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选用)
营养师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3. 24h回顾法技术要点
1)适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 2)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法。 3)可面对面询问,也可用开放式表格或事先编码好的调 查表通过电话、录音机等进行询问。 4)询问时,调查员不但要专业技巧熟练,还要态度诚恳。 5)回顾后可用一个食物清单进行核对,因为一些食物或 零食很容易被遗忘。 6)询问一般要求在15-40min完成。 7)调查表的设计是关系到调查质量的关键因素。
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 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
第一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膳食调查方法 1、称重法 2、记帐法 3、24h回顾法 4、膳食史法 5、食物频数法 6、化学分析法
(补充知识)称重法
对某一个伙食单位或个人一日各餐食物食用
量进行称重,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26
称重法优缺点
优缺点: 能准确反映被调查者食物摄取情况 也能看出一日三餐食物分配情况 适用于团体、个人和家庭的膳食调查 不适合大规范的营养调查 花费人力和时间较多
四级: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
膳食中各类食 物摄入量计算 九大类: 谷类 蔬菜类 水果类 肉禽类 蛋类 鱼虾类 豆 奶 油
食物称重记录表(设计、计算)
餐 别 饭菜 名称 食物 原料 名称 大米 35 小米 30 红小豆 30 35 27.2 食物 重 (g) 可食 重量 (g) 熟食 重量 (g) 熟食 余量 (g) 净熟 食重 (g) 净生 食重 (g) 备注
早 餐
红 豆 二 米 粥
726
162
564
23.3
l0
10
地点选择:1在家 2单位/学校 3饭馆/摊点 4亲戚/朋友 5幼儿园 6节日/庆典 (13分,除表头、序号、调查日期、地点选择每个0.5分外,其余每个参数1 分,餐次也可写作进餐时间)
实验一 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实验一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一、目的要求1.了解膳食调查的意义。
2.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和食物成分表的应用。
3.学会膳食评价及平衡膳食方法。
二、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一周,从本周一(4 月16 日)午餐开始至下周一(4月22 日)早餐结束。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以大学生膳食为例,采用自己记录每日每餐膳食情况,计算一周膳食。
1.资料的收集记录调查时间内每日每餐所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应用“食物成分表”计算各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3.评价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情况参照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中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 S”标准进行膳食评价。
查出与自己年龄、活动水平相符的供给量,计算摄入量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评价摄入量充足与否。
4.计算热量、蛋白质及铁的来源分布将各种食物分为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不含豆类)三类。
分别计算来源于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热量、蛋白质和铁的摄入量并计算其占总量的百分比。
由此评价能量、蛋白质和铁的不同来源优劣。
5.计算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百分比将早、中、晚餐食物分别列出,计算其能量,并计算其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6.计算膳食中热能来源分配计算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并换算为能量,求出蛋白质、脂肪、糖类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四、膳食评价与改进1.热能及各种营养素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表-2):一般认为热能的摄入量应占供给标准的90%以上,正常范围为90%-110%;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占供给标准的80%以上,低于标准80%为供给不足,若低于60%认为是严重缺乏,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摄入超过100%的营养素,DRIs有UL值的摄入量应限制在其UL值以下。
2.蛋白质、铁来源百分比(表-3)建议应主要来源于优质蛋白质[动物类及大豆类制品(包括豆腐、豆浆和酱油等)其供给量应占到蛋白质供给总量的30%(1/3以上),如果总量不足则优质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应更高。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第2节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2节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评价[单选题]1.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的(江南博哥)计算公式是()。
A.∑[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B.∑[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C.∑[食物量(g)×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D.以上公式都不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热系数分别为()。
A.4kcal/g、9kcal/g,9kcal/gB.4kcal/g、9kcal/g、4kcal/gC.9kcal/g、4kcal/g、4kcal/gD.4kcal/g、4kcal/g、4kcal/g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B.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C.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明显低于RNID.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明显低于RNI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高于RNI。
[单选题]4.UL的主要用途是()。
A.作为群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B.作为健康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C.评估人群中摄入不足的比例D.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5.在进行膳食营养素评价时,()作为主要参考值用以分析判断。
A.ULB.RNI/AIC.EARD.以上都可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包括()。
A.EARB.RNIC.RDAD.UL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4项内容。
[单选题]7.平均需要量是指满足特定年龄、生理状况群体()的个体需要量水平。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程序5 设计家庭成员每人每日用餐登记表
程序6 确定调查天数和用餐人次总数 程序7 修改表格的格式 程序8 表格试用和完善
重点
如何设计一个24h调查表格呢?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
24h 膳食回顾调查表
编号:
餐次 食品名称
姓名:
原料名称 原料编码
Hale Waihona Puke 联系方式:原料重量 备注
电话:
进餐地点
早
中
晚
进餐地点选择:1.在家 2.单位/学校 3.饭馆/摊点 4.亲戚/朋友家 5.幼儿园 6.节日/庆典
能力要求: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
程序8:编号与归档
能力要求:记账法调查
【注意事项】: (1)不同季节内开展多次短期调查。 (2)调查单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必 须算出相应“标准人”的营养素摄入量。
(3)注意自制食品也要分别登记原料。
(4)要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
(5)不要疏忽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6)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调味品包括油、盐、味精等的摄入 量,通常可结合称重法来调查这些调味品的消费种 类和量。
膳食调查和评价
膳食调查的目的: (1)为了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条件下某人群或某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膳食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到目前为止,分别在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共进行了四 次全国范围的大型的膳食调查。
