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工厂复习资料
生物工程工厂

生物工厂设计题型:①名词解释②填空③判断④计算⑤设计题绪论生产工艺设计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从总体设计来说,生产工艺设计总体设计的主导设计,生产工艺专业是主体专业,它起着贯穿全过程并且组织协调各专业设计的作用,而其他配套专业是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
所以,生物工程工厂生产工艺设计的范围是负责全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各生产车间的设计,并向配套专业人员提供设计依据、提出设计要求。
工艺专业向配套专业提出的要求将作为配套专业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生产工艺设计不仅要求自身工艺设计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协同配套专业的设计先进性和合理性。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建设前期阶段,建设期阶段,交付使用期阶段。
项目申请报告:是设计工作的前奏,其任务就是向国家、省、市有关主管部门直接申请工程项目,以期批准建设。
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
其意义在于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
初步设计阶段的划分: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一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综合了三阶段和一阶段设计的优点,既可靠,又节约时间,是我国基本采用的设计方法。
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总图、运输、工艺、土建、电力、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动力及设计概算等。
初步设计的成果: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第二章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设计厂址选择的原则:①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开发及管理的有关规定。
②厂区自然条件符合要求: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等条件③遵循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区位综合分析具体厂址所在地点的选择,则要从场地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所在行业的特点三方面考虑,依次满足相应的条件。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绪论、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基础设施
厂址附近的基础设施是 否完善,如交通、通讯
、水电等。
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是否提供税收 优惠、土地租赁等政策
支持。
厂址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初步筛选
根据初步的资料和信息,筛选出几个 可能的厂址。
综合评估
根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厂址 作为最终的决策。
现场考察
对筛选出的厂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当地实际情况。
02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的原则
经济性原则
厂址应选择在经济效益最优的地区,考虑土地 、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因素。
环境适宜性原则
厂址应尽量选择在环境质量良好,有利于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交通便捷性原则
厂址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原料和产品 的运输。
厂址选择的考虑因素
自然资源
厂址附近是否具备生产 所需的自然资源,如土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厂区布局。该生物制药厂将生产车间、 仓库、研发中心等设施按照生产流程顺序布局,便于生产管理和物料流动。同时 ,考虑员工生活和福利设施的布局,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案例二
厂址选择
该生物燃料厂选择靠近农作物产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作为生产原料。同时,考虑到运输成本和市场需 求,厂址也需靠近交通枢纽和市场中心。
细胞培养等。
生物工程工厂具有高技术、高附 加值的特点,对人类生产和生活
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重要性
01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是确保生产过程高效、安全 、环保的关键环节。
02
通过合理的工厂设计,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 低能耗和物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03
良好的工厂设计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 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工程专题复习

生物工程专题复习命题人:谢飞云一、单项选择题1.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则两次杂交后代的基因型A.一定相同B.一定不同 ( )C.若是核遗传就不同D.若是质遗传就不同2. 下列有关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质基因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B.水稻的质基因全部存在于叶绿体中C.一般来说质基因的数量比核基因少D.真核生物质基因都在DNA 分子上 3. 在三系法杂交育种中,若N (rr )(♀)×S (rr )(♂),则产生的后代将是A.雄性不育保持系B.雄性不育恢复系C.雄性不育系D.不能产生后代4. 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5.① ②② 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 下列何种方法培养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7. A .动物克隆 B .基因工程 C .细胞融合 D .组织培养8. 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9. A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 .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D .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10.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的叶肉细胞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主要是因为11. A.目的基因能在植物细胞核中进行复制 B.目的基因与棉花DNA 的基本结构相同12.C.不同生物共享一套遗传密码 D.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信息13. 