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文化

合集下载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 云贵型 云贵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的昭通、楚雄、彝 良,贵州六盘水、威宁、 织金、普定、镇宁、紫云 等地。 大花苗族主要麻 布做衣服,他们远古的服 装都是自己种植麻,自己 织布,自己做衣服。大花 苗族的服装主要明显的有 梯形方块图案,目前分布 较多的在云南的彝良县, 贵州威宁等地。贵州六盘 水的水城县有两个大花苗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 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配饰
银银 镯项
银银梳饰头 饰传统节日
• 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偷菜节、四月八、 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 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苗年
•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融水 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 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 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 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 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 (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 “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 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

苗族服饰文化苗族人的服饰有着怎样的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苗族人的服饰有着怎样的文化

苗族衣饰文化苗族人的衣饰有着如何的文化>苗族衣饰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

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修较单一,不及女装娇艳与丰富。

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

便装是平常衣着的服饰,其色彩花式及装修不及节庆时成婚时穿的盛装娇艳。

假如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记,那么衣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到的艺术作品。

《辞海》里记录“代表着苗家刺绣最高水平的苗绣已同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一起并列收入。

”苗族刺绣、衣饰正如着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夸赞的:“苗女刺绣鬼斧神工,湘绣苏绣比之难免得俗,拥有很大的商业开发和远景。

苗族衣饰以醒目的色彩、复杂的装修和回味无穷的文化内涵着称于世。

苗族衣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担,进而拥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

因为历史的长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没法完整解读,这也是苗族衣饰图案所拥有的独到魅力。

苗族衣饰图案是件跟着苗族服饰衣饰发展起来的装修艺术,到现在仍应用于平常的衣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拥有适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联合的特色,被给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先人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意义和由来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和对客观世界的解说。

苗族衣饰,历史悠长。

因为历史的原由,苗族衣饰向来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录。

但从苗族衣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衣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固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激烈的认可感,靠世代口授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移流浪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衣饰文化中间,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衣饰,世代“穿”承,永不忘却,因此,苗族衣饰被誉为“无字史册”和穿在身上的“史册”。

走进苗族文化

走进苗族文化

走进苗族文化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苗族文化,了解他们独特的艺术、服饰、音乐等方面。

一、苗族的传统服饰苗族的传统服饰以蓝色为主色调,融入了许多独特的元素。

男子的服饰通常由宽松的上衣、长裤、头巾等组成,而女子则有色彩斑斓的蓬裙、上衣、披肩等。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女子的蓬裙非常有名,被誉为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这些服饰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苗族的美丽与神秘,更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手工艺的精湛。

二、苗族的独特音乐苗族音乐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苗族人民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苗族的歌曲多以山歌、情歌为主题,歌词含义深沉而浪漫。

苗族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和独具特色的乐器而闻名。

苗族人民善于演奏簧风琴、苗族竹管、拉筝等乐器,这些乐器都带有浓郁的苗族特色,使人们在欣赏乐曲时仿佛置身于苗族的山水间。

三、苗族的传统艺术苗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中,苗族蜡染艺术被誉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和艳丽的颜色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和收藏家。

苗族蜡染通过将蜡烛熔化后滴在布料上,然后进行染色、刮蜡等过程,最终呈现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苗族蜡染作品既充满了苗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热爱。

四、苗族的节日庆典苗族拥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充满了激情和喜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的芦笙节。

每到芦笙节的时候,苗族人民会身着传统服饰,奏响芦笙、舞动蓬裙,在欢歌笑语中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芦笙节不仅是苗族人民表达感恩和喜悦的方式,也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重要旅游活动。

在走进苗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苗族独特的服饰、音乐和艺术,还能感受到苗族人民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崇尚自然的精神。

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机会。

苗服文化调研报告

苗服文化调研报告

苗服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文化深厚独特,传统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

二、服饰分类苗族传统服饰可以分为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两大类。

1. 男性服饰苗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衣、裤、鞋三件。

其中,苗族男性的上衣多为长袍式,表现出稳重和庄重的特点。

下身穿戴的裤子较为宽松,舒适度较高。

鞋子通常采用布鞋、草鞋等。

2. 女性服饰苗族女性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繁复多样,装饰效果丰富。

女性上衣通常为一件式或两件式,采用刺绣工艺进行装饰,给人一种精致华丽的感觉。

下身穿戴的裙子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蓬蓬裙、褶裙等。

鞋子则采用红色布鞋为主,经常加上花边、刺绣等装饰。

三、服饰特点苗族服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每个地区、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

