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粉粉煤灰稳定碎石工程修订稿

石灰粉粉煤灰稳定碎石工程修订稿
石灰粉粉煤灰稳定碎石工程修订稿

石灰粉粉煤灰稳定碎石

工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2.3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2.3.1施工方法:厂拌、摊铺机施工 a.选用稳定土拌和设备设站进行集中拌和,拌和站的位置要适宜,即考虑原材料的进场方便又要考虑成品料的运距。 b.检查验收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宽度、无侧限压强,进行工序交接。 c.做好培路肩及施工前的清扫工作。 d.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m钉一中桩,同时放出边桩,测出边桩顶标高并进行复核。 e.做好配合比设计,按配合比备足各种合格的原材料。 f.充分消解石灰(生石灰块)但不得水分过多,并过筛测定钙镁含量。 g.选择自震动及夯锤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以提高摊铺压实系数,减少碾压推移而造成平整度降低。 h.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设备数量组合,人员组织,压实遍数以指导正常施工。 i.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厂拌设备,使之运转正常,配料计量准确,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含水量都达到配合比的要求,拌和 成品料要颜色一致均匀,方可正式投产。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视运距长 短气候变化情况酌情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但不能太大,并及时取 样做含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压强试件。 j.拌和料尽快运到摊铺现场,如运距远、天气不好,车上的混合料要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k.基准线一定要拉紧,拉力应不小于150Kg,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10m,同时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察一下是否有误。 l.基准线无误后,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熨平板垫好垫木,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尽量减少停机,如一幅 分两次摊铺其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以100m为宜。在摊铺过程中随 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m.选用大吨位压路机首先不震动稳压,然后震动碾压,后用胶轮压路机柔压。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保持湿润。 n.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处理离析边角缺料现象。 o.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够时及时进行补压。 p.成活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七天内洒水养生并严禁开放交通。 q.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自治,达到要求标准方准交验。

石灰稳定土施工流程(2)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石灰稳定土施工流程 (2)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9326石灰稳定土施工流程(2) Lime stabilized soil construction proces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石灰稳定土施工流程(二) 1、石灰稳定土的施工顺序: 消解石灰、备土、根据备土的含水量挖机拌合闷灰→准备下承层→试验段检验→铺土铺灰→拌和→整平→碾压→检验→接头处理→养生 2、石灰土的具体施工步骤: 2.1材料准备:选择适宜做灰土的土场,塑指在12-20,如土料过湿,须掺灰闷处理,备经试验合格的白灰。生石灰要提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筛。石灰应不低于III级。消解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2个月以内; 根据路段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密度计算干混合料重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的堆放距离和数量。

2.2主要施工机械: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路拌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装载机。 2.3试验段试验:设100米的试验段,做好石灰土的试验工作,以确定不同土场的石灰、土的含量,以及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并在正式实施前做好试验段工作,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设备数量、人员组织、压实遍数。 2.4准备下承层: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2.5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该层边线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有明显标记。 2.6闷灰及备土:一般使用的土含水量过大,需进行集中闷灰处,用挖掘机拌和。备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应同结构层等厚。备土:按照松铺厚度将土摊铺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施工。铺土后,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石灰粉煤灰碎石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2.1概述 (1) 3.主要工程数量 (2) 4.施工部署 (2) 4.1总体思路 (2) 4.2具体部署 (2) 4.3施工组织机构 (2) 4.4项目管理人员结构及职责 (3) 4.5工期安排 (4) 5.管理人员、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4) 5.1管理人员配置 (4) 5.2劳动力配置 (5) 5.3机械配置 (5) 6.施工准备 (6) 6.1材料准备 (6) 6.2现场准备 (7) 6.3技术准备 (7) 7.施工工艺 (7) 8.施工方法 (8) 8.1路基清理 (8) 8.2集中拌和(厂拌)混合料的配制 (8) 8.3石灰粉煤灰碎石的运输 (8) 8.4石灰粉煤灰碎石的摊铺、碾压 (8) 8.5恢复中线、边线 (10) 8.6检测标准 (10)

8.7保湿养生 (10) 8.8检查验收 (11) 9.施工注意事项 (11) 10.质量措施 (11) 10.1建立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1) 10.2加强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2) 10.3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2) 10.4在施工中,做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 (12) 11.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13) 11.1安全目标 (13) 11.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3) 11.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4) 11.4安全保证体系 (14) 12.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标准化工地建设 (14) 12.1文明施工 (14) 12.2环境保护 (15) 12.3标准化工地建设 (15)

