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相关疾病
猪圆环病毒2型引发的疾病与防控

高致 病性 猪蓝耳病 后 ,大家 的注意 力
转移 到 了高 致病 猪蓝耳病 ,而忽 视 了 圆环病 毒病 ,但随 着研 究 、临床 观察 和实践 的深 入 ,我 们越来越 认识 到 圆
PC d P V2 V2 , C e等 几 个 亚 基 因 型 ,
尿 液 和 乳 等 途 径 排 毒 ,发 病 猪 的 排
后 很快 蔓 延 至 美 国、西 班 牙 、英 国、
一
PC b相 关 。遗 传学发 现 PC a早 V2 V2
于 P V2 C b出现 。澳大 利 亚 国 内仅存
感 染 猪 直 接 接 触 ,因 此 接 混 养 造
成 PC V2感 染 的 可 能 性 比分 栏 饲 喂 的 可 能 性 大 。而 通 过 哺乳 方 式 是 否 能 够 引 起 感 染 尚在 研 究 中。 阳性 公 猪 的 精 液 可 引 起 P V2的 传 播 , 最 C 早可 在 配种 后 5d检 测 到病 毒 散 播 。 给 健 康 猪 喂 食 生 的 PC V2感 染 猪 的
P V 在 系 统学 和 血 清 学 上 存在 显著 尽 管 绝 大 部 分 的 同舍 猪会 出现 病 毒 C 差异 ,B in M . Meh n等将 其命 血 症 ,但 只有 5 ~ 3% 的 易感猪会 ra ea % O 名 为 P V2 C ,而 分 离 自 P K一1 胞 5细 的 PC 则命名 为 P V CV1 。 目前 学 术 界 一 直 认 为 PC V2是 圆 环 病 毒 病 的 主 要 病 原 , 进 一 步 根 据 基 因 进 化 数 据 PC V2又 可 以
商品化 猪场 的血 清 阳性 率高达 10 0 %。
合症 ( MWS P )病 例 , 并 从 P MWS 病 猪 组 织 中 分 离 出 了 P V。 这 种 C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胸膜炎 腹膜炎 心包炎 关节炎(腕关节、跗关节) 脑膜炎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减
5、治疗
抗菌素对发病猪群的 治疗效果较差、治疗 剂量应大 较敏感的抗菌素: 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头孢类 庆大霉素 状观霉素 磺胺
少应激因素 控制其它呼吸道疾 病发感染和发生 药物预防 疫苗免疫接种
发流行,并出现PDNS发病猪群
死亡率达20%-30%
3.4 临床症状
猪只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 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 淋巴结明显的肿大 腹泻 皮肤苍白、贫血
黄疸
上述症状可以单独或联合出
现
猪 只 消 瘦
猪只表现出黄疸症状
较少见的症状
咳嗽 发热
胃溃疡
猪群中,发病率4%--25%,病死率5%10%
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 加,死亡率可达25%以上。 副猪嗜血杆菌是最常见的继发感染细菌 各种环境因素如拥挤、空气污浊、各种年龄的
猪混养、卫生条件差及其它各种应激因素可加
重病情
在疾病流行感染过的猪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会降低
3.2 国外流行情况
病变通常出现在猪的后腿、腹部,也可
扩散至全身 感染轻的猪可自行康复 感染严重的猪可表现出跛行、发热、厌 食、体重下降 皮肤继发感染可化脓、溃烂 肾脏肿胀、苍白、有出血性瘀斑,呈斑 驳状
皮炎,皮肤上有褐色斑点
肾脏肿大,斑点
谢 谢!