在传统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刺绣、花边、珠片等装饰,彰显出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艺术才华。

2. 色彩鲜艳苗族服饰的色彩非常鲜艳,常见的有红色、蓝色、绿色等。

在苗族传统节日和婚礼等场合,人们会选择更为艳丽的服饰来增添喜庆气氛。

3. 重视刺绣工艺刺绣是苗族服饰的重要元素,苗族人民擅长刺绣工艺,能够将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绣在服装上。

刺绣工艺不仅丰富了服饰的视觉效果,也传递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祝愿。

四、现代影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苗族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穿着传统服饰的情况逐渐减少。

然而,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仍然很强,许多人在特定的场合中依然会选择传统服饰。

综上所述,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虽然现代化的影响使得传统服饰穿戴的情况减少,但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仍然十分重视。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关于苗族文化的四大精粹服饰、银饰、蜡染、苗绣你知多少)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关于苗族文化的四大精粹服饰、银饰、蜡染、苗绣你知多少)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关于苗族文化的四大精粹服饰、银饰、蜡染、苗绣你知多少)古朴潇洒的芦笙舞;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源远流长的手工刺绣、蜡染;声名远播的苗药这是来自苗族的绚烂魅力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以大为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以重为美因为苗族银饰不是单一的形式,在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

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

在每个苗族家庭户主,都会穷尽财力,为女儿打制一身精美的银饰,装饰在服装上,谁家姑娘身上的银饰越多越重,就显示出这家越富有。

整套银饰要打造半年:单独打制一套银帽(凤冠),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在体积不大的凤冠架上焊接上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铃等饰物,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

如果一个人做的话,则需要20多天时间;打制一整套银饰,则需要半年的时间。

10多岁开始学习蜡染,一画就是20多年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

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

榕江苗族祭鼓社,要用彩蜡绘制十面旗幡,飘飘屹立于仪仗队之前。

苗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绣的历史渊源悠久,其装饰纹样的夸张变形,针法丰富多变,色调古朴协调而又鲜艳明丽。

这些,都使苗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希望这些美丽的存在一直保存下去也希望手工艺人们能够永远坚持自己的匠心。

苗族服装的介绍

苗族服装的介绍

苗族服装的介绍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的服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的服装以华丽多彩、独具特色而闻名。

男性苗族服装主要包括长衫、马褂、袍子等。

长衫是苗族男子的主要日常装束,通常由丝绸或染色棉布制成。

长衫的领口、袖口、下摆等处都会绣上精美的花纹,色彩鲜艳夺目。

马褂则是苗族男子的正装,常常用于重要的场合,如婚礼、节日等。

马褂的款式独特,胸前常常绣有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案,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袍子是苗族男性的一种特殊服饰,通常用于丧葬场合,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而苗族女性的服装则更为华丽多姿。

苗族女子的主要服装是长衫、蓬蓬裙和对襟袄。

长衫是苗族女性的日常装束,和男性的长衫相似,但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蓬蓬裙是苗族女子的重要特色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绣花而闻名。

蓬蓬裙由若干层裙摆构成,每一层都有精美的刺绣,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感觉。

对襟袄是苗族女子的传统上衣,常常搭配蓬蓬裙一起穿着。

对襟袄的面料多为丝绸,上面绣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纹,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除了上述主要服饰,苗族还有一些特殊的服饰和饰品。

例如,苗族男女都喜欢戴银饰,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苗族人民热爱和追求美的体现。

苗族女性喜欢戴银项链、银耳环、银手镯等,这些银饰通常都非常精巧,用银丝编织而成,给人一种精致细腻的感觉。

此外,苗族女性还喜欢戴花冠,花冠上常常插满了鲜花、丝绸和珠子,给人一种华丽而浪漫的感觉。

苗族服装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在其华丽多彩的外表,更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中。

苗族人民通过服装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通过服装来展示他们的美丽和自信。

苗族服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以及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苗族服装的流传和发展不仅丰富了苗族文化,也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服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多彩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哪些特色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哪些特色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哪些特色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而绚丽的服饰文化。

这些服饰不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民族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

