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温度计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涉及许多不同的技术和组件。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设计流程,这有助于创建一个基于数字电路的温度计:
1. 温度传感器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DS18B20温度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将温度转换为可被数字电路处理的信号。

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一个信号调理电路来处理从温度传感器获取的信号。

这个电路可能包括一个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器(用于信号放大或减小的功能)等。

3. 模数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处理。

选择一个适合你应用需求的模数转换器。

4. 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选择一个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读取和处理来自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

这可能涉及到编写或获取一个固件/软件程序,用于读取模数转换器的输出并显示温度值。

5. 显示接口设计:选择一种方式来显示温度值。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七段显示器、液晶显示屏(LCD)或其他类型的显示技术。

你可能需要设计一个驱动电路或接口来连接微控制器和显示器。

6. 电源和封装:为温度计设计一个合适的电源和封装。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电池、电源适配器或其他电源方案,并考虑将所有组件集成到一个适合应用的封装中。

7. 校准和测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校准和测试,确保温度计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设计细节将取决于你的应用需求和所选择的组件。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你可能需要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电路板布局软件、编程语言等工具和技术。

(数电)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数电)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一、总体方案的选择1.拟定系统方案框图(1)方案一:本方案采用AD590单片集成两段式敢问电流源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采集的电压经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然后经过3.5位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转换的同时, 还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将温度显示出来。

系统方框图如下:图1.1 系统方案框图(2)方案二:使用数字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然后将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放大适当的倍数,进行A/D转换后,将转换后的数字进行编码,然后再经过译码器通过七段数字显示器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

图1.2系统方案框图2. 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方案一中的模数转换器ICL7107集A/D转换和译码器于一体,可以直接驱动数码管,不仅省去了译码器的接线,使电路精简了不少,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

ICL7107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精确测量0到200mv电压,AD590可以将温度线性转换成电压输出。

而方案二经过A/D转换后,需要先经过编码器再经过译码器才能将数字显示出来。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方案一明显优越于方案二,它用AD590采集温度信号,用ICL7107驱动数码管直接实现数字信号的显示,实现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省去了另加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设计,所以线路更简单、直观;即采用方案一。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通过AD590对温度进行采集,通过温度与电压近乎线性关系,以此来确定输出电压和相应的电流,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电压值,故我们可以通过电压电流值经过放大进入到A/D 转换器和译码器,再由数码管表示出来。

2.1传感电路AD590是半导体结效应式温度传感器,PN 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系数为-2mV/℃ , 利用硅热敏晶体管PN 结的温度敏感特性测量温度的变化测量温度,其测量温度范围为-50~150。

AD590输出电流值(μA 级)等于绝对温度(开尔文)的度数。

使用时一般需要将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 如图2.1.1图中,Ucc 为激励电压, 取值为4~40 V;输出电流I0以绝对温度零度-273℃为基准, 温度每升高1℃ ,电流值增加1μA。

基于AT89C51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AT89C51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AT89C51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T89C51微控制器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核心组件,结合适当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一个能够准确测量和显示温度的数字温度计。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of a digital thermometer based on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We 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n how to utilize these two core components,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to achieve a digital thermometer that can accurately measure and display temperature.我们将对AT89C51微控制器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和适用场景。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微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电源电路、显示电路等。

We will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including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scenarios. Then, we will elaborate on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method between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emperature sensor, power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etc.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对AT89C51微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温度数据的读取、处理和显示。

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总结

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总结

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总结一、引言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表现,对于很多应用场合来说,准确地测量和监控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单片机设计了一个数字温度计,能够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数码管上。

本文将对该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设计思路1. 硬件设计:我们使用了传感器、单片机和数码管等硬件元件。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温度,单片机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数值。

2. 软件设计: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相应的程序。

程序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单片机与传感器进行通信,获取温度值并进行转换,然后将转换后的数值通过数码管进行显示。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选择了NTC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

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即可得到环境温度。

2. 单片机选择:我们选择了常用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资源。

3. 数码管选择:我们选择了常见的共阳极数码管,它能够直观地显示温度数值。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需要通过AD转换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我们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值,根据传感器的特性曲线进行适当的校准。

2. 数据处理:接下来,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温度值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单位转换或滤波处理,以获得更加准确和稳定的结果。

3. 数据显示:最后,我们将处理后的温度值通过数码管进行显示。

为了方便观察,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提示信息,例如温度单位或警告标识。

五、调试和测试在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温度计能够正常工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来验证温度计的测量准确性。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温度计进行对比来验证其稳定性和精度。

六、设计优化和改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我们可以添加温度报警功能,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温度计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与实现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与实现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与实现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设备,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而数字温度计基于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能够更准确地测量温度并提供数字化的显示,具备更多功能。

一、设计原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基于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而单片机负责将传感器读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温度计算及显示。