六、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Glasser氏病
肺炎,有出血点
3、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流行特点 国外流行情况
目前国内的现状
(完整版)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相关疾病

5、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
6、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and necrotizing pneumonia,PNP)
• PCV-2相关疾病包括: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2、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
3、繁殖障碍(Reproductive failure)
具体预防程序为:
1、 母猪于产前和产后各7天用支原净加强力霉 素拌料。
2、3、7、21日龄各注射0.5~1ml得米先。 3、3天补铁及10天硒。 4、 10日龄注射PRRS苗(兰耳苗) 5、15日龄注射自家苗(个别过敏)。 6、25日龄猪瘟免疫3~4头份。 7、42日龄注射PR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8、断奶后拌料用药20天阿奇霉素、氟苯尼考
及黄芪多糖;黄芪多糖、替米考星。
9、育肥期每月初用支原净加强力霉素拌料7天, 月末用氟苯尼考拌料4~5天。
特别观注:目前还没有真正效果良好的商品化疫 苗用于PCV-2的免疫接种。其主要原因是现有 条件下体外培养PCV-2的最佳条件还没找到, 人工培养时PCV-2含量不高,难以达到制作疫 苗的要求。临床上可选用病变最为严重的猪送 到实验室制作自家苗,这是目前全国通用的方 法。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相关疾病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 物病毒之一,近几年来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就连美国一些养殖场也因此而垂头丧气。我国近 年来随着养猪的大发展及猪群的大规模调动,各地均 的发生,为了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本病,现就PCV-2及 其相关猪病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养殖场正确对待本病,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发感染的诊治

s n rme RRS) y do ,P ,是 由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19 9 6年 初 我 国 次 从 疑 似 P S感 染 RR
2 剖检 变化
对 病 死 猪 和 发 病 严 重 猪 进 行 剖 检 发
现 ,淋 巴结 病 变 明 ,特 别 是 腹 股 沟 淋
1 2 3 4 5 6 7 8 9
大 、 有 梗 死 灶 ; 多 数 病 例 肾 水 肿 、 苍
一
种 由 猪 环 病 毒 2型 ( ocn i P ric C r —
e vrs 2,P 一 ) 引起 的断 奶 仔 猪 l oi 一 u CV 2 叶 『
现进 行 性 消瘦 、贫血 、淋 巴结 肿 大 及 多 器 官 哀 竭 综 合征 为特 征 的疾 病 [ 2 1 。猪 常 常 同时 感 染 这 两 种 病 毒 ,导 致 感 染 猪 免 疫 抑 制 , 降 低 猪 对 其 他 疾 病 的 抵 抗 能
2 0多 天 , 部 分 仔 猪 " 始 现 渐 行 性 消
图 1 PCV 和 PRV 病 原 PCR 检 测
1 C — 、P V I型 阳性 对照
2、PCV一Ⅱ 型 阳 性 对 照 3、PCV 型 阴 性 对 照
图2 PRRSV 和 CSFV病 原
RT —PCR 检 测
1 R S 阴 性 对 照 、P S V
白 .被 膜 F有 散 存 粟 米 大小 的 门色 坏 死 灶 ,质 脆 ,少 数 病 例 肾 萎缩 :部 分 病 例
PCV2d已成为猪圆环病毒2型的优势流行基因型

为大部分猪群的常在病毒。PCV2还是一种严重的免疫抑制性 病原,其早期感染几乎可以影响其他所有猪疫苗的免疫应答反 应,导致猪群整体健康度下降,面临疾病感染风险。PCV2常与 猪蓝耳病、喘气病、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 线杆菌等病原形成混合感染。PCV2的另一个特征是持续性感 染,其感染后的带毒时间超过 125d,给该病的控制带来很大的 难度。PCV2的感染对猪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种猪 的繁殖效率下降、仔猪的生长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等,死亡 率的上升。
. 95A株llPCVR2i进gh行t了s基R因e同s源e性rv分e析d,.发现 PCV2a与 PCV2d的
基因同源性介于 93.7% ~95.4%,PCV2b与 PCV2d的基因同 源性 95.1% ~97.3%。这充分说明了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 较大的差异,也提示养殖场在选择疫苗时要充分考虑基因配型 因素020年第 10期(总第 377期)
畜禽业
试验研究
代表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的进化树分析。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 显示,进口疫苗毒株和 LG株属于 PCV2a亚型,大部分毒株(WH 株、DBN-SX07株、ZJ/C株、CP08株、YB2009/CAP株)都 属 于 PCV2b亚型,只有 SH毒株属于 PCV2d亚型(图 3)。
PCV2是一种单链环状 DNA病毒,易发生变异和重组,近 年来,迫于圆环疫苗广泛免疫的压力,该病毒一直保持着快速 进化的趋势。目前,通过全基因组的进化树分析,可以将 PCV2 分成 8个 独 立 的 基 因 亚 型:PCV2a、PCV2b、PCV2c、PCV2d、 PCV2e、PCV2f、PCV2g和 PCV2h[1]。 其 中 PCV2a、PCV2b和 PCV2d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毒株又可分别被细分为 5个(2A -E)、3个(1A-C)和 2个(2d-1和 2d-2)分支[2-3]。PCV2c 只在丹麦和巴西有流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暂未流行。PCV2e 在中国、泰国、美国等地均有报道,我国最早是在 2009年发现 该基因型毒株[4],但目前该毒株并未广泛流行。PCV2f、PCV2g 和 PCV2h3个亚型也偶尔被发现,但目前没有形成流行趋势, 但应保持关注。 & 我国 ,-)& 流行毒株的转变
猪圆环病毒病Ⅱ型的防治

