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报警
船舶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原理

船舶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船舶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原理随着船舶运输的发展,柴油机在船舶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柴油机作为船舶主要的动力来源,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燃油泄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柴油机燃油泄露不仅会影响燃油的利用效率,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及时发现和处理柴油机燃油泄露现象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发现柴油机燃油泄露,船舶通常会配备燃油泄露报警系统。
燃油泄露报警系统是一种能够监测并警示柴油机燃油泄露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和报警显示。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船舶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一,传感器检测。
燃油泄露报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其作用是实时监测柴油机周围的燃油泄露情况。
传感器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等,通过检测周围的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发生了燃油泄露。
当传感器检测到柴油机周围的燃油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就会产生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部件。
第二,信号处理。
传感器检测到柴油机周围的燃油泄露后,会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部件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部件会对传感器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燃油泄露。
在确认发生燃油泄露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件会产生相应的警报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报警显示部件。
报警显示。
报警显示部件是燃油泄露报警系统的最终输出部件,其作用是将信号处理部件发出的警报信号转化为可视化或听觉化的报警信号。
报警显示部件通常会通过触发声光报警器或发送警报信息至船舶控制室等方式,提醒船员及时处理燃油泄露问题,以防发生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船舶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和报警显示等环节,实现对柴油机燃油泄露情况的监测和警示。
只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柴油机燃油泄露问题,才能有效保障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船舶在配备柴油机燃油泄露报警系统时,应选择可靠性高、灵敏度高的产品,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定期维护,以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报警信号

1000 船舶报警信号 检查依据 1010 通用报警[适用范围]所有客船及船长大于40米的货船[检查要求]1.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应能以船舶号笛,并加以由船舶主电源及应急 电源供电的电铃、电笛或其他有效报警系统,发出不少于 7 个短声、继 以一个长声组成的通用应急报警信号。
该系统应能自船舶驾驶室和其他 要害位置操作。
全船所有起居处室以及正常的船员操作处所在主副、辅 机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均能听到该系统的报警。
2.该系统应以公共广播系统作为补充。
《99 规则》(非 国际)第四篇 C3R1.1.2/2.4.31020消防报警设备[适用范围]1.⑴1999.9.1 以前建造的所有客船在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应普遍设 置手动报警按钮。
⑵1999.9.1 以后建造的载客 100 人及以下的客船在起居处所和服务 处所应普遍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2.在特种处所内和每一出口处附近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3.在4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的任一起居处所和服务处所内用A级或B 级分隔的处所或处所群一般不超过 50m 3 ,对于公共处所一般不超过 70 m 3 ,如未装配固定式探火与失火报警系统,则在起居处所的所有走廊、梯 道内应设有手动报警系统。
