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方言
七大方言

首页编辑词条七大方言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
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闽语

闽语虽然内部差异性大,主要表现在音韵方面, 却仍有不少彼此相通之处。
各闽语分支大多拥有大量的文白异读、频繁的连 音变调,并且皆无唇齿咬合发声的唇齿音f(海南 话除外)也有部分观点认为,在闽东话的南片福 清话中和北片的福安话,是存在 [f] 这个音素的, 不过是[θ]的变。 此类字白读多读为双唇音(重 唇p, b)。
方言之闽语
闽语为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 布于福建,台湾,广东东部和 雷州半岛,海南,浙江东南角 及国外汉族区。
闽语保留较多上古汉语的特色,同时 也有不少古闽越语的遗留。闽语受到 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 次重叠。内部逐渐出现了分化。通常 分为闽北话、闽东话、莆仙话、闽中 话、闽南话(潮汕话属于闽南话分 支)。琼语和雷州话属于雷琼片。闽 语中影响力最大的次方言是闽南语和 闽东语。传统的“汉语七大语言”理 论中,闽语被看作是汉语方言里语言 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 言。
*秦,福州为闽中郡,福建行政文化中枢之地。 *汉时,武帝平闽越。 皇汉以后,中原动荡难安,以 中原士族为主的汉族先民,纷纷南下,入主闽地。南 迁的移民潮,经久不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八姓入闽”。中原士族的到来也意味着中原汉族的 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等的到来,填补了汉武帝平 闽越带来的文化空虚,也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的闽文 化和以汉语言为主体的闽语。 *唐朝初,改州制,改闽州为福州至今。唐朝时的闽 中,因闽中之主闽州改名福州随而易名为福建 *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成立闽国,福州长乐为 首都,闽语福州话成了官话发展,形成完善发达的书 写系统,而能百分百以古汉语书写。 *清时,福州为福州府,辖福建及台湾。迁大量闽人 入台湾以助发展,台湾此时成为福建九闽。
闽语的这些特性,体现了汉语古无轻唇音以及 古无舌上音等诸多特点。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语系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语系1、北方话(简称:北语):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广东话(简称: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江浙话(简称:吴语):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福建话(简称:闽语):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我觉得嘛,在国内一般,但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还是影响力挺大的]5、湖南话(简称:湘语):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江西话(简称:赣语):南昌话为标准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梅县话为标准语,影响力比较强在广东省的梅州、河源客语区。
其他地方或省份的客语区其影响力不强1、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东南亚、南北美洲、欧洲各国、澳洲、南非等国家的华侨、华裔近90%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所以国外的唐人街里最流行的中国汉语,多为粤方言。
粤方言在国外不但是一种最普遍和流行的汉语外,在国内它又是一种强势的方言。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8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比较一致。
(1)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通行地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部份县市和广西梧州地区。
(2)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广东江门地区(新会、台山、江门市、开平、恩平和鹤山一部分)。
(3)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通行地域:广东韶关地区,阳山、佛岗和英德市一部分。
(4)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通行地域:广东茂名地区和阳江地区。
(5)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通行地域:广东湛江地区、广西钦州地区和广东雷州地区一部分。
(6)以惠州粤语为代表的惠河片(此片曾被棚民学者误为棚民方言的分支,尤其是广东河源居民,他们也象棚民研究者误认了自己是棚民人)。
通行地域:广东惠州地区、河源地区和揭阳地区的普宁、揭西一部分,汕尾地区的陆河县和梅州地区的五华、兴宁一部分。
(7)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通行地域:广西南宁地区、玉林地区一部分。
最全的各地方言,你知道多少?

最全的各地方言,你知道多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
何为方言从书面上的解释来说,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一种在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
方言在中国的存在是十分久远的,晋朝葛洪《抱朴子·钧世》中记载:“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
”唐朝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中曾书:“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明朝唐寅《阊门即事》诗:“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举例来说,“妻子”在不同的地域,称呼的方式也不同,这是地域方言最直接的体现。
烧锅的——安徽安庆家主婆——上海、太仓婆子——南昌衰婆——广东婆娘——重庆、成都、云南、绵阳、陕西婆姨——宁夏、陕西婆婆子——天门、长沙戒指婆、架子婆——苏州老婆子、老太婆——年长男人的称呼老布、老不——上海老马(mo)、老母、老嫲——绍兴、杭州、常州、福州老娘儿——成都老妪——绩溪老娘、老姩(nian)——桐乡老妞儿——成都老安人——吴语象山港周边老拧——浙江慈溪老板子——内蒙古乌盟方言、陕西老媪、老约、老佞、老迎——温州老爱——北方俗称、天津老蒯——山东、吉林老嫚子——沭阳,老年男子称呼妻子老妈——莆田女人——盐城女将、女匠——通泰、泰兴、兴化、海安女客——椒江、苍溪女佬——宜兴女们:盐城滨海后屋里:汉川屋人:河南南部、随州屋里头的:河南屋里厢、伲屋里厢个:苏州厝里:闽南、福州家里的:河北家里头:安徽舒城我家里的、旮里:宣城、池州家溜(里)人们:德州我屋里的:江西修水屋里人:无锡媳妇:河南、陕西、徐州娘们儿:天津媳妇子:宁夏堂客:湖南、重庆夫娘:平江娘子:吴语太湖周边马马、马马儿:通泰、赣北、六合、海安、如皋劣魔:龙港蛮内卡:宁波宁海袖的:河北邯郸捞佛:海南马呢:江西湖口阅客:天台馁瓜:浙江永康内子:台湾女古拧:江西鹰潭喜子:日照奶奶(na na):南通新妇:赣北、南湘窝里狗:江苏常熟大娘:四川自贡我家老娘们:东北里疼:九江诸娘人:福州锅舍的:山西古交姑娘:湖北宜城拐仔:广西柳州伙计:湖北随州那口子:山西太原烧火的、做饭的:山东德州内人:四川合江嫁(GA)娘:湖南凤凰细妹姆:广东丰顺客方言老Mu 、财星:江苏常州公喇子:江西右客:湖北鄂西山区方言形成原因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逐渐产生了方言。
《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 语言文字

