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0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准确无误地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导入新课

回忆之前所学与日本相关的知识有哪些?

(生回答,师总结,引出新课古代日本)

教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内容

(学生自学阅读,展示答案,教师点拨更正)

1、6世纪前的日本(自主学习)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政权统一了日本。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2、大化改新(自主学习)

(1)背景:(小组讨论)

(2)时间及人物:

(3)主要内容:政治上,

经济上,

(4)意义: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庄园及特权:

(2)武士和武士团:

(3)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称号,设___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___。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__,而是他的____。

二、合作探究内容

谈谈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答案,教师点拨补充)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拓展延伸古代朝鲜

课堂小结(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补充)

巩固提升

1、记忆本节课自主学习内容

2、习题检测:ppt习题同步练习

UNIT 6 MOTHER'S DAY LESSON 20 教学设计1

UNIT SIX MOTHER’S DAY Lesson 2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Objectives): 1.确保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单词的意义和简单口头运用(To learn the meaning and simple usages of some words and phrases)。 需要掌握的词组: Father Write 2.学习使用本单元重点句型及表达(To use the typical sentences to express)。 需要掌握的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I’m making a card. 3.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表达(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bravely)。 4.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To m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5.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教学重点(Key Points): 在学习了单词的基础上,以单词为载体,进行主要句型的学习,并了解其中的语法现象,根据具体情境,学会交流对话,侧重句型语法学习,交际意向和课外拓展为重点。 教学方法: 游戏,音频,情景教学法,Pair-work两人小组活动,Group-work小组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对英语有了初步了解,词汇储备较少,对于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要求重点是在会读会说的基础上,能掌握一些基本单词的拼写和造句,了解一定的语法内涵,与人进行简单沟通交流。

幼儿中班生活常规教案

幼儿中班生活常规教案 【篇一:中班幼儿的常规要求】 中班幼儿的常规要求 生活卫生习惯: 1.能按时入园,不迟到早退,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及再见。 2.用餐安静,不挑食,能正确地使用勺子,餐后能主动收拾残渣并 擦嘴漱口,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 3.安静午睡,不打扰他人,起床后能主动整理衣物。 4.能卷好袖子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将手擦干净。 5.有主动饮水的意识,按需饮水。 6.能根据气温及活动情况自己或求助他人增减衣服,不留长指甲。行为习惯: 1.户外活动有秩序,听指挥,注意安全,不私自玩大型玩具。 2.主动维护班级,幼儿园环境卫生,不扔纸屑,垃圾要主动放到垃 圾桶里。 3.轻拿轻放物品,游戏结束后主动收拾整理玩具,按要求归类放置。 4.上楼下楼时排队不推挤,喝水入厕等人多时能够排队。 5.不在室内及走廊里乱跑,大声喊叫。 说话习惯: 1.能安静的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 2.能积极大胆的表达意见,做到举手发言,轮流发言。 3.学会连贯,完整的表达,语速适中。 4.室内讲话控制音量,不大声喧哗。 5.讲普通话,能在集体前大胆独立完整的讲述故事。交往习惯: 1.乐意与人交往,学习合作和分享,感受合作,分享的快乐。 2.能感受,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主动帮助他人,为集体提供服务。 3.理解并遵守与自己相关的行为规则。 4.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能积极的做好值日生的工作,有主人翁意识。 5.学习独立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处理自己和同伴的小纠纷。快乐习惯: 1.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任性,不霸道,不怯懦,喜欢在幼儿园交朋友。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事有信心。 2.敢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会赔礼道歉,保持乐观的态度。学 习习惯: 1.活动时专注认真,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Unit4JanuaryisthefirstmonthLesson20教学设计

Lesson20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Just practise 在语境中用句子,在句子中用词语,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集中练习和运用,强化和巩固上节课所学核心语言。 要求正确听、说、认读的词语: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year, 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要求正确听、说、认读的句子: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February is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year. 2. Just write 本部分内容是学习核心单词January, February, back, their,要求书写熟练、规范。 3. Let’s talk 本部分要求看图,运用核心句子It’s... They are…谈论1、2月份的主要活动。核心词语包括:skating, making a snowman,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 celebrating Spring Festival. 4. Let’s chant 通过说唱歌谣,引导学生了解字母组合ay在单词中的发音,逐步掌握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二、课前准备 1. 准备日历和月历。 2. 准备能反映春节和新年习俗的典型照片或图片。 3. 准备学生卡片、教师卡片和教学音频。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 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 播放歌曲Happy New Year,让学生跟着欢快的歌曲一起热身。 2) 趣味接龙游戏:谈论新年和春节常开展哪些庆祝活动,教师说首句,学生接着往下说。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How do you celebrate New Year’s Day?展示图片,引出话题:It is very cold in January. It often snows.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in the picture? 利用挂图和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skating的意思。

中班生活常规教育教案

中班生活常规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1=C 1 ︱- ︱︱ 1- ‖ 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不靠近危险物品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难点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了解这一史实。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 学生: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 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 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史料1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7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 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史料2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

