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匹配
家用空调制冷压缩机在系统中的匹配

制冷压缩机在系统中的匹配压缩机在与空调器匹配时, 在名义工况下, 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吸气温度均应控制在压缩机技术规格书要求范围之内; 压缩机技术规格书没作要求的, 压缩机排气温度应控制在93℃以下, 吸气温度控制在22℃以下;在最大运行制热(制冷)试验中, 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 压缩机排气温度和吸气温度均应控制在压缩机技术规格书要求范围之内; 压缩机技术规格书没作要求的, 压缩机排气温度应控制在115℃以下, 吸气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压缩机在各个实验工况下其压力均应小于压缩机技术规格书要求范围之内; 压缩机技术规格书没作要求的, 设计压力不应超过27kgf/cm2G,替代工质R407C的压缩机上限允许到28kgf/cm2G,而R410A的压缩机上限允许到41kgf/cm2G;使用压缩机时, 应考虑到压缩机的最大允许灌注量, 不应超过压缩机技术规格书上规定的灌注量。
技术规格书上没明确规定的, 应满足如下:对于R22: 压缩机润滑油量/整机灌注量≥0.4;油比重为0.92;对于R407C,R410A, 压缩机润滑油量/整机灌注量≥0.35;油比重为0.94;最小制冷工况时, 停室内风机运行15分钟, 观察压缩机是否有异响, 是否引起液击现象。
最小制热运行时, 停室外风机运行15分钟, 观察压缩机是否有异响, 是否引起液击现象。
家用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性能匹配制冷量是空调器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是空调器具有使用价值的基本依据,因此在系统性能匹配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制冷量可用焓值法量热计(简称焓差台)或平衡环境型房间量热计(简称热平衡)进行测试。
测试时要注意试验机的安装是否正确(如高度、前后左右的自由空间、导风板位置等),压力表连接是否可*(如接头是否漏气、软管是否破裂)等。
在额定制冷量测试中的一些主要性能参数的参考值如下:蒸发温度:6~9℃,一般整体式、柜式和吸顶式等偏低,挂壁式偏高冷凝温度:分体式不大于49℃,整体式不大于54℃过冷度:不小于6℃过热度:1~7℃排气温度:75~90℃,变频机在高低频时会超出该范围吸汽温度:6~15℃排气压力:1.6~2.1Mpa,整体式偏高,高能效比机偏低吸汽压力:0.45~0.6Mpa,高能效比机偏高。
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及对策__概述说明

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及对策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家用空调系统作为现代生活的必备设备,它的安装与使用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然而,由于家庭自身条件以及人们对空调系统匹配知识的缺乏,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和使用空调系统时都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家用空调系统匹配对策和结论四个部分。
其中,在“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部分将详细介绍空调安装位置选择问题、面积与功率匹配问题以及温度设定与节能问题。
而在“家用空调系统匹配对策”部分,则会提出一些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中所讨论的匹配问题及对策,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整个引言部分致力于引起读者对于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重要性的意识,并且明确本文论述所涉及内容以及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过读完引言,读者能够对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期待,为后续内容的阅读打下基础。
2. 家用空调系统匹配问题2.1 空调安装位置选择问题在家用空调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错误的安装位置会导致空调系统运行效果不佳,并对舒适度和能源消耗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将空调安装在高温区域或者有阻挡物的地方会导致空气流动不畅,影响冷却效果。
因此,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直接阳光照射部位。
如果将空调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它将需要更多的功率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从而增加能源消耗。
其次,应避免将空调放置在有阻挡物的地方。
如果周围存在障碍物,如家具、窗帘等,这些物体可能会阻碍冷气流通及温度分布均匀。
最后,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考虑到房间大小、形状和预期使用情况等特点。
根据房间的结构和大小来确定最佳位置以确保冷气能够覆盖整个区域。
