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轼 优秀作文
关于苏轼的作文(精选52篇)

关于苏轼的作⽂(精选52篇) 在学习、⼯作乃⾄⽣活中,⼤家都经常接触到作⽂吧,借助作⽂可以提⾼我们的语⾔组织能⼒。
相信写作⽂是⼀个让许多⼈都头痛的问题,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苏轼的作⽂,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苏轼的作⽂篇1 提起宋朝,我会想起许许多多的事。
虽然它没有夏朝历史悠久,没有唐朝繁荣昌盛,但是在古代历史上也是⼀颗永不衰落的明星。
因为“词”这⼀新的⽂体在宋朝得到了极⼤的发挥。
提到“诗,词”便不难想起宋朝伟⼤的诗⼈——苏轼。
提起苏轼,可能每个⼈都会想到他那朗朗上⼝的诗词。
⽐如站在长江的岸上,我们会吟诵苏轼的“⼤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当我们不能与家⼈见⾯的时候,我们会吟诵“⼈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也会吟诵苏轼的“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来安慰⾃⼰。
⽽我对苏轼的了解还是在⼩时候。
第⼀次认识苏轼是在⼩时候。
那是爷爷总是教我念⼀些诗词,读熟了以后再背下来。
我接触到苏轼也只是因为背诗的时候要加上作者的名字,所以在背他的《题西林壁》时,⾃然⽽然就背成了“《题西林壁》苏轼”然后背完全诗。
我觉得苏轼不如李⽩或者是杜甫,可能是因为年龄⼩吧。
上了⼩学,⾃然会学⼀些古诗。
但⼤都是李⽩、杜甫、⽩居易的诗。
⼏乎没有苏轼的。
⽽且第⼀次学习他的诗也是在四、五年级,名字还是那⾸《题西林壁》。
诗虽然只有⼆⼗⼏个字,内容也很简单,⽽且还很平常,但⽼师却说:“这⾸诗虽然短,但每⼀句都揭⽰了⼀个道理。
”仔细品读⼀下的确如此。
⽐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告诉了我们从不同的⾓度欣赏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这同⼀⾸诗,改变了我对苏轼的看法,⼀个能把诗写得优美⽽且富有哲理的⼈,他的⼀⽣⼀定不平凡。
这就是我对苏轼的了解。
上了初中,边便很少学苏轼的诗了,⼤都是词。
读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了解了苏轼与朋友赏⽉散步时的闲适的⼼情;读了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清泉寺》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随着学习的深⼊我了解了关于苏轼的点点滴滴,⽐如“乌台诗案”和“他⼈⽣的三起三落”等。
以苏轼为话题的作文通用5篇

以苏轼为话题的作文通用5篇以苏轼为话题的作文 1命运原本就是坎坷而无常,而纠结于苏轼一生的,明晃晃的是“错过”,作为一个满腹诗书豪情壮志的文人才子,苏轼无疑是错过了太多太多。
可人生之中,最为悲伤的也是错过,错过并不是能力上的问题,而是命运无情,造化弄人,“苏轼”二字上,刻意的总是标志着乐观与豁达,超然物外的是他,乐观洒脱的是他,忘怀得失的也是他。
而谁又想当苏轼和这些词画上无数个等号后,那背后是无数个叹息,那一声又一声疲惫不堪,低沉的叹息正压得苏轼寸步难行。
谁一生下来就是超然物外的?若苏轼一直春风得意,我想他也不愿意作一个忘怀得失的人,是因为失去的太多,才学会了自我引导和解脱,在那样一个见风使舵的年代,满腹的郁郁不得志要跟谁说,能跟谁说,又有谁能开导?最了解自己的人莫不过自己。
那文章上,诗句豁达的字眼不过是说给自己,无非是让自己痛得无以复加的心好受一些,我得不到的,没关系,我忘怀得失,我得不到的,没关系,我超然物外;我郁郁不得志,没关系,我乐观洒脱。
如此一个乐观豪迈的诗人,达观的心境是多少悲悲喜喜自我劝说而造就的,他不失望,他不颓唐,仿佛用乐观的锁链将自己牢牢勒紧,不给自己失落的余地。
可是终究是会悲伤的吧,痛失爱子后那悲伤是席卷而来的,乐观豁达再也锁不住他了,正如那诗中所说:“心似以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那诗中的是自嘲,还是深深的无可奈何,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错过,错过,错过,一生的笔墨中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错过。
在览了无数篇诗句,最喜欢的还是《定风波》,更喜欢的是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平常,社会人生中的__风云,__得失又何足挂齿,这首诗总是给我无限的画面感和想象,仿佛指尖都能触到雨的.微冷,听到竹叶间不安的相互摩擦,他是醒醉全无,无悲无喜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什么让苏轼感受不到雨的侵袭,又是什么让苏轼忘却了雨,他又想到了什么,每个人在读完这首诗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我只知道,他所表达的,是远不止心情旷达这一点的,一点还有很多,在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什么的人所体会不到其他的内含义。
我读苏轼作文(精选42篇)