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14. 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15. 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9..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主要原因是 ( )A.工艺简单,容易操作B.生产量大,价格较低C.所生产的胰岛素可以用于口服D.所生产的胰岛素疗效大大提高10.1975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出了一种能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下列关于此种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一般细菌相比它体积特别巨大B.它是现在唯一能分解石油的细菌C.它同时能分解石油中的四种烃类D.与一般细菌相比,它繁殖速度极快11.在基因诊断中,所用探针DNA 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A.为形成杂交DNA 分子提供能量B.引起探针DNA 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T A G G C C A TT A C C G G T AC.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12.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13.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干细胞培育而成的。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绪论●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显微镜───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LouisPasteur)微生物之父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
且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壹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1905年,柯赫建立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赫的固体培养基也是微生物学研究史上的壹大突破。
第壹章生产菌种的筛选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有哪些?①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不易变异退化;②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③抗病毒能力强,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④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和致病菌无关,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等,保证安全);⑤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⑥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如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短等)。
⑦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糖浓度、温度、pH、溶解氧、渗透压等)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壹般操作步骤?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壹定要进行富集培养?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培养—培养—菌落的选择—出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富集培养的原因: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4.每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上有壹个十倍系列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第二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控制1、酶活性调节的反馈抑制类型和抑制机制。
反馈抑制——主要表当下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时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壹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设计准备1~3
编制动工汇报4~ 8
签协作时间表
编制初设文献10~15
校审16 复制 17报批 归档18
10/10/
第33页 33
初步设计深度 1.设计方案比较选择拟定; 2.主要设备和材料定货; 3.土地征用; 4.建设投资控制 ; 5.拟定劳动定员和安排人员技术培训; 6.提供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设计审查; 7.施工图设计依据; 8.进行施工安装准备和生产准备
6、设计工作必须加强计划性,各阶段工作要有明确进度
10/10/
第11页 11
二、基本建设程序 (一)基本建设程序内容
三个阶段:建设前期、建设期和生产期
1、建设前期内容及程序:
项目提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上报审批— —初步设计、总概算——初设图纸文献总概算——上报审批
10/10/
第12页 12
9、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社会及经济效果要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通过三率: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内部收益率
10/10/
第22页 22
可行性研究深度、审批程序
1、深度 要求科研汇报提出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为±10% 2、程序:分为预审和复审
10/10/
第23页 23
(四)设计任务书
1、内容
(3)生活设施情况和协作条件;
(4)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10/10/
第19页 19
5、设计方案
(1)工艺路线选择:包括技术起源和生产办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 备选型方案比较,引进技术设备性能、起源、国别
(2)全厂布置方案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
(3)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送方式比较选择意见;
(4)改、扩建项目,要阐明原固定资产能够利用情况 10/10/
生物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生物工程:它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新技术。
2.生物工程的研究对象: 包括活的生物体或它们的一部分.3.生物工程的任务:就是为细胞的生长和目标产物的积累创造最好的条件,研究开发最适合的工艺路线和设备,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满足社会需要.※生物工程研究的是有活细胞参与的更复杂的反应过程。