2.2 面积与功率匹配问题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面积与空调功率的匹配。
空调匹配的基本方法

关于空调器的匹配压缩机选定标准空调能力=压缩机规格的能力值x 90%空调功率=压缩机规格功率1.制冷*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吸气=排入(压缩机的入口配管)1)性能…GB标准条件(室内: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室外: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4℃)如果能接近以下目标值是最好的匹配对策中有冷媒追加的内容,但从信赖性的观点出发,次方法应尽量避免(仅作为最后手段!!)a.排气温度目标值是85℃~90℃.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放冷媒.b.冷凝器中部温度是45℃~50℃,冷凝器出口温度与中部温度差为-5℃~ -10℃左右为目标值,但是因室外温度是35℃,冷凝器出口温度最低为37℃~38℃.(若接近35℃,则冷凝器无法进行热交换)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室外风量增加,冷凝器加大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追加冷媒/c.蒸发器中部温度–出口温度约为8℃~12℃为目标,但是如果中部温度与出口温度温差过大(如中部=8℃,出口=15℃)蒸发器没有有效使用,能力降低.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室内风量增加蒸发器加大.d.吸气温度是与蒸发器出口温度相同的,可相差1℃~2℃.若蒸发器出口温度过高(如出口=10℃,吸气=20℃)是排气温度上升的原因,反之蒸发器出口温度过低(出口=10℃,吸入=5℃)是排气温度低的原因,这是应为冷媒在蒸发器中没有充分蒸发能力不足。
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放冷媒。
2)超负荷…GB最大运行(室内:干球温度32℃,湿球温度23℃;室外:干球温度43℃,湿球温度26℃)a.定额运转电压在(50HZ/220V)±10%可以运转.对策:不能运转时(IOL动作时)提高室外风量,另外冷媒增多,压缩机负荷增大,如果可能减少冷媒.*各公司为了控制室外噪音,有可能把风量设定低些,只是单纯增加转速,噪音也会加大.因此为了达到风量大,噪音低,有必要对风扇叶片的形状,喷管的形状,室外风机进行研究. b.压力(高压侧Pd)确保在26.5Kg/cm2以下(不只限于过负荷,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对策:超过26.5Kg/cm2时按a.对策有效.**GTMC生产的压缩机,所有机种都是26.5Kg/cm2以下, 26.5Kg/cm2=冷凝器中间温度65℃左右.c.压缩机排气温度不超过115℃,电机绕组温度(=排气温度+10℃)再高有可能烧断.对策:超过115℃时,追加冷媒(从信赖度观点出发不怎么提倡).另一对策是毛细管减短,但注意制冷能力的降低.2)低负荷….GB 最小运行(室内:干球温度21℃,湿球温度15℃;室外:干球温度21℃,湿球温度℃)a.蒸发器温度不能在0℃以下,到0℃以下时,蒸发器附着的除湿水分开始冻结,变得不能制冷.对策:毛细管加长,放冷媒.但需注意过负荷时排气温度上升.若室内噪音允许,加大风量是很好的.还有一个相应的对策:增加这样一个控制,即当蒸发器温度降到0℃以下时,压缩机停止,等蒸发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运转.b.确保△T(安定时5℃以上).若不能确保时,油被冷媒稀释(变薄),润滑油完全失去机能,这样压缩机滑动部分开始磨损,最终造成不能运转.对策:按a.同样毛细管加长,放冷媒,还有对压缩机加隔音绝热棉是一有效手段.*关于△T无论制冷制热,特别是室外低温至20℃以下时, △T很难确保,需注意.△T=壳体底部温度-冷凝中部温度(其测定点是壳体底部而非壳体下部或侧面因壳体底部温度<壳体下部或侧面温度)2.制热*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吸气=排入(压缩机的入口配管)1)性能…GB标准条件(室外: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15℃;室内: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如能接近以下目标值是最好的.对策:追加冷媒(从信赖性的观点来看应尽量避免,仅作为最后手段)a.排气温度同制冷一样目标值是85℃~90℃.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放冷媒.b.冷凝器中间温度是45℃~50℃,冷凝器出口温度比中间温度低5℃~10℃左右但是若出风口温度低于10℃时, 以限制,在40℃以上为目标.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室内风量增加,冷凝器加大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室内风量减小,冷凝器减小,追加冷媒.c.蒸发器中间温度–出口温度是0℃~1℃为目标,但是若低于0℃,制冷的低负荷同样开始冻结,要注意.蒸发器的中间温度同出口温度的关系在极限情况时,即当中间温度<出口温度时,同制冷一样,蒸发器不能有效使用,能力降低,其目标应该是出口温度=中间温度+0℃~1℃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室外风量增加,蒸发器加大.d.吸入温度是和蒸发器出口温度相等或大1℃~2℃.如果高于蒸发器出口温度(如:出口=0℃,吸入=10℃)是排气温度上升的原因,反之低于蒸发器出口温度(出口=0℃,吸入= -5℃)因为液态冷媒没有在蒸发器中充分蒸发,能力不足,因此是导致排气温度低的原因.对策:高于目标值,毛细管减短,追加冷媒.