4.1000 总吨—4000 总吨的货船和小于 2000 总吨的液货船在起居处 所和服务处所内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检查要求]手动报警按钮即可作为单独的报警单元,又可作为固定式探火报警 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值班人员发现火灾而自动灭火系统仍未动作时,能 够发挥重要的功能。
1.手动报警按钮应遍步于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控制站。
每一通道出 口应安装有一个按钮。
在每一层甲板,按钮应便于到达,并且走廊内任 何部分与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应不大于20米。
2.具体安装时应尽可能与应急照明灯靠近,距甲板的高度约 1.4米。
《92规则》第十 一篇C5R5.12 5.14C6R6.10 6.12 《99 规则》(非 国际)C22R3.9 R3.10 R4.11《92规则》第十 一篇 C1R1.121060 设备控制报警10601 机器和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报警装置[适用范围]除特别说明外,下列各条适用于装有相关设备的国内航行船舶 [检查要求] 《92 规则》第三 篇C4R4.6.2(3) C6R6.1.3机器和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报警装置应在下列情况下发出报警:⒈ 柴油机的滑油系统应设有低压警报器。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流程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流程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流程一般来说,船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机械系统,其各个组件、设备等都需要精细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其中,船舶火灾报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安全设备,因为在海上航行中,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船舶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正确操作船舶火灾报警系统,实现及时、准确、可靠的报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概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烟感探头、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控制面板、防火门、喷淋系统等组成。
其中,烟感探头是最关键的组件,可感应船舶各个区域的烟雾和热量,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是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大脑,接收烟感探头的信号,分析判断烟雾、火灾等情况,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和指令。
手动报警器是为了避免烟感探头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发出报警信号,而设置的手动开关。
声光报警器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提醒船员,让他们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二、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流程1、启动船员需要在航行之前测试和启动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以保证其完好有效。
具体操作如下:(1)检查烟感探头和手动报警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调整声光报警器的音量,检查是否正常;(3)检查控制面板的所有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4)测试火灾报警系统的响应速度。
2、巡航在巡航过程中,船员需要随时检查船舶火灾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具体操作如下:(1)定期检查烟感探头和手动报警器,确保其灵敏度和精度;(2)检查声光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声音是否正常;(3)检查控制面板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4)定期测试火灾报警系统的响应速度,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3、火灾报警一旦船舶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船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操作如下:(1)查看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以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2)寻找手动报警器并使用,以确保火灾报警系统能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3)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开启喷淋系统等,以控制火势和熄灭火灾;(4)疏散人员,确保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故障报警代码解析

