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选修课调查报告: 总结 计划 报告 汇报 合同 方案
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概况我于2011年12月,对我就读学院的大二学生对于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意见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公共选修课在大二学生的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大二学生对于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想法。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大学生的学习公共选修课心理现状2、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公共选修课心理特点3、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公共选修课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公共选修课学习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中进行,共发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是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公共选修课有意见不一的见解。
(一)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公共选修课价值观。
74%的学生认为学习公共选修课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学分,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教育程度不包括非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公共选修课没用,25%的学生认为公共选修课帮助不大,8%的学生认为公共选修课帮助很大。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54%的学生对学习公共选修课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公共选修课的热情中等,22%的学生害怕学习公共选修课。
这与他们“公共选修课”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
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公共选修课课程”。
学生害怕学习公共选修课或讨厌某些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国学类,技能类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思想道德类不感兴趣。
选修课调查报告

选修课调查报告介绍本报告旨在对学生选修课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选修课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将了解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他们选择选修课的原因以及他们对选修课程的评价。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我们在校园内发放了300份问卷,要求学生回答一系列关于选修课的问题。
我们收集了问卷的回收率以及回答问题的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持积极态度。
其中,70%的学生表示选修课是他们扩展知识以及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
另外,20%的学生认为选修课能够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而10%的学生则认为选修课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新朋友。
学生选择选修课的原因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会考虑以下因素:1.课程内容的吸引力:40%的学生表示他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便能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知识。
2.教师的声誉和教学方法:3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声誉和教学方法是选择选修课的重要因素。
3.学分和学业安排:20%的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会考虑课程的学分和与其他课程的时间冲突情况。
4.建议和推荐:10%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参考他人的建议和推荐来选择选修课程。
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评价都是积极的。
70%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程提供了他们在正式课程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获得了更全面的教育。
另外,20%的学生觉得选修课程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10%的学生对选修课没有明确的看法。
结论综上所述,选修课在提供学生发展空间、培养兴趣和提高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学生对选修课的积极评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选修课程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同时,学校应该进一步改进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参考文献[1] 王某某.(2020). 选修课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 教育学刊,20(3),123-134.[2] 张某某.(2019). 高校选修课需求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19(2),56-68.[3] 赵某某.(2018). 大学选修课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18(1),45-56.。
大学公选课期末总结

大学公选课期末总结一、前言大学公选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已修满学位课学分的前提下,自由选择的一门课程。
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选课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术修养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多样化的技能。
本次期末总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公选课的选择理由、课程内容与收获、自我评价和对未来的展望。
二、公选课的选择理由在大学期间,我们需要修满学位课所要求的学分,然而学位课往往限制了我们的选择范围,因此选择一门公选课就成了我们自由发展的机会。
在选择公选课的时候,有几点是我特别注重的:1. 兴趣驱动一门课程如果没有兴趣,即使课程内容再好也很难做好,更难从中获取知识和启示。
因此,我非常注重自己的兴趣领域,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公选课。
这不仅使我能够深入了解专业的其他领域,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
2. 知识补充公选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一门清新的公选课既能拓宽知识面,又能增进对多个领域的深刻理解。