低于目标值,毛细管加长,放冷媒.2)超负荷…GB最大运转(室内: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室外:干球温度24℃,湿球温度18℃)a.定额运转电压(50HZ/220V)±10%时可以运转对策:不能运转时(IOL动作时)提高室外风量.另外,冷媒增多,对压缩机的负荷增大,如果可能减少冷媒.*各公司为了控制室外噪音,有可能把风量设定低些,只是单纯增加转速,噪音也会加大.因此为了达到风量大,噪音低,有必要对风扇叶片的形状,喷管的形状,室外风机进行研究.b. 压力(高压侧Pd)确保在26.5Kg/cm2以下(不只限于过负荷,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对策:超过26.5Kg/cm2时按a.对策有效.进一步,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被测为不超过26.5Kg/cm2=65℃时,室外风机停止,但压缩机继续运转.压力22~24 Kg/cm2=冷凝器55~57℃时,室外风机再开始运转,这里需注意室外风机运转时有压力(冷凝器中间温度).室外风机停止时蒸发器不能热交换,大量液态冷媒流回压缩机,引起液压缩,△T等不能确保问题,所以室外风机不能长时间停止.实施室外风机运转/停止的控制可确保超负荷的正常运转.b.排气温度不能超过115℃,电机绕组温度(=排气温度+10℃)加热后有可能烧断.对策:如按a.对策实施可确保排气温度在115℃以下.c.低温…GB最小运行(室内: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室外:干球温度2℃,湿球温度1℃)确保△T的方法和制冷的低负荷一样.d.除霜…GB自动除霜(室内: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室外:干球温度2℃,湿球温度1℃)不能除去残留的霜制热继续运行的情况.第一次除霜时,有少量的霜残留,第二次,第三次霜逐渐增加,制热继续运转就困难了.最后霜变成冰,冰影响室外风机,那么室外风机完全停止.室外风机一停就会出现所述的超负荷同样的现象,也成了压缩机的故障原因(在低温时此情况是很严重的)对策:除霜时间提前,但太快,除霜次数增多,不舒服需注意.一般是40分钟~1小时一次.变动室外热交换器温度检控器的位置可调节除霜次数,另外,同制冷低负荷一样,为压缩机加绝热隔音棉也是一有效手段(压缩机的热量是除霜的热源之一)信赖性的确认是不可缺少的,尽管其性能满足(GB标准条件)规定值,但因实际条件不能满足GB标准条件的规定值,压缩机也可能出现很多故障.1.实际条件的设定1)温度条件…根据GB确定的温度来决定最小~最大温度(制冷/制热)2)运转时间…根据一年中各地的气象数据来推断运行时的温度在根据一天的运转时间(约8小时)可算出耐久运转时间.3)使用的方法…可户使用空调的方法各式各样要选定特别严的条件(运转时间短的断续运转——>2分钟开/3分钟停)2.确认实验1)在第一项确定的全部条件下进行运转确认.2)对△T,油面,压力(循环温度)进行确认,对是否满足压缩机定的规格进行判定.3)根据判定,若不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再匹配直至合格.。
中央空调配比计算公式表

中央空调配比计算公式表主要涉及到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匹数(制冷量)之间的匹配关系。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各房间的制冷量需求,根据房间面积和制冷量需求标准计
算得出。
例如,客餐厅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30-250W,主卧每
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10-220W,其他房间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
200-210W。
2.根据所有房间制冷量需求的总和,选择合适的外机匹数。
超配
比是内机制冷量之和除以外机制冷量,若小于等于1.3则符合
家装超配标准。
例如,超配比=内机制冷量之和/外机制冷量,如
果这个比例在1.3以内就是合理的,说明室内机制冷量总和没
有超过室外机的制冷量。
3.根据制冷量需求和超配比选择合适的外机型号,以确保室内机
制冷量和室外机制冷量相匹配。
例如,如果所有房间制冷量需
求的总和为15300W,可以选择外机型号为12000W或14000W,
根据超配比计算结果选择更划算的方案。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匹配设计

2、参数设定:根据汽车的实际使用环境和负荷要求,设定制冷系统的制冷 量、制冷剂流量、温度等参数。
3、设备选型:根据制冷系统的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冷凝器、蒸 发器等设备,并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1、更高效的制冷技术: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未来汽车空调制冷系 统可能会采用更高效的制冷技术,提高制冷效果。
2、智能化控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的智能化控制,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和经济性。