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故障报警代码解析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故障报警代码的解析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是船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及时侦测到货仓内的烟雾,保护货物和船员的安全。
然而,有时候该系统会出现故障,并产生一些报警代码,提醒船员进行维修和检查。
以下将对几种常见的故障报警代码进行解析,以期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1. 故障报警代码001: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故障是最常见的报警代码之一,它可能是由于传感器老化、损坏或未正确安装所导致。
当系统检测到传感器故障时,船员应首先检查传感器的连接是否稳固,避免松动导致误报。
如果连接正常,应将传感器进行检修或更换。
2. 故障报警代码002:电源故障电源故障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该报警代码要引起船员的高度重视。
船员应检查电源接口是否有松动或腐蚀的迹象,并确保供电稳定。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更换电源或寻求专业维修。
3. 故障报警代码003:信号丢失信号丢失可能是由于信号线路的损坏、干扰或者通信设备故障引起的。
船员应检查信号线路,确保连接正常且没有受到干扰。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修复或更换损坏的信号线路或设备。
4. 故障报警代码004:系统故障系统故障可能是由于软件或硬件方面的问题引起的,例如操作系统错误或主控板损坏。
船员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
如果无法修复,可能需要重新安装软件或更换主控板。
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的故障报警代码可能有很多种,上述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代码。
对于船员来说,了解这些代码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非常重要。
一方面,及时处理故障可以防止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帮助船员进行货物安全管理。
因此,在船舶操作过程中,船员应积极学习和掌握船舶货仓烟雾探测系统的故障报警代码解析,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船舶应变警报信号口诀

船舶应变警报信号口诀
船艏失火:
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1长声
船舯失火:
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2长声
船艉失火:
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3长声
机舱失火:
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4长声
上层建筑失火:
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5长声
消防:
警铃或汽笛短声连放1分钟后,另加火灾部位指示信号,一声表示船首,二声表示船中,三声表示船尾,四声表示机舱,五声表示上层建筑居住区域;
(2)堵漏、漏损:
警铃或汽笛二长一短,连放一分钟。
——XG
人落水:
警铃或汽笛三长声,连放一分钟。
———O
弃船:
警铃或汽笛七或七个以上短声继以一长声,连放一分钟。
油污:
警铃或汽笛一短二长一短,连放一分钟。
X——XP。
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文

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文1. 船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船舶是海运业的重要形式,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航线不断扩大和航速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安全隐患。
其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隐患是船舶火灾。
自20世纪初,关于船舶火灾的报告已经层出不穷。
每年都有数百艘船舶发生火灾事故,由此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如果没有适当的安全装置来应对此类事件,这些火灾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船舶损坏。
因此,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至关重要。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专门为船舶设计的安全装置,能够快速响应火灾事件,并通知船员及乘客要求及时撤离。
它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火灾检测、信号传输和报警响应。
2.1 火灾检测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第一步是火灾检测。
它使用一系列火灾检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监测船舶内部及外部的温度和烟雾情况。