二、所需材料1. 51单片机2. 温度传感器(例如DS18B20)3. 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4. 连接线5. 电源电路电容、电阻等元件三、设计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电路原理图将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等元件进行连接。

注意正确连接引脚,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和连接。

2. 编写程序:利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实现温度读取、计算和显示功能。

3. 温度传感器设置: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和数据手册,配置单片机相应的输入输出口、温度转换方式等参数。

4. 读取温度:通过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进行读取,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

5. 温度计算:根据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和转换方法,进行温度计算,得到更准确的温度数值。

6. 数字显示:将计算得到的温度数值通过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进行数字显示。

可以选择合适的显示格式和单位。

7. 添加附加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功能,如报警功能、数据记录、温度曲线显示等。

8. 系统测试与优化:将设计的数字温度计进行系统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显示温度。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可能的优化或改进。

四、注意事项1. 连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正确设置传感器的相关参数。

3. 程序设计时应注意算法的准确性和优化性,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和环境选择也会影响温度计的准确性,应避免与外部环境干扰和热源过近的情况。

五、应用领域1. 家庭和工业温度监测:数字温度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室外温度监测,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等。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3.2 温度检测电路
VCC接高电平,DQ端接单片机的 P3.4口,这里利用了P3.4口双向 I/O口作用,单片机从DS18B20 读取温度和报警温度,此时作为 输入口,当设置报警温度时单片 机向DS18B20内部存储器写入数 据,此时作为数据输出端口。DQ 与VCC之间需要一个电阻值约为 5KΩ的上拉电阻。

报警设备


(ADC0809)
1.2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
AT98C51 DS18B20
报警点温度设置
液 晶
感 器
温 度




单制 片器 机
报 警 设


二 系统器件的选择
2.1 单片机的选择
AT89S52为 ATMEL 所生 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 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 程Flsah存储器。
3.3 液晶显示电路
在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中选择具有单 向输出数据功能的P0端口向液晶显示 模块提供数据,P2.5、P2.6、P2.7口 作为控制液晶显示模块的端口,在PO 口上需要外加上拉电阻,才可以使液晶 显示模块正常显示。
3.4 报警电路设计
报警电路中使用P1.4-P1.7作为 控制按键输入端口,P1.0、P1.2 作为报警指示灯端口,P2.3作为 报警蜂鸣器端口,当它们对应的 端口为低电平时就会报警。
主要内容
一:设计方案选择 二:元器件的选择 三:设计过程 四:制作成果
一 设计方案选择
数字温度计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 是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电路,另一种是利用数字温度 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的电路。
1.1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

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字电路温度计设计数字电路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主要是利用数字电路的优势,通过传感器将物体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数字电路进行处理和显示,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和显示。

数字电路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显示器等几个关键部分。

首先是传感器部分,传感器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关键部件。

常用的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半导体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数字电路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在设计数字电路温度计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是显示器部分,显示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信息的关键部件。

在设计数字电路温度计时,我们通常选择LED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作为显示器。

显示器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显示效果和美观度,还要考虑功耗、驱动电路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显示器,我们可以实现数字电路温度计的数据显示和人机交互功能。

数字电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终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温度数值。

在工作过程中,数字电路温度计还可以设置报警功能,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

制作数字电路温度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设计电路原理图。

根据数字电路温度计的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设计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括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显示器等各个部分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第三步,焊接电路板。

在选择好电子元器件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板的焊接工作,将各个元器件按照设计原理图连接到电路板上,并进行焊接和固定,以组成完整的数字电路温度计电路。

第四步,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焊接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数字电路温度计正常工作。

在测试中,我们需要测试传感器的灵敏度、模数转换器的精度和显示器的正确性等。

第五步,封装和外壳设计。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温度计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够通过感知温度的变化来提供精准的温度数值。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51单片机设计并实现一款数字温度计。

一、硬件设计1. 采集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感知环境温度的关键器件。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DS18B20、LM35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

通过电路连接将温度传感器与51单片机相连,使51单片机能够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值。

2. 单片机选型与连接选择适合的51单片机型号,并根据其引脚功能图对单片机进行合理的引脚连接。

确保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畅,同时保证电源和地线的正确连接。

3. 显示模块选型与连接选择合适的数字显示模块,如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

将显示模块与51单片机相连,使温度数值能够通过显示模块展示出来。

4. 电源供应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并根据其规格连接电路。

二、软件设计1. 温度传感器读取程序编写程序代码,使用单片机GPIO口将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并通过相应的通信协议读取温度数值。

例如,DS18B20采用一线制通信协议,需要使用单总线协议来读取温度数值。

2. 数字显示模块驱动程序编写程序代码,通过单片机的GPIO口控制数字显示模块的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进行温度数值显示。

