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韵”采风写生活动报道
重阳赏菊写生采风艺术创作活动方案

重阳赏菊写生采风艺术创作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菊韵重阳,艺绘秋光”二、活动目的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赏菊的习俗。
本次活动以重阳赏菊为契机,组织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进行写生采风,旨在激发创作灵感,提高艺术表现力,弘扬传统文化,增进艺术交流。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如某公园或植物园的菊花园五、参与人员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相关艺术院校师生等六、活动流程1、活动开幕在活动地点举行简短的开幕仪式,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强调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2、赏菊游览由专业园艺师带领参与者游览菊花园,介绍各类菊花的品种、特点和文化内涵,让参与者充分感受菊花的千姿百态和文化魅力,为后续的写生创作积累素材和灵感。
3、写生创作参与者在菊花园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场景进行写生创作。
可以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和表现形式,如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
同时,安排专业艺术指导老师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答疑,帮助参与者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作品展示与交流在指定区域展示参与者的写生作品,并组织交流分享会。
参与者可以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和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艺术水平。
5、评选与颁奖设立评审小组,对参与者的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6、活动总结由活动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感谢参与者的支持和付出,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参考。
七、活动准备1、与活动地点的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确定活动日期、场地使用和相关保障措施。
2、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绘画工具、画架、画板、纸张、颜料等,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良好。
3、邀请专业园艺师和艺术指导老师,并提前沟通好活动流程和工作安排。
4、制作活动宣传海报、邀请函,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5、提前布置好活动现场,包括展示区域、交流区域等,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6、安排好活动工作人员,如摄影摄像、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采风报告(10篇)完美版

《采风报告》采风报告(一):实习名称:采风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习时间: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从此刻的一些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的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我们09环艺(一)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对苏州乌镇杭州等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构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秋之韵探索秋天的文化之美

秋之韵探索秋天的文化之美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和丰收的盛宴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发现秋天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秋天的文化之美,从不同角度描绘出秋季的魅力。
一、文学之秋秋天是文学创作的季节,众多作家和诗人都以秋天为灵感,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景色如诗如画。
比如,在中国古代,有名诗人李白在他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句句字字都饱含着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描绘,让人仿若亲临秋日的美丽风景。
在国外,英国作家John Keats为秋天赋予了更多的意象,他的诗歌《秋天的颂歌》中写道:“季节转换时,柔和的夜与她带有蜜糖的舌头分享音乐。
”这样的字句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了更强烈的愉悦感。
二、艺术之秋秋天也是艺术创作的季节,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将秋天的美景永久留存在作品中。
比如,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中,其中一幅作品展现了秋天的景象,黄色的树叶在池塘的倒影中显得清晰而美丽。
这幅作品中的色彩与光线都展示了秋天的浓郁氛围。
此外,中国画家徐悲鸿的《秋收》也是一幅以秋天为主题的作品,画面中描绘了农民们的忙碌和收获,充满了秋天的丰富情感。
三、音乐之秋音乐也是表达秋天之美的一种方式。
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都有着和秋天相关的作品。
比如,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酒神秋季》是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交响乐,它将秋天的欢乐与祥和融入了音乐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在中国,著名音乐家谭盾的《秋思》以悠扬的曲调展现了秋天的伤感和思念,让人深深陶醉其中。
四、美食之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美食的季节。
各种水果和蔬菜在秋天都能得到最好的滋养,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比如,在中国,秋天是柿子的季节,人们常常会品尝到甜蜜多汁的柿子。
在法国,秋天是葡萄收获的季节,人们经常有幸品尝到新鲜的葡萄酒。
采风随笔

采风随笔信阳市五中八(15)班付钰辉指导教师:余双双星期五上午,穿着整齐的校服,进行我们学校如月文学社组织的采风活动。
天气的寒冷并未阻挡热情的参与,一路上,云朵卧在蓝天的怀抱,俯瞰着万物生长,我看到了许多景物,尤其是走到师河桥边的时候,那一排排的树木直挺地矗立在那里,好像一位位士兵一样。
不一会儿就偏离市区,接着一座座的连山映入眼帘。
冬天的山上,许多的树木光秃冷峻。
仔细一看,朝露未晞,霜重积淀,仿佛给树木盖上银色的棉袄。
坐在大巴中,我们仰望苍穹,与云朵微笑,一切景语皆情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历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李家寨的某个部队基地。
这里群山巍峨,挺拔坚韧,坐落于山腰之下。
军哥哥姐姐热情地接待我们,向我们逐一介绍他们生活的环境,并安排此次联谊的活动事宜。
参观宿舍,我们的第一站,明亮的地面,镜面式的床单、豆腐块的被子棱角分明,军帽的搭配,给人一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威严感。
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军民联谊,军民一家亲。
广场上的军民互动,精彩纷呈。
他们英姿飒爽的队列演练,整齐划一,步伐一致,创造唯一。
兵姐姐广场舞的演绎,丰富了枯燥的军营生活,让人耳目一新。
看,我们班主任余老师的儿子,英语黄老师的女儿,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拍手,激情助兴。
五中的彭老师,不甘示弱,高歌一曲,我们节拍的配合,洋溢着师生浓浓的情谊。
掌声雷动,响彻山谷。
叉车技术的精湛,防爆的团结,一切传承着“小岗位连着大使命,小人物能有大作为。
”最让人叹服的军哥哥姐姐们展示的防火演习。
紧张地救火车迅速奔到场地,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个环节。
晶莹的水喷薄而出,没有一贯轻柔,气势极其雄伟,好似一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真景绘画。
飘渺的水汽缠绕于水的上方,在阳光,又似一架天格,熠熠生辉。
传来我们经久不息的惊赞声和掌声,更是向我们最好诠释军人的养武德,塑武魂,状武威。
向军人致敬,感谢您们的保家卫国。
向学校致敬,感谢您们的提携之恩。
秋之韵秋之韵