猪圆环病毒病Ⅱ型的防治摘要综述了猪圆环病毒病Ⅱ型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了防制措施,以供养猪生产防治该病参考。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病Ⅱ型;防治措施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近些年才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病原是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
PVC-2型病毒感染后主要有三种临床表现形式:①仔猪先天性震颤。
仔猪先天性震颤症状差异很大,颤抖严重的仔猪无法吸乳,极易死亡,耐过1周的仔猪一般能存活,3周龄时可康复,通常乳猪躺卧或睡眠时颤抖停止,外部刺激颤抖严重。
②皮炎肾病综合症。
该病多发生于12~14周龄的猪,病猪皮肤苍白,有多个界限分明的红紫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有的病灶融合,主要出现在后躯、后肢、腹部、耳朵部位,还伴有发烧、结膜炎、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等症状。
③仔猪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该病主要感染6~8周龄的仔猪,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腹泻、贫血、黄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为5%~35%,耐过的猪发育受阻成僵猪。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该病引起的疾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病原1974年,德国学者Tischer等从PK-15(ATCC-CCLL33)细胞的污染病毒中检出一种形态学上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相似的小球形病毒和乳多泡病毒样病毒粒子,并于1982年将其命名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
目前已知PCV有PCV-1和PCV-22个血清型。
PCV在分类学上属于新的DNA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即小环状病毒属,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V)及几种植物病毒一同被划归圆环病毒科。
2流行病学PVC-2型病毒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主要经口腔和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仔猪,少数经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感染的猪从鼻液和粪便中排毒,PVC-2病毒常与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V)或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菌、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
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3年第6期猪圆环病毒Ⅱ型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这些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英文简称PCV)。
猪圆环病毒Ⅱ型(以下简称PCV2)及其相关的猪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流行,发病率可高达60%,死亡率10%~30%不等。
其危害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显而易见。
一、临床症状1.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最常见的临诊症状是消瘦或生长迟缓,此外,还可见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贫血和黄疸。
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诊症状是猪皮肤上形成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红色到紫色的病变,病变中央呈黑色,病变常融合成大的斑块。
严重的可表现出跛行、发热、厌食、体重下降。
3.感染母猪可出现繁殖障碍,包括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产弱仔。
4.PCV2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有关,可以引起肺炎。
5.PCV2感染可以引起肉芽肿性肠炎,猪只表现为腹泻、消瘦。
6.发生先天性震颤的初生仔猪的大脑和脊髓中含有PCV2核酸和抗原。
二、诊断鉴别由PCV2感染引起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依据流行特点和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需依靠实验室相关技术。
而与PCV2感染有关的繁殖障碍、肺炎、肠炎等,仅靠临诊症状是没有诊断价值的。
1.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5~12周龄的仔猪,仔猪断奶前生长发育良好。
2.在一定时期内,猪场中同窝或不同窝的断奶仔猪既有呼吸道症状,又有腹泻等表现,抗尘素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病程长的猪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有时出现皮肤苍白或黄疸。
3.死亡猪只剖检具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尤其是淋巴结肿胀,切面出血或呈灰黄色,脾脏轻度肿胀,肺脏肿胀,间质增宽,表面散在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实变区。
其他脏器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和损伤。
