原纤维上大量的一NH2成氢键结合,胶原纤维上未与 一0H发生氢键结合的一NH2相对较少,对染料分子 吸附作用较低,故呈现出较低的干擦性能.表4不同复鞣剂鞣后革耐干湿擦牢度级数复鞣剂干擦级数湿擦级数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 2 2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 2.5 1.5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 1.5 2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 2 2基超支化聚合物1 :1复配复鞣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四种复鞣剂鞣后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测 试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由表5、表6可知,端羟 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复鞣后物理机械性能最优,略高于其他三种复鞣剂.这是由于端羟基超支化聚 合物具有特殊的支化结构和大量的端基官能团,进 入皮革内部后,与皮胶原形成氢键结合以及在胶原 纤维之间生成有效的交联结构,具有很好的复鞣效果.正是这种交联作用,有效地抑制了革纤维受到 轴向拉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提高了革样的撕裂强度和抗张强度.表5不同复鞣剂复鞣后皮革的抗张强度复鞣剂横向/M Pa纵向/M Pa平均值/M Pa 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8.9710.339.65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6.4210.728.57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8.5712.9210.74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9.08丄 3.5811.33表6不同复鞣剂复鞣后皮革的撕裂强度复鞣剂横向/纵向/平均值/(N/m m) (N/m m) (N/m m)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24.5823.5424.06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26.8123.6525.23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26.6920.4523.57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21.7822.丄 521.96 2.5 增深效果讨论四种复鞣剂鞣后革的粒面和肉面颜色对比图 (从左往右分别为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胶原 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端羟基 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鞣后革的颜色)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图3可以看出,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 鞣剂和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复鞣后,革的粒 面和肉面颜色均优于其它两种复鞣剂,不会产生败 色现象.这是因为这两种复鞣剂分子中含有较多的 一NH2活性基团,对阴离子染料的亲和力提高,吸附和反应更易发生,上染率、固色率也随之提高,因而复鞣时坯革不会产生败色现象.图2 粒面颜色对比图图3肉面颜色对比图3结论通过对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端羟基超支 化聚合物复鞣剂、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 基超支化聚合物1 : 1复配复鞣剂和胶原蛋白改性 丙烯酸复鞣剂的复鞣应用性能进行对比,综合检测结果表明:• 10•陕西科技大学学根第35卷(1) 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对皮革的增厚 率远优于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其中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和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1:1复配复鞣剂增厚效果差不多,略次于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和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复鞣后,其收缩温度高于其他两种复鞣剂;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鞣剂鞣后物理机械性能最优,略高于其它三种复鞣剂.(2) 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鞣革有良好地 耐干擦性能,但耐湿擦性略低于其它三种复鞣剂;胶原蛋白粉制备的复鞣剂和胶原蛋白改性丙烯酸复鞣剂复鞣后,革的粒面和肉面颜色均优于其它两种复鞣剂,不会产生败色现象.参考文献[1]魏世林,刘振华.制革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王少强,邱化玉.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皮革化工,2007,24(1) :19-23.[3] Zhou Q»Jie S,Li B G. Preparation of hydroxyl-terminatedpolybutadiene with high cis-1»4 Content[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53(46):17 884­17 893.[4] Florian P»Jena K K» Allauddin S»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borne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ureaand their hybrid coatings[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10,49(10) :4 517-4 527.[]梅锦岗,杨建军,吴明元,等.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髙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28(6): 16-20.[6] D e B,G u p ta K,Mandal M,et al. Biodegradable hyper­branched epoxy from castor oil-based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polyol [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7]韩文松.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髙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30 (12): 160-164[8] Wiedemann T, Voit G,Tchernook A,et al. Monofunction­al hyperbranched ethylene oligom e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4,136(5) : 2 078-2 085. [9] Turner S R/V oit B I^Mourey T H. All-aromatic hyper­branched polye-sters with phenol and acetate end groups: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J]. Macromolecules»1993 , 26(17)4617-4 623.[10] Kricheldorf II R,Stoeber 0,L uebbers D. New polymersyntheses star-shaped and hyperbranched polyesters bypolycondensation of tri-methylsilyl 3 » 5-Diacetoxybenzo-ate[J]. Macro m olecules, 1995,28(7) : 2 118-2 123. [11]陈华林,刘白玲,罗荣.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在皮革化工中的应用[].中国皮革,2006,35(17): 14-17. [12]陈华林,刘白玲,罗荣.超支化聚合物皮革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中国皮革,2007,6(15) 13-16.[13]郝晓丽.基于废弃皮胶原改性的造纸施胶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4.[14]袁鸿昌,陈慧,单志华,等.胶原水解物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的应用-引发体系的影响研究[].中国皮革,2015,44(3) :17-21.[15]王学川,袁绪政,强涛涛,等.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对铬鞣革复鞣性能的影响[].精细化工,2009,6(1):11-16[16]罗晓民,丁绍兰,周庆芳.皮革理化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7] Q B/T 2711-2005,皮革收缩温度的测定[S].[18] Q B/T 2711-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的测定[S][19] Q B/T 2711-200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强度的测定[S][0]陈武勇,李国英.鞣制化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蒋亚儒】neering,2013,3(2):445-453.。