(完整版)石灰粉煤灰碎石施工方案.doc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北站车站西路工程路基面层石灰粉煤灰碎石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2.1 概述 (1) 3. 主要工程数量 (2) 4. 施工部署 (2) 4.1 总体思路 (2) 4.2 具体部署 (2) 4.3 施工组织机构 (2) 4.4 项目管理人员结构及职责 (3) 4.5 工期安排 (4) 5. 管理人员、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4) 5.1 管理人员配置 (4) 5.2 劳动力配置 (5) 5.3 机械配置 (5) 6. 施工准备 (6) 6.1 材料准备 (6) 6.2 现场准备 (6) 6.3 技术准备 (7) 7. 施工工艺 (7) 8. 施工方法 (7) 8.1 路基清理 (8) 8.2 集中拌和(厂拌)混合料的配制 (8) 8.3 石灰粉煤灰碎石的运输 (8) 8.4 石灰粉煤灰碎石的摊铺、碾压 (8) 8.5 恢复中线、边线 (10) 8.6 检测标准 (10)

8.7保湿养生 (10) 8.8检查验收 (11) 9. 施工注意事项 (11) 10. 质量措施 (11) 10.1建立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1) 10.2加强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2) 10.3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2) 10.4在施工中,做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 (12) 11.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13) 11.1安全目标 (13) 11.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3) 11.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4) 11.4安全保证体系 (14) 1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标准化工地建设 (14) 12.1文明施工 (14) 12.2环境保护 (15) 12.3标准化工地建设 (15)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施工方案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施工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期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现场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雨期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雨期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夏季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土方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灰稳定土

第一节石灰稳定土 石灰土层采用路拌法施工,其工艺流程如下: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整平第一次拌和→洒水闷料→第二次拌和→整平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下承层 本石灰土底基层的下承层为土方路基,其表面平整、坚实,路拱坡度、平整度、压实度符合规范规定,完成工序交接。 2、施工放样 施工前,在路基上恢复中桩,直线段桩距为15m,平曲线段桩距为10m,并在两侧路肩外设指示桩。 3、备料 (1)用土

石灰土所用素土必须干净、无垃圾,颗粒大的土块需粉碎或清除,下承土基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2)石灰 石灰料厂场地宽敞,附近有水井,生石灰块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消石灰须过10mm径的筛,并尽快使用。 4、摊铺土 根据土的松铺系数和设计高程,计算出松铺土的顶高程。在下承土基上以10m的间距培出松铺土高程控制点,根据高程控制点进行摊铺。应力求摊铺土的表面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5、洒水 如已整平的土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掉头。 6、整平和轻压

对摊铺的土整平后,应用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7、卸置和摊铺石灰 根据试验确定的石灰土的配合比、最大干密度以及石灰土的宽度和厚度,计算出每延米石灰用量,用自卸车将石灰运卸至整好的素土上,将石灰码成规定尺寸的灰带,经监理验收合格后,人工将灰土摊铺均匀。 8、拌和 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设专人跟随拌和机检查拌和深度,保证拌和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等现象。 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洒水车补充水分。洒水车的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或停留,以防局部撒水量过大。在洒水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消除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

道路施工白灰、粉煤灰、碎石使用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白灰粉的密度是600kg/m3,素土的密度是1800kg/m3,级配碎石的密度是不小于2450kg/m3,粉煤灰密度是790 kg/m3,二灰碎石的密度是2200 kg/m3,水稳的干密度是2.4 kg/m3。一吨生石灰一般能消解出1.5m3的熟石灰,好的能出1.86m3,没有固定值。1m3白灰大约0.6吨(1吨白灰大约1.66m3)灰土的密度1700 kg/m3左右 (石灰:粉煤灰:土)最大干密度ρmax (g?cm-3 )最优含水量ωop % 1 ∶ 2 ∶7 1.550 23.5 1 ∶ 3 ∶ 6 1.467 26.4 1 ∶ 4 ∶ 5 1.395 30.1 一、灰土材料用量计算 白灰质量/素土质量=灰剂量,设灰土中的白灰体积为x,则X*600/[(1-X)*1800]=灰剂量,所以各个灰剂量的灰土白灰体积如下:4%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107m3,素土1.16m3(压实方0.893m3)。 5%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130m3,素土1.09m3(压实方0.870m3)。 6%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153m3,素土1.06m3(压实方0.847m)3。