4.生物工程的研究领域:①基因工程,在1967年完全确定DNA分子中64个三联密码子后不久,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人胰岛素就面世了.基因工程的工力功能是编码蛋白质.通过定位突变的方法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根据需要设计新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工程(名词解释)②细胞工程,细胞是构成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基本单元。
细胞最显著的特点: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通过细胞内无数个由酶催化并得到良好组织和调节的化学反应.例如:①从微生物细胞培养中,得到了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溶剂、酶制剂及SCP(单细胞蛋白)等;②从植物细胞培养得到了紫杉醇、紫草宁等;③从动物细胞培养得到了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因子及单克隆抗体等。
(选择)③酶工程,是研究酶的分离,提纯及利用酶作为催化剂,实现化学转化,合成各种产物或达到人类所需社会目标的工程科学.几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酶具有催化剂的功能.酶的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来源不同的酶有不同的用途.(动物来源的酶一般用于医药或诊断试剂.植物和部分微生物来源的酶可用于食品工业,而工业用酶一般都来源于微生物. )(填空)※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有很高的效率和专一性,酶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包括底物专一性、基团专一性及立体专一性等。
④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泛指所有细胞(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基因工程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并获得目标产物的过程.是典型的多相、多尺度问题.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发酵过程是以细胞为催化剂的化学反应工程。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物分离⼯程期末复习资料第⼀章1.⽣物分离⼯程的⼀般过程P4答:①发酵液的预处理主要采⽤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过滤速度。
过滤、离⼼是其最基本的单元操作。
②产物的提取采⽤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
③产物的精制常采⽤⾊谱分离技术,有层析、离⼦交换、亲和⾊谱、吸附⾊谱、电⾊谱。
④成品的加⼯处理浓缩、结晶、⼲燥第⼆章⼀、概念:1.发酵液的预处理:指采⽤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过滤速度。
2.凝集(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解的凝聚剂,铝、铁的盐类或⽯灰等)作⽤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相互凝集成为1mm⼤⼩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3.絮凝:指某些⾼分⼦絮凝剂能在悬浮粒⼦之间产⽣桥梁作⽤,使胶粒形成粗⼤絮凝团的过程。
4.离⼼分离:指在离⼼场的作⽤下,将悬浮液中的固相和液相加以分离的⽅法。
主要⽤于颗粒较细的悬浮液和乳浊液的分离。
(分为差⽰离⼼、均匀介质离⼼、密度梯度离⼼、等密度梯度离⼼和平衡等密度离⼼。
)5.等电点沉淀法:利⽤蛋⽩质等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易产⽣沉淀的性质,⽤酸化剂或碱化剂调节发酵液的pH,使其达到菌体蛋⽩的等电点⽽产⽣沉淀。
⼆、填空:1、按过滤时料液流动⽅向的不同,分为常规过滤和错流过滤。
2、可溶性杂蛋⽩的去除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热处理法、化学变性沉淀法和吸附法三、问答1、发酵液的⼀般特征?①组成⼤部分为⽔;②发酵产物的浓度较低;③发酵液中的悬浮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的胶状物;④含有培养基中的残留成分,如⽆机盐类、⾮蛋⽩质⼤分⼦及其降解产物;⑤含有其他少量代谢副产物;⑥含有⾊素、毒性物质。
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2、常⽤的絮凝剂有什么?⽆极絮凝剂:Al2(SO4)3·18H2O (明矾)、氯化钙、氯化镁碱式氯化铝、⾼分⼦⽆机聚合物等。
有机絮凝剂:壳多糖及其衍⽣物、明胶、丙烯酰胺类、聚苯⼄烯类、聚丙烯酰类聚⼄烯亚胺类。
3、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答:①絮凝剂的种类;②絮凝剂浓度;③ pH; 最关键因素,影响絮凝剂活性基团的解离度。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生物反应工程复习资料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资料生物反应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区别在于有生物催化剂参与反应。
生物反应工程是指将实验室的成果经放大而成为可提供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工程。
酶和酶的反应特征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蛋白质的一切属性;具有催化剂的所有特征;具有其特有的催化特征。
酶的来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转移酶、连接酶和异构酶酶的性质:1)催化共性: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②加快反应速率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催化特性:①较高的催化效率②很强的专一性③温和的反应条件易变性和失活3)调节功能:浓度、激素、共价修饰、抑制剂、反馈调节等固定化酶的性质固定化酶:在一定空间呈封闭状态的酶,能够进行连续反应,反应后可以回收利用。
与游离酶的区别:游离酶----一般一次性使用(近来借助于膜分离技术可实现反复使用)固定化酶--能长期、连续使用(底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稳定性有所提高;以离子键、物理吸附、疏水结合等法固定的酶在活性降低后,可添加新鲜酶溶液,使有活性的酶再次固定,“再生”活性)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底物专一性的改变、稳定性增强、最适pH 值和最适温度变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单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快速平衡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为快速平衡,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 分解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稳态法假设:(1)CS>>CE ,中间复合物ES 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中间复合物ES 一经分解,产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物ES 浓度保持衡定,即P E ES S E k k k +→+?-211PE ES +←ES S E ?