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精选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

精选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 1 以山西能源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总结能源综合利用措施2 以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为例,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知识清单一、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①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②煤炭工业,经济结构效益低下,③生态环境问题严重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④煤—电—铝、⑤煤—焦—化、⑥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⑦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3.结果:(1)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问题;(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2.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⑧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⑩农业、轻纺工业、⑪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3.“三废”的治理:(1)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⑫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2)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营造⑬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3)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对点训练【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能源的综合利用1.关于山西省能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C.能源综合利用使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D.建国以来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答案 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2.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答案 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化学工业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考查点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3~4题3.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答案 C解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4.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答案 B解析山西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技巧练】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我国山西省总结出许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保护、治理的先进经验读图“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问题(1)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①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①隔离护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③复垦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④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答案 (1)①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②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2)①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②阻沙、固沙和挡沙,保护水土和防风③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④保护水土,减少裸露地表,防风固沙 (3)①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②引水浇灌湖垦区;③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方法技巧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综合提升一、选择题“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 C 2 D解析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但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3.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 )A.化学工业 B.能源工业 C.冶金工业 D.建材工业4.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产品附加值高C.交通运输成本低 D.接近能源产地答案 3 B 4 D解析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应接近能源产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5~6题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答案 C解析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解决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②营建速生薪炭林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⑤大力发展畜牧业⑥加强交通建设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7~8题7.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人均减少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利用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消费能源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答案 B解析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的;中国南方各省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8.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答案 D解析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值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二、综合题9.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答案 (1)北多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3) 如图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三《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三《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课件

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太阳辐射 太阳能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风能
地球内部 地热 核能
引力 潮汐能
有利条件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资源状况 S t a t u s o f r e s o u r c e s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情况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
基地建设 B a s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扩大煤炭 开采量
ONE
提高晋煤 外运能力
TWO
加强煤炭 加工转换
THREE
输出铝制品
炼铝 铝矿开采
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输出电力
输出煤气、液化气
输出焦炭
发电 铁矿开采
机械
气化、液化 煤炭开采
人教版高中地理
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Develop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目录 C O N T E N T
ONE 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PART Classification of energy and its pla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可开采560年。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 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广大全优好
资源状况 Status of resources 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特点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答案)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资源的分类1 按形成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来自地球内部能---核能、地热来自天体引力能---潮汐2 按利用规模分: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3 按性质分: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等一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位置、交通)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丰富、齐全、优良(—优质动力煤、—优质主焦煤)、范围广、条件好、丰富2 市场广阔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二能源基地建设1 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2 建设措施①扩大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为主、为辅(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建、发展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②。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 问题:生产结构单一、开采成本上升、面临其他能源挑战、环境问题严重2 三条产业链:、、3 成就: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为主的结构,逐步超过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 问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 措施①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生物和工程措施、土地复垦—农业生产基地②提高的利用率、综合利用技术③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④调整:重化工业、其他产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资源的分类1 按形成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来自地球内部能---核能、地热来自天体引力能---潮汐2 按利用规模分: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3 按性质分: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等一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位置、交通)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大同—优质动力煤、河东—优质主焦煤)、分布范围广、开采条件好、煤层气丰富2 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二能源基地建设1 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2 建设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建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提高经济效益。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2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2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 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我的目标】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

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的预习】1、阅读能源的分类,学会判断能源的类型。

(1)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可更新能源: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波浪、潮汐、洋流、地热不可更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2)按照能源资源的使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潮汐、洋流、地热、核能(3)按能量来源分类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潮汐能2、阅读教材P40第一个框题的内容,思考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我的疑惑】【典型例题】【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煤炭由于其在全球丰富的资源储量,加快其洁净化开发利用,发展煤层气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属性,掌握常用地图的制作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还应该了解地球形状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场景的影响,重点掌握地图上的元素、符号及其含义,熟悉不同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绘制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地图的要素。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变化,引导学生探索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概况、气候变化、生物资源、地理环境问题等方面。

-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将研究多种类型的图表并掌握其表达方式和含义,了解不同地域气候特征,熟悉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掌握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情况、演变历程以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和城市问题,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将研究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知识,掌握各种人口统计指标的含义及其统计方法,分析人口发展趋势,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式等。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理论,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了解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等。

第五章中国的工业和交通- 本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工业化和交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认识工业和交通发展的影响,掌握中国工业化和交通现代化的规划方案。

-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将研究中国工业化和交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工业和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掌握建设现代工业和交通的方法和对策。

总结- 通过对以上各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高一地理必修一的课程内容。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地理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调查资料的获取与处理技能、以及基本的地图技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2课时(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2课时(学案)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2课时能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山西以煤为中心的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及其结果。

2.了解山西能源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1.变革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单一、效益低下、②____________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本区③____________________、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电—铝、④____________、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3.结果:产业结构转变为以⑤__________、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⑥__________的升级。

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⑦____________为先导,推动以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为代表的⑧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1)调整原有的重化工业,使产品向深加工、⑨____________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⑩________、轻纺工业、⑪______________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三、山西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加大力度对煤矿进行⑫____________、技术改造、⑬__________和生态建设,可将⑭____________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疑惑1.。

2.。

3.。

探究点一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究材料】材料一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

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二教材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2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2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

其次节 中国的能源平安【最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的能源现状以及开展措施。

核心素养定位1.能够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石油煤炭资源的现状以及保障措施。

(综合思维)学问体系导引中国的能源平安⎩⎪⎪⎨⎪⎪⎧ 石油⎩⎪⎨⎪⎧ 石油生产与消费石油资源与国家平安石油资源分布煤炭⎩⎪⎨⎪⎧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煤炭资源与国家平安煤炭资源保障措施学问点一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________、增长________。