3、新能源驱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可能会采 用新能源驱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相关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匹配设计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包括热力学、流体动力学、 机械设计等。其中,热力学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基础,涉及制冷剂的物性、热 力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流体动力学则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机械 设计则涉及到制冷剂的储存、压缩、冷凝和蒸发等设备的结构和运动。
系统设计
在进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匹配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五、总结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故障现象 和掌握诊断方法,车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问题,确保车内环境的舒适度和 行车安全。此外,车主还应注意空调制冷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清洗和更 换部件,以预防故障的发生。在维修时,应选择正规的维修店或4S店进行维修,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故障加重或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乘客提供舒适的车 内环境。然而,当空调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车内环境可能会变得不舒适,甚至 影响行车安全。本次演示将介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方法,帮 助车主更好地维护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器系统匹配性分析

B.室内外的气候条件
C.空调器的品牌
D.用户的使用习惯
8.以下哪些条件可能导致空调器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噪音?( )
A.管道固定不牢固
B.空调器安装位置不当
C.系统制冷剂过多
D.室外环境噪音
9.空调器系统的匹配性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制冷效果?( )
A.室内空气流通情况
B.室外环境温度
空调器系统匹配性分析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空调器系统匹配性分析中,以下哪项是决定空调器系统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
C.管道的长度
D.室内的湿度水平
15.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空调器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冷凝水泄漏?( )
A.系统制冷剂过多
B.管道保温性能差
C.室内外温差过大
D.空调器安装位置不当
第三部分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空调器的匹率越大,其制冷量也一定越大。( )
A.减少管道长度
B.提高系统保温性能
C.选择适当的空调器匹率
D.增加室内外温差
3.空调器系统匹配性分析中,以下哪些参数需要考虑?( )
A.热负荷计算
B.制冷剂的种类
C.环境温度
D.室内装修材料
4.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空调器系统不匹配?( )
A.空调器制冷量过大
B.空调器制冷量过小
C.管道存在泄漏
D.室内家具布局
空调系统如何匹配简单介绍

空调系统匹配选压缩机选冷凝器选蒸发器估算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制冷系统不合格项目的整改一系统匹配一般来说,新匹配一台空调器都有一个参考机型, 新匹配机的性能指标对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室外机、室内机的电机转速-风量-噪音是首先要摸底搞清楚的。
1、选压缩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压缩机型式: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及其电源规格一般来说,家用空调器中活塞式用得比较少,T3型空调器一般会选择活塞式压缩机。
目前3P以下的家用空调器大多数都是转子式压缩机。
转子压缩机又分单转子与双转子压缩机。
3P以上的家用空调器一般会使用涡旋式压缩机。
根据空调器的制冷量大小来选择压缩机的大小,一般来说按空调器的额定制冷量是压缩机的单体能力的90%来选择。
2、选冷凝器长U管管径,内螺纹管还是光管。
在正常的范围内,管径越小,换热系数越大,耐压也越大,但流动阻力也越大。
内螺纹管比光管换热系数高,不同形式的内螺纹管换热系数也不一样小管径冷凝器及新型的内螺纹管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选择非亲水铝箔(普通铝箔)还是亲水铝箔,选择片型是平片、冲缝片还是波纹片,选择片距选择其它型式的冷凝器高效的冷凝器有全铝冷凝器、全铜冷凝器等等3、选蒸发器长U管管径,内螺纹管还是光管一般来说蒸发器的长U管径可以选择小管径的。
选择亲水铝箔。
一般选择冲缝片,最小片距可达1.3mm。
4、估算制冷剂充注量参考机型的制冷剂充注量,一台空调正常状态下约有60%的制冷剂会在室外侧的冷凝器里,约40%的制冷剂在室内侧的蒸发器里。
以参考机型为基础,算出冷凝器和蒸发器内容积增大(或减少)的比例,估算出大概的制冷剂充注量。