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关键 词 : 复鞣 剂 ; 丙烯 酸树 脂 ; 多功 能
中图分类号 :S 2 . 文献标识码 : T 5 92 A
文章编号:6 1 10 (06 0 —0 0 0 17— 6 22 0 )4 0 3 — 3
Ree r h De eo me t n r g e so r l sn s a c v l p n d P o r s f a Ac yi Re i c
Rea n n e t t n i gAg n s
YANG n. Na ZHANG a — e. Xio liZH ANG Yu
( olg f o rea dE vrn n, h a x iest f ce c C l eo S uc n n i me tS a n i v ri o S in e& T c n lg , a y n 1 0 1 C ia) e o Un y e h oo y Xin a g7 2 8 , hn
o t h t h tr c l e i ea nn g nss o l a etep o et so l- u cin a de vr n n u a ef u ea r i r s rtn iga e t h u dh v rp ri f t t u y c n h e mut fn t n n i me t i o o
收稿 日期 :05 1 - 9 2 0 — 2 1 第一作者简介 : ( 9 9 )女 , 杨南 1 7 一 , 在读硕士研究生。
E mal a g a a@1 3c r - i n n n j .o : y 6 n
精力颇大。 有人在丙烯酸类复鞣剂中引入不同比例的 羧基 、 叔胺基 、 季铵基及其它基团, 有效改进了染色性 能; 也有人研究 出了两性丙烯酸复鞣剂 , 复鞣的革色 泽鲜艳饱满 , 染料与革纤维结合牢固。 21 . 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 ’ 1 该类复鞣剂是丙烯酸类树脂复鞣剂 的改性产 品。 近十多年来 , 国内为解决 “ 败色” 问题做 了大量 的研 究, 研制出两性聚合物树脂复鞣剂。其路线主要是在 含羧基 的高分子链段上 同时引入氨基阳离子 , 从而既 有复鞣性 , 又有助染性 。 兰云军等研制 出顺酐衍 生物 一丙烯酸类单体共 聚物两性复鞣剂 , 研究 了不同有机醇胺 同顺酐反应的 顺酐衍生物两性中间体对复鞣剂性能的影响。 该复鞣 剂对皮革有较好的增厚 能力 ,经其处理 的革柔软性 好、 粒面细致 , 克服 了普通丙烯酸树脂复鞣剂易使皮 革板硬 、 粒面发脆的缺点和阴离子型乙烯基类聚合物 复鞣 剂存 在 的“ 败色 ” 问题 。 吕生华等利用二 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和丙烯酸 等乙烯基类单体 , 以适 当比例在水溶液中通过共聚合 反应得到 了一种两性 乙烯基类树脂 复鞣剂 A T P 。应 用表 明, 败色” 无“ 现象 , 而且具有 固色固油作用 , 复

