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苗族服饰的介绍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他们的服饰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和魅力的。
以下是苗族服饰的种类:
1. 苗族女装
苗族女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襦裙、裤子等。
其中,长衫是苗族女性传统的主要服饰,一般由蓝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布料制成。
长衫下摆呈圆形,衣身的两侧有绣花或者刺绣的花纹,非常精美。
2. 苗族男装
苗族男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裤子等。
其中,长衫和短衫类似于女装,都是由布料制成。
裤子则比较简单,一般是黑色或者灰色的长裤,非常舒适。
3. 苗族头饰
苗族女性非常注重头饰,一般会戴上一些非常具有苗族特色的头饰,比如花环、云层发冠、银饰等。
这些头饰在苗族女性的发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 苗族鞋子
苗族鞋子主要包括靴子、木屐等。
其中,靴子是苗族传统的鞋子,一般是由皮革或者布料制成,非常舒适。
而木屐则是苗族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可以有效地保护脚部不受伤害。
总之,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知识

苗族服饰知识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
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苗族支系——施洞苗族最华丽的苗族,以刺绣精美和银饰多而著名。
刺绣是苗族史诗图案等,做工精细。
头戴龙凤银冠很有特色,中间镶有圆镜。
施洞苗族女子的典型服饰,上装为交领上衣,下装为百褶裙,系腰围。
上装以青土布为料,采用特色的破线绣和平绣针法绣制而成。
图案的花纹,多取材于民族传说和日常生活的各种物象,具有表意和识别支系的重要作用。
2⃣️苗族支系——长裙苗族银窠高耸项围圈,花帕红绳正斗妍。
八尺布裙遮不住,一双赤脚似飞仙。
——清代佚名。
苗族银饰的品种样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苗寨姑娘一身银饰盛装,饰品可达半人高,部件多可达数百件。
凤冠也叫银帽,苗族的凤冠吸收了步摇的长处,凤冠上装饰的银花、凤鸟、蝴蝶等都作了颤枝处理,随戴帽人的举动,帽上银饰轻摇,整顶银帽似被注入了生命一般。
银角银角耸立,造型简朴美观,线条明快,古韵十足。
脱胎于水牛角,银角在苗人的头饰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毕竟苗人眼中水牛不仅象征财富还是一种神圣的存在。
3⃣️苗族支系——锦鸡苗族锦鸡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属于亚族群,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而得名,聚居在贵州东南部。
他们的祖先来自古邦楚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远祖系蚩尤。
锦鸡苗族的少女和妇女艳如锦鸡,风情万种,其中着穿的百褶裙较短,只有五到七寸之间,长不过膝,勉强盖住臀部,春光迷人,神秘美丽。
4⃣️苗族支系——黄平苗族黄平支系分布于贵州黄平县内各乡镇及凯里周边部分村寨。
衣饰称为“谷陇式”,上衣装饰近似色数纱绣,刺绣面积大,花纹繁复,周身缝缀银饰花片和缀角,下配百褶裙,搭配前后后围腰。
苗族服装的介绍