比如说:参考机型充注量为1000g,内机不变,室外机冷凝器由单排变为1.5排:侧估算充注量为:1000*0.6*1.5+1000*0.4=1300(g)一般来说,估算的充注量要比最后的要稍多。
这个只能靠经验掌握。
估算的只能提供一个大概。
5、匹配制冷系统以下各点是对一般情况而言的,以下数据做一个参考。
空调器匹配基础知识

空调器基础知识一、空调器命名规则W-室外机组D-吊顶 G-挂壁L-落地 Q-嵌入S-水冷 风冷代号省略C-窗式 Y-移动式 F-分体式K 家用房间空调器型号示例:KFR-35LW/BP表示T1气候类型,分体热泵型落地式变频房间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额定制冷量3500W 。
二、空调器工作环境空调器按使用气候环境分类为:类型 气候环境的最高温度 T1 43℃ T2 35℃ T3 52℃K工厂设计序号或特殊功能代号,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室外机组结构代号整体式结构分类代号或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分类代号规格代号:(额定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百位数或百位以上数) 功能代号 结构形式代号气候类型代号(T1型代号省略)产品代号(房间空气调节器)三、房间空气调节器的主要测试项目及测试条件在制冷运行中,T3工况相比T1工况有差异:额定制冷试验,只提高室内、室外的干球温度,室内、室外分别提高了2℃、11℃,而室内室外的湿球温度保持不变;最大运行试验,只提高室外侧的干、湿球温度,室外侧的干、湿球温度分别提高了9℃、5℃,而室内侧温度则保持不变。
在制热运行中,T3工况相比T1工况无差异。
试验电压额定制冷(热)运行的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
最大运行的试验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90%及110%。
四、房间空气调节器的有关参数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除去的热量总和,单位:W。
制热量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总和,单位:W。
消耗功率(输入功率)空调器进行制冷(热)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总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性能系数(COP)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总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按照国标规定,对于空调器的效率表述为:制冷运行用能效比(EER),制热运行用性能系数(CO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系统匹配一、制冷基本原理1、定义制冷:从低于环境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
制冷机: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
制冷装置:将制冷机同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
如冰箱,空调机等。
制冷剂:除半导体制冷以外,制冷机都是依靠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来实现制冷过程,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也称制冷工质,俗称雪种。
2、制冷的基本原理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的补偿过程。
制冷机的基本原理:利用某种工质的状态变化,从较低温度的热源吸取一定的热量Q0,通过一个消耗功W的补偿过程,向较高温度的热源放出热量Qk,。
在这一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Qk= Q0 + W。
3、制冷的基本方法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
普通空调器都是这种制冷方法。
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可达到较低的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冷。
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过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端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4、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机,有单级、多级和复叠式之分。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从蒸发压力压缩到冷凝压力的制冷机。
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40℃以上的低温。
普通的空调器都是利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原理制造的。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份: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毛细管)蒸发器制冷剂压缩机:它的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