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控制措施1.改变和完善饲养方式,做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PCV2的接触感染机会。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1. 引言1.1 猪圆环病毒2型概述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引起猪瘦弱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病毒,属于环状病毒科。
PCV2是一种小型非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17-25nm。
PCV2主要感染猪,特别是生长发育中的猪,并可引起多种免疫抑制相关疾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PCV2感染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内,给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PCV2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疲劳、厌食、呼吸困难等,重症时还可导致猪的死亡。
随着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猪密度的增加,PCV2感染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加强PCV2的检测和研究对于控制和预防猪瘦弱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PCV2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可以为疫苗研制和防疫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字数:276】1.2 研究意义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猪群中的病原体,能够引起猪圆环病毒病,严重危害猪的生产业。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并控制病毒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通过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还可以为相关病毒的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病毒学领域的发展。
加强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养猪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意义】2. 正文2.1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方法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病毒,因其高度变异性和传染性而备受关注。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PCV2感染,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
1. 病毒核酸检测:P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可以实现对PCV2基因组的扩增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 免疫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病毒在体内产生的蛋白质来确认感染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
主要表现: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周 围呈红色或紫色、中央黑色的病灶,常融合形成 条带和斑块。多见于后肢、腹部、胸部或耳等部 位。剖检可见双肾肿大、苍白、皮质有出血点, 肺有间质性肺炎。本病可发生于哺乳仔猪、断乳 猪和育肥猪,可造成大批死亡。任何药物均难以 取得良好的效果。 诊断和预防同PMWS,但如果于哺乳期内发病可 用自家苗免疫产前20天的母猪。
3、繁殖障碍(Reproductive failure)
PCV-2引起的繁殖障碍已得到的实验证实, 感染猪场显示的症状是一致的,包括流产、死 产、木乃伊胎增多,尤以断奶前仔猪腹泻、衰 弱、死亡率上升最为明显,死亡仔猪的病理变 化为非化脓性到坏死性及纤维蛋白性心肌炎。 出现此种情况的猪场应注意猪场PRRS、PR等 的免疫情况,之后再进行本病的血清学诊断。 本病可用自家苗给产前20天的母猪注射,但应 防止过敏(风险存在)。
• 临床表现 哺乳期内基本正常,但于断奶后5~15天内 发病,表现食欲不振、衰弱、贫血、黄胆、渐 进性消瘦、精神差,此外还可能有腹泻、咳嗽、 发热、结膜炎、水肿等。如有继发感染则有被 毛粗乱、关节炎、渗出性皮炎等。使用任何药 物均难以起到良好效果,致死率达50%~100%, 个别耐过猪生产不良,出栏时间推迟2个月左 右。
剖检病变主要是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全身 淋巴结高度肿大、出血。血清抗体检测,PCV-2 及PRRS抗全均呈强阳性。有人在192份发生本病 的病料中发现164份病料中共同带有PRRSV和 PCV-2。本病所造成的损失比PMWS更为严重, 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本病预防方法,发生本病猪场 可试用自家苗在感染前进行免疫注射,并结合保 健措施进行预防。 因本病防制试验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见到 效果,有此病情猪场可与我们协作进行研究。
几点建议: A、推迟断奶,提高窝重,45天断奶。 B、断奶前后不断尾、打牙或打耳号,不进行不必要 的免疫注射(如链球菌苗和副伤寒苗)。 C、保育时一窝一圈,壁式分隔。保育舍不可与母猪 舍在一起。 D、温度,3周龄为28℃,以后一周调低二度,直至 常温。半漏地板。 E、适时通风。 F、病猪隔离或淘汰。
但个别猪可能长时间或终生震颤。虽 然本病损失不大,但可能生长速度慢, 而且应注意,这些猪免疫应答能力差, 对某些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好。笔者曾发 现某场发生本病的一批猪在育肥期在两 次免疫口蹄疫苗的情况下仍发生口蹄疫, 而无先天性震颤的同批猪则安然无恙。
5、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
• PRDC的特征是生长缓慢、猪群不稳定、咳 嗽及肺炎,主要发生于13周龄左右及18周龄左 右。其所涉及的病原包括PRRSV、MH、SIV、 PRV、APP、SS、HPP等,但近年来也发现 PCV-2与本病有关,PCV-2是原发病原、协同 病原、继发病原目前还清楚,因此发生PRDC 的猪场在采用综合性防治方法效果不理想时应 考虑PCV—2的存在,必要时进行血清抗体的 检测,以查明原因,并用自家苗于发病前进行 免疫并结合脉冲式加药措施预防。