秋之韵——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秋天,一年四季中最富有诗意和思考的一季,悄然降临大地。
它带来了五彩斑斓的景象,丰盈的收获,和一种独特的宁静与感伤。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感受秋天的美妙与深邃。
自然的画笔:秋叶如画秋天无疑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画家,用它丰厚的色彩装点着每一片土地。
当第一片红叶从树上飘落,仿佛是秋天的信使,预告着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
树木像是换上了节日的盛装,红的、黄的、橙的、紫的,层层叠叠,目不暇接。
在公园的小径上行走,地面铺满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落叶,仿佛一条用梦织成的地毯。
抬头仰望,天空湛蓝如洗,与热烈绚烂的树冠形成鲜明的对比,好似一幅幅油画般的景象让人心醉神迷。
丰收的喜悦:秋实在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稻谷金黄,果实累累,农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含辛茹苦的辛勤播种终于迎来了丰硕的回报。
农田里的庄稼翻滚着,像一片金色的波浪;果园里的苹果、梨子、葡萄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是生命的礼赞,是对辛勤工作者最美好的馈赠。
宁静的秋夜:星空与思考如果说白天的秋天是充满视觉冲击的盛宴,那么秋夜则是心灵的净土。
夜空澄澈而深邃,星星变得格外耀眼,月亮也显得格外柔和。
坐在阳台上,仰望无尽的星空,你会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思考的冲动。
秋夜的凉风轻拂脸庞,带来丝丝寒意,让你不得不披上秋衣。
同时,这也让人更容易沉浸在自我的思索中,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秋天的夜晚,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哲思与诗意。
秋日的文化:诗词与心情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为秋天书写过动人的篇章。
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不描绘了秋天的独特韵味与情怀。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总会有一丝感伤和迷惘,仿佛这短暂而浓烈的秋景让他们更加思念那些逝去的时光和那些逝去的人。
然而,这些感伤也正是秋天最动人的部分,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写生采风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写生采风实习报告总结写生采风实习报告总结写生采风实习报告总结7月6日早上,同学们很早的准备,依计划我们由专业老师带队,从学校出发,在安徽黟县进行我们的写生实习。
经过十几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屏山。
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晚上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第二天,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屏山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
屏山,一个简单安静的古村落,因其山如屏风而得名,一条小河围绕村子,绕屋穿户流入村外。
屏山的秀丽在于村中一条吉阳溪,小溪曲曲弯弯,穿村而过,两岸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建筑沿河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桥下不时有村妇浣洗的捣棰声。
村中主要的古建筑有菩萨厅、光裕堂、成宜堂等祠堂,其中的舒庆馀堂是我国目前极为少见的明代建筑。
小学校对面的“御前侍卫祠堂”,现在虽然像澳门的“大三巴牌坊”一样,只剩下一个牌楼,但是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气势。
村中有少许高楼,是欣赏古村全貌的望台,村中的建筑多有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到处是白墙灰瓦的民居,不但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氛围,而且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美。
.. 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
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
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
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
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
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
三姑峰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同学们在写生创作中,纷纷以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建筑的独特与风景的美丽,在绘画中容入了自己的感情,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幼儿园秋季采风活动方案