+PE ES +→P E ES +←0=dtdC ES双倒数法(Linewear Burk):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以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截距为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和rmax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失活作用(不可逆抑制)抑制作用(可逆抑制):竞争抑制、反竞争抑制、非竞争抑制、混合型抑制竞争抑制反应机理:非竞争抑制反应机理:SmCrKrr111maxmax+=SCr1~1maxrm max 1rPE ES SEkkk + →+? -211 EI IE I K+ PE ES Sk k k + →+? - 2 1 1 EI IE I K+ ESI I ES I K+可逆抑制各自的特点:P37多底物均相酶反应动力学(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强制有序机制顺序机制西-钱氏机制双底物双产物反应机制:随即有序机制乒乓机制注意在工业级反应中,反应速度一般是由改变所用酶浓度和(或)反应时间,而不是改变底物浓度来控制的,并且要测定的最重要参数是可测的转化率,而不是反应速度酶失活的因素有哪些?酶会由于种种因素发生失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 是一门以生物工艺学、生物制药学、GMP和工程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工程学科。包括生物工程工厂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内容、步骤、方法和原理。 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通过工艺主导专业与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土木建筑、供电、给水排水、供热、采暖通风、自控仪表、三废处理、工程概预算以及技术经济等配套专业的协作配合,用图样并辅以文字作出一个完整的工厂建设蓝图,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工厂建设,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门综合性工作。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任务:使学生了解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内容、步骤;掌握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胜任工艺设计工作。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重要性: (1)设计工作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门综合性工作 (2)设计工作是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原有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 (3)工厂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是核心内容。
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基本任务:作出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的设计,为建设服务; (2)工厂设计的内容: 设计工作:总体设计和局部设计 总体设计:凡是设计范围涉及到整个工业企业的全部内容的设计,称为~~。 局部设计:凡是设计的范围不涉及整个工业企业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某 些部分,或某个部分、某个设备的设计,称为~~。 工厂设计工作的内容: 参加建设项目的决策; 编制各个阶段设计文件; 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 进行总结的全过程。 (3)工厂设计要求: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 在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考虑到产品生产的季节差异性(啤酒); 尽可能减轻工厂的劳动强度,使工人有一个良好的劳动工作条件。
工艺设计工作原则:(1)设计工作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做好投资省,技术新,质量 好,收效快,回收期短,使设计工作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原则; 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认真调查研究(生产见习、实习和毕业实习): 学会查阅文献,搜集设计必需的技术基础资料,加强技术经济的分析 工作,深入调查,与同类型先进 技术经济指标作比较。 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去分析研究问题。 (目标:设计的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实际平均先进性水平为宜。) (3)三更新原则:三更新:更新设计观念、更新设计方法和更新科技知识
基本建设程序三个基本阶段: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交付使用期(生产期)。 (1)建设前期阶段:项目申报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 项目申报阶段:可行性研究,厂址选择和项目申请(项目申请报告)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总概算 (2)建设期阶段: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设计单位、筹建单位、施工安装单位 (3)交付使用期阶段:项目建设完毕,由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后,所建设项目就交 付使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阶段。设计单位进行回访、总结、资料存档等工作。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划分 : 分类:三个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一阶段设计。 划分依据: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 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设计水平的高低。 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二阶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一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的依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其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 新产品或新工艺中试放大的技术鉴定书等。 初步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指导思想:指所设计的项目应遵循的具体政策方针; 设计的原则:指按什么水平考虑工艺路线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原则,自动控制 的水平等。 初步设计的目的:保证工程项目投产后,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设计的准备工作:设计单位接受设计任务后,首先对“甲方”提供资料和文件进行分析 研究,然后对其不足的部分,再进一步收集,资料大体从两方面来收集:到建厂 现场收集资料;到同类工厂工程项目收集资料,到同类工程项目的发酵工厂了解 一些技术性、关键性问题,使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成果: 内容:包括总图、运输、工艺、土建、电力、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给排 水、动力及设计概算等。 