苗族服装的介绍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的服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的服装以华丽多彩、独具特色而闻名。
男性苗族服装主要包括长衫、马褂、袍子等。
长衫是苗族男子的主要日常装束,通常由丝绸或染色棉布制成。
长衫的领口、袖口、下摆等处都会绣上精美的花纹,色彩鲜艳夺目。
马褂则是苗族男子的正装,常常用于重要的场合,如婚礼、节日等。
马褂的款式独特,胸前常常绣有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案,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袍子是苗族男性的一种特殊服饰,通常用于丧葬场合,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而苗族女性的服装则更为华丽多姿。
苗族女子的主要服装是长衫、蓬蓬裙和对襟袄。
长衫是苗族女性的日常装束,和男性的长衫相似,但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蓬蓬裙是苗族女子的重要特色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绣花而闻名。
蓬蓬裙由若干层裙摆构成,每一层都有精美的刺绣,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感觉。
对襟袄是苗族女子的传统上衣,常常搭配蓬蓬裙一起穿着。
对襟袄的面料多为丝绸,上面绣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纹,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除了上述主要服饰,苗族还有一些特殊的服饰和饰品。
例如,苗族男女都喜欢戴银饰,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苗族人民热爱和追求美的体现。
苗族女性喜欢戴银项链、银耳环、银手镯等,这些银饰通常都非常精巧,用银丝编织而成,给人一种精致细腻的感觉。
此外,苗族女性还喜欢戴花冠,花冠上常常插满了鲜花、丝绸和珠子,给人一种华丽而浪漫的感觉。
苗族服装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华丽多彩的外表,更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中。
苗族人民通过服装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通过服装来展示他们的美丽和自信。
苗族服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以及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苗族服装的流传和发展不仅丰富了苗族文化,也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服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多彩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简介苗族是中国传统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又体现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服饰的特点吧。
一、苗族男装1.上衣:苗族男子的传统上衣被称为"坎龙",这种上衣的特点是宽肩窄袖,并且较为宽松,使用的材料一般是棉布和麻布。
坎龙上衣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式的,一种是叉襟式的。
叉襟式坎龙上衣两侧分叉,穿着方便,很多苗族男子都喜欢这种样式。
2.下装:苗族男子的传统下装被称为"长裤",使用的材料和坎龙一样,通常是棉布和麻布。
长裤的特点是口袋比较多,裤脚也比较宽松,方便行走。
另外,苗族男子还喜欢单腿绑带或两腿绑带等装饰品。
3.配饰:苗族男子喜欢佩戴一些银饰,如银耳环、银脚镯、银项链等。
这些银饰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银耳环代表爱情和忠诚,银脚镯则代表健康和长寿等等。
二、苗族女装1.上衣:苗族女子的传统上衣被称为"襸衣",这种上衣通常是长袍式的,使用的材料也是棉布和麻布。
襸衣的特点是开襟或斜襟,领口、袖口和底部都有色彩鲜艳的绣花装饰,有的还有流苏或挂珠等饰品。
2.下装:苗族女子的传统下装被称为"笠裙",这种下装以蓝色、黑色、青色为主色调,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往往是花鸟、虫鱼等,极具民族特色。
笠裙的特点是紧身、较短,可以秀出苗族女子的纤细腰肢和筷子腿。
3.配饰:苗族女子最爱佩戴的就是银饰了。
传统的银饰品种类很多,有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等。
有些银饰还用龙、虎、鹰等动物形象来表现,寓意着力量、自由等。
此外,苗族女子还爱戴发簪、头巾等装饰品。
三、苗族儿童装苗族儿童服饰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男孩子穿的一般是短衫、束腰裤或短裤等,有的还有玉佩或银饰的点缀;女孩子则穿着小襸衣、裤裙、笠帽等,同样也会佩戴一些银饰,如小耳环、项链等。
关于苗族服饰的介绍

关于苗族服饰的介绍苗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等多个省份。
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在文化、民俗、习惯、语言等多个方面均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其中,苗族的服饰文化尤其值得关注。
苗族服饰以赤色为主色调,以黑、白、绿、紫等色彩为辅助。
男女服饰风格明显不同。
男士常穿着宽阔的长袍、蹀躞鞋、鸟毛帽等,外套的领子袖口常用毛胚绸镶边,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同时也反映了苗族篾工技术的高超。
苗族男装通常还有蓝、黑、黄等颜色的披巾,常用破绸制成。
女性服饰则有更加绚丽多彩的色彩,女士常穿着缀满银锭、铜钹、首饰等的蓝、绿、黄三色短衣,外贴黑色长袍。
苗族女子纤细柔美,身材稍为矮胖,因此苗族服饰造型独特,常常有多层次、宽松、笼罩性强的设计,如大袖衫、披肩、腰带等,形成独特的装饰性格。
苗族的服饰注重细节和图案的刻画,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苗绣、银饰、贝壳、泥金花等。
其中,苗绣是苗族的传统手工刺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苗绣的线条柔和流畅,色彩缤纷,采用现代科技手法和技术手法相结合,深得人心。
银饰则是苗族女性爱好的装饰品,被认为是她们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苗族银饰在形式上与流行的时尚呈现一致,但是在技艺上却与独特的苗绣技艺一脉相承。
总之,苗族的服饰文化展示了苗族民族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其服饰造型、配饰、彩饰、图案等均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服饰也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标志,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关于苗服的赏析