【教案设计】Lesson20ChristmasTree.(教案1)

Lesson 20 Christmas Tree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tomorrow, then, put on.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应用下列句型: Let’s put on a Christmas tree. 2. 能力目标: 要求能够熟练地向他人描述某人昨天做了哪些事情;今天做什么事情;明天打算做什么事情。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多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看一看西方国家的节日与中国的有哪些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区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这三种时态。 教具、学具:图片、圣诞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What do you do on Christmas? What do we need on Christmas? Step2;demonstrate 1. 利用卡片教授新单词:Christmas tree,Christmas things, gift, put o n. 2. 听课文第一部分录音,默读 3.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4. 三人以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Step3;pair-work. 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装扮圣诞树。 展示:小组展示,边介绍边用卡片装扮圣诞树。 Step4:Let’s do it! Draw and write

第二课时 Ste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复习在第6册学过的动词的过去式。 T: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ay was yesterday? 把Yesterday,Today 写在黑板上。 T:Today I walk to school. Yesterday I walked to school. Today I eat an ice cream. Yesterday I ate an apple. What do you do to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 老师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 Key Concepts yesterday often tomorrow (be going to) Step 2 :Introduce: 介绍tomorrow. 在黑板上写的两组词旁边加上tomorrow 和going t o 练习将来时。 T: What day is tomorrow? S:… T: I’m going to walk to a park tomorrow. I’m going to fly a kite tomorr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 Drill 出示各种人物的图片,给出时间yesterday ,today , tomorrow,让学生用三种时态描述图上内容。如:He /She /Th e y ______ yesterday. He /She ______ s/They_______ today. He is/She is/They are going to _____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①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②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 2.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历史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大化改新,以及课堂研讨完成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 2.理性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导入:海外有仙岛,其名曰蓬莱。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个道士(徐福)被派往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求取仙药。未果,又遇大风,流落在一岛上。大家知道这个岛是哪里吗? 学生:日本。 老师:对,传说中徐福流落的荒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古代日本》。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教学过程: 1.6世纪之前的日本 老师:日本文明的诞生于1——2世纪,繁衍至5世纪的时候初步实现统一,统一的是大和政权。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繁衍生息。阅读课本,了解大和政权的基本概况。 2.大化改新 老师: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南北朝时期的分裂,走向隋唐的大一统,国力强盛,文化辐射四方。受到辐射的日本生产技术等物质文明大大提高。铁器日益普及,各地出现了许多生产水稻生产的新式农具。 老师: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建立在部民基础之上的大和国迫切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老师:公元643年,日本酝酿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终于开始了。以孝德天皇为首的大和皇族、以中臣镰足为首的中央豪族,在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夺取了中央政权,踏上了漫漫的改革之路,史称“大化改新”。 老师:这一场变革是根据中国隋唐制度,那么日本有哪些保留,又有那些创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快乐英语第二册 Lesson9教学设计

快乐英语第二册Lesson9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认读单词kite kangaroo lion letter 2.能正确书写字母Ll Kk 3.会说及运用句子What’s the time in`…? It’s…进行问答。 教学重点 运用句子What’s the time in…? It’s… 进行问答。 教学难点 字母Kk Ll 书写及单词kangaroo 的发音。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课件句子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Revision 1.Sing the ABC song. 2.Read the letters. 3.Read the words.(课件出示) 4.Answer the question : What the time ,please?(课件出示) 二、Prasention Now, let’s say :One, one ,lesson1, together.导出课题Lesson9(板书) A. listen read and write 1.(出示字母Kk卡片)T: What’s this? It’s Kk. Now read after me Kk. 2.(教师用身体做K的造型)T: Guess, what am I ? Ss: The big letter K. T: Do you want to like me ? Ok, let’s do together. 3.Now let’s write Kk together. The big letter K, (one ,two) The small letter k(one) 4.Write on you exercise book. 5.(师做放风筝的动作)T: Guess, What am I doing ? Ss: 放风筝 (课件出示风筝图片)read after me : kite 6. (课件出示袋鼠图片)kangaroo 师教读。 7.Say the chant:K,K,[k];[k],[k],kite;K,K,[k];[k],[k],kangaroo. 8.(出示字母Ll卡片)T: What’s this? It’s Ll. Now read after me Ll. 9. (教师用身体做L的造型)T: Guess, what am I ? Ss: The big Letter L. 10. Now let’s write Ll together. The big letter L, (one ) The small letter l (one) . 11. Write on you exercise book. 12. (课件出示图片)T: What’s this? It’s a lion . What’s he doing? He’s sending a letter. 13. (课件出示狮子图片)Oh, it’s a lion . He’s strong.师教读lion.