常用的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等。
压缩机有定速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
现在最新的有变容量的压缩机,例如美的MDV用的谷轮“e-涡旋”压缩机可以在10%-100%之间调节输出量,运用“TS”技术可以使压缩机的能力输出实现级量调节,在控制方面比变频压缩机简单、可靠,更接近空调器的实际负荷要求。
冷凝器: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过冷的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要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不同制冷剂有不同的冷凝压力。
普通家用空调器冷凝器里面的制冷剂(R22)压力:标准制冷工况下一般在18 — 19 bar左右,过负荷工况下一般在22—24bar左右。
节流机构:普通空调常用的是毛细管,高档的空调器用电子膨胀阀。
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份制冷剂会在节流的过程中闪发成为气体。
节流过程中制冷剂的焓值不变。
普通的家用空调器节流结束时大约有20%的制冷剂会闪发成气体。
制冷剂没有蒸发就闪发成气体降低了空调器的性能。
蒸发器: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机构后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
普通家用空调器蒸发器里的制冷剂(R22)的蒸发压力在5.5-6.5bar左右。
二、系统匹配选压缩机选冷凝器选蒸发器估算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制冷系统不合格项目的整改一般来说,新匹配一台空调器都有一个参考机型新匹配机的性能指标对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室外机、室内机的电机转速-风量-噪音是首先要摸底搞清楚的。
1、选压缩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压缩机型式: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及其电源规格一般来说,家用空调器中活塞式用得比较少,T3型空调器一般会选择活塞式压缩机。
目前3P以下的家用空调器大多数都是转子式压缩机。
转子压缩机又分单转子与双转子压缩机。
3P以上的家用空调器一般会使用涡旋式压缩机。
根据空调器的制冷量大小来选择压缩机的大小,一般来说按空调器的额定制冷量是压缩机的单体能力的90%来选择。
压缩机每一个排量(1cc)的能力约为175W。
2、选冷凝器长U管管径,内螺纹管还是光管在正常的范围内,管径越小,换热系数越大,耐压也越大,但流动阻力也越大。
内螺纹管比光管换热系数高,不同形式的内螺纹管换热系数也不一样小管径冷凝器及新型的内螺纹管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选择非亲水铝箔(普通铝箔)还是亲水铝箔,选择片型是平片、冲缝片还是波纹片,选择片距选择其它型式的冷凝器高效的冷凝器有全铝冷凝器、全铜冷凝器等等3、选蒸发器长U管管径,内螺纹管还是光管一般来说蒸发器的长U管径可以选择小管径的。
选择亲水铝箔一般选择冲缝片,最小片距可达1.3mm。
4、估算制冷剂充注量参考机型的制冷剂充注量一台空调正常状态下约有60%的制冷剂会在室外侧的冷凝器里,约40%的制冷剂在室内侧的蒸发器里。
以参考机型为基础,算出冷凝器和蒸发器内容积增大(或减少)的比例,估算出大概的制冷剂充注量。
比如说:参考机型充注量为1000g,内机不变,室外机冷凝器由单排变为1.5排:侧估算充注量为:1000*0.6*1.5+1000*0.4=1300(g)一般来说,估算的充注量要比最后的要稍多。
这个只能靠经验掌握。
估算的只能提供一个大概。
5、匹配制冷系统以下各点是对一般情况而言的,以下数据做一个参考。
制冷工况匹配,以下对策中的“增加冷媒”仅作为最后的手段,此方法应该尽量避免。
在标准制冷工况下匹配的目标:1)排气温度目标值:85-90℃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追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减少冷媒。
如果是特别匹配的高效制冷系统,排气温度较低,一般在70-80 ℃。
2)冷凝器中部温度目标值:45-50℃左右,过冷度目标值在5-10 ℃左右冷凝器出口最低在37-38 ℃,若过低则与环境35 ℃温差太小,换热量很少冷凝器中部温度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加大冷凝器。
冷凝器中部温度低于目标值,则应该加长毛细管,追加冷媒。
3)蒸发器中部温度目标值:8-12℃左右,过热度目标值在0-1 ℃左右蒸发器中部温度值高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
蒸发器中部温度值低于目标值则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内机风量或加大蒸发器。
蒸发器过热度值高于目标值则减短毛细管,增加冷媒。
蒸发器过热度值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加大室内机风量,减少冷媒或加大蒸发器。
4)压缩机回气温度比蒸发器出口温度可高出1-2℃左右。
若回气温度高出出口温度较大,比如出口为10 ℃,而压缩机回气有20 ℃,这个是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的原因,应该减短毛细管或增加冷媒。
