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807自动控制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大纲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总学时数:18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承担实验室: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自动控制原理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实验课。
本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获得控制理论方面的必要的实验技能,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系统的模拟电路的构成及实验方法;能设计和运用基本实验电路解决实际工程中具体问题;了解MATLAB语言在自动控制原理课中的应用,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解决一些控制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打下一定基础。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实验属性实验类型实验者类别每组人数必开/选开1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3 专业设计本科2 必开2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3 专业设计本科 2 必开3 三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3 专业设计本科 2 选开4 PID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3 专业设计本科 2 必开5 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校正 3 专业设计本科 2 必开6 MATLAB语言进行系统仿真 6 专业设计本科 2 必开7 用SIMULINK仿真二阶系统和校正系统 3 专业设计本科 2 必开8 典型非线性系统模拟 3 专业验证本科 2 选开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实验一: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1.内容:(1)画出比例、惯性、积分、微分和振荡环节的电子模拟电路图;(2)观察并记录下列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波形。
①G1(S)=1和G2(S)=2;②G1(S)=1/S和G2(S)=1/0.5S;③G 1(S)=1+S 和G 2(S)=1+2S ;④G 1(S)=1/1+S 和G 2(S)=1/(0.5S+1); ⑤G 1(S)=1/(S 2+1.414s+1)。
2.要求:(1)画出五种典型环节的实验电路图,并注明参数;(2)测量并记录各种典型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并注明时间坐标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807信号与系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考试科目代码:807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时间域与变换域的数学分析对系统和系统响应进行分析。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信号与系统的分类、描述、基本分析方法、变换域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分析方法、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信号的频谱、滤波、调制解调、系统的稳定性等基础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并能灵活应用。
考试适用范围为参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题型结构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50分。
题型结构分为填空题、基本计算题和系统分析题几个部分。
三、考试内容(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号的定义及其分类;2.典型信号、信号的运算;3.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4.信号的分解;5.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模型;6.能量信号、功率信号等基本概念;7.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8.系统分析方法。
(二)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时域建立方法及时域求解;2.系统的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以及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和求解;3.单位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4.卷积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三)傅里叶变换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2.傅里叶变换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运算;4.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5.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抽样定理。
(四)拉普拉斯变换1.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运算;3.线性系统拉普拉斯变换求解;4.系统函数及零极点概念与单位冲激响应;5.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时域特性;6.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频率特性;7.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和判断。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涉及系统建模和控制设计的学科,学习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掌握系统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一、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与性能指标4.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优缺点二、系统数学模型1.力学系统的数学建模2.电气系统的数学建模3.热力系统的数学建模4.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三、信号与系统1.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系统的时间域和频域分析方法3.信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表示与处理4.采样与保持四、系统时域分析1.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2.系统的零极点分析和阶跃响应3.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4.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频域指标五、系统频域分析1.线性系统频域描述的基本概念2.系统的频率响应与波特图3.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分析六、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1.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PID控制器的性能指标与调整方法3.根轨迹法与极坐标法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七、校正和校准2.定义和识别开环和闭环误差3.适应性校正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八、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1.多变量系统的性态和控制方法2.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3.线性二次调整与最优控制4.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九、主动振动控制1.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主动振动控制的建模和控制方法3.智能材料在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的主要内容,整体上包括了基本概念、系统数学模型、信号与系统、系统时域分析、系统频域分析、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校正和校准、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主动振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你的考研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大连理工大学807 普通物理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7 科目名称:普通物理学一、质点运动学1、质点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力.2、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刚体的运动1、刚体的运动、定轴转动的描述.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三、振动1、简谐振动、谐振子、阻尼振动、受迫振动.2、振动的合成、谐振分析.四、波动1、简谐波、波的能量、惠更斯原理.2、波的叠加、波的干涉、驻波.3、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五、相对论基础1、狭义相对论原理、洛伦兹变换、狭义相对论时空观.2、相对论动力学、质量能量关系、能量动量关系.六、电磁学1、静电场、高斯定理、场强环路定理、电势、导体、电介质、电容器、静电场的能量、恒定电场.2、磁场、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洛伦兹力、磁介质、铁磁质.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自感、互感、磁场的能量.4、位移电流、全电流安培环路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电磁波、电磁波能量.七、光学1、几何光学简介、费马原理.2、相干条件、双缝干涉、分振幅干涉、迈克尔孙干涉仪.3、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栅衍射.4、光的偏振状态、起偏与检偏、双折射、椭圆偏振光、旋光效应.5、光的散射、光的色散.八、量子物理基础.1、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波尔的原子理论、康普顿效应.2、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公式、海森伯不确定关系.3、定态薛定谔方程、一维无限深势阱、原子中的电子、四个量子数.4、自发辐射、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激活物质的能级结构、激光器简介、激光的特性.5、晶体的能带、半导体简介、pn结、晶体管.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学》吴百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06年。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该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基本要素,包括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2. 信号与系统:介绍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方法、重要性质和常用变换,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
