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都对文学家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我不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研究文学的人,如果让我读一本政治书,我更乐意去计算一个方程。或许是人们总是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抱有浓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吧,在上完《自然辩证法》之后,我发现这门课并不只是想我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涵盖万千,是很多文人墨客以及各领域大家集成的产物,它的很多内容可以适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解决一些我认为和它毫不相干的问题,这也让我对理论的知识更加重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去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教材。

课程中老师讲述的《自然辩证法》,其广义的定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有197个组成部分,后来,前苏联在整理出版这些手稿的过程中,删去了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之后留下了181个组成部分,包括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和2个计划草案。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在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书籍后,我认为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分为两个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从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自然科学提供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自然辩证法是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紧密相连的。其创立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哲学和科学技术,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同样,自然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对所有理论的研究我们都不能脱离现实,在基本问题上都必须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不能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问题。

从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来说,自然辩证法包括并涉及很广泛的领

域,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这些都是和唯物主义理论相关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发展的观点看世界,研究世界的发展,同时运用辩证的理论来对待自然界中的发展变化。

从自然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关系来说,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相辅相成,一脉相连的。一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界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完善和发展,建立了系统的科学技术的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对人们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人们的发展和认识离不开科学技术,它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也是人与人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我曾经把自然辩证法当作纯粹的文学的知识,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文学家写出来的像是散文或者随笔的文章,可是渐渐的却发现,这样的散文或随笔所折射出

来的道理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发现自然辩证法并不仅仅是静态的只是体系,更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探索过程。这些知识并不是那些文人在小屋里冥想的结果,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和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糅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并经历创新、失败、再创新的循环过程而成就的。这些作家之所以具有卓越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力非凡,而是因为他们对一切自然界的相关问题都保持了一种不甘于因循守旧、积极求新的精神状态,他们有着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寻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不盲从的独立品格、求新冒险的意识和灵敏多变的思维等科学创新精神。例如当牛顿被苹果砸中时,并不是直接将它吃掉,而是想着这一切是怎么的,因此,“万有引力”被他发现;伽利略对比萨大教堂吊灯的摆动好奇,对此进行深刻的研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哥白尼大胆质疑权威的“地心说”,从而提出了“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近代自然科学的哥白尼革命;道尔顿对母亲买的五颜六色的袜子感到好奇,开创了色盲症的研究。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对创新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也明白了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是科学家们沿着旧人开创的道路发现的另一片世外桃源,远远不是墨守成规的结果。然而,对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对科学的一味否定,而是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前人的研究成果,理性的看待科学,并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对科学进行扩充和完整。

自然辩证法与学科间有着紧密联系,以我所学的食品专业为例,在与食品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科研中的各种问题。在科研选题方面,我们应当遵守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从而确保我们的课题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跟得上社会发展的前沿,并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在现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的情况下,能顺利进行;对于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说,我们不能一味的盲目相信师兄师姐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实验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参考师兄师姐的实验步骤的情况下,我始终不能得到电转移的理想结果,每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请教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他们对此也很困惑,因为相同的实验,相同的材料,相同的仪器,相同的实验步骤却不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因此我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准备了一批实验材料,即电泳胶,然后进行电转移实验,同时记下每次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最终,合适的实验条件被我摸索出来了,可能是因为实

验仪器老化的原因,原来的实验条件已经不适合这样的操作,我也就深刻理解了自然辩证法中运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前人理论的说法;而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其规模日益扩大,管理也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以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食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食品企业管理研究是人们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农副产品资源生产出产品,然后进行销售,从而获得利润。与自然辩证法类似,食品企业管理研究的也是客体,即原料,主体,即人,而管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则作为中介,还包括人与资源、技术、社会的关系。这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前的关系有着相类似的关系。恩格斯提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食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遇到过很多问题,无一不是在告诉人们,企业的发展要与自然界的发展相结合,以系统的方法看问题,注意生态自然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食品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至今,整个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到企业风险的管理,再到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生产、市场营销等等方面,都已形成了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经过了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在食品企业管理中,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强劲的优势,而且这种差异性的优势是不容易被模仿的。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食品企业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市场变得越来越大,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精细化,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食品企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自然辨证法和科学技术史息息相关的,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这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离不开适当的方法,即科技创新

必须依赖一定的手段,也就是自然辩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并不仅仅和自然辩证法相关,也和我们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相连:专业课为我们阐述的是实验的方法,而科学技术方法论则为我们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起到了补充和深化的作用,让我认识到的是科学知识不是真理,我们应该批判性的接收知识,在创新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理论进行学习和认知。而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意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结合。与此同时,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的看法和在科研研究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并在自己进行科研研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方法与原理的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总体上把握自然辨证学科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同,既要进行单个学科的深入开拓,又要重视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既要关注社会需求的选择,又要顺应科学自身逻辑发展的规律;既要注意学习带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又要了解把握当前学科和领域的变化。只有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才是适合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研究。这也表明,在以后的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学习是必须的,而且我们要掌握其精髓,在合理运用其方法的基础上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从而帮助我们提高科研水平。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2007年考题 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创造灵感从众性 二、回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2、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 3、实验类型和作用 4、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 5、头脑风暴的原则和进行方式 6、创造与智力的关系 7、二选一 1)具体说明找到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 2)试举出网上搜索的缺点和你遇到的困扰,至少5点 8、谈谈你对波普证伪主义的看法 一、 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5考题 名词解释:(20) 自然辩证法分析综合机遇创造新颖性(专利法中的)发明、实用新型等 问答:(60) 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产生背景; 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各自的自然观; 3、用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 4、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 5、详述寻找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 6、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进行方式; 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4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新颖性创造机遇分析综合(专利法)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 二、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产生的背景? 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人的自然观? 3.结合观察的易缪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 4.“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进行方式 5.亚里斯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 6.寻求创新目标的方法 三、论述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 2008年1月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灵感创造性,新颖新创新性实用性等共十个其他想不起来了! 二简答题 亚里斯多德辩证观 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 结合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 波谱的证伪思想 创新的评判原则