我读苏轼作文(精选42篇)我读苏轼作文(精选4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苏轼作文(精选4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读苏轼作文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读着这首气势豪迈、风格奔放的词,不禁让我想起了他——苏轼。
提起苏轼,人们都会想到他是“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词风豪放,感情激昂,是他开创了豪放派,也为我们铸就了一座文学的堡垒。
当我们面对苏轼这些辉煌的荣誉时,他已然远去了千年之久。
世事沧桑,他的仕途是那么的坎坷,生活是那么的艰辛,一桩“乌台诗案”几乎断送了苏轼做官为民的政治梦想。
近十年中屡次被贬至杭州、密州、惠州、黄州等地,这对才华横溢的他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和遗憾啊!而他的辉煌也是在这样的遗憾中铸就。
被贬官期间,虽然心境荒凉,他却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抛却烦恼,任思绪飞扬,驰骋在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看落日黄昏,赏万紫千红;把酒问月,临风当歌,情溢满胸。
犹记得在他被贬黄州时,一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前往承天寺寻得友人张怀民,心有灵犀地去中庭散步赏月,欣赏着如水的月色,竹柏摇曳的疏影,陶醉在似真亦幻的唯美意境之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寥寥数字,就把这个澄澈如洗的世界勾画得淋漓尽致,就在漫步的悠闲之中抒发了一种了然、一种洒脱、一种旷达;犹记得在他被贬密州时,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像当年固守云中的魏尚一样,重新被朝廷重用,将出猎的狂气化作为国效力的热忱,唱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最强音。
再豪放的人也有亲情的一面,也有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情感。
当他在密州任知州时,因内心孤独苦闷,便把酒问月,面对着月圆人不全的中秋,不禁想起了弟弟子由,更期望相隔千里的亲人能望见这共有的一轮明月,天涯共此,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自己,也给后人道尽了千千离别的祝愿。
关于苏轼的满分作文8篇

关于苏轼的满分作文8篇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
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
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
又有何人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
”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
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
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
”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
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
”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
”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
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
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胀惋之情,无一显露。
“墙里秋千墙里到,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笑,便让墙外行人枉自多情,而徒加惆胀,不知这些“愁”是不是诗人的一番情操。
苏轼的心得8篇

苏轼的心得8篇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感悟人生的真谛,心得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在读书或者实践之后写下的感受性文字,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轼的心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轼的心得篇1在古代的众多诗人中,我最喜欢的是苏轼。
因为他他的天才,他的灵动,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别致,浑身散发着诗香。
大起大落,沉浮莫测的.人生,曲折多难的儿女情长。
走近苏轼,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的跌宕起伏,狂风暴雨,他一笑泯千仇,淡然漠视,在烟雨迷蒙的人生中探求新的道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遭贬谪又蒙受冤屈,处境险恶,生活困顿,但他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风雨不断打击着他支离破碎的人生,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慌失措,而用平常心去面对,去承受。
他带着乐观旷达,走进自然,走近山水,消除一切挫折、不幸。
登临山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苦闷和彷徨的同时,他为泛舟赤壁静谧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对归隐江河以寄余生的向往。
他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使精神得以获得超然,获得自由。
走近苏轼,让我们一起体会他的安逸,顽强。
苏轼的心得篇2苏轼虽然早已逝,不朽诗篇流万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诗词量仅次于李白。
他曾经在京城做过三品的礼部尚书。
后因修改宰相王安石的著作,被调到西湖去当太守,他修建了苏堤,无意中还发明了“东坡肉”,且治民有方,所以整个西湖的百姓都很爱戴他。
他天性风流,常放下太守的架子去钓鱼;坐船去欣赏风景;去游览各地名胜;品尝杭州自己独有的各色美食……颇有一股要踏遍杭州西湖的气势,他还美其名曰:与民同乐。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篇】_7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篇】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
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苏东坡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苏东坡的作文1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
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袭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凭那湖海烟雨、任凭那山高水阔都泰然度此平生,苏轼的灵魂轮廓是潇洒的,在潇洒中却丝毫不少侠气如虹,在他看来,倒行归隐山水中才是最为逍遥的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没淘得千古的英雄人物,我无从得知,可我却知道,这句词过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口。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的感叹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时的他多么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可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把樽中的美酒洒向江中,祭拜那亘古长空的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诵舌尖这句已嚼烂的词,突然感到一种不可言表的情愁。
对自由的思念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化作优美的文字,在高楼徘徊了千年不绝……苏轼的灵魂是无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灵魂是气体……只能在这里祝愿苏轼有一个好的今生来世……关于苏东坡的作文2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苏东坡的诗词,可对他真正的认识,还来源于今年暑假,一本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这本书使我对苏东坡的生平、学识、志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曾经在我眼中,苏东坡是以他的诗词闻名中外,《水调歌头》、《浣溪沙》等作品名垂千古。
他热爱祖国,走遍河山,就如他所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就如他所作:“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生性豁达,为人豪放,就如他所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作文(通用29篇)