根据显示模块的规格,编写合适的驱动程序。

3. 温度转换算法将温度传感器读取到的模拟数值转换为实际温度数值。

以DS18B20为例,它输出的温度数值是一个16位带符号的数,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操作才能得到实际的温度数值。

4. 系统控制程序整合以上各部分代码,编写系统控制程序。

该程序通过循环读取温度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送到数字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

三、实现步骤1. 硬件连接按照前文所述的硬件设计,将温度传感器、51单片机和数字显示模块进行正确的连接。

确保连接无误,并进行必要的电源接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温度计摘要:温度计在实际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该设计是数字温度计,首先是对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然后通过控制LM35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为电压的变化,其次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量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所需要的电压;再通过TC7107将模拟的电压转化为数字量后直接驱动数码管LED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

最后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构建了数字温度计仿真电路图,仿真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形式传递,最终通过3位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关键词:温度计;电路设计;仿真目录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2 方案设计与论证 (1)3 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2)3.1传感器 (2)3.2放大系统 (2)3.3 A/D转换器及数字显示 (4)4 总电路设计及其仿真调试过程 (6)4.1总电路设计 (6)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7)5 结论与心得 (9)6 参考文献 (11)1 设计任务与要求温度计是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仪表。

本课题要求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

具体要求如下:(1)测量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1度。

(3)3位LED数码管显示。

掌握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时域和频域分析与计算方法;(2)掌握线性系统的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一二阶最佳参数、PID等校正方法;(3)掌握MATLAB线性系统性能分析、校正设计与检验的基本方法。

2 方案设计与论证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然后设计电压电路,将变化的电压通过放大系统转化为需要的电压;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的电压转换为数字量后驱动数码管对实时温度进行动态显示。

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由设计任务与要求可知道,本设计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传感器、放大系统、模数转换器以及显示部分。

经过分析,传感器可以选择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做好是在某参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比如用温敏晶体管构成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等;放大系统可以由集成运放组成或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需要选择有LED 驱动显示功能的,而可供选择的参考元件有ICL7107,ICL7106,MC14433等;显示部分用3位LED数码管显示。

方案一:用一个热敏电阻,通过热敏电阻把温度转化为电压,再得到每一度热敏电阻的电压变化值,用LM324运放做成乘法器,使电压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使一度的变化得到一个整数变化的电压值,然后送入MC14433(A/D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和数字显示。

方案二:用集成温度传感器把温度转化为电压,在把每一度的电压变化值通过LM324集成运放进行放大,使其放大的信号应能满足ICL7107数模转换的要求进行数字显示。

由于MC14433模数转换器的显示部分需要驱动器CD4511,基准电压又需要一个MC1403,也就是需要外接的电路和元件相对复杂和麻烦。

而31/2位双积分型A/D 转换器ICL7107是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片内已经集成了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所以只要外接少量元件就成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所以只要外接少量元件就可实现A/D转换和数码显示。

因此选用方案二。

设计初稿中的元器件大多是通过参考书和网上的资料定下来的,Multisim是最常用的仿真软件。

首次选用Multisim进行仿真,可是在Multisim里始终找不到需要的仿真模型,最后选用Proteus进行仿真。

到了Proteus仿真软件里,很多元器件还是没有仿真模型,只能折中选用仿真模型里有的。

比如放大电路由LM324取代了LM741, A/D转换器由TC7107取代了ICL7107等等。

主要参考元器件有:LM35,LM324,TC7107,电阻及电容若干。

3 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3.1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温敏晶体管及其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最大优点是:直接给出正比于热力学温度的理想的线性输出,另外体积小,成本低廉。

因此,它是现代半导件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55~15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监测、控制和补偿的许多场合。

由于本设计要求,测温范围为0~100℃,故此集成温度传感器满足要求。

3.2放大系统放大系统是把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将每一摄氏度对应的电压以整数输出,可以利用集成运放LM324组成两个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由于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与温度的线性关系为10mv/℃,即温度每升高1℃电压升高10mv,因此可以使得电压通过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放大10倍,即1℃对应电压为100mv 。

(1)反相运算器电路结构:图3-1 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如图3-1所示,该图为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的 R 1:输入电阻R f :反馈电阻,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R 2:平衡电阻,要求 R 2=R 1//R f(2)电压放大倍数:f ovf i iR V A V R ==- V 0和V i 成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R f /R i ,负号表示V 0和V i 反相比例系数的数值可以是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任何值。

通用型低功耗集成四运放LM324,内含4个独立的高增益、频率补偿的运算放大器,既可接单电源使用(3~30v),也可接双电源使用(±1.5~±15v),驱动功耗低,可与TTL 逻辑电路相容。

故选用LM324进行放大系统。

参数计算:U 3:A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用电压放大倍数选择输入电阻和反馈电阻,选用输入电阻R 4=1k ,故反馈电阻R 3=10.03k 。