(2)为国家制定膳食营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引导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
量。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
记账法的应用范围? 针对集体就餐的伙食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部队等。
1、记账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
技能3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 人日数的相关计算
•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午餐餐次总数 ×午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 例题:小明,连续三天早、中、晚都在家吃饭,三餐餐 次比为30%、40%、30%,请计算小明的个人人日数。
• 解:3 × 30%+ 3 × 40% + 3 × 30%=3.0人·日
• 总人日数=所有用餐的个人人日数之和 • 例题:某托儿所,早餐进餐有20人,午餐有30名,晚
•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 1.食物摄入量调查 • 2.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2020/8/11
• 我国在1959年、1982年、1992年、2019年 分别开展了四次大型的膳食调查。
2020/8/11
•
第一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 1.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法 • 2.膳食摄入量调查--- 24h回顾法和结合膳食史法 • 3.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 • 4.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
2020/8/11
• 例题2解: 1.以能量供给量2400kcal/天作为标准。
能量供给量2100kcal/天的人群折算标准人系数为 2100/2400=0.875
能量供给量2400kcal/天的人群折算标准人系数为2400/2400=1 能量供给量2600kcal/天的人群折算标准人系数为
2600/2400=1.08
• 优点----操作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可以调查长 时间的膳食,也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 缺点----调查结果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膳食摄 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2020/8/11
•
记账调查法调查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膳食调查与评价

10
考题分析
1.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 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为早 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 为()。
A40 B41 C43 D45 2.按照早、中、晚20%、40%、40%的能量分配,
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的早餐、午餐,那 么该成员的人日数为()
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 适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人情况, 包括一些散居的特殊人群调查。在实际工作 中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每天入户回 顾24 h进餐情况,连续进行3天)。
4
由于24 h回顾法的信息是通过调查员引导性提问获 得的,因此调查员一定要经过认真培训,要掌握某 些引导方法以帮助应答者回忆起_天内消耗的所有食 物。
200ml 250ml
250ml
21
模型(实物)
50g
75g
150g
22
23
传统的24 h回顾法中包括调味品的摄入量统计。但 由于对调味品的回顾误差较大,我国于1992年进行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时对24 h回顾法进行了改进, 调味品的资料采用了称重法获得的调味品的数据, 即采用称重法修正的24 h回顾法。由于在膳食调查 中常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故目前的24 h回顾 法也多为修正的调查方法。
用于估计食物量的工具要能够代表调查对象居住社 区中通常使用的测量用具。
由于调查主要依靠应答者的记忆能力来回忆、描述 他们的膳食,因此不适合于年龄在7岁以下的儿童和 年龄在75岁及以上的老人。
18
模型(实物)
200g
150g
200g
19
模型(实物)
100g
公共营养师技能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公共营养师技能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首先,膳食调查和评价是了解特定人群的膳食习惯和营养状况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人群膳食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膳食调查和评价也可以用于评估公共营养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
膳食调查和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
在开展膳食调查和评价之前,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和调查的人群范围。
调查目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了解其中一特定人群的膳食习惯,评估其中一营养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标和人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膳食记录等。
个别访谈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膳食习惯和口味偏好,问卷调查可以大规模收集人群的膳食信息,膳食记录可以全面记录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第三步,制定调查方案和培训调查人员。
在开始调查之前,需要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具体要求和指标。
同时,还需要培训调查人员,使其了解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流程,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实施膳食调查。
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膳食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调查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并注意避免主观偏差的影响。
第五步,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
在完成膳食调查后,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的结果可以呈现人群的膳食特点和问题,为制定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活动提供依据。
第六步,编写调查报告和推广。
在完成数据分析之后,需要编写膳食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推广。
调查报告应准确反映膳食情况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广泛推广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膳食问题的认识,并促进公共营养政策的实施。
综上所述,膳食调查和评价是公共营养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调查和评价,可以了解人群的膳食习惯和营养状况,为制定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活动提供依据。
公共营养师培训四级技能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称重法的技术要点
1. 2. 3. 4. 准确估计食物的可食部(或废弃率); 计算生熟比; 表单设计与编制; 被调查者的配合与支持;
单元1 食物重量的估计
• 食物的“份”及份量表 • 常见量具: 器具 标准碗 标准盘 标准勺
1两=50克
大小 直径13cm 直径21cm 中等
容量 米饭200g 10ml
第1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称重法
称重法P2
• 概念:某一伙食单位(集体食堂或家庭) 或个人的一日三餐中所有食物的食用量进 行称重,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平 均摄入量。 • 特点: ①相对准确、细致,能实际称量食物份额 大小或重量;②工作量大,麻烦; • 适用范围: ①某个人; ②人数较少的群体(如家庭)
猪小排
单元5 称重记录表
• • 1. 2. 3. 4. 设计方法 P12 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及使用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主要项目,注意名词) 使用方法 示例P30
• 公式: • 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 ugRE)= 视黄醇(ug)+ ß-胡萝卜素÷6+其他类型胡萝卜 素÷12
• 例1:已知成年男性每天需要800ug视黄醇当 量的VA,他一天摄入的动物食品里含500ug 的视黄醇,摄入的植物食品里含1500ug的 ß-胡萝卜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600ug,请问 他吃够了吗?