关于苗服的赏析苗服是中国苗族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彰显了苗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深入探讨苗服的来历、特点以及主要款式的赏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美丽的文化遗产。
一、苗服的来历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等地。
苗族人民长期以农耕为主,苗服则从事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种田。
苗装主要由上衣、裤子、帽子、鞋子和饰品等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苗族妇女的服饰比男性更加多样和繁复,色彩鲜艳而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苗服的特点1. 鲜艳多彩:苗族人民喜欢用鲜艳的颜色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常见的颜色有红色、绿色、蓝色等。
这些鲜艳的颜色不仅能够吸引人的目光,还能传达出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 刺绣工艺:苗族人民擅长刺绣工艺,他们将各种图案精细地刺绣在苗服上,形成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这些图案常常是苗族人民赞美自然、祈福、纪念历史事件等寓意丰富的艺术作品。
3. 多样款式:苗族人民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设计了多样化的苗服款式。
比如,未婚女子的服饰以红色为主,已婚女子的服饰则以蓝色为主,这些款式的差异使得苗族服饰更具有辨识度和文化内涵。
三、主要款式的赏析1. 女子苗服:女子苗服是苗族服饰中最为繁复和华丽的一类。
它由上衣、裙子和饰品组成。
上衣通常为长袖、直领,用刺绣、绣花等工艺进行装饰。
裙子一般分为右劈裙和左裙两种,裙身上常有精心绣制的花纹,彰显了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饰品方面,苗族女性常佩戴银质的帽花、耳环、手镯等,增添了服饰的华丽感。
2. 男子苗服:与女子苗服相比,男子苗服则更加朴素和实用。
男子的上衣是短袖、立领的设计,一般采用深色调的布料,注重舒适和耐穿。
裤子一般是宽松的设计,方便行动。
男子苗服的特点是在装饰细节上更注重实用性,如口袋、钮扣等设计。
3. 儿童苗服:苗族人民非常重视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在他们的服饰中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

便装
盛装
童装
男装
地域差别
• 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 资料称百余种。
• 湘西型 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
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 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 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 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 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目录
• 民族服饰 • 传统节日 • 饮食文化 • 传统民居 • 婚俗
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苗族, 是一 个古 老的 民族, 散布 在世 界各 地, 主要 分布 于中
服饰介绍
•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 盛装组成,也可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盛装” 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 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 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 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 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 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 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 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与服饰传统。
其服饰
不仅美丽、华丽,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以下是苗族服饰的种类:
1.蓝布苗族服饰
蓝布苗族服饰是苗族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由苗族妇女们自己手工制
作的。
蓝布上面还会绣上各种图案和图腾,非常艳丽,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
蓝布苗族服饰的特点是原始、自然和朴实。
2.苗族女人节服饰
苗族女人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因此苗族女人节服饰也是苗族的
一种传统服饰。
这种服饰一般由裙子、衣服、披肩和头饰组成。
其中
有许多饰品如银锁条、鸡冠花、水滴银串等,富有浓郁的苗族特色。
3.苗族普通服饰
苗族普通服饰一般由裙子、衣服、披肩组成。
但每种配饰都富有特色,如银质或者珍珠贝壳做的耳饰、项链和腰带和用泥工艺制作的手镯等等。
4.苗族男子服饰
苗族男子服饰分为分裤装和大褂装两种。
它们也是由苗族手工制作而成。
这些服饰颜色也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红、蓝、绿、黄等许多颜色,都很鲜艳绚丽。
总之,苗族服饰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饰品、优美的线条和图案,体
现了苗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也是苗族民族自豪感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
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
战国时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
这个“三苗”或“三苗国”的地域,在今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带。
最早描述苗族先民服饰的典籍当推《淮南子》,在《齐俗篇》中有“三苗首”的记载。
这条记载描述的是“三苗”时代苗族先民用麻掺头发盘于头顶的风俗。
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烂”。
《隋书·地理志》载“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饰状况。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
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
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
在他们眼里,银饰不仅是避邪的神物,更可得到吉祥幸福。
银饰是贵重的东西,由它联想起来的是富有。
所以,贵重的东西即是富和美。
戴上这些银饰,在他们自己和别人看来都是很美的。
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佩饰清一色都是银饰,叮当着响。
重的可达8 -10 公斤,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
在绣衣上钉银饰而制成的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
雷山、黄平、台江、凯里等地苗族的上衣绣饰极美并缀满各种银饰。
绉绣、散绣、堆绣是苗族特有的绣法。
绉绣上衣花纹呈浮雕状,装饰效果强烈;散绣上衣花纹十分精致漂亮;堆绣上衣各色三角绫子堆绣而成,装饰效果奇特而美丽。
用这三种绣饰方法制作的上衣均为盛装礼服,称作“花衣”,盛装花衣必须钉上许多银饰才算最后完成,因此人们又将钉满银饰的花衣称作“银衣”。
银衣的前襟、后背、衣袖、下摆等位置钉缀许多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银片和银泡、银铃等錾花银饰。
苗族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
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
有的称其为“长命锁”、“银压领”等。
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黄平革家少女其项饰也十分丰富,有戒指项圈,每个戒指又附一银片蝴蝶。
有柱式拧丝项圈,月牙形银片项圈,下面坠有各种造型不同的银铃,行走起来,胸前一片银光,叮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