我选择了一门关于人工智能的公选课,虽然与我专业无直接关系,但AI(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领域,对于我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提升能力公选课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学术知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
在选择公选课的时候,我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收获所选公选课的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机器学习的算法原理和深度学习的模型架构,在实际案例的操作中,我对相关理论和算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理论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实践技能公选课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践项目,如手写数字识别、情感分析等。
通过这些实践项目,我学会了如何运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并使用TensorFlow等工具完成相关任务。
选修课调查报告

选修课调查报告小组成员:李平张东海李永建吕源芃刘贺然管子隆彭午阳王光宇院系:经济管理系班级:1050531班第一部分调查概况选修课的初衷是完善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扩充同学们的知识面,合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这些目的是否真的达到了呢?广大同学又是怎么样看待选修课的呢?为调查了解学生选课目的及看法,我们对全院同学做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此次调查的目的是更加准确和具体地了解学生对选修课的实际看法,明确选修课存在的目的,充分发挥选修课作为丰富学生知识的作用。
二、调查内容包括:1、选修课的原因2、在选修课上的表现3、对选修课的认知(作用、目的)4、对选修课的满意程度(课程设置、老师授课)三、调查对象和单位1、调查对象:全院在校生2、调查单位:对本校各个年级学生(共200名学生)四、调查方法1、在图书馆阅览室发放问卷,并让他们当场做完后回收。
2、在教室里发放,下课后回收。
五、调查时间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六、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问卷有效率100%。
七、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性别分布如下图1-1所示:样本中男性被访者及女性被访者比例分别为45%和55%图1-12、年级分布 如下图1—2所示:人数大一43%大四图1-23、专业分布人数图1-3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1、选修课程原因的分析102030405060708090兴趣爱好增长知识容易通过考试其他图表1-4从图表1-4可以看出选修课原因是以“为了多学些自己的专业知识”、“容易通过考试,能拿到学分”、“课程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三类最多,其中“为了多学些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多,“容易通过考试”、“课程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
建议:根据同学们的专业需求,多开设一些既符合同学们的专业需求,又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课程。
2、在选修课堂上的经常表现:图1-5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选修课上的表现以“看课外书或做作业”为主的多,占到调查人数的一半。
关于大学选修课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选修课的调查报告关于⼤学选修课的调查报告XX⼤学每学期都开设有多门公选课,其范围涉及数学与⾃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给全校学⽣提供了⾜够的选择余地与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同学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选修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同学对选修课的看法,我们组对此进⾏了深⼊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调查⽬的:掌握同学们对选修课的看法和建议,了解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对象:在读本科⽣三、调查⽅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的⽅式。
问卷发放采取的是在校内多个课堂随机选择同学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回收的形式。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四、调查时间:2012年11⽉5⽇星期⼀——2012年11⽉6⽇星期⼆五、调查内容:此次调查主要调查选修课的课堂情况、影响选课的因素、同学们对选修课的评价、看法及建议等⽅⾯内容。
六、调查结果:说明:1.调查结果直接附在调查表上,见附表。
2.第⼀部分调查结果采⽤打分制,即1-3题中各选项对应的分值为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第4题采⽤排序⼤打分制,排在第⼀位—5分、第⼆位—4分、第三位—3分、第四位—2分、第五位—1分。
最后根据分数评定等级,即4.5--5.0 优、4.0-4.4 良、3.5-3.9 中、 3.5以下差。
3.第⼆部分调查结果采⽤百分⽐制。
七、调查结果分析及调查体会结果分析:(⼀)专业选修课的选课标准如图所⽰,有⼀半同学根据⾃⾝对各专业课程的兴趣为选择标准,这部分同学是在考虑⾃⾝总体发展和学习规划的前提下,进⾏选课的考虑。
以考试容易和分数⾼为标准的⽐例为19.87%和12.83%,总计32.7%,这说明专选课的考试以及分数对同学们的课程选择有着很⼤的影响。
同学们先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各专选课⽼师的打分情况,据此决定是否选读该门课程。
以对⽼师的喜好为标准的⽐例为14.1%,说明⽼师的讲课⽔平和个⼈魅⼒也深深影响同学的选择。
选修课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具体操作步骤为:
用SPSS中的Transform/Computer…求出总分 用Data/Sort Cases…分别求出高分组与低分组界限 用Transform/Recode/Into Different Variables…转换变量 用Statistics/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求出差异,测试设置变量的有效性
10
2010-4-19
djpang制作
数据分析思路
运用频数分析法,将全体受试者作为一个整体,分析 问卷的总体情况,其中,着重分析学生对选修课制度 的总体满意度和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运用方差分析法,以性别、年级、专业和学生成绩情 况划分学生群,分析划分的群间,对选修课的看法是 否有显著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在那些方面。
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方法,具体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法,选择进入回归方程式的变量,来分析哪种因素与 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密切。
12
2010-4-19
djpang制作
变量设置说明
该问卷共有13道题,其中第七、十、十二题含有两道小题,实际
有二十一道小题。总共设有21个变量,其中问题与变量名
的对应如下:
12.