第五章 语言文字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地域方言
第一节
百变汉字
第二节
文字趣说
第三节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地域方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上千 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产 生的移民、语言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 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各种 方言。
谥号 古代王侯、名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生前的 德行,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23
(二)称谓
“六亲”,即六种亲属,泛指父、母、兄、弟、妻、子。 “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五种伦理关系,也称“五常”。
24
(三)称呼方式
1 称籍贯:如唐朝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其为孟襄阳。 2 称郡望:望即郡中的贵显氏姓,如魏晋时清河的张姓、太原的王姓。 3 称官名:如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为王右军。 4 称爵名:爵位是贵族的封号,一般皇族封王,其他贵族封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5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6 称行第:行第即兄弟排行的次序。 7 称谓自家人:“家”用以称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舍”用以称自己的卑幼亲属。 8 朋友称谓: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贫贱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
1 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
2 右形左声,如:鸿、领、救、战、郊、放、鸭、飘、歌。 3 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 4 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 5 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 6 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
闽中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词

( phua!2 吹) 晾( li@2 闽客方言皆为阳平调) 准( t"?!3 当作) 转( t%!3 回去。盖竹话用于“~昼( 中午收工) ”、“~暝( 傍 晚收工) ”等词语) 作娇( ts%7ki%1 耍娇) 畏 ( !yi56 害 怕 。 盖 竹 话 主 要 用 于 “~羞 ( 害 羞 ) ”、“食 畏 ( 吃腻了) ”等场合) 崎( khia48 陡峭) 狭( e48 窄) 熻( h?7 闷热) 烧( t"h%1 热) 挨( e1 拖拉)
该( k!1 欠) 间( 几工) ( k"56 隔( 几天) ) □( 孽) ( o1 "e7 冤枉、诬陷) 儆嘴( k!"56 tsui3 禁口、忌口) 拐( kuai3 脚残) 做月( ts#56 "ye48 坐月子) 话事( "ua56 $!56 说话) 讲嘴( k#3 tsui3 吵架。盖竹话更常说“打相骂”) 杀禾( $ya7 "ue2 割稻) 耐(l!56( 年糕等) 柔韧性好。客家指“结实耐用”, 外延更广) 拘礼( ky1 li3 客气) 无时( m#2 s%2 不走运) 跌古( te7 ku3 丢脸) (省)儆( $$3 k%"56 珍惜( 衣物等) ) V+凑( V+tsh’56 再做些什么) 六 、与 客 赣 粤 语 同 而 与 其 他 闽 语 不 同 的 词 语 泥( le2 土) 坪( pi(2 小块平地) 屎窟( s%3 khui7 屁股) 牛牯( "iu2 ku3 公牛)
20年来闽方言研究综述

20年来闽方言研究综述马重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近20年来闽方言研究的概况:一、重要科研项目立项情况简介;二、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的重要成果简介;三、闽方言研究著作简介;四、闽方言研究论文简介。
关键词:闽方言重要项目;省部级奖成果;出版论著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1-0200-18福建省是一个方言类型极其复杂的省份。
如果根据黄典诚主编《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8)记载,福建方言包括闽方言、闽方言与客赣方言过渡区、赣方言、客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
闽方言区:包括(1)闽东方言(南片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北片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2)莆仙方言(北片莆田、涵江;南片仙游);(3)闽南方言(东片厦门、同安、金门;北片泉州、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西南部;南片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西片龙岩、漳平);(4)闽中方言(南片永安、列东、列西;北片沙县);(5)闽北方言(东片建瓯、松溪、政和、南平大部、顺昌东南部;西片建阳、崇安、浦城南部);(6)闽方言过渡区(南片大田中部;中片大田西部、尤溪西部、永安东部;北片尤溪大部)。
闽方言与客赣方言过渡区:包括北片将乐、顺昌西北部;南片明溪。
赣方言区:即闽赣方言,包括北片和南片(北片邵武、光泽;西片建宁;南片泰宁)。
客方言区:即闽客方言,包括北片、中片、南片和东片(北片宁化、清流;中片长汀、连城;南片上杭、永定、武平;东片平和西沿、南靖西沿、诏安北角)。
吴方言区:即浙西片边界方言(浦城中北部)。
官话方言区:南平方言岛(南平市区及西芹镇)和琴江方言岛(长乐航城镇琴江村)。
现将近20年来闽方言研究的成果,诸如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省部级优秀成果奖、闽方言研究著作和闽方言研究论文做简要的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