8%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194m3,素土1m3(压实方0.806m3)。 9%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213m3,素土0.984m3(压实方0.787m3)。 10%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231m3,素土0.961m3(压实方0.769m3)。 12%灰土:1m3灰土中使用白灰的体积为0.265m3,素土0.919m3(压实方0.735m3)。 二、二灰土使用材料计算 首先,二灰土的配比都为干料的配比,并不包括含水,含水率按20%计算。 含水率为:(湿土-干土)/干土. 所以1000g湿土中干土质量为:(1000-干土)/干土=20%,干土=833.3g 石灰含量为10%, 石灰含量为:833.3*10%=83.3g 粉煤灰量为:833.3*20%=166.7g 素土为:833.3*70%=583.3g 体积比 石灰:粉煤灰:素土 =83.3/0.6:166.7/0.79:583.3/1.8*1.25=138.8:211:405.6 1m3二灰土(1:2:7)需要的材料体积比为0.184:0.279:0.537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2.3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2.3.1施工方法:厂拌、摊铺机施工 a.选用稳定土拌和设备设站进行集中拌和,拌和站的位置要适宜,即考虑原材料的进场方便又要考虑成品料的运距。 b.检查验收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宽度、无侧限压强,进行工序交接。 c.做好培路肩及施工前的清扫工作。 d.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m钉一中桩,同时放出边桩,测出边桩顶标高并进行复核。 e.做好配合比设计,按配合比备足各种合格的原材料。 f.充分消解石灰(生石灰块)但不得水分过多,并过筛测定钙镁含量。 g.选择自震动及夯锤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以提高摊铺压实系数,减少碾压推移而造成平整度降低。 h.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设备数量组合,人员组织,压实遍数以指导正常施工。 i.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厂拌设备,使之运转正常,配料计量准确,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含水量都达到配合比的要求,拌和 成品料要颜色一致均匀,方可正式投产。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视运距长 短气候变化情况酌情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但不能太大,并及时取 样做含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压强试件。 j.拌和料尽快运到摊铺现场,如运距远、天气不好,车上的混合料要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k.基准线一定要拉紧,拉力应不小于150Kg,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10m,同时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察一下是否有误。 l.基准线无误后,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熨平板垫好垫木,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尽量减少停机,如一幅 分两次摊铺其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以100m为宜。在摊铺过程中随 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m.选用大吨位压路机首先不震动稳压,然后震动碾压,后用胶轮压路机柔压。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保持湿润。 n.摊铺机后设专人检查处理离析边角缺料现象。 o.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够时及时进行补压。 p.成活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七天内洒水养生并严禁开放交通。

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摘要:以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善工程为例,就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存在问题、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在我国许多地区,一般采用石灰稳定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土作为公路工程的底基层,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能够形成良好的板体,有利于就地取材,经济性好。这种半刚性材料对我国公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在有些地区仅有粉土或粉土质分布,如沿海县城东台市,采用石灰稳定粉土,基层成型情况不好,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而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等其它半刚性材料作为底基层将大大提高工程造价。因此在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中,采用了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作为底基层,经过施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该工程使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回顾与分析。 1、工程概况 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是东台市交通主干道,北接盐城大丰市南至南通海安市,全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9米,路基宽12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底基层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该工程是江苏省重点网化工程之一,它对苏北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江苏省海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以及更好发挥公路网畅通功能,带动广大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原材料的要求 土:全线采用两侧取土,沿线村镇提供土源。沿线土质较复杂,塑性指数在8~12之间,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从颗粒结构分析来看,土样中砂粒含量约占%,粉粒含量约占%,粘粒含量只有%左右。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水泥:水泥采用当地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标号为325#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石灰:石灰采用消解石灰,要求施工单位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有效钙镁含量要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要求。 水:采用工程沿线河水,因处于农村,水未被污染。