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可以开一些与社会相适应的科目如体育、武术等项目
选修课应增添一些新颖的科目 有的课完全形式,何必呢? 加强管理考核,少教条主义,增加实用与兴趣 急需改进制度 开一些新的,与时俱进的课程、前沿的东西 开设有实际意义的选修课,与现实社会拉近距离 制度的全面 开一些新的 应该在这个领域相对专业,让学生真正掌握 建议学校有必要对选修课提高教学投资,包括师资力量和重视程度 开一些比较有用、有趣。大家真正想学的课程,比如说插花、做饭等等 没必要制定选修课制度 限制学分规定太死。多样化工作不够 门类应该更丰富,排课时间应更合理 多凭兴趣,没必要拿学分卡 不应强迫必须选修理工或人文。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选修人文学科的范围更广泛,可以多样选
大学生选修课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选修课情况调研报告大学生选修课情况调研报告【大学生选修课情况调研报告一】(一)数据与问题据此次调查报告的统计,有11.3%的同学反映选修课的出勤率在50%(包含50%)以下,12%的同学认为公选课的总体质量一般甚至更差,48.1%的同学认为学生翘公选课是合理的。
在此次调查了解到福建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大部分要修4~5门的选修课,农林大学和福建工程学院大部分人要修6~8门选修课(每门选修课1.5或2学分)。
在这次调查中还了解到福建师范大学17%的同学认为选修课多了,农林大学28%的同学认为这样的规定多,而福建工程学院有34%的同学认为公选课多了,居于三所学校之首。
据了解这三所高校有的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上公选课,有的是从大二才开始上公选课。
那么就以从大一到大三(大四多为实习找工作而忙)5个学期算,即使每个学期修2门选修课,那么大学期间修10门公选课也不为多呀!而实际上却出现选修课翘课人数多,频率高,出勤率不理想的现况。
这也反映了同学们对公选课持消极被动以及逃避的心态。
(二)学生翘公选课的N个理由① 公选课枯燥无味。
学不到什么东西,没有意义。
在这次调查中最多的人反映的就是这一点。
他们悲哀公选课没有想象中的有趣和有用。
有的选修课理论性太强,缺少实践性,显得空洞乏味。
也有人认为公选课基本上可以自学,并不需要大费周章地往返教室去听课。
他们普遍认为老师无法吸引学生,有的老师态度甚至不端正。
一些人认为老师上课是往往讲一些无谓的东西,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所云。
尽管有的老师风趣,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即实的新闻和消息,但在这个网络如此通畅发达的时代更多的人愿意轻轻一按便知晓天下事。
还有一些人反映有的老师虽然学问很好但是却不能生动有效地传授知识。
这其实也有愧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美称。
都说现在大学生的质量下降,其实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待提高。
有一个风趣的同学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亲爱的同学,如果你遇到一节好的选修课,那么你就可以去买彩票了!② 选修课只是为赚学分。
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

所 介 绍 ,但 并 不 详 细 ,学 生 仍 旧无 法 获 知具 体 内
容。
学科 领域 的知 识 ,开 阔视野 以及 培养 兴 趣 与爱 好 , 陶冶情操 ,提高 自身素质 、能力 与修养 的 目的 。但 学生对学 校所开设 的课程 的 内容 和广度并 不 十分 满 意 ,大学 生在选择课 程时往往 带有实 用主义 、工 具
学生 就选其 它课程 凑合一 下 ,赚 个学分 了事 。甚 至 在补 选时 间内他们也 随意选 择一 门课程 ,因为对补
修课 ,但离 大学生 的要 求 尚有距 离 。据 调查 ①:学
生对 学校设 置 的公共 选 修 课 的总 体 满 意 度 不 是 很
高 ,认 为 “ 太 满 意 ” 和 “ 般 ” 的 占 到 了 不 一 7 . ,较 为满 意 的只 有 2 . 。在 问 及 “ 认 39 61 您 为我校设置 的公选课 种类与科 目是 否能满足 您对 知
二、大 学生对公 共选修 课满意 度低 的原
因分 析
1 .学 生课 程权 力的缺 失
主 管部 门在 一定 社会 秩 序 和教 育 范 围 内 , 了调整 为 课程 权 力 的不 同需要 , 控课 程 运 行 的 目标 和 方式 调 而制 定 的行动 纲领 和准 则” 它 主要 涉 及“ 。 谁来 决定 课程 ” “ 、决定 什么课 程 ”“ 来实施 课程 ” 问题 , 、谁 等 这 些 问题在 不 同 的历 史 时 期 会 有较 大 的变 化 , 它们 的 变化 与发 展总 是 与政 治 、 经济 、 文化 、 值 的变化 相 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选修课情况调查报告大学选修课是大学生扩充自己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普通高校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都开设有选修课,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
但是,目前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开课的真正目的,是高校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峻的问题。
开设大学选修课的必要性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学术氛围自由,多种思想学说在学校交流并存.多元化的课程能够扩充大学生自身知识面,引导学生用新视角看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选修课开设不合理、学生对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学"、选修课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现象。
