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芦花荡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一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品《围城》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1.2学习课文中描绘景物的技巧。
1.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习课文中描绘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
2.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及其作品。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乡的芦花荡有什么印象?2.课文阅读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讲解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与景物描写的关系。
4.课堂讨论4.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5.课堂练习5.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5.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6.课后作业6.1学生根据所学,进行景物描写创作。
6.2学生将作品至班级群,互相学习、交流。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芦花荡,了解其生态环境。
2.邀请环保专家到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附:课文《芦花荡》简介《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作者家乡的芦花荡美景,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孙犁先生的《芦花荡》,这篇散文不仅语言优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通过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但是让很多孩子头痛的是,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课。
再困难的事情总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及学习方法技巧,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品《围城》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品《围城》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现代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
疟yào子
寒噤jìn
吆喝yāohe
蹿cuān
仄zè歪
转弯抹mò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
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者李森祥。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芦花荡 (共21张PPT)

老 头 子
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
对女孩:喜爱; 有智勇双全的行为 勇:不带一枝枪; 智:设下计谋。 对鬼子:满怀仇恨。
有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核心性格)
作者 字词 体裁 情节 环境 人物 性格 拓展
六、重难点揣摩:
思考讨论
1、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 字? “过于”一指“非常”,二指“过头”的意思,所以本 句话既有非常自尊和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 尊过分的意思。 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 性格?
作者 字词 体裁 情节 环境 人物 性格 拓展
(3) (55~63)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护送。
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
品味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并谈谈景物描写有什么 作用。
(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 增添了小说的诗意。)
作者
字词
体裁
情节
环境
人物
性格
拓展
(三)人物形象: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人 (主要人物)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 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 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 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 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 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 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 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 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小说
小说三要素 人物
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芦花荡》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芦花荡》知识点【1】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点名环境气氛,突出环境险恶,交代背景,为后文描写人的行为做铺垫。
更突出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2】怎样理解“在淀里,像一片苇叶,直奔着东南去了。
”答:运用比喻手法,将小船比作一片苇叶,突出小船轻快的特点,老头子乘船技术的娴熟和行踪神出鬼没。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天上钻”怎样理解?答:努力长高的苇子生动的展现了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顽强生存的姿态。
象征的白洋淀人民的意志和力量。
狠狠表现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钻表现了抗日军民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4】3、4段肖像描写作用?答:有外貌描写和服饰描写,写出了老头子精明强干、敏锐机智,英勇果敢,有自信自尊的特点。
【5】“老头子就叫他们睡一觉……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请简要赏析。
答:一方面体现了老头子的孩子们的喜爱和安慰。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老头子自信的特点【6】赏析“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
答:把眼前的环境比做一个梦,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部队后的惊喜、激动的心情。
【7】赏析“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新军……长大成人了”答:把女孩子们的成长描写的有韵味。
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的安于着时光的流逝。
“北斗”即使是在的事物,也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8】14段“趴”等一系列动词说明了什么?答:充分说明了两股女孩有炮火中的紧张环境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轻松愉悦的心理。
【9】老头子的信心来自?答:对环境的熟悉,高超的水上功夫,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10】26段动词作用?答:表现老头子反应灵敏,对地东正经验丰富。
【11】老头子不带枪,是不是鲁莽?答:不是。
因为他又对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凭着对白洋淀的熟悉,高超的水上技艺,对敌斗争的力气——船桨,鱼钩,使他在斗争中游刃有余,这是处于高度的自信。
【12】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答: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芦花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ao子寒噤ji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e歪转弯抹mo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为大家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