苗族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刺绣而闻名。

苗族女性的盛装通常包括头饰、上衣、裙子、腰带和配饰等部分。

头饰往往高大华丽,有的形如牛角,有的饰以银花。

上衣多为短衣或披肩,绣满了各种图案,如龙凤、花鸟、蝴蝶等,色彩鲜艳夺目。

裙子则有长裙和短裙之分,长裙多为百褶裙,裙摆宽大,绣有精美的花纹;短裙则更加灵动活泼,展现出苗族女子的青春活力。

腰带也是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彩色丝线编织而成,上面还会缀有银饰。

配饰方面,苗族女子喜欢佩戴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这些银饰不仅美观,还具有辟邪和象征吉祥的意义。

侗族的服饰同样别具一格。

侗族女性的服装多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显得端庄素雅。

上衣为对襟式,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花纹。

裙子为宽松的长裙,通常以侗布制成,裙摆处绣有彩色的条纹。

侗族女子的头饰也很有特色,通常会用彩色的丝线将头发盘起,再插上银簪和鲜花。

侗族男子则多穿对襟短衣和长裤,腰间系着布带。

在重要的节日和场合,他们也会戴上银质的项圈和手镯,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布依族的服饰则体现了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

布依族女性的服装多为大襟短衣和长裤,衣服的领口、袖口和下摆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以花卉和几何图形为主。

她们还会佩戴头帕,头帕上绣有各种花纹,并用银质的发簪固定。

布依族男子的服装相对简洁,多为对襟短衣和长裤,腰间系着腰带。

水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马尾绣而备受瞩目。

水族女子的上衣多为对襟式,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图案,衣摆处还会缀有流苏。

裙子为长裙,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上面绣有各种水族特有的图案,如鱼、虾、水波纹等。

水族女子的头饰也很有特点,通常会用银质的头饰和鲜花进行装饰。

彝族的服饰则充满了豪放和热情。

彝族女子的服装多为右衽大襟衣,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花纹,衣摆处还会缀有流苏。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简介苗族是中国传统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又体现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服饰的特点吧。

一、苗族男装1.上衣:苗族男子的传统上衣被称为"坎龙",这种上衣的特点是宽肩窄袖,并且较为宽松,使用的材料一般是棉布和麻布。

坎龙上衣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式的,一种是叉襟式的。

叉襟式坎龙上衣两侧分叉,穿着方便,很多苗族男子都喜欢这种样式。

2.下装:苗族男子的传统下装被称为"长裤",使用的材料和坎龙一样,通常是棉布和麻布。

长裤的特点是口袋比较多,裤脚也比较宽松,方便行走。

另外,苗族男子还喜欢单腿绑带或两腿绑带等装饰品。

3.配饰:苗族男子喜欢佩戴一些银饰,如银耳环、银脚镯、银项链等。

这些银饰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银耳环代表爱情和忠诚,银脚镯则代表健康和长寿等等。

二、苗族女装1.上衣:苗族女子的传统上衣被称为"襸衣",这种上衣通常是长袍式的,使用的材料也是棉布和麻布。

襸衣的特点是开襟或斜襟,领口、袖口和底部都有色彩鲜艳的绣花装饰,有的还有流苏或挂珠等饰品。

2.下装:苗族女子的传统下装被称为"笠裙",这种下装以蓝色、黑色、青色为主色调,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往往是花鸟、虫鱼等,极具民族特色。