为了了解我校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更好地服务同学,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并优化选修课的有关制度,在司林胜院长的指导下,08级统计学系师生于2011年4月下旬对新校区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概况(一)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主要了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对选修课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并协助学校开设选修课,以提升学校资源利用,为学校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以便真正的使学生能力和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调查内容包括:1.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1)学生关于选修课的选修的目的(2)是否选了自己所喜欢的科目(3)在选修课上能否学到真正的知识(4)学生的课堂表现(5)学生对教学和考核方式的看法2.选修课开设的不足之处(1)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2)学生注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3)什么形式的课程更适合学生(三)调查对象和单位1、调查对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新校区的大二、大三在校生。
2、调查单位:被选中宿舍的成员。
(四)组织形式、调查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1、调查组织形式本次调查样本数760,共计380个宿舍。
对象是新区大二大三的全体同学,本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抽样过程分两步:首先按院系进行分层,根据大二大三宿舍总数比*各层样本总数得到每层各年级需抽样本数,再根据我校男女宿舍总体比例对每层各年级的男女宿舍进行抽样得到每层每个年级男女生应抽样本数。
其次,在层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访问对象,考虑到拒访等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调查员在指定宿舍范围内任意选择访问对象2名。
2、调查方法:入户面访3、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1)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调查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保证记录的一致性和通一性;(2)统计分析:对于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和百分比,做出所需的表格和分析图。
(五)调查时间2011年4月28日晚上21:00—22:30。
(六)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60份,回收问卷760份,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100%。
(七)调查样本分布情况1、性别分布如下图1-1:样本中男性被访者及女性被访者比例分别为35.8%和64.2%2、年级分布如下图1-2所示,各年级被访者比重分别为:大二45%,大三55%。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校本科大一的学生无法参与选课,大四不在新校区,无法进行调查,因此本次样本中出现的只是居住在新校区的大二、大三本科学生。
图1-1 男女生比例图1-2 年纪分布3、院系分布表1-1被访者院系分布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分析(一)选课前,对选修课的认识。
表2—1 选修课的了解渠道分析调查显示,我校同学了解选修课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渠道:学长介绍、同学间相互告知、选课系统介绍、学校官方网站等。
由表2-1所显示的结果可知,39.4%的同学是通过同学间相互告知了解到选修课的,其次是29.7%的同学是通过选课系统了解,还有19.4%的同学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获知,另外有9%的同学是通过学长介绍了解。
可以看出,同学们了解选修课的主要渠道是同学间的相互告知。
图2—1 了解选修课内容的必要性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由于选修课的普遍使用性和广泛存在性,我校60%的同学认为开设选修课是必要的,只有13%的同学认为开设选修课是没有必要的,如图2-1。
说明我校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程度比较高,选修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受学生欢迎。
(二)选修课的选修情况分析1、选课情况图2-2 选修公共课门数分析通过调查统计,本学期我校同学选修公共课的门数,如图2-2,60.7%的同学选修了2门公共选修课,有34.9%的同学选修了3门,只有3.0%的同学选修了1门,1.4%的同学一门也没选。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在一个学期为自己安排了2门选修课的课程。
其中导致同学一门也没选的原因有:①没选上;②该专业在该学期无法选课;③学分已修够。
而对于同学是否是喜欢所选修的课程,通过分析如图2-3,67%的同学认为所选课程中部分是喜欢的课程部分不是喜欢的课程,只有10%的同学认为所选课程都是自己喜欢的课程。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同学对自己本学期所选课程不甚满意。
2.学分对选修课的选修影响表2-2 选修课学分的看法图2-4 选修课学分的看法我校规定选修课学分是30学分左右,其中公共选修课是12分左右,由表2-2和图2-4可以看出,67.2%的同学认为我校的选修课学分还行。
大多数的同学对我校的选修课学分制度比较满意,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太多或者太少。
我校选修课与学分挂钩,而如果不与学分挂钩,同学们会选几门选修课?通过调查分析,如图2-5,大部分同学仍会在一学期为自己安排2门或者3门的选修课程,但相对于选修课与学分挂钩时,选修2门和3门的同学减少,而选修1门,和一门也不选的比重增大。