若回气温度低于出口温度很多,比如出口为10 ℃,而压缩机回气有5 ℃,这个是压缩机排气温度下降的原因,这时候冷媒在蒸发器中不能充分蒸发而导致能力不足,应该加长毛细管或减少冷媒。
5)制冷过负荷工况下。
若OLP动作,则应该加大外侧风量,冷媒增多压缩机负荷加大,如果可能的话可减短毛细管,并减少冷媒,或加大冷凝器。
保证高压侧压力不超过26.5bar, 26.5bar对应冷凝器中部温度65 ℃左右。
压缩机排气温度一般要在115 ℃以下,不要超过125 ℃,压缩机电机的线圈温度比排气温度高10 ℃左右,温度过高的话可能烧线圈。
排气温度过高时可减短毛细管或加大冷凝器或增加冷媒(注意减短毛细管时可能会使标准工况下能力下降)6)过载保护器OLP(Over Load Protector)动作过载保护器是由电流与温度共同控制的。
OLP曲线图有两种表示型式。
如下图,分三个区域或两个区域。
如图所示的OLP曲线,当电流为 I1 时只要压缩机温度小于 t1 压缩机的OLP是不会动作的。
或者,当压缩机温度是 t1 时,压缩机的电流小于 I1 时,OLP不会动作。
7)最小制冷工况下。
蒸发器温度不能低于0 ℃ ,到0 ℃ 以下时,蒸发器上附着的除湿水份会开始冻结,不能制冷,当冰成块掉下来的时候会打坏风轮。
空调器的防冻结功能,当检测到蒸发器的温度T2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某温度值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等到T2上升到某温度时才开始工作。
如美的分体机:T2连续5分钟低于2 ℃则停压缩机,内风机转速不变,T2上升到8 ℃后再开压缩机。
确保压缩机壳体底部温度高于冷凝器中部温度5 ℃以上。
若不能保证,压缩机油会被冷媒稀释,润滑油会失去机能,这样压缩机滑动部分开始磨损,最终造成不能运转。
8)匹配性能时调节毛细管和冷媒量的组合,可得出对应的出风温度选择出风温度最低的毛细管和冷媒量的组合测试能力针对测试结果作一些微调节,把空调各参数到匹配到一个最佳组合。
9)不合格项目微调与整改能力不足:压缩机是否过小?毛细管与冷媒量是否是最佳组合?室内侧与室外侧风量是否合理?两器大小是否合理?功率过高与最大制冷跳停:外侧风量是否合理?冷凝器大小是否合理?冷凝器制作是否有问题(没有胀紧、叠片、倒片、片距不对)是否冷媒过多或者毛细管过长?冷凝器流路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复热,或流路半堵,降低冷凝器性能?凝露工况不合格低风风速是否定得过低?(风速过高会造成吹水)室内机是否漏风?是否流路不均,严重偏流?冷媒是否不足,造成缺液蒸发?10)不合格项目微调与整改室外机有冷媒流动声毛细管组件用防振胶包住在两个管径变化大的地方加过渡管在过渡管处包防振胶异声或噪音超标如果是风道的异声,则要改变风轮转速、安装位置或换风轮如果是制冷系统的异声,则在固频不合格处加配重块或防振胶改变其固频在配管振动大的地方贴防振胶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压缩机包隔音棉钣金件上贴隔音棉三、影响 EER、COP 的主要因素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具有传热温差的外部不可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循环效率(热力完善度)空调器的EER、COP影响主要因素1、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所有的制冷机都是按逆向循环来工作的。
当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过程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卡诺循环。
如图所示的逆卡诺循环T-s图,制冷剂放热时的温度与高温热源的温度均为T2,制冷剂吸热时的温度与低温热源的温度均为T1。
2、不可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如图所示的不可逆卡诺循环T-s图,制冷剂放热时的温度为Tk,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2,制冷剂吸热时的温度为T0,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1。
则制冷系数为:EER1=T0/(Tk-T0)任何一个不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总是小于相同热源温度时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所有的实际的制冷循环都是不可逆循环。
3、循环效率(热力完善度)循环效率是表示实际循环的完善性接近可逆卡诺循环的程度,定义为:η=EER1 / EER0在两个热源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η或EER1的方法有:降低Tk温度升高T0温度同时降低Tk温度和升高T0温度4、如何提高空调器的EER从制冷系统上说,降低冷凝温度Tk和升高蒸发温度T0都可以使EER上升采用高效的压缩机适当加大冷凝器、加大室外机的风量,使Tk下降适当加大蒸发器、加大室内机的风量,使T0上升利用高效的换热器,例如用内螺纹管代替光管、全铝换热器从整机上说采用高效的直流电机代替交流电机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代替普通定速压缩机或交流变频压缩机冷媒充注量尽量少采用排量较大的变频压缩机代替排量较小的变频压缩机,以压缩机的额定频率来做制冷的主频加大内外机风量的同时要考虑风机功率的增加,从整机上说,不一定是风量越大EER越高制冷系统要匹配到一个最佳状态以上知识希望对初学制冷的同学以帮助,希望大家多动脑筋,找到更高、更有效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