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或烟雾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该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程序,并发出警报声音。
2.2 信号传输在自动触发火灾报警程序之后,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始传输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轮机室或舰桥的火灾控制台传输。
一旦系统的传输开始,所有连接到系统中的报警设备都会接收到警报信号。
2.3 报警响应报警响应是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最后一步。
一旦系统传输警报信号,所有连接到系统中的报警设备都会自动响应。
这些设备包括警报灯、警报器和逃生指示灯等。
这样,船员和乘客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火灾事件,采取有效的逃生策略,以降低人员伤亡率。
3. 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优点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许多优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3.1 自动感应和通知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自动化感应系统,能够自动感应火灾事件,提高了对火灾的敏感程度。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火灾事件的存在,该系统就能够自动通知轮机室和舰桥等相应部门提供及时的信息,从而惊动船员和乘客。
3.2 改善了响应时间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火灾事件,加快了响应时间。
船舶火灾的警报信号

船舶火灾的警报信号船舶火灾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料的,但是一旦发生,及时的警报信号是保障人员和船只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船舶上,适当的警报信号可以迅速的吸引船员的注意力,并使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最终保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一般情况下,在船舶发生火灾时,会立即启动警报装置,船上警报装置主要包括声光报警器、火灾控制系统、舵机室信号灯等。
声光报警器采用连续或间断响声方式,以方便船员能够迅速回应。
火灾控制系统则可以启动CO2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抑制火势。
而舵机室信号灯则辅助舵手掌控舵机室水位,避免火灾时的水位过深熄灭灭火剂。
同时,在海上,船舶还需要配备独特的信号标志,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尽早发出警报信号。
例如,与小型船只交往,船长可以采用“识别信号”,如灯光或声响,让小船知道大型船只的存在。
此外,当海上事故发生时,船舶也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向沿岸监管机构发出求救信号,报告事故的情况并请求救援。
在船舶火灾的情况下,声光报警器仍然是最易于感受到的警报信号之一。
连续的响声会向船员发出严重的紧急警报,表明火灾需要立即得到处理。
而间断响声可以引起注意,使人们能够了解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但同时又能够避免恐慌和混乱。
此外,警报装置还应该具有多地区分布,使得即使在乘员密集区域,如船舱、甲板和机房等,也将听到警报。
在船舶上,不同类型船只和不同目的的区域对警报信号也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油轮上,船员需要高度敏感的报警装置,以便及早关闭泄漏的油管以减少火灾的影响。
而在游轮上,警报系统应该兼具防盗与防火功能,防止小偷和无意识行为诱发的火灾。
总之,在船舶火灾的情况下,正确和及时的警报信号是船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开航前应该确保船上的警报装置正常工作,让船员熟悉警报信号和应对措施,以尽可能减少船舶火灾所带来的威胁。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步骤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步骤
随着船舶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船舶火灾也越来越普遍。
为了保护船员和船舶安全,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不仅需要正确安装和定期检查,还需要正确操作。
下面介绍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步骤。
1.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位置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一般被安装在控制室内走廊或者走道上。
船员需要经常查看系统的状态指示灯,确保其正常工作。
若报警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尽快修理或更换。
2. 关注信号指示灯
船舶火灾报警系统上的信号指示灯是非常关键的。