c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工程施工。 1.3 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1.4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底基层为18cm厚10%得石灰稳定土结构。 二﹑工期安排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完成。 三﹑施工准备 施工控制点桩位放样完毕,各种机械设备配套机具与设施全部到位并调试完成。 四﹑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备料 土块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石灰要达到Ⅲ级以上,采用消石灰粉,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0mm。 2﹑路基准备 在铺住基层前,对路基进行整修﹑复压,使其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则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其平整度﹑密实度应符合要求。 3﹑施工放样 在准备好的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有外设指示桩和标高桩,并放出中桩﹑边桩,进行水平测量。 4、拌和灰土 用装载机在土场和过筛后的消石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拌和,使其含水亮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并随时检测拌和灰土的灰剂量,直至达到10%为止。 5、运输摊铺灰土 用自卸车将拌和好的灰土运到施工地点,根据路基宽度计算出每延米所用灰土量,用白灰线打出方格,直接码方进行计量,而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整平。 6、拌和 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1—2遍,拌和深度达到稳定土层下18cm左右,应设专人跟随拌合机,随时检查深度,并配备拌和机操作人员随时调整拌和深度,检查拌和均匀性,调整拌和机行走速度,避免有素土夹层。 7、整型 1)、先用推土机进行稳压1—2遍。 2)、由人工配合平地机细整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刮平。曲线段,无超高时,要由两侧向中心刮平,有超高时,由内侧向外侧刮,在平地机整型时,先由人工根据松铺厚度,确定高度,每隔20cm打出灰线,由平地机根据灰线进行初整。 3)、再用人工拉线整平、整型,使石灰稳定土具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不允许坑洼现象,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处得整平,必须使接缝顺适平整。 8、碾压 整型完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 1、引用文件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当下承层为新施工的水稳或石灰土层时,应确保其养护期在7d以上。路肩填土、中央分隔带填土已完成。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润湿。 相关地下管线的预埋及回填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2.2材料及机具 2.2.1材料 1)粉煤灰化学成分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总量宜大于70%;在温度为700℃的烧失量宜小于10%。 2)当烧失量大于时10%,应经试验确认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时,方可采用。 3)细度应满足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g。 4)砂砾应经破碎、筛分,级配宜符下表规定,破碎砂砾中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砂砾、碎石级配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级配砂砾级配碎石 次干路及以下道 路 城镇快速路、主 干路 次干路及以下道 路 城镇快速路、主 干路 37.5 100 —100 —31.5 85~100 100 90~100 100

19.0 65~85 85~100 72~90 81~98 9.50 50~70 55~75 48~68 52~70 4.75 35~55 39~59 30~50 30~50 2.36 25~45 27~47 18~38 18~38 1.18 17~35 17~35 10~27 10~27 0.60 10~27 10~25 6~20 8~20 0.075 0~15 0~10 0~7 0~7 5)钢渣破碎后堆存时间不应少于半年,且达到稳定状态,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应小于3%,粉化率不得超过5%。钢渣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压碎值不应大于30%,且应清洁,不含废镁砖及其他有害物质;钢渣质量密度应以实际测试值为准。钢渣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渣混合料中钢渣颗粒组成 通过下列筛孔(mm,方孔)的质量(%) 37.5 26.5 16 9.5 4.75 2.36 1.18 0.60 0.075 100 95~100 60~85 50~70 40~60 27~47 20~40 10~30 0~15 6)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时,土的塑性指数宜为12~20。 当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时,土的塑性指数宜为7~17,不应小于6,且不应大于30。 7)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宜为6~8。 2.2.2 施工机具 1)采用摊铺机施工时:摊铺机、振动压路机、装载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2)采用平地机施工时: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装载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3)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沙筒等。

12%石灰稳定土典型施工计划

中国交建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道路堆场项目经理部 典型施工计划 工程名称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和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工程轨道梁基础及堆场道路施工 典型施工项目石灰稳定土施工 典型施工目的检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质量 计划施工时间 2012年7月7日 2012年7月 7日