中班常规训练教案

中班常规训练教案 【篇一:中班第二学期常规计划】 中班第二学期常规计划 幼儿良好的常规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 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 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 础素质全面发展。为此,特制定相应常规计划,使本班幼儿养成良 好的常规。 上课: 1、能注意力集中(能稳定10~15分钟)。有兴趣地参加集体学习 活动,愿意学本领,能认真听讲,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2、在活动中手脑并用,能独立、认真地思考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 培养幼儿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道说话先举手的道理,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言。能用较标准的 普通话回答问题,大方自然、吐字清楚,声音响亮适宜。能大胆地 在集体面前讲话。 4、能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不插嘴。 5、愿意协助老师准备学习用具、材料;学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各种学 习用具、材料;用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具、 材料。 6、在活动中能保持正确的坐、写、画的姿势,在老师或同伴的提醒 下能自觉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7、掌握正确的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能和同伴商量或讨论教师提出的 问题或要求;学会和同伴共同使用学习用具、材料。 8、知道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活动成果,学习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参观: 1、乐意参加各种参观活动,有兴趣了解周围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事件、设施等。 2、参观的途中注意安全,知道离开集体的危险。不掉队,不大声喧哗。 3、会按老师的要求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去思考。学习参观的方法。 4、会用言语、绘画或其它形式表现参观的内容、感想和收获。 劳动: 1、学习独立地做自己的事,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儿园常规教育教案7篇

教学内容: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 1=C 1 2 3 4 ︱5 - ︱5 4 3 2 ︱1 - ‖ 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不靠近危险物品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案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案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 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 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 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是幼儿园大班的常规教案,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案:不靠近危险物品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 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

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 注意。 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 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 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案:中国红【设计意图】 现在孩子们对洋节很感兴趣,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较淡然。 中国的元旦、春节、结婚一般以“红色”来表现喜庆、吉祥,红色给人以强烈色彩感,红色随处可以收集。通过这个活动,订孩子感受“中国红”,了解传统民间艺术,并动手制作红 色饰品打扮周围环境,表达自己喜庆快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民间传统盛行以红色为寓意的“喜庆、吉 祥”事物,感受其明快艳丽的色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同伴的表达。 3、用红色蜡光纸制作装饰品,增加幼儿对民间艺术的 兴趣。 【活动准备】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11古代日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十一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2.展示图片文字,拓展内容,使学生了解圣德太子“推古改制”以及6-9 世纪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等大化改新的背景基础。 3.通过材料展示和语言讲述,使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过程与内容,通 过政治(二官八省制、国郡里)、经济(公地公民制、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4.问题: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唐代历史,对比唐代与日本大化改新制度,得出 日本大化改新具有效仿唐朝制度的特征。 5.举例唐长安与日本平城京、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等实例与文 字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加强天皇中 央集权的社会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得出日本大化改新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天皇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的史实,出现大庄园经济的社会特色。 2.结合相关图片材料加以讲述,使学生了解日本经土地兼并形成大庄园 经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并崛起。 3.展示图片与相关材料,说明源氏、平氏两大武士家族崛起的历史,并 介绍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幕府统治的史实。说明幕 府统治的历史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4.展示材料和图片信息,说明幕府时期的社会阶层划分与武士道的形 成,引导学生分析武士阶层的地位形态与武士道的含义。 3.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思考武士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所学与回顾此前所学,对武士道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 行区分理解,从而进一步思考日本的民族性格。 思考总结:拓展阅读《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分析 引导学生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结合古今中日关系与日本元素符号,得出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的方式和态度。升华主题, 结束本课。 延伸阅读:古代朝鲜 通过展示地图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时期、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后三国时代、高丽王朝、朝鲜王朝等 古代朝鲜的历史发展,并对隋唐与高句丽、新罗之间的关系略加展开, 重点在于王建、李成桂建立政权的历史信息讲述。 板书设计

Lesson 20 《Li Ming s Family》教学设计

Lesson 20 Li Ming’s Family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词汇China, live in , tall, short 2.能力目标: 能够用以前学过的词汇和新学的词汇介绍自己家成员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介绍以及对职业的细致描述,增进学生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了解与熟悉,培养他们互敬互爱的家庭观念。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词汇China, live in , tall, short 教学准备: Cards, radio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Clas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2. Free talk.让学生结成三人一组,练习对话。 Sa:This is my….

Sb: This is my…. Step 2: Presentation 1. 介绍并学习每一幅图并学习单词China, live in ,并试 着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家庭。 2.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in the student book and describe what they know in English. (Li Ming, family, China, school, father, mother……) 3. Ask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own family. 小组合作并 上台展示。 4.通过比较图片、实物,在黑板上画图并说明short/tall Is Li Ming's father tall or short? Is Li Ming's mother tall or short? 5. Song: I love you, you love me. (1)先听录音 (2)把这首关于李明家庭的歌曲一句一句的放给学生, 让学生跟唱。 6.Homework: 学生找出一张自己的全家福并向自己的家长介绍一下或者找同学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Lesson 20 Li Ming’s Family China student

大班常规安全教育教案

大班常规安全教育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火活动分析: 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 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 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 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 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 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活动过程:活动一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 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 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 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 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 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 线等)(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