平衡电阻R 6=R 4//R 3=1.1k 。

放大后的电压为负电压,所以还需要级联一个U3:B (同比例反相器),选用输入电阻R 8=10k ,反馈电阻R9=10k,平衡电阻R7=R8//R9=5k,使它由负电压变为正电压。

放大系统电路,如下图所示:图3-2 两个反相器构成的放大系统如图3-2所示,给放大电路一个初始电压,例:V1=0.36v时,经一个10倍的反相运算放大器放大后,电压为-3.59v,经一个同比例反相运算放大器后,电压为+3.59v。

仿真与理论存在微小误差(在可允许范围类), 故放大系统部分设计成功。

3.3 A/D转换器及数字显示TC7107是一块应用非常广泛的集成电路,它包含31/2位数字A/D转换器可直接驱动LED数码管,内部设有参考电压独立模拟开关、逻辑控制、显示驱动、自动调零功能等。

31/2位双积分型A/D转换器TC7107的引脚图和管教图以及功能简介31/2位双积分型A/D转换器TC7107是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片内已经集成了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所以只要外接少量元件就成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所以只要外接少量元件就可实现A/D转换。

TC7107内部电路含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部分。

TC7107的管脚图,如下所示:VBUFF 28CAZ 29VIN+31VIN-30ACOM 32VINT 27CREF+34CREF-33VREF+36VREF-35V+1V-26D12C13B14A15F16G17E18D29C210B211A212F213G225E214D315B316C324A323F317G322E318AB419POL 20GND 21OSC140OSC239OSC338TEST 37U1TC7107图3-3 TC 7107如图3-3所示,介绍TC7107各管脚的功能: 1端:V+ 为电源正极。

26端:V- 为电源负极。

19端:AB4,千位数笔段驱动输出端,由于31/2位的计数满量程显示为“1999”, 所以AB4输出端应接千位数显示器显示“1”字的b 和c 笔段。

20端:POL ,极性显示端(负显示),与千位数显示器的g 笔段相连接(或另行设置的负极性笔段)。

当输入信号的电压极性为负时,负号显示,如“-19.99”;当输入信号的电压极性为正时,极性负号不显示如“19.99”。

21端:POL ,液晶显示器背电极,与正负电源的公共地端相连接。

27端:VINT ,积分器输出端,外接积分电容C (一般取C=0.22μF)。

28端:VBUFF ,缓冲放大器输出端,外接积分电阻R (其值在满刻度200mV 时选用47K ,而2V 满刻度则使用470K )。

29端: CAZ ,积分器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自校零电容C (如果应用在200mV 满刻度的场合是使用0.47μF ,而2V 满刻度是0.047μF 。

)。

30、31端:VIN-、VIN+,输入电压低、高端。

由于两端与高阻抗CMOS 运算放大器相连接,可以忽略输入信号的注入电流,输入信号应经过1000k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输入,以滤除干扰信号。

2~8端:个位数显示器的笔段驱动输出端,各笔段输出端分别与个位数显示器对应的笔段a~g相连接。

9~14、25端:十位数显示器的笔段驱动输出端,各笔段输出端分别与十位数显示器对应的笔段a~g相连接。

15~18、22~24端:百位数显示器的笔段驱动输出端,各笔段输出端分别与百位数显示器对应的笔段a~g相连接。

32端:ACOM,模拟公共电压设置端,一般与输入信号的负端,负基准电压端相接。

33、34端:CREF-、CREF+,基准电容负压、正压端,它被充电的电压在反相积分时,成为基准电压,通常取REFC=0.1μF。

35、36端:VREF-、VREF+,外接基准电压低、高位端,由电源电压分压得到。

37端:TEST,数字地设置端及测试端,经过芯片内部的500电阻与GND相连。

38、39、40端:OSC3~1,产生时钟脉冲的振荡器的引出端,外接阻容元件。

振荡器主振频率f与R、C的关系。

因为芯片TC7107采用双电源供电,能输出较大的电流,适合于驱动发光二极管(LED)数码显示器,并且TC7107芯片内部包括7段译码,可以用硬件译码的方法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数码显示器,所以显示方式采用共阳极数码管LED显示,由于TC7107没有专门的小数点驱动信号,使用时可将共阳级数码管的公共阳极接V+,小数点接GND时点亮,接V+时熄灭。

数码显示部分由3个数码管显示数据。

4 总电路设计及其仿真调试过程4.1总电路设计根据设计任务知,本系统由传感器、放大系统、A/D转换器和数码显示四部分组成,按照要求将四部分在Proteus仿真软件上级连起来绘出总的电路原理图。

总电路原理图,如下图4-1所示:图4-1 总电路原理图特别注意:1) Proteus里的7107有点问题,30、32这两个引脚不能与电源共地。

意思是说电压输入电路自己构成回路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