一、工程概况 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和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工程轨道梁基础及堆场道路工程,结构为由下向上6%石灰改善土一层,12%石灰稳定土一层,水泥稳定碎石一层,砂垫层一层,面层为混凝土联锁块。 本次典型施工的内容为12%石灰稳定土施工,铺设厚度20cm,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5%,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本次典型施工区选在第七及第八施工区域,各选100m×10m区域一处,具体位置见附图。 二、施工目的 典型施工的目的在于验证混合料的稳定性,检验施工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和压实的质量要求和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施工过程中需记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原土基沉降量、压实时材料的含水量范围及干密度等。 三、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备料、拌和、闷料→测量放线→摊铺→整形→压实→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护及交通管制 具体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已施工完成的堆场沿线设临时水准点,间距为200m。分条分段施工,每条宽度大概6-8m,立上钢筋棍,间距20m左右,画红油漆对标高进行标记。 2.拌合 石灰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其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将土按需要数量采备好,视工地现场情况,可备放至施工区域的一侧或两侧,也可另选场地集中堆放,或施工时边采边用,以使用方便、避免往返运输为原则。 采用机械沿路拌合法施工,先使用挖掘机初拌2-3遍,使灰土初步混合均匀,然后按最佳含水量要求,并视混合料含水和蒸发情况,酌情加水或晾晒,再拌和数遍,直到水、灰、土拌和均匀为止,并应防止层间留有素土。 3.测量放线: 分条分段施工,使用水准仪控制摊铺标高,放线时应注意纵坡及横坡的设置。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现场施工方法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工 一、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原材料要求 1、石灰 本工程所需石灰用经过充分消解的生石灰过筛后使用,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 (2)石灰在使用前7天洒水充分消解后通过10mm的筛孔过筛,并及时使用, 不得存放过久。 (3)石灰存放场架设防风雨棚,防止石灰遭受雨淋或风吹。 (4)石灰在使用前必须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石灰不能使用。 2、粉煤灰 (1)粉煤灰中SiO2、Ai2O3、Fe2O3的总含量大于70%,烧失量不超过20%, 比面积大于2500cm2/g。 (2)为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湿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大于35%。 (3)使用前,先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过筛,清除有害杂质。 3、砂砾 (1)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用于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0。 (2)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3)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集料组成范围符合表1要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表1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中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4、水 混合料拌和采用洁净的生活用水。对水源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试验,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填筑试验段 在施工前,先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作为试验段分别对底基层和基层进行铺筑试验,试验段长500m。将试验段施工方案、原材料取样分析及配合比试验报告、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等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再进行铺筑试验施工,通过试验,选定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混合料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最佳含水量、检测方法等工艺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 全面展开施工。 四、施工方法 1、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在现场建立混合集料拌和站,采用两台WBC250稳定土拌和机拌料。基层二灰砂砾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砂砾=6:14:80,底基层为:5:10:85,7天无侧限强度:基层≥0.8MPa,底基层≥0.6MPa,采用自动计量设备,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随时检测含水量和石灰、粉煤灰剂量,保证配料准确,搅拌均匀。为防止运输、摊铺过程中水分流失,搅拌时含水量可高于最佳含水量1%~2%。在拌制过程中,经常测定集料的含水量,以便及时调整其加水量。不同粒级的砂砾及细粒料隔离存放,并用塑料篷布遮盖,防止雨淋日晒。混合料拌和好后,要及时用15t后翻式自卸汽车运至摊铺现场摊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摊铺 混合料摊铺应在5℃以上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摊铺前对下承层检查合格,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由两台ABG423型摊铺机一前一后沿线路纵向摊铺,采用标高控制法拉基线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时,摊铺机要连续、匀速行驶,摊铺速度控制在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冬季施工措施

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冬季施工措施我厂生产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为了能在-5℃和-10℃条件下正常施工,并且满足施工设计强度要求,特此在原始标准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早强及防冻性试验。 1、防冻处理 (1)使用盐水拌和 依据设计院等相关资料及施工单位冬季施工的需要,我单位试验室选择了温度在-5℃采用8%的盐水,-10℃采用16%的盐水,进行防冻性相关试验,最终试验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2)外掺防冻剂 依据防冻剂厂家提供的数据进行试验,-10℃时掺加防冻剂0.3%,最终试验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2、早强处理 在原始标准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掺加水泥试验,结果满足工程设计强度要求。 3、试验结果 (1)当气温为-5℃,掺加2%水泥,采用8%的盐水拌合混合料时,最大干密度为 2.210g/cm3,最佳含水量为7.2%,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1.3MPa;当气温为-10℃,采用16%的盐水拌合混合料时,强度为1.1MPa。 (2) 当气温为-5℃,掺加3%水泥,采用8%的盐水拌合混合料时,最大干密度为 2.219g/cm3,最佳含水量为7.3%,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7MPa;当气温为-10℃,采用16%的盐水拌合混合料时,强度为1.4MPa。