幼儿园秋季采风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秋季是大自然的变换季节,万物在这个时候都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为了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季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能力,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有趣的秋季采风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幼儿了解秋季的特点,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培养其对细节的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4. 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主题:探索秋天的奥秘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发现,了解秋季的特点、植物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
2.活动安排:第一周:秋天的颜色–通过诗歌、游戏等形式,介绍秋天的颜色,如红叶、金黄的麦田等。
–带领幼儿走进花园,欣赏并触摸各种秋天的颜色,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二周:植物的变化–在教室里摆放一些植物,如马蹄莲、菊花等,并给幼儿播放植物生长的视频。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绘制植物的生长图表,了解植物在秋季的变化过程。
第三周:收获的季节–带领幼儿到附近的果园或农场,让他们亲自体验摘果、采摘蔬菜的乐趣。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水果和蔬菜的生长周期,以及人们为了收获而努力的过程。
第四周:乡村的秋天–组织幼儿进行户外采风活动,到乡村或郊外的自然环境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帮助幼儿发现乡村中的景色和它们与城市的不同之处,让幼儿了解不同生活方式带来的差异。
3.活动具体操作:–每天的活动开始前,老师通过一段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氛围。
–活动进行期间,老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所见所闻。
–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的收获,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培养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评估1.观察记录评估:–根据每个幼儿的记录,评估他们对秋季变化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鼓励幼儿制作图画、贴纸或小书等形式,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
2.问题答题评估:–活动过程中,老师会针对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思考和回答。
采风写生美篇

采风写生美篇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亲身体验了采风写生的乐趣,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在这次采风中,我走进了山林、湖泊和田野,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些美丽的景色和瞬间的感动。
我来到了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
在这里,我看到了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绿叶,仿佛进入了一个自然的迷宫。
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专注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我看到了树叶摇曳的样子,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我拿起画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片山林的美丽,尽可能地还原了大自然的真实面貌。
接下来,我来到了一片宁静的湖泊。
湖泊的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我找到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在湖边,凝视着湖水。
湖面上有些芦苇和荷花,它们随风摇曳,给湖面增添了一丝生机。
我用画笔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的美丽,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芦苇和荷花的优雅姿态。
同时,我还描绘了湖水中倒映的天空和云彩,让整幅画作更加生动。
我来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
这里有金黄的麦田、翠绿的稻田和丰收的果园。
我找到了一个角落,静静地欣赏着这片丰饶的土地。
我看到了农民们辛勤的身影,看到了庄稼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感受到了大地的温暖和生命的力量。
我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一刻的美丽,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了麦田、稻田和果园的壮丽景象。
我还加入了农民的肖像,让整幅画作更具生活气息。
通过这次采风写生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在采风的过程中,我用画笔记录下了自然界的种种景色,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将这些美丽呈现在纸上。
这次采风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还让我提升了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我相信,通过采风写生,我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大自然的美丽,用画笔记录下更多珍贵的瞬间。
总结起来,这次采风写生的经历使我对大自然的美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不仅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能够通过绘画将这些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采风写生,我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营区“第二届“秋之韵”美术教师采风写生”
活动纪实
经过周密的酝酿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 9月 24日-25日,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学科组织了“第二届“秋之韵”美术教师采风写生”活动。
本次采风写生活动由美术教研员倪岩组织策划,全区共有45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参加,同时还邀请了吉林市教育学院的美术教研员安俊峰老师和吉林市其它城区的美术教研员和吉林省倪岩初中美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加,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船营区美术教师写生团,来切磋技艺,共赴临景写生之旅。
本次写生地点定在吉林市龙潭区“北纬44°·金珠花海”,金珠花海占地60公顷,是目前中国北方种植规模最大的百花园,几十种花卉竞相开放,景区内设有多个景点,景色宜人,是踩景写生难得的好地方。
漫布的鲜花、静谧的湖水、倒映的垂柳,旷野的清新……唤起了美术教师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对于这次活动,大家本已期盼已久,尽管没有预期的秋高气爽,但情绪丝毫不受天气影响,很快就投入到写生活动中。
第一天下来,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切磋创作技法,无数跳动的色彩跃然纸上,阵阵浓郁的芬芳扑面而来,每个人都争相晒出自己笔下最美的花海,在相互交流、切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
短,将实景进行艺术再加工,使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第二天虽逢上阴雨天气,但教师们写生的激情丝毫未减。
长廊中、雨伞下,随处可见大家投入的身影,雨中自由即景,任画笔游动,不论是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或是艳丽的花朵,在教师们笔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用美术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情感,倾注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和期许……
“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
作为一种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绘画方式,写生是美术教师的必修的课程之一,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采风写生不仅可以积累创作的素材,更可以寻找艺术的灵感,增强自身的创作水平,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清新的自然环境中还可以使教师身心得到放松,对于激发职业激情,更好的促进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更专注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极其深远意义。
此次采风写生活动圆满结束了,是结束亦是新的开始,即用实践检验了培训效果,又通过交流切磋、观摩欣赏提升了教学技能,同时也唤醒了美术教师的职业热情,使大家有一种专业信仰的回归,纷纷对下一轮培训活动的开始给予更大的期许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