2.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________。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________。

[思维拓展] 能源是能够供应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

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自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一种是地球内部隐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隐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学问点二石油、煤炭与我国能源平安1.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平安(1)基于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特点,我国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平安。

(2)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以及西亚、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

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________、石油____________,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平安带来威逼。

2.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平安(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意保障我国能源平安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平安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平安风险,以及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________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3.1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课时)[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区域资源分布图,了解该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状况。

2、根据资料分析该区域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该区域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习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说说能源的分类,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能源资源的两大类型:能源:包括水能、能、生物能、能、能等能源:包括煤炭、、等矿物能源一、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活动二:阅读课本,找出山西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途径.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2、提高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读图]为主、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 :一方面,建设,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为输出;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活动三:阅读课本,说说山西省如何改变这种“低经济效益,高环境代价”的经济模式?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产业结构调整:①构建三条产业链:②产生的效益:活动四: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针对山西省煤炭资源,说说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哪些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一)、能源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⑴提高⑵调整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学习目标】 1.说出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2.以某种新能源为例,阐述怎样建设多元化结构的新能源系统。

一、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①________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②____________。

2.原因: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③__________增长。

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④________。

3.措施:减少对⑤____________的消耗,重视利用⑥________能源。

二、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从能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太阳能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两种转换形式(1)光热转换,如太阳灶、太阳能供热系统。

(2)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特点(1)优点:能量⑦________,清洁无污染。

(2)缺点:能量⑧________且只能在晴天获得。

(二)风能1.特点(1)优点:风力发电⑨________较低,而且不会产生⑩______污染。

(2)缺点:风力、风向⑪__________,变化大。

风力发电存在着⑫________和输送问题。

2.利用:风推动⑬__________转动而产生电流。

(三)水能1.特点(1)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是由⑭______转化而来的动能。

(2)当大坝和电厂建成后发电⑮________较低,能源清洁。

(3)大坝的建设可能会对⑯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中国的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可开发的水能居世界⑰________。

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数的60%,并且分布很不均匀。

(四)潮汐能1.潮汐的概念:太阳与⑱________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

2.分布:巨大的潮汐能蕴藏在狭窄的⑲________、浅海、江河⑳________。

3.利用:潮汐能发电。

4.潮汐能特点:干净、无污染。

(五)生物能——沼气清洁的能源;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操作简单。

(六)地热能1.概念: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量,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

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多为后者。

2.存在形式:○21________(不含水滴)——最便于开发利用,如意、美、日以此开发电力,湿蒸汽(含水滴),热水——如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以此为居民供热和进行温室栽培。

我22________的地热能用于发电。

国西藏的○3.用途: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

4.特点优点:○23____________。

缺点:(1)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而且更新速度较慢。

(2)地热蒸汽中常含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1.下列关于各种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太阳能的能量比较小,所以目前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B.风力发电虽然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是成本较高C.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D.地热能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且更新速度较慢2.下图反映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是( )方法技巧练框图记忆能源分类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方法技巧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3.图中M地区能源优势尤为突出。

该地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 ) ①生物能②煤炭③地热能④水能⑤太阳能⑥石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4~6题。

4.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煤B.核能C.天然气D.可再生能源5.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煤 B.核能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6.“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7.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能源瓶颈制约的切肤之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结合图“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资源短缺形势将日趋严峻。

为此,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合作开发的多种方式来获得石油资源,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请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

答案第2课时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知识清单①多元化②能源技术③持续④显著⑤化石燃料⑥可再生⑦巨大⑧分散⑨成本⑩空气⑪不稳定⑫储存⑬涡轮机⑭太阳能⑮成本⑯库区⑰首位⑱月球⑲海湾⑳入海口○21干蒸汽○22羊八井○23成本低廉基础达标练1.D [A项,太阳能能量巨大;B项,风力发电成本较低;C项,我国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较少。

]2.B方法技巧练(1)A (2)B (3)C [按照能量的形成和来源,可将能源分为三大类:①来自于太阳辐射;②来自于地球内部;③来自于天体引力,风能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大风,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大风。

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风能比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四周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的阻挡。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短缺,开发风能有利于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但是风能开发需要的技术条件较高,故应首先在具备资金和技术条件的东部地区进行开发。

]综合提升1.B [东部沿海地区为较丰富区,向西为欠缺区和可利用区,再向西为较丰富区和丰富区。

]2.C [④地大约位于四川盆地,四周高山使内部风力小。

]3.C [M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丰富。

]4.A 5.C 6.C [第4题,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煤。

第5题,综合考虑二氧化碳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是天然气。

第6题,四川盆地的风能资源不够丰富,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

] 7.(1)减轻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抓好三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依靠科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等。

(3)①三大石油公司实行“走出去”战略,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能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②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三大石油公司这样做可以使我国石油来源多元化,从而保障石油供给,维护石油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题中的第一个要点,若答上国际化管理、企业结构调整等内容,也可)教材P44思考(1)中国太阳能丰富区有: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南部,青海,甘肃西部。

(2)影响因素有: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大气反射状况,地势的高低,气候特征等因素。

教材P44思考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的地方;该地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

教材P45思考有利影响:①减少下游洪灾;②全年都能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③能产生低廉的水电;④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⑤库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不良影响:①下游农田和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②阻断某些鱼类的迁移和产卵;③库区蓄水会淹没森林和农田;④大规模的水体会诱发地震;⑤通过蒸发损失大量的水;⑥造成库区泥沙沉积;⑦会改变局部气候。

教材P46思考1.相似点: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有一定的周期性限制。

2.不同点:生物能又分多种形式。

其中传统的利用方式是:直接把柴草作燃料,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其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并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