笠裙的特点是紧身、较短,可以秀出苗族女子的纤细腰肢和筷子腿。

3.配饰:苗族女子最爱佩戴的就是银饰了。

传统的银饰品种类很多,有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等。

有些银饰还用龙、虎、鹰等动物形象来表现,寓意着力量、自由等。

此外,苗族女子还爱戴发簪、头巾等装饰品。

三、苗族儿童装苗族儿童服饰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男孩子穿的一般是短衫、束腰裤或短裤等,有的还有玉佩或银饰的点缀;女孩子则穿着小襸衣、裤裙、笠帽等,同样也会佩戴一些银饰,如小耳环、项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简介
❖ 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 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 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 现有的苗族服饰一般是根据方言区和次方言 区来进行划分的,现一般分为黔东南型、黔 中南型、川黔滇型、海南型和湘西型等五种 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湘西型。
❖ 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 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 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 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过对称,或重复循 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 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 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 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 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 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 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 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 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天人合一思想。
苗族服饰现代性
❖ 少数民族的背上艺术大 量采用的绣花、亮布、 补花等手工艺,精致美 妙,使背部成为一道美 丽的风景。在T恤背后 绣花或缝上字样,早已 成为时尚服饰的重点细 节。这件苗族百鸟衣, 已让John Galliano用在 他的绣花用纯棉 面料,以鸡蛋青浆过, 带有闪亮的效果。少则 百褶,多则千褶,颇有 重量,日本名设计师三 宅一生有名的皱褶服饰 "Pleats Please",相信 是从中吸取灵感
7.银项圈
❖ 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 成为银饰中制作考究的一支。其可分为链型 和圈型两种。链型以链环相连,可活动变化; 圈型则用银片或银条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 活动。少数亦有链圈合一的。此外,在贵州 都柳江流域还流行一种银排圈,即套圈,每 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儿个,由内及外,圈径 递次增大。
一套苗族服饰,要经过从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 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再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才能成为一套精美 的服装。
它论 书苗 以都是 ”族 说是苗 、服 服对族 “饰 饰苗的 绣精 就族刺 在美 是文绣 衣别 苗化还 服致 族的是 上, 文一苗 的是 化种族 历“ 的记的 史无 精载银 ”字 髓,饰 ,之
2·银围帕
❖ 银围帕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 定在头帕上,另一种 则整体为银制,内衬 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 上。
3·银发簪
❖ 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 题材以花、鸟、蝶为主。
4·银插针
❖ 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 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 方柱形银 插针、钱纹镶 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 针、寿字银插针、六方 珠丁银插针等等,数不 胜数。
❖ 盛装时,女子绾 发髻于顶,插银 雀花,戴4~5只项 圈。上穿大襟大 袖右衽短衣,衣 襟和衣袖缀刺绣 花片。下着青布 百褶裙,系刺绣 围腰。套青布脚 笼,穿绣花鞋。
女子盛装
❖ 少女绾小髻于头顶,妇女绾 高髻,形如粽子,称“粽子 髻”。盛装为短而肥大的无 领对襟夹衣,一般长为45 厘米左右,衣摆及袖以刺绣 装饰,饰银片。下着百褶 “超短裙”,一般长10~20 厘米。前后拴挑花围腰,前 围腰齐膝,同衣襟形成二层 装饰,后围腰长至踵。身后 系绣有蕨爪纹的飘带裙,飘 带下端垂各色流苏,形若尾 羽。女子以裙多为荣,平时 穿2~3条,多时达30余条。 女子节日佩戴各种银饰。
可, 无史
按地区分
❖ 湘西型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 习俗已消失。今女穿圆领大 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 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 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 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 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 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 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 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 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 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 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 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 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 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 银花梳既可梳 发、压发,又 是装饰品,通 常内为木质, 外包银皮,仅 露梳齿,梳背 上银制各类形 象以为装饰。
5·银花梳
6·银耳环
❖ 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 仅贵州博物馆不完全的收藏,已近百种。耳 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 以悬吊型、环状型较多。其多样的款式,一 是得益于仿生设计的大量运用。苗族耳环造 型除了常见的花、鸟、蝶、龙等题材外,其 他形象亦多有出现。
按节日分
❖ 便装时绾髻,戴木梳,少女喜插 饰缎带花或鲜花。上穿右衽大襟 紧身短衣,拴钉有银圆牌的刺绣 围腰。下着裤。盛装时多绾高髻, 插银簪、银花,戴银角,挂柱形 耳环。上装为无领大襟衣,两襟 在胸前交叉,袖、肩、领缀数十 块精制的刺绣布片。下着青布百 褶长裙,外系彩色刺绣飘带裙。 此式佩戴银饰最多,其上装前后 摆、后背、袖、肩和彩色飘带裙 等处钉有多种银片。全身银饰数 量多达50余件,重达7~10千克。
布鞋
❖ 云南与贵州一带的民族 最爱穿的布鞋,一度视 为“土气”,现在是时 尚与个性的表现,也是 设计师的最爱,从中加 工增值。
1.头饰
❖ 民族服饰非常讲究头饰, 可看性强,装饰性更强。 蒙古族的这顶毛绒绒头 饰,缀以串珠、玛瑙、 蜜蜡、绿松石等,经常 为时装设计师采用。苗 族罩着面纱的宽边帽缀 以银器,被迪奥设计师 John Galliano巧妙“抄” 去。
❖ 川黔滇型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 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 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 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 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 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 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海南型,流行于 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 花饰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