说明,学分对同学们选修选修课有很大的影响,有部分同学因为修学图2-5 选修课不与学分挂钩,选课门数分的原因而选择选修选修课。
在某种程度上说,学分决定着某些同学对选修课的选择。
(三)公共选修课课堂表现1、出勤情况分析从图2-6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选修课的出勤情况非常乐观,基本不去、从来不去的比例非常小,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同学对公共选修课比较重视。
虽然出勤情况比较乐观,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少数同学不去上课的现象。
就此现象,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期获得导致公选课缺课的主要因素。
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3 不上课的原因ResponsesN PercentPercent of Cases $不上课的主要原因a选修课程内容没有实用价值302 18.1% 39.7%老师上课应付,学不到东西271 16.3% 35.7%不是自己喜欢的选修课269 16.2% 35.4%有事冲突384 23.1% 50.5%老师不点名202 12.1% 26.6%选课是为了得学分,上不上课233 14.0% 30.7%无所谓其他 3 .2% .4% Total 1664 100.0% 218.9% 如表2-3结果所示,导致公共选修课缺勤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老师上课应付,选修课内容实用价值低、有事冲突、不是自己喜欢的课程。
在这三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为老师上课应付,选修课内容实用价值低,高达34.4%。
然而有事冲突等客观因素也不应忽略。
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14.0%)持有“选课是为了得学分,上不上课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仍然还有部分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不够端正,同时反映出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课堂表现表2-4 课堂表现ResponsesPercent of CasesNPercent $课堂表现a认真听课78 7.2% 10.3% 主要听课,偶尔干别的事情 440 40.4%57.9% 学习其他课程(包括学外语,做其他课程作业等形式),偶尔听课 24922.9%32.8%看自己喜欢的书(包括小说、杂志以及除本专业之外的各种书籍),偶尔听课212 19.5% 27.9%发短信,聊天,睡觉,听音乐,看视频等,偶尔听课 103 9.5% 13.6% 其他7 .6% .9% Total1089100.0%143.3%分析可得,同学们对于公选课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如表2-4,40.4%的同学上课主要听课,偶尔干别的事情;22.9%的同学主要学习其他课程,偶尔听课。
(四)公选课满意程度分析图2-7 喜欢的选修课图2-8 最不喜欢的课程由图2-7数据显示在关于满意情况的调查中,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为艺术类和哲学伦理类;图2-8数据显示在关于不满意情况的调查中,36%的同学没有明显不满意的课程,其他同学对于外语、数学统计等课程较为不满意。
针对此种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选课目的表2-5 选课目的ResponsesN PercentPercent of Cases$选修目的a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多的523 30.0% 68.8%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519 29.8% 68.3%提高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190 10.9% 25.0%为了拿学分,满足学校的规定472 27.1% 62.1%要求结交朋友32 1.8% 4.2%其他 5 .3% .7%Total 1741 100.0% 229.1%由表2-5所反映的数据可知,同学们的选课目的主要集中在兴趣爱好和扩大知识面等方面,因此艺术类、哲学伦理类等趣味性强,能够拓宽视野的课程广受欢迎。
2、图2-9 喜欢的教学形式如图2-9,视频播放这种教学方式最受同学们欢迎,而数学统计、外语等专业性强的课程由于不便结合视频教学,相对枯燥乏味,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大打折扣,导致同学们对此类课程不满意程度加深。
3、喜欢的考核方式图2-10 喜欢的考核方式如图2-10所示,最受欢迎的考核方式为写论文,约占54%.艺术类和哲学伦理类等课程思维发散,论文易完成,多为感悟性,同学们作业完成压力较小,受到欢迎。
而数学统计、外语类等对课程掌握程度要求较高,且适合闭卷考试,完成难度大,通过率低,导致满意度较低。
综上所述,同学们普遍喜欢趣味性强、课堂表现形式多样且易通过的课程,例如天文学、心理学等;而对专业性强,枯燥乏味,通过率低的课程兴趣不高,如运筹学、数据库技术等。
第三部分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及解决建议通过此次关于本校选修课的调查活动,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对选修课认识的第一手资料,初步了解了他们的态度及意见要求,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对学生的管理,严肃教学秩序。
树立公共选修课与必修课同等重要的意识,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完成作业。
2、学校应对每学期要开的选修课的内容、授课形式、目的、作用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学生对所选课程及其任课教师的盲目性,避免上课后学生改选和退选的情况,指导学生选修理想的课程。
3、学校应加强对选课系统的建设,避免出现选课拥挤以及选不上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