3. 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介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以及这些表示方法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4. 时域分析方法:介绍时域响应分析的方法,如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分析,以及这些方法在系统性能评价和参数调整中的应用。
5. 频域分析方法:介绍频域响应分析的方法,如频率响应曲线、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以及这些方法在系统稳定性和稳定裕度分析中的应用。
6. 非线性控制系统:介绍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如构造相平面图、极限环分析和决策环分析,以及这些方法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摆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7. 系统设计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
反馈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校正器的设计和模式选择方法。
8. 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节:介绍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调节方法,包括根轨迹和频率响应法,并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状态反馈、观测器和最优控制。
除了上述内容,考研大纲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的内容,具体以考纲为准。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控制工程的基础课程,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控制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如机械、电子、通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科目名称:控制理论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
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
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807自动控制原理大纲

807自动控制原理大纲一、概述1.1自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1.2自动控制的历史发展1.3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二、控制系统的组成2.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2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2.3控制系统的分类三、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3.1稳定性3.2灵敏度3.3鲁棒性3.4响应时间3.5峰值过度3.6稳态精度四、信号与系统4.1信号的基本概念4.2系统的基本概念4.3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五、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5.1时域建模方法5.2频域建模方法5.3因果模型和非因果模型六、闭环控制系统6.1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6.2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6.3负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特性6.4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七、控制器设计7.1控制器的基本结构7.2控制器的设计方法7.3PID控制器的设计7.4控制器的调节方法八、稳态误差分析8.1稳态误差的概念8.2稳态误差的求解方法8.3稳态误差的改善方法九、系统鲁棒性分析9.1系统鲁棒性的定义9.2系统鲁棒性的评估方法9.3系统鲁棒性的提高方法十、现代控制理论10.1状态空间分析法10.2零极点分布10.3鲁棒控制理论10.4非线性控制理论十一、应用案例分析11.1温度控制系统11.2液位控制系统11.3机械控制系统结语: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的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自动控制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动控制原理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希望本大纲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促进控制工程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807电路考研大纲

807电路考研大纲电路考研大纲,即电路理论与分析方向的考研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等效理论、稳态分析、交流分析等。
本篇文章将对电路考研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路基本定律1.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
2.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节点定律:一个节点的进出电流之和为零。
(2)基尔霍夫回路定律:电路回路中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掌握这两个定律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问题。
二、电路等效理论1.电阻电路等效:(1)串联电阻等效:串联电阻之和等于等效电阻。
(2)并联电阻等效: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等于等效电阻的倒数。
2.电路元件的等效原理:(1)电容器等效: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值等于电容值之和,而并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值等于电容值的倒数之和。
(2)电感器等效:串联电感器的等效电感值等于电感值之和,而并联电感器的等效电感值等于电感值的倒数之和。
三、稳态分析稳态分析主要是研究电路的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包括求解电流、电压、功率和电阻等。
1.直流分析:(1)参考节点法:将电路中一个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他节点的电压以参考节点电压为基准进行计算。
(2)电流引入法:通过引入未知电流来简化电路分析。
(3)电压引入法:通过引入未知电压来简化电路分析。
2.交流分析:(1)复数形式:电流、电压和阻抗都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方便计算。
(2)符号表达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建立方程组解析电路。
(3)相量形式:将电流和电压表示为模长和相位的形式。
四、电路杂项1.能量与功率:电路的能量和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出。
2.阻抗与导纳:电路中的元件可以用阻抗和导纳表示。
3.耦合和共模:电路中的耦合和共模现象是电路设计和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通过掌握电路基本定律和等效原理,能够解决各种复杂电路的分析问题;稳态分析部分则需要熟练掌握直流和交流的分析方法;电路杂项部分则是对电路中能量、功率、阻抗和导纳等概念的基本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7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适用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 分:150分
考试范围:
本专业入学初试考试范围以经典自动控制理论为主,不包含现代控制理论部分,主要内容为: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明确自动控制的任务,理解受控对象,被控量、控制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概念。
(2)理解和掌握开环控制、闭环控制与复合控制的原理、结构及特点。
了解系统的分类。
(3)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原理方块图的方法,并能判别系统的控制方式。
(4)明确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了解动态微分方程建立的一般方法。
熟练掌握利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2)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意义。
掌握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3)熟练掌握常用无源、有源电路及其所组成的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
(4)熟练掌握动态结构图或信号流图的绘制,熟练掌握通过结构图等效变换或用梅逊公式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方法。
(5)理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对给定和对干扰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等概念,并能熟练求取。
(6)会由(一、二阶)系统的响应曲线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会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
(2)理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δ%,)、稳定性、系统的型别、ss s m r e t t t ,,,静态误差系数和动态误差系数等概念、明确线性定常系统多输入响应的迭加性。
(3)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与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单位阶跃响应的特点,并能熟练计算一阶系统与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并能绘制其相应曲线。
(4)熟练掌握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和进行参数分析计算。
(5)理解稳态误差的定义及误差的规律,并能熟练掌握给定与干扰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