红灯代表着火或者烟雾探测器检测到烟雾,绿灯表示船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船员需要随时关注信号指示灯,确保船舶内没有火灾。
3. 按下报警按钮
如果发现船舶内火灾或者烟雾,船员需要立刻按下火警报警按钮,通常这个按钮在船舶的主要控制室内或者指挥室内。
按下按钮后,立刻听从指挥官的指示,执行灭火和撤离方案。
4. 核对船舶位置
如果船舶遇到火灾,确保告知指挥中心船舶的位置、种类、规模和灭火方式,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到达船舶火灾现场。
5. 关闭电源
火灾情况下,船员需要尽快切断电源,以避免火灾的扩散或者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6. 紧急撤离
一旦船舶发生火灾或者烟雾,船员需要立刻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全体船员必须听从指挥官排布和指示。
确保所有船员都可以安全地撤离船舶。
总之,船舶火灾报警系统是保障船员和船舶安全的重要设备。
船员需要经常检查系统的状态,并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在发生火灾或者烟雾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GMDSS的九大功能1)两种独立的船到岸的遇险报警手段2)能完成收、发船到船的遇险报警3)能接收岸到船的遇险转发报警4)完成遇险协调通信5)完成遇险现场通信6)完成遇险寻位及近距离的遇险现场通信7)完善的MSI播发系统8)可靠的船舶间安全通信9)完成常规通信2。
406MHZ与L-EPIRB的异同。
第一,他们都是船到岸的独立报警设备,但适用的海区不同,406MHZ可用于A1-A4,L-EPIRB只用于A1-A3海区。
第二,他们都是利用卫星系统,但所属的卫星系统不同,一个是INMARSAT,一个是COSPAS-SARSAT。
第三,他们报警的内容不一样,L-EPIRB报警的内容有:MMSI、POSN/TIME/SPEED/COURS,不能连续跟踪船位;而406MHZ-EPIRB,只有MMSI,其位臵信息是利用多谱力效应进行的,可以连续跟踪48小时的船位。
第四,发射的时间不同,L-EPIRB,发送四次,每次10分钟,间隔为45分钟;406MHZ-EPIRB,每50秒发0.5秒,可进行48小时。
第五,一个是全球报警,但时效性差;一个不能全球报警,但时效性好。
3。
DSC与NBDP的异同点第一,作用不同:DSC用于呼叫与报警;NBDP用于电传通信。
第二,编码方式不同,DSC采用的是7+3,10单元水平一致检测码;NBDP是7单元恒比码。
编码的含义也不一样。
第三,检纠错方式不同,DSC采用了三种方式:水平一致编码、时间分集、最后的垂直奇偶ECC校检。
而NBDP只用了恒比码校检(ARQ)及时间分集(FEC方式)两种。
第四,调制的方式都是FSK,但VHF/DSC的调制深度和速率与MF/HFDSC/NBDP是不一样的。
第三节遇险报警与遇险通信程序一、GGGGMMMMDSSSSSSS地面系统中遇险报警方式的选择利用地面通信系统设备可以迅速发出遇险报警,并能很快建立遇险通信。
地面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选择性呼叫(DSC)方式报警。
用DSC方式发出的报警,同时能实现船到船和船到岸报警,也可用此方式实现岸到船的报警。
在这些遇险报警方式中,DSC遇险报警能够直接被附近的船舶收到,几乎没有报警延迟。
而其它的遇险报警方式,附近的船舶不能立即收到,需要一系列的环节,才能转发到附近的船舶,这就造成相当的时间延迟。
数字选择性呼叫(DSC)遇险报警可以使用VHF设备在VHFCH70信道上发出,也可以使用组合电台在MF/HF的DSC遇险安全呼叫2187.5KHz、8414.5KHz、4207.5KHz、6312.0KHz、12577.0KHz、16804.5KHz上发出。
另外,采用DSC进行遇险报警时,使用不同的频率,传播的距离并不一样。
1、VHFCH70信道传播距离最近,大约20海里左右。
在A1海区使用VHF设备在VHFCH70信道上进行遇险报警,该海区的VHF海岸电台和遇险事件附近的船舶会迅速被报警。
而在任何海区使用VHF进行遇险报警,附近的船舶也会迅速收到。
2、在中频(MF频段)进行DSC遇险报警能传播200海里左右,晚上传播可能还远一些。
在A2海区使用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2187.5KHz上进行遇险报警,该海区的MF海岸电台和遇险事件附近的船舶会迅速被报警。
而在任何海区在该频段上进行遇险报警,附近的船舶也会迅速收到。
3、在高频(HF频段)进行DSC遇险报警能实现远距离遇险报警,但各频段传播距离有所不同。
一般地说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远,晚上较低频率也可传播很远。
并且在高频波段使用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上进行遇险报警,远距离的海岸电台和船舶都会迅速被报警。
从另一方面看,当船舶在海上遇险时,能够迅速前来救助的是在遇险船附近的船舶。
事实上远洋船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远离海岸的水域航行,船舶遇险主要还是靠附近的船舶实施救助。
而在岸上救助力量能够达到的海域,对遇险船的救助是岸上救助力量结合附近的船舶共同实施救助,但是GMDSS系统是岸基为中心,无论在任何水域岸上的主管部门在搜救过程中起着指挥和决定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船舶遇险时,DSC遇险报警应该是首选的遇险报警的方式。
特别是VHF波段的DSC遇险报警,能够很快地被附近的船舶收到,并立即前来救助。
如果遇险事件附近海区有其它船舶,这是能够尽快获得救助的一种方式。
同时DSC遇险呼叫被岸台收到后,会立即将遇险信息转送到有关的救助协调中心。
其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同时考虑结合其它设备进行遇险报警。
由INMARSAT设备发出的报警,最大的优点是迅速和有关RCC建立通信链路,使RCC立即获得遇险报警信息。
随后RCC协调遇险事件附近海区的其它船舶进行救助。