公共营养师 四级 技能
王兴国 主任医师 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大连市营养学会 副秘书长 辽宁省营养学会理事
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营养状况评估(营养调查与评价)
• 主要目的: 了解被调查者的营养状况,发现并明确营养问题。 • 主要方法: 1.膳食调查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生化)检查 4.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营养缺乏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查食物成分表,花蛤的食部46%,故 250克花蛤的可食部为115g
2)查食物成分表,每100g 食部的花蛤所
含的视黄醇当量的量=23 μg 。
花蛤
食物名称 蟹(河蟹) 梭子蟹 蛏 花蛤 河蚬 [蚬子 ]
食部 (% ) 能量
(Kcal)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g) (g) (g)
膳食纤 碳水化 维 (g) 物 (g)
进餐总人数统计:
对群体进行调查时 (1)如年龄、性别、劳动强度构成不同,应作个 人进餐记录,并使用加权法进行平均供给量标准计 算。
(2)如每餐进餐人数不同
应用人日数进行计算
人日数是指一个人24小时所有餐次为一人日
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
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视黄 膳食 碳水 胡萝 食部 能量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灰分 醇当 纤维 化物 卜素 量 (% ) (Kcal) (g) (g) (g) (g) (g) (g) (μg) (μg) 90 18 93.0 1.4 0.1 1.9 3.0 0.6 100 17 76 20 92.9 2.2 0.3 1.4 2.2 1.0 1520 253 89 24 91.2 2.6 0.3 1.7 2.8 1.4 2920 487 71 14 94.6 1.8 0.4 1.2 0.8 1.2 1700 283 „„
人数记录:
同称重法
4.化学分析法
通过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调查对
象在一定时间内所摄入食品的能量和营养
素的数量及质量。
方法
收集样品的方法是双份饭菜法:制作
两份完全相同的饭菜,一份供调查对象食
用,另一份作为分析样品。
分析样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与摄入 的食物一致。
5.食物频率法(QFF)
是估计被调查者在指定的一段时期内吃某 些食物的频率的方法
4.计算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分别统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
的能量,并计算其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填
入下表
表 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
类别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 物 摄入量 (g) 占热能的百 分比(%) 标准
膳食结构评价 计算一日所得三大营养素占热能百分比 类别 摄入量(g) 占热能的百分 比(%) 68 蛋白质 68×4÷2435 =11.2% 63 脂肪 63×9÷2435 =23.3% 碳水化合物 399 399×4÷243 5=65.5% 标准
适用于有详细伙食账目的集体单位,也可用于 家庭。 根据该单位在一定期限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 和就餐者的人次数,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 消耗量,再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能量 和营养素的摄入量。
食物消耗量记录: 开始前食物结存量 每天购入各种食物量 每天各种食物废弃量 结束后的剩余量(液体可用量) 注意市品、可食部,小杂粮、零食的记录。
包子 1个
饺子 平均6个 50 馄饨 9~10个 50 50 油条 1根 油饼 1个
1
70~80 1.4~ 1.6
炸糕 豆包 元宵 烧饼
1个 1个 3个 1个
50 50 50 50
1 1 1 1
糯米粉35g,红小豆15g 面粉35g,红小豆15g 每个含糖3g
模型(实物)
200g
150g
200g
优点
称重法 查账法
24h回顾法 化学分析法
准确
缺点
费时、费力 不适用大规模
应用
家庭、个人、团体
简单易行, 省时、人、物
简单易行, 省时、人、物 准确 应答者负担轻, 应答率高, 经济、方便; 可调查长期
时间短不够准确, 账目清楚的机关 部队学校 代表性有影响 主观,不太 准确,回忆偏倚 费时、力、财 家庭、个人 科研、治疗膳食
18 20 24 14 21 14
93.0 92.9 91.2 94.6 93 94.2
1.4 2.2 2.6 1.8 1.9 0.8
0.1 0.3 0.3 0.4 0.3 0.1
1.9 1.4 1.7 1.2 1.2 1.4
3.0 2.2 2.8 0.8 2.7 2.5
0.6 1.0 1.4 1.2 0.9 1.0
频率法
个人,膳食习惯 量化不准确 (偏高),遗漏 与某些慢性疾病的 关系