成果: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厂址选择:是在指定的某一地区内,根据新建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结合生物工程工厂的特 点,进行详细的调查(或复查)、勘测工作,就可能建厂的几个厂址的技术经济条件, 列出几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从中择优确定厂址。最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 单位,作出厂址选择报告,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厂址选择:建厂地区的选择和工厂场地位置的选择 地点选择:对所建厂在某地区的方位(地理坐标)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 进行勘测调查、对比分析。 场地选择:是对所建厂在某地点处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形及其潜藏的技术经济 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确定厂址选择的依据。 厂址选择要根据建厂地区的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和行业特点综合考虑而定。 厂址选择的好坏,对工厂建设进度、投资是否节约,以及工厂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等各方面将会带来重大影响。 另外,厂址选择的正确与否,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和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厂址选择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县城勘查阶段、厂址选择报告编写。 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将各方向频率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上坐标上描点,可连成一条 多边形的封闭曲线。 风向频率:如果将常年每个方向吹向厂址的风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百分比。 风玫瑰图:表示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内(一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 平均统计资料)的风频、风速等情况。用它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流情况,更科学、更 直观、更贴近现实。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玫瑰图,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风向频率的统计图。
该地区最大风频的风向为北风,约为20%(每一间隔代表风向频率5%)。 中心圆圈内的数字代表静风的频率。
说明一点: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就叫什么风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平面布置设计、竖向设计、运输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美化布置 总平面设计的方法: (一)工厂组成和厂区划分: 1、工厂组成: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行管部门、绿化区域、 道路等运输 设施和各类地上、地下工程管网 、 三废治理。 2、厂区划分:就是根据生产、管理和生活的需要,结合安全、卫生、管线和绿化的 特点,把全场建、构筑物群划分为若干联系紧密、性质相近的单元。这 样,既有利于全场性生产流水作业畅通(纵向联系),又有利于邻近各 厂房建、构筑物设施之间保持、互助的关系(横向关系)。 (二)总平面设计的常用布置形式 1、建筑物的布置位置:主要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 动力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置 2、总平面布置的形式分类: (1)总平面水平向布置形式:主要有区带式与周边式 区带式布置形式:在厂区划分的前提下,保证区域功能分明的特点, 以主要生产车间的定位布置,带起辅助车间和动力车间的逐一 布置,称为区带式布置。 周边式布置形式:往往由于厂址四周情况与城市规划的需要,讲生产 车间环绕厂区周边,首先从厂大门处开始布置,逐一带起辅助 不呢吧与动力部门,相随这布置,此称为周边式布置。 (2)总平面竖向布置形式:分离式与连续式 分离式布置形式:主要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的厂房或一个生产车间的 各个工序的厂房,分散布置在划分好的区片里,并且厂房建筑 多事单层或二层式的布置形式,称为分离式布置形式。 连续式布置形式:与分离式相反,连续式布置形式是将主要车间和辅 助车间或一个车间的若干工序的厂房进行竖向布置,予以合理拼接。 (3)联合式布置形式
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1、项目申报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是将厂内主要建筑物的大概轮廓在界区内进行布置,标注主要尺寸。 2、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按先总图计划后分区安排,先主要生产车间后辅助车间,并把交通运输、给排水、管线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先近期考虑后远景规划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具体内容是考虑厂区方位、厂房建筑物相对位置、动力区分布、交通运输路线及竖向布置关系。布置图比例通常按1::1000绘制。 3、施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施工图根据初步设计的有关审批意见,进行调整;明确规定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管线等的准确位置、相对关系及标高,并用测量坐标网和建筑施工坐标网进行定位;根据厂房的大小,绘制比例为1:500或1:1000
施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1、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总图中应绘制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2、图中有用细实线表示的坐标网络,用以标定厂址及厂内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位置。 3、图中应标明: ①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 ② 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③ 新建道路、广场的定位、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需绘制交通流线示意; ④ 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4、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注其三个角的坐标。 5、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线等应标注下列部位的坐标或定位尺寸。 ① 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轴线或其交点 ② 圆形建筑物、构筑物的中心; ③ 皮带走廊的中线或其交点; ④ 铁路道岔的理论中心,铁路、道路的中线或转折点; ⑤ 管线中线或其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