可能的情况下,岸上的救助力量也会参与救助。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救助要迟于DSC方式报警后的救助。
因此,当船舶遇险时,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VHF-DSC、MF/HF-DSC和INMARSAT设备同时进行遇险报警,也是一种应对方案。
由几种不同系统的设备同时报警的方式,可以使遇险事件附近的船舶和有关RCC都能迅速地得到船舶遇险信息,这样附近海区船舶和岸上救助力量就能迅速地投入救助。
使GMDSS系统的优势充分地得到发挥。
此外,当遇险事件相当突然,必须马上弃船,来不及多种方式的遇险报警,这种情况下,应首先考虑人工启动406MHzEPIRB发出遇险报警,或者选择将它携带到救生艇筏上并启动报警的方式。
如果确实没有时间进行人工启动,当船舶沉入水下2-4米时,EPIRB会自动被释放,浮出水面,进行遇险报警。
虽然有时406MHzEPIRB的报警延迟能达到1个小时以上,但它携带方便,有内部电池供电,并有专用卫星系统监视并接收其报警信号,能够自动定位,这些都是它独特的优点。
但是如果确知能够及时得到遇险救助,就不要启动EPIRB。
请参考上册中遇险报警与通信船长指南部分。
二、DDDDSSSSCCCC遇险呼叫程序DSC遇险呼叫可以人工进行编辑后发出。
在遇险事件比较紧急,没有时间编辑DSC遇险呼叫电文时,可以启动面板上的遇险报警快捷键,自动生成DSC遇险呼叫序列发出。
VHFDSC遇险呼叫要经VHF发射机以G2B方式发出。
MF/HFDSC遇险呼叫要经组合电台发射机以F1B方式发出。
在VHFCH70信道上启动DSC遇险呼叫后,每次连续发送5个DSC遇险呼叫序列,间隔约4分钟,等待接收DSC遇险收妥。
如果接收不到DSC遇险收妥,再继续重复DSC遇险呼叫序列。
见下图。
VHFCH70VHFCH70VHFCH70(230+10N)秒N是间隔次数图3-1VHFDSC遇险呼叫在MF/HF组合电台上启动DSC遇险呼叫,有遇险多频呼叫和遇险单频呼叫两种方式。
当采用遇险单频呼叫时,可设臵在某一MF/HFDSC遇险呼叫频率上进行。
一般设臵在MF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2187.5KHz上,或者设臵在HF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8414.5KHz上进行遇险呼叫。
每次在设臵的DSC遇险呼叫频率上连续发送5个DSC遇险呼叫序列,间隔约4分钟,等待接收DSC遇险收妥。
如果接收不到DSC遇险收妥,再继续重复DSC遇险呼叫序列。
见图。
MF2187.5KHzMF2187.5KHzMF2187.5KHz(230+10N)秒图3-2遇险单频呼叫N是间隔次数当采用遇险多频呼叫时,DSC遇险呼叫首先在MF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2187.5KHz上发出5个序列的DSC遇险呼叫,然后间隔约4分钟,等待接收DSC遇险收妥。
如果接收不到DSC遇险收妥,再转到另一DSC遇险呼叫频率上继续重复DSC遇险呼叫序列,直到收到DSC遇险收妥。
见图所示。
MF2187.5KHzHF8414.5KHzHF16804.5KHz(230+10N)秒HF12577.0KHzHF6312.0KHzHF4207.5KHz(230+10N)秒图3-3遇险多频呼叫N是间隔次数遇险报警信号发送后未获得回答时,应迅速检查通信设备是否完好,如发射机高压是否加上,频率、天线是否使用正确等。
如果一切正常,应重发遇险报警信号和遇险报告,直至接收到遇险收妥通知,跟船台或者岸台建立遇险通信。
三、接收到DDDDSSSSCCCC遇险呼叫后的处理程序接收到遇险报警的船舶和救助协调中心(RCC)应高度重视,有关人员应立即向船长或者负责人员报告,迅速进行正确的处理。
在不同波段上接收到一个DSC遇险呼叫,采用不同的处理程序。
现介绍如下:1、在VHFCH70信道上收到一个DSC遇险呼叫,如果是在A1海区,该海区的VHF海岸电台应该先用DSC给予遇险收妥,使遇险船终止DSC遇险呼叫,然后转到VHFCH16信道上进行后续遇险通信,而附近的船舶应转到VHFCH16信道准备与遇险船进行通信联系;如果不是在A1海区接收到一个VHFDSC遇险呼叫,则由接收到VHFDSC遇险呼叫的某一条船舶发出DSC遇险收妥,使遇险船终止DSC遇险呼叫,然后转到VHFCH16信道上进行后续遇险通信,其它附近船舶应转到VHFCH16信道收听,并准备与遇险船进行通信联系。
救助船转到VHFCH16信道上后,应首先和遇险船联系,确认收到遇险呼叫,通知前去救助和预计抵达的时间等信息,在得到遇险船救助请求后,前去救助。
救助船舶还应使用任何通信方式通知救助协调中心或者海岸电台遇险船的情况。
2、在MF2187.5KHz上收到一个DSC遇险呼叫,如果是在A2海区,该海区的岸台应给予DSC遇险收妥;如果该海区岸台没有及时给予DSC遇险收妥,离遇险船很近的某一船舶应发出DSC遇险收妥;如果是在A3海区,船舶接收到一个MFDSC遇险呼叫后,当确知离遇险船不远时,也应发出DSC遇险收妥,以终止遇险呼叫,转到后续通信方式进行遇险通信。
而其它附近船舶应根据DSC遇险呼叫电文中的后续通信方式直接转到MF2182kHz(中频无线电话遇险与安全通信频率)收听,或者MF2174.5kHz(中频无线电传遇险与安全通信频率)收听,并准备与遇险船进行通信联系,提供可能的帮助。
救助船舶转到后续通信频率上后,应首先和遇险船联系,确认收到遇险呼叫,前去救助和预计抵达的时间等信息。
DSC遇险收妥,尽量在DSC遇险呼叫的间隙发出。
救助船舶还应使用任何通信方式通知救助协调中心或者海岸电台遇险船舶的情况。
3、在HF波段的DSC遇险呼叫频率上收到一个DSC遇险呼叫,岸台应该给予DSC遇险收妥,船台可在有关遇险安全频率上进行监听,以便给予及时帮助。
如果岸台3分钟内没有给予DSC遇险收妥,而本船离遇险船又很远,可发射一个DSC遇险转发呼叫或者采用适当的通信方式通知适当的海岸电台和救助协调中心。
在A3、A4海区,船舶接收到DSC遇险呼叫后,如果确知本船离遇险船很近,和救助协调中心或者海岸电台协商后,可在VHF或者MF波段使用DSC遇险安全呼叫频率发出一个DSC遇险收妥,然后转到约定的方式上与遇险船联系,并前去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