其他膳食调查方法
(略)
三、营养素计算
查食物成分表计算
营养软件计算
食物成分表应用
例1:
请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250克花蛤市品所 提供的能量和视黄醇当量。
1)查食物成分表,得出250克花蛤的食部为46%,每100
克食部提供能量为45 kcal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一:适应调查的人群 1、家庭中的个体者 2、不同人群个体者 3、散居特殊个体者 食物的消耗和摄入情况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二:调查的时间 1、连续三天的食物摄入情况; 2、入户调查时间15--40分钟。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的原理: 询问调查对象
让其回顾和描述摄入的所有食物的数量和种类 (调查时刻前的24小时的摄入食物情况)
然后借助食物的“模型、家用量具、食物图谱”对其摄入食 物计算评价。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的特点:
优点: 1、所用的时间比较短; 2、不需要较高的文化; 3、能获个体膳食情况; 4、便于进行分析比较。 缺点: 1、应答者依赖短期记忆; 2、对调查者需严格培训(不然标准化不够)。
这种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膳食调查,以调 查个体经常性的食物摄入种类,根据每日、
每周、每月甚至每年所食各种食物的次数
或食物的种类来评价膳食营养状况。
应用
食物频率法近年来被应用于了解一定时间 内的日常摄入量,以研究既往膳食习惯和 某些慢性病的关系。
总结
请归纳五种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常用五种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
食物名称
„„ „„ „„ „„ „„
蛏 花蛤 河蚬 [蚬子 ]
2)计算花蛤提供的能量
250克花蛤提供的能量为:
250 × 0.46/100×45=51.75( kcal)
2. 计算提供的视黄醇当量
膳食中总视黄醇当量( μg RE)
=维生素A(μg)+β-胡萝卜素(μg) ×1/6+其它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 ×1/12
四 、一日膳食计算与评价
工作步骤
1.记录食物 2.查食物成分表,记录各类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含 量 3.累计能量和主要膳食营养素总量 4.膳食结构评价
5.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评价
6.根据评价结果给出膳食改进意见
对男大学生一日膳食进行营养计算 、营养 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食谱(食物重量均指可食部分)
早餐 粥、馒头、榨菜、牛奶(粳米100g馒头100g榨菜25g牛奶 200g) 饭、馒头(籼米150g 、馒头50g) 红烧肉、酱蛋、小白菜(猪肉100g鸡蛋50g小白菜200g油 10g盐5g酱油10g) 饭(籼米150g) 红烧鱼、炒芹菜豆腐干(鲫鱼150g芹菜250g豆腐干20g油 10g盐5g酱油10g)
大米粥
馒头
面条(湿 切面)
面条(干 切面)
1小标准碗 1大标准碗 1小标准碗 1大标准碗
30 50 75 100
0.6 每斤湿面折合面粉0.8斤, 3 斤湿面折合面粉2.4斤 1 1.5 干面条按面粉重量计算 2
食物 名称
单位
重量(生重)
克
50 1 1 1
两
备注 小笼包:3~4个/两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④将调查期间所消耗的食物按品种分类、综合,
求得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
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
量。
表2 食物消耗记录表
食物 名称 生重 熟重 生熟 熟食剩 余量 (g) (g) 比
(g ) 实际消耗量(g)
熟重
生重
食物重量折算参照表
食物名称 大米饭 单位 重量 (生重) 备注 克 两 1小标准碗 75 1.5 碗直径12cm 1大标准碗 150 3 碗直径16cm 1小标准碗 30 0.6 1大标准碗 50 1 100 2 1个 自制品需看大小折算
24小时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三:调查的方法 1、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询问; 2、事先编好调查表进行电话询问;
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四:对调查员的要求
1、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 2、调查中要用引导方法; 3、回顾后可用清单核对; 4、老人与孩童主妇代劳。
3.查账法(记账法)
100 1520 2920 1700 1510 60
17 253 487 283 252 10
„„ „„ „„ „„ „„ „„
每100g 食部的菠菜所含总视黄醇当量的量= β-胡萝卜素
(μg)×1/6=2920 ×1/6 =487 μg
因此,250克菠菜提供的视黄醇当量为:
250×0.89/100×487=1083.58(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