苏轼作文苏轼作文(通用29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轼作文篇1翻开书籍,被一缕缕书香所沉浸,仿佛跨越了千年岁月,来与你相会,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畅谈你那波荡起伏的人生。
少年时的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当然能够稳居第一。
但是你因为欧阳修的个人观念(当时欧阳修认为是自己的弟子写的文章,因此给了第二),一流的文章得了第二。
事后,欧阳修虽博古通今,但也不知道你所写的尧舜之典出自何方。
回家后,查三天三夜还是一无所获。
最终向你请教。
你却对他说,那是你自编的。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这样的,而你又是在科举考试中,一个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可见你的勇气之大。
苏轼,因为仰慕你的才学与勇气,我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真不愧是少年天才”。
中年时的你,因与当朝宰相不和,离开中央,前往地方。
在这期间,你政绩突出,人们爱戴,但却因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你的命。
不过神宗爱才,众人求情,最后你被贬谪到了黄州做团练副使。
从三品大员到如今的囚官,相差甚远。
不过洒脱的你,满不在乎,在黄州临江而居。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建成了你的“雪堂”。
不仅如此,你还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诸多名篇,流传后世。
苏轼,我想在你被贬之际,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不要在意世俗的名与利?”而你却是微微一笑,告诉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暮年时的你,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早已将一切看透,饱经风霜的脸庞,仿佛成了写照。
神宗仙逝,太后当权,新法废,旧法立,司马光出山,身为旧党员,你很快又被重新启用。
短短的三个月,一跃而上。
你的人生总是与政局的不同而摇摆不定,命运不在自己手中。
苏轼,我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正是你的性格,才是造成你曲折命运的根源。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7篇