新型两性树脂复鞣剂的应用研究

新型两性树脂复鞣剂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第1 卷 9





第1 期
实 用技术
新 型 两 性 树 脂 复鞣 剂 的应用 研 究
隋 智 慧 一, 西 怀 秦 煜 民 强 ,
f 1北京科技 大学土木 环境 工程 学院环境工 程系, 北京 10 8 ; 齐齐睁尔大 学轻纺 系, 003 2 黑龙江 齐齐哈 110 ; 酉北 轻工业学陆应 苹工 程系, 606 3 蒗 戚褂 7 2 8 ; 河北崔 工学院资源 最, 10 I 4 河北 唐山 0 3 0 ) 6 0 9
摘要 : 对新型两性氨基树9 复鞣剂的理化性能、 R 助染效果及填充性能等进行了全面考 察。研 究结果表 明. 谈两 性 氟基树脂复鞣剂 助染效果明显, 并有一定的选择填 充作用。它 与丙烯醛树脂燕 阴离子复鞣剂配 伍性 好 , 且
有助干对 阴离子应” 干 浅
离子鞣 剂而产 生的 “ 色效应 “ 因这种 两性 复鞣 败 。
首先 以一氯 己酸与 苯 胺 为 主 要 原料 , 用 缩 利 台 反应原 理制 备一种 两性 基 团的 中间体 苯 胺援
剂能够改 变革 表面 电荷 负 性 , 所以 恰 当地 运 用 它
收稿 日期 :0 1 1 0 2 0 2 6 作者 简介 : 隋智慧(9 1 ) 另, 17 , 黑龙江省齐齐哈皋^。 讲师 , 在读博士生。 2 3
S h —h 一 U1 i Z ,Q1 G 一h a .QI u r l AN u. 3 N Y —ri4 - I
(【 ( E mH 删 E K, rn c, , Un'ri c ne n F:n/ yB l n, & 班 H 0 0 3 n / /gSh  ̄,  ̄l izsyo S / c a d"a o g e ig o if  ̄ e e h o j i 0 8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革中复鞣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摘要:制革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工艺,其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剂,其中复鞣剂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剂。

复鞣剂的主要作用是在鞣制过程中帮助皮革更好地吸收鞣料,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和耐久性。

随着皮革工业的发展,复鞣剂的种类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改进。

本文将对复鞣剂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革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制革;复鞣剂;应用;研究前言:复鞣剂是一种在制革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它可以改善皮革的柔软性、耐磨性和耐水性等性能。

本文综述了复鞣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以及在制革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目前,复鞣剂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环保型复鞣剂的开发和应用上,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复鞣剂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拓展,如在皮革染色、防水处理、防火处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复鞣剂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复鞣剂的定义和分类复鞣剂是一种化学品,它可以改善皮革的柔软度、耐久性和防水性。

复鞣剂可以分为两类:有机复鞣剂和无机复鞣剂。

有机复鞣剂是一种含有有机物的复合物,它可以与皮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化学键。

有机复鞣剂可以分为三类:酚醛型、聚氨酯型和聚酯型。

无机复鞣剂是一种含有无机物的复合物,它可以与皮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化学键。

无机复鞣剂可以分为两类:铬鞣剂和铝鞣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复鞣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羧酸类复鞣剂:主要是指羧酸类化合物,如丙烯酸、丙烯酸酯、马来酸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氢键和共价键,从而提高皮革的柔软度和耐水性。

(2)磷酸类复鞣剂:主要是指磷酸酯类化合物,如三乙酰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磷酸酯键,从而提高皮革的耐水性和耐磨性。