4、结论 为了保证现场施工要求,试验室最终确定,在温度-5℃,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4:13:81:2,最大干密度为2.210g/cm3,最佳含水量为7.2%,抗压强度为1.3 MPa时,可以满足设计强度1.0MPa 的要求;在温度-10℃,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4:13:80:3,最大干密度为 2.219g/cm3,最佳含水量为7.3%,抗压强度为 1.4 MPa 时,可以满足设计强度1.0MPa的要求。 北京力磊市政建筑混合料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工方案范本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 工方案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工 一、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及基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二、原材料要求 1、石灰 本工程所需石灰用经过充分消解的生石灰过筛后使用,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 (2)石灰在使用前7天洒水充分消解后经过10mm的筛孔过筛,并及时使用,不得存放过久。 (3)石灰存放场架设防风雨棚,防止石灰遭受雨淋或风吹。 (4)石灰在使用前必须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石灰不能使用。 2、粉煤灰 (1)粉煤灰中SiO2、Ai2O3、Fe2O3的总含量大于70%,烧失量不超过20%,比面积大于2500cm2/g。 (2)为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湿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大于35%。 (3)使用前,先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过筛,清除有害杂质。 3、砂砾

(1)底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用于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0。 (2)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3)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集料组成范围符合表1要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表1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中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4、水 混合料拌和采用洁净的生活用水。对水源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试验,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填筑试验段 在施工前,先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作为试验段分别对底基层和基层进行铺筑试验,试验段长500m。将试验段施工方案、原材料取样分析及配合比试验报告、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等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再进行铺筑试验施工,经过试验,选定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混合料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最佳含水量、检测方法等工艺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四、施工方法 1、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在现场建立混合集料拌和站,采用两台WBC250稳定土拌和机拌料。基层二灰砂砾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砂砾=6:14:80,底基层为:5:10:85,7天无侧限强度:基层≥0.8MPa,底基层≥0.6MPa,采用自动计量设备,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随时检测含水量和石灰、粉煤灰剂量,保证配料准确,搅拌均匀。为防止运

石灰稳定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方案

石灰稳定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方案 一、路拌法施工石灰稳定土的工艺流程应按以下工序进行: 1.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下承层表面应平整、标高和横坡、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同时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 2.施工放样: 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施工放样,恢复路基中线和左右边桩,每隔20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灰土边缘的设计标高。 3.备土、铺灰: (1)备土:根据灰土层的宽度、厚度及最大干密度,计算出需要干燥土的数量;再根据土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和每一平方米灰土需要的石灰用量,并确定石灰摆放的纵横间距。按照松铺厚度将土摊铺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施工。铺土后,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2)备灰、铺灰: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轻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备灰前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备灰前事先在灰条位臵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格子标线,然后用人工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 4.洒水闷料: 如已整平的土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5.整平和轻压: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 6.卸臵和摊铺石灰: (1)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用石灰在土层上做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的边线。 (2)将石灰均匀摊开,石灰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臵。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7.拌和、洒水: 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的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应达

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已审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已验收完毕,压实度、标高、厚度、强度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各种材料试验已进行完毕,人员、机械已于2018年8月25日前进场,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善。为使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工程尽快开始施工,现将施工技术论述如下: 一、施工计划安排: K0+000-k5+500段长5.5km,宽6.9m-8.3m,厚18cm。虚铺系数采用1.35,计划2018年8月25日开工,2018年9月5日完工。 二、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为使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我项目经理部成立了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管理小组,拟投入人员情况见下表:

三、施工机械组合及人员配备: 1、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队配备人员25人。 2、拟投入机械设备情况(如下表): 四、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机械就位-拌合站按照实验配合比进行拌料-洒水车除尘-装载机铺料-羊足压路机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平地机整平-光轮压路机收面-洒水车洒水养护。 五、具体施工方法: ㈠、施工前准备工作: ⑴、施工前,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对路线中桩、高程进行了复测和放样,使其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 ⑵、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现场具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对此项工作的特殊工艺要求、领会、理解、明白,做到心中有数。 ⑶、施工机械的组合和人员的安排。根据此项工作的施工特点,所需求的机械设备,人员安排全部就位。 ㈡、标准的施工方法:

⑴、消解石灰、备灰:石灰采用III级以上生石灰,提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消解完毕后用10mm孔径筛过筛,筛出的石块集中堆放并及时运出现场,不得随意抛弃。 ⑵、施工准备:对底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清除浮土及其它物质 ⑶、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宽度,首先恢复中线,每20米设一桩,并在路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用石灰粉划出边线;根据设计标高,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厚度20cm,根据试验段技术总结得出的虚铺系数,计算出虚铺厚度,再进行量测。用明显标记(红漆)标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松铺厚度的设计高程。 ⑷、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混合料要求达到色泽均匀一致、无灰条灰团。拌和完毕后检查是否拌和均匀,如未拌和均匀增加拌和次数,直至符合标准为止。 ⑸、集料含水量的控制:拌合完毕后检查各种材料的含水量,并取样检测含水量,若含水量不足可以随时调整,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均匀,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摊铺:采用自卸车配合运输,由专人指挥车辆倒入摊铺机,摊铺机配合摊铺混合料。摊铺过程中要在木桩上挂线,严格控制虚铺厚度,检查虚铺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7)、整形:混合料拌和摊铺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完成后以暴露潜在不平整,然后再用平地机整平后,再碾压一遍,对局部低洼处用拌和机将表面层旋松5cm以上,并用拌好的混合料进行整平,每次整型按现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注意接缝顺适平整。整个过程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8)、碾压:压路机不要漏压,也不要过压,不要调头。禁止其它车辆驶入。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压实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和平整度。如有松散起皮等现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配合比设计说明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招标文件范本》中有关规定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二、工程施工要求 1、强度等级:大于0.9Mpa 2、工程部位:基层 3、压实度:≥98% 4、拌和方式:厂拌 三、原材料选定 1、石灰:产地临淄南仇、消石灰有效钙镁含量≥55% 2、粉煤灰:滨州魏桥电厂 3、碎石:产地淄博文登 4、水泥:产地莱芜连云水泥有限公司 P.O32.5级 5、水:洁净的饮用水

四、设计过程 1、加入水泥配备不同剂量二灰土 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4:11:85:1.5 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5:12:83:1.5 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6:14:80:1.5 2、分别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3、按规定压实度、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试件,在规 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 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 试验。 五、试验结果汇总 灰剂量为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配比,养护6天、饱水1天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84Mpa, Rc0.95=1.6Mpa, 拟用于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时,工地实际采用灰剂量宜为5.5% 4、加入水泥配备二灰土 石灰:粉煤灰:碎石:外掺水泥=

5、分别确定无延时、延时小时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6、按规定压实度、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件,在规定温度 下保湿养生6天,侵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六、延时试验结果汇总 灰剂量为1号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配比,养护6天、饱水1天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Mpa,Rc0.95= Mpa,拟用于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时,工地实际采用灰剂量宜为 %。

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法

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法 石灰稳定土是市政道路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是在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通过加水拌合、平整、碾压成型、养生等工序后,使之成为一种具有一定抗压、抗折等性能的半刚性结构,常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底基层或低等级路面的基层。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进行原材料试验,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试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磷酸盐含量(必要时做)。此外,还需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如试验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等继级配不好的材料,宜先改善其级配。 2、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通过击实试验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3、施工前进行100m~200m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修筑,我们能够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最佳组合,碾压的基本原则,灰土均匀性所需的拌和遍数,松铺系数及压实层厚度,碾前含水量偏差最佳含水量所允许的范围等。这些参数的确定为以后石灰土规模化施工,提供第一手十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二)材料要求 1、石灰:石灰土选用Ⅲ级以上的钙质生石灰,其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得低于70%,在用于工程施工之前7天,充分进行消解,未消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17%,稳定土选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黏性土,土粒的最大粒径不小

于10mm,硫酸盐含量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10%。水选用纯净的饮用水。石灰土混合料压实后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压实度大于设计值。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的稳定土,确定必须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2、稳定土:采用固定取土场土质,用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级配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试验决定。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以下要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应不大于35%,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应不大于40%;用于二级公路基层应不大于30%,用于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应不大于35%。 3、配合比要求 (1)石灰剂量。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石灰剂量较低时(3%~4%),石灰主要起稳定作用。随着石灰剂量的增加石灰土的强度也显著提高,石灰主要起加固作用。但当剂量超过一定范围时,过多的石灰在土的空隙中以自由灰的状态存在,将导致石灰土的强度下降。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石灰剂量不低于8%,最高为12%,9%~10%为经济实用。 (2)最佳含水量。水分是石灰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土中水分使石灰与土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以满足石灰土形成强度的需要;水分使石灰土在压实时具有一定的塑性,以便于碾压到所要求的压实度;水分使石灰土养生时具有一定的湿度,满足强度形成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所以最佳含水量亦是控制石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