具体预防程序为: 1、 母猪于产前和产后各7天用支原净加强力霉 素拌料。 2、3、7、21日龄各注射0.5~1ml得米先。 3、3天补铁及10天硒。 4、 10日龄注射PRRS苗(兰耳苗) 5、15日龄注射自家苗(个别过敏)。 6、25日龄猪瘟免疫3~4头份。 7、42日龄注射PR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8、断奶后拌料用药20天阿奇霉素、氟苯尼考 及黄芪多糖;黄芪多糖、替米考星。
腹股沟淋巴结肿胀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坏死出血
淋巴组织增生
脾脏丘疹
间质性肾炎(白斑肾))
白斑肾(输尿管变粗)
白斑肾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
出血性卡他性肠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肝炎间质性肝炎 Nhomakorabea质性心肌炎
胰腺出血
PMWS诊断
PMWS的确诊 应包括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剖检及血清 学诊断。其中血清学诊断(ELISA)要全面评 价,检测母猪(其产出的仔猪于断奶后发病, 死亡率高)及发病仔猪血清中的PCV-2抗体。 发病猪场母猪及哺乳仔猪抗体为阳性,而断乳 仔猪抗体初为阴性,至后期为阳性。
PMWS预防控制
• PMWS不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一旦发病死 亡率很高,甚至全军覆灭,用药控制常是对症 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商品 化疫苗可用,常用的消毒剂对其不起作用,因 此,我们应重点控制其协同病原和继发病原, 减少损失。目前已发现PMWS多是PCV-2和 PRRSV共同感染造成的,据我们检测凡发病猪 PCV-2抗体阳性者,PRRSV抗体也多为阳性, 同时多伴发支原体感染而引起免疫抑制。而临 床上同时见到的其它病原多是继发感染。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相关疾病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 物病毒之一,近几年来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就连美国一些养殖场也因此而垂头丧气。我国近 年来随着养猪的大发展及猪群的大规模调动,各地均 的发生,为了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本病,现就PCV-2及 其相关猪病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养殖场正确对待本病,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A2型先天性震颤(CT)
仔猪先天性震颤(CT)根据中枢和外周神 经系统中髓鞘质的缺损情况分为两型,存在髓 鞘质为A型,没有髓鞘质为B两型,其中A型又 分为5个亚型。现已发现A2型CT与PCV-2有关, 其仔猪体内PCV-2广泛存在,且主要集中于脑 和脊髓。本病主要表现为新生仔猪的头和四肢 发生颤抖,安静时表现不明显,但运动或吃奶 时严重,无人工辅助时难以吃到奶,并因饥饿 而死。但管理良好,能人工辅助喂奶,这些猪 方能存活,一周后可能减轻并可能逐渐恢复。
9、育肥期每月初用支原净加强力霉素拌料7天, 月末用氟苯尼考拌料4~5天。 特别观注:目前还没有真正效果良好的商品化疫 苗用于PCV-2的免疫接种。其主要原因是现有 条件下体外培养PCV-2的最佳条件还没找到, 人工培养时PCV-2含量不高,难以达到制作疫 苗的要求。临床上可选用病变最为严重的猪送 到实验室制作自家苗,这是目前全国通用的方 法。
6、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NP)
目前在一些猪场发现育肥猪(30KG~80KG) 发生了一种以发热和渐进性衰竭为主要症状的 疾病,任何药物效果均不理想。病猪最初为发 热,在进行抗菌消炎及对症治疗后,病猪可体 温下降,但全身症状并未缓解,无食欲或食欲 很差,逐渐衰竭,10天后病猪未梢发紫,体重 减小,最后死亡。我们在多个猪场发现本病, 曾在孟津发现一猪场发生本病,近100头体重 在30KG~80KG全部死亡或淘汰。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是 由II型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疾病。 我国猪群感染率极高,应激诱发或继发于其它
疾病,临床病例多为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所致。
常发生于5~12周龄,猪群患病率为5~30%, 死亡率50~100%,病猪主要表现渐进性腹 泻、消瘦、虚弱、发热、苍白或见黄疸、呼吸 困难、淋巴结肿大。最后衰竭死亡。
• PCV-2相关疾病包括: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2、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 3、繁殖障碍(Reproductive failure) 4、A2型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s,CT) 5、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 6、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and necrotizing pneumonia,PNP)
PMWS猪
PMWS猪
PMWS猪腹泻
病理变化 • 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 支气管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切面结构致密,灰白 色或见出血。 • 肺脏呈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肺炎病变,病变部质度 变硬,呈灰红色或灰白色。 • 肾脏肿大,色变淡,表面或切面皮质部有大小不等的 灰白色斑点(白斑肾)。 • 肝小叶间质增生。
• 盲肠及结肠急性卡他性炎症。
• 脾稍肿大,表面见米粒大出血性丘疹。
若有继发感染则病变更为复杂,下面是一 些场进行的病变统计: 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25%,肠系膜 淋巴细结33%,支气管淋巴结23%);肺炎 70%;胸膜炎17%;心包炎12%;胃溃疡30%; 结肠水肿18%;腹泻50%;腹膜炎8%;脾肿 大14%;肾肿大14%;肝萎缩5%~10%; 另外:血液稀薄,血沉值明显高于健康猪,红 细胞压积小于正常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