(3)酚醛类复鞣剂:主要是指酚醛树脂类化合物,如酚醛树脂、醛酸树脂等。

这类复鞣剂能够与皮革中的胶原纤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皮革的耐磨性和耐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革 ; 鞣剂 ; 皮 复 应用
中 图 分 类 号 : S 4 T 5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 9 0 2 0 ) 4 0 2 — 0 1 0 —8 6 (0 7 0 - 0 2 3
S u y 0 plc to f Re a ni e t d n Ap i a i n 0 t n ng Ag ntFD
LU ng f n LU 0 - we Xi — a g, Yi i
(( ein n u ty& Trd l tc nc Zh j gI d sr a a ePo ye h i ,W e z o 2 0 3 n h u 3 5 0 ,Ch n ) ia
Ab ta t FD s k n o r t n i g g n c n e s t d sr c : i a i d f e a n n a e t o d n a e wih l o a , f r a d h d , t g y x l o m l e y e c r o y i cd a d r a Is sn p o e te we e t d e i t i p p r h o g t e a b x l a i n u e . t u i g r p r is c r s u i d n h s a e t r u h h a p ia i n i e a n n i s i a me ts l s n e tg t n s o d t a D a r v d h p l to n r t n i g p g k n g r n p i .I v s i a i h we h tF c n p o i e t e c t o r s l e t e wih o d u l e s n p y ia m e h n c l r p ri s a d mp o e h e u t la h r t g o f l s a d h sc l n c a i a p o e te , n i r v t e a s r a c n i a i n o y s u f . S e e l a h r e a n d wi h i e p o u t h v b o b n e a d f t f d e t fs x o u d e t e s r t n e t t e tt r d c a e h l b t e i e l . e t r sl f e s k Ke wo d :l a h r r t n i g a e t a p i a i n y r s e t e ; e a n n g n ; p l to c
1 1 2 主要仪器 .. 三 滚 筒 不 锈 钢 转 鼓 ;多 功 能 材 料 试 验 机
羧酸衍 生物 、 素等 原 料合 成 出 了一种 两 性 复鞣 剂 尿 ( D) 以期所 得 产 品 不仅 具有 比较 低 的 生产 成 本 , F ,
而且能具 有 良好 的填 充 性 能 和 解 决 败 色 性 能 等 优
摘 要 : 鞣 剂 F 是 一 种 由 乙二 醛 、 复 D 甲醛 、 酸 衍 生 物 、 素 等 缩 合 而 成 的 两 性 皮 革 复 鞣 剂 。本 论 文 将 其 用 于 羧 尿 猪皮 二 层 服 装 革 的复 鞣 , 观察 其 应 用 性 能 。结 果证 明 , 鞣 剂 F 的 应 用 不 仅 可 以 明显 改 善 成 革 的 丰 满 度 及 复 D 各种 物理 机 械 性 能 、 进皮 革 纤 维对 染 料 的吸 收 和 固定 , 且 还 能赋 予 绒 面 革 良好 的丝 光 感 。 促 而
在制革 生产 中 , 革 的复 鞣 填充 是 一 个很 重 要 皮 的工 序 , 对 成 革 的风 格 有 着 决 定 性 的 影 响作 用 。 它 皮 革 的复鞣 填充 材 料种 类 繁 多 , 总体 上 可 分 为无 机
鞣 剂和有 机鞣剂 , 有机 鞣剂 中 的树脂 鞣 剂 虽然 有 良
易染 深色 问题 , 市场 上该类 产 品的 品种 较少 , 填 但 且
11 I _1 主要 实验材 料
F D复鞣 剂 R T NGA R B—N 复鞣 剂 E I N 4 猪皮二 层蓝湿 革 自制 B yr a e 公司
充性 能不及 阴离 子型树 脂鞣 剂显 著 。两性 复鞣剂 虽 有填充兼解 决败 色 的作 用 , 市 场上 现 有 的产 品均 但 为 国外 进 口产 品 , 格较 高 。我 们 以 乙二醛 、 价 甲醛 、
收 稿 日期 :O 7 3 2 2 O ~O 一O
( 2 0 - s ; 裂试 验仪 ; 1 Ts0 0 ) 绷 7 2型分光 光度计 ; 透水 气 性测定仪 ; 自动测 色配 色仪 ; 全 色泽耐干 湿擦分 析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 2卷 4
第 4期
皮 革 化 工
LEATHER CHEM I CALS
Vo.2 No 4 1 4 .
Au .2 0 g 07
20 0 7年 8月
复鞣剂 F D的应 用研究
卢行 芳 , 罗逸 苇
( 浙江工 贸职业技 术 学院 , 江 温 州 3 5 0 ) 浙 2 0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 。本 论文 的主要 工作 是对产 品的应 用性 能予 以实
践检 验 。
1 实 验 部分
1 1 主要 实验材 料 与仪器设 备 _
好 的填充作 用 , 因其 分子 中含 有相 当数 量 的 阴离 但 子基 团而使 染色 时染 料 吸 收 率 不高 , 至 难 以获 得 甚 深色 。阳离子型 或弱 阳离 子型树 脂鞣剂虽 能缓 解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