描写苏东坡的作文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苏东坡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描写苏东坡的作文1苏东坡,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你用你那绝世的文采与坚持不懈的毅力,铸造了中华历史上一座不朽丰碑。
打开书本,品读你的故事,品读你的人生……乌台遭贬乌台诗案,一场天真的对抗,满腹牢骚的你却高估了朝堂的威严,于是莫名被捕,莫名被下放牢狱,像一个不懂世故的孩子触怒了喜怒无常的家长,牢狱之灾,构辱通宵,落井下石,方才知世事的无常。
你像一个被朝廷戏耍的玩具,随意玩弄,随意虐待,又被随意丢至角落。
130天过去了,朝廷玩够了,便把你下放黄州,你拖着血肉模糊的躯体,从阵阵嘲讽中离开。
心安吾乡你来到了那个慷慨收留你的黄州,一片萧瑟之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敢栖,寂寞沙洲冷。
”你望着滔滔的江水,思已无处归,望着头顶的一轮满月,心已无处依。
来到黄州已是三年,憔悴,悲怆,落寞的情感把你包围,使你忘记了时令的变迁,直到触目乌鸦衔纸,方才知寒食节的到来。
流放,流放心如死灰,可经寓娘的一番话点醒了你,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蓑烟雨黄州条件固然艰苦,可总要生活下去的,你买了锄头和牛,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可这次却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生存。
你踏过满是泥泞的土地,穿过满是荆棘的丛林,你与田地中耕作,于山头处歇息,你不畏惧命运的安排,而是动手改变现状,口中悠然吟出一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空中下起小雨,你骑上骏马,不久便消失在了丛林深处。
我合上了书本,东坡的伟大在于他改变了黄州。
东坡之前不知黄州,东坡之后,黄州依然是黄州,还是一样的艰难困苦,只是多了些苏子的不懈努力与动人诗赋。
你用你那坚韧不拔的意志改变了黄州的处境,你用你传诵古今的诗词改变了黄州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我想对你说
你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你许多不朽的诗篇。
你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
从你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你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你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
你是我的榜样,你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你的精神,你的人格,流传至今。
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造就了你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
你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你让很多人受过伤。
你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你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你的才气,当然要恨你,但是你落难时你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挫,歪歪倒无所谓,却成了中国书法的极品。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你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
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你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
你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你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
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
你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你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
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
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
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苏轼,我读懂了你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你苏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而我读到却是不一样的你。
苏轼,你是多情的,要不你就不会“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你是思念你的弟弟的,而你又不能回去看弟弟和父亲。
你这就和王维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心里想着父亲和弟弟而又不能看他们,你现在的处境,还能思念着父亲和弟弟。
难道,这不能说明你是多情的吗?
苏轼,你是孤独的,要不你就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你是需要有人陪伴的,你被贬官时,身在异乡,在八月十五的时候也要独自一人在自己喝酒,喝得大醉。
没有人陪伴你,你只能自己和自己喝酒。
苏轼,你是无奈的,要不你就不会“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你是清白正直的,你不想在这个污浊的人间,而是想到洁白的月亮上去,可是你又怕自己承受不了,月宫上的孤独和寒冷。
无可奈何只好在人间。
苏轼,你是开朗的,要不你就不会不应有,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你是开朗的,你知道“此事古难全”,所以,你在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
自己却开朗的心态来面临着孤独寂寞。
最后,你“转朱阁,低崎户”,而自己又“照无眠”在诗的尾端写上了一句能表达你开拓的胸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你的的确确是才华横溢,但是,我读到是不一样的你。
苏轼,我读懂了你。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二中学初二:刘丁浩
三品苏轼
初品苏轼,心里装的是他“西北望,射天狼”地豪情壮志,又品苏轼,心头沉淀是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限凄凉,再品苏轼,眼中印出的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的闲清雅致,三次品读,三味不同的苏轼,让我清清地翻开封尘的历史与他“把酒问青天”――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挚苍……”,读过《江城子》之后,我的心里装的是无尽的豪放与炽热,遥想着当年“千骑卷平冈”的场面,黄沙飞扬,马蹄声震如雷鸣,他,一个四十出头却有了白发的男人,容光焕发地飞奔在大队的前端,眼里射出的目光,是他的奔放洒脱,是他的豪情万丈,是他的壮志雄心,是他的胸怀天下!
可有谁知道,他,是一个被贬到密州的杭州通判。
才华横溢的他怎甘如此的耻辱,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所以,他要“老夫聊发少年狂”,他要给百姓一个答复,给朝廷一个答复,给自己一个答复,“我并未老!我有雄心壮志,我有真才实学,我有无限的精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有马蹄过后飘落的黄沙默默地诠释着一切。
初品苏轼,心中多了份豪迈……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再品苏轼,才知道豪情万丈的苏轼,也有痴情者的那一般柔情与凄婉,读过《江城子》,无尽的心痛与酸楚之后,让我的泪是真真切切地流下来了……
他依在床头,默默地思念着自己故去的女人,十年辛酸苦雨漂泊了半生,昨夜仿佛还在眼前,但她,一个默默地守护等待着他的好,却被时间的流失无情地冲刷走了,留下的,只有那一张张时时浮现的笑脸,那一声声如在耳边的轻唤,他不由得老泪横纵了,对月大叹一声“我对不起你啊!”这是怎样地一种发自内心地深深自责呦!
柔和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等待,让他疲惫不堪,沉沉睡去了。
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身着锦衣,轻轻地走在她窗前,“小纤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呦。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官场的失利,处世的凄凉,命运的坎坷……但只千言万语,却化作了多少温热,划过脸颊,话到唇边唇又止,泪上心头悲难释,这是怎样地一种悲痛呦!
再品苏轼,心里多了丝凄楚……
浣溪沙
又品苏轼,心中装的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的闲情,那时他被贬到惠州、儋州,那里人烟稀少,瘟疫遍布,已经年近花甲的他,手持一酒瓢,边走边饮,“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他走在田埂上,风吹过了他的面颊,他挥一挥手抛开了一切无奈与烦恼,留下一袖清风,酒喝着喝着,头顶昏昏欲睡,让他“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流放到离故乡如此遥远的地方,他并未抱怨,却只是东升西落地打发日子,一片酒瓢装下了他的整个天空。
再读苏轼,心里多了份清闲与坦然……
合上书,回味着那一段段泛黄的岁月,心里又多了些什么?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