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 第一篇绪言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 1. 中国古代: 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元气说: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稀微无形, 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2. 赫拉克利特 火为本源;罗各斯(规律);万物皆流(我们永远不可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即万物;无理有理数;一切物都可以公度。 4. 诡辩学派: 世界即存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不生不灭的; 巴门尼德; 学生:芝诺:二分辨;追龟辨;飞矢辨 5. 苏格拉底 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神有目的的安排,神的目的使社会发展)、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原因 "辩论法":辩论双方; 一方提出观点,另一方进行辩论;使一方承认自己错误,同意自己的想法。 6. 柏拉图 理念观:理念是真实的世界; 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 理念世界是巨匠或造物主的杰作; 认知即回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7. 德谟克里特 原子论:一切物质由原子和空虚组成 原子是运动的,原子的大小形状不变,从而构成缤纷世界 8. 亚里士多德(求学于柏拉图,为亚历山大的老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 ●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特点 (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1)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认为自然界的运动不存在偶然性,运动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 (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 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认识自然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结合所学专业,分析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1)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大举措。首先它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本世纪前半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 以来 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 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而实践证明 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 是靠市场买不来的。在21世纪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 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水平。 (2)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 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 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具有重大 的战略意义。 ●自己做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 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自然辩证法

“人是一个多维的存在”[1] 306,在人的这种多维存在中,首 先涉及的是人在自然中的存在,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 辩证法》中,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详尽论述。在生 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梳理恩格斯当时的思想,对我们 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 阐述 对于自然界,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 的自然界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既包括人,也包括社会;狭义的自然界指人和人类社会以外的物质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便是指这种物质自然界对人存在的意义及人在物质自然界中的 地位和作用。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恩格斯指出,“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 个结果”[2] 307,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人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与此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384,那 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反自然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阐明了同样的思想。“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 374- 375,这便进一步清楚地说明了自然界的本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人的存在与发展与自然界存 在与发展的一致性。 正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此息息相关,所以 恩格斯多次提醒人类要正确对待自然界,他告诫人们每走一步 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似的”[2] 383- 384,相反,我们应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意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意识到人本身就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二)人支配和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的目的服务 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每个事物都作用 于别的事物。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并不是自然界的奴隶,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身创造新的生存环境。恩格斯认为,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别,尽管动物也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影响,但这对于动物而言只是无 意识和偶然的事情,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则是经过事先考虑的、有计划的,并具有一定的目标。较之动物而言,人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界,而是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支配和改造自然界,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持久的,它随着地球的灭亡而消失。截至目前,植物界、动物界以及我们人自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未经人干涉的自然界已经微乎 其微。

自然辩证法

第二讲:了解自然观演变的基本历史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伴随着科学的萌芽而产生,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 演变的逻辑顺序:自然的附魅→自然的祛魅→自然的返魅 (1)古代朴素自然观史前神话阶段的自然观 起因:对自然界加以说明和解释。特点:“万物有灵”论 表现形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史前神话自然观对当时社会活动的影响:“图腾”信仰和自然崇拜、巫术、祭祀、祈祷、从中萌发了理论科学。 中国古代自然观 (1)《周易》中体现的自然观:普遍联系的观点 周易:一般认为它是一部卜筮之书。 卜,占卜,指的是依据天地万物的表征来确定吉凶,“占”是观察兆象的意思,“卜”是用火灼甲骨取兆的意思。筮,用蓍草来预测凶吉。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老子》一书所体现的自然观:演化观 原文:第一章: 1、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ao)。 2、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3)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侧重于回答自然是怎样的 优点:A、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B、自发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C、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缺点:A、不讲逻辑,不严密,不成体系。B、臆想、猜测,不重观察,人为规定。 古希腊自然观:侧重于回答自然为什么是这样的 A、泰勒斯:水——万物始基 意义:否定了神创造一切的观点,开创了从世界本身来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 B、柏拉图,前427-347,理念论 1、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另一个是经验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虚假的,只有理念世界是真实的。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现代自然研究同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喇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地消失了的发现相反,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现代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 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Cinque-cento[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当市民和贵族还在互相争吵时,德国农民战争却预言式地提示了未来的阶级斗争,因为德国农民战争不仅把起义的农民引上了舞台--这已经不是什么新的事情了,--而且在农民之后,把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也引上了舞台,他们手里拿着红旗,口里喊着财产公有的要求。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象

是古典的古代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在意大利、法国、德国都产生了新的文学,即最初的现代文学;英国和西班牙跟着很快达到了自己的古典文学时代。旧的orbis terrarum(直译是“地环”,这是古罗马人对世界、地球的称呼.)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同时,在罗曼语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喇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明快的自由 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是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的人。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着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阿尔勃莱希特·丢勒是画家、铜板雕刻家、雕塑家、建筑师,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这种筑城学体系,已经包含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通过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犹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恩格斯的严谨的治学精神,大量资料的查阅,条理清新的介绍,和逐一列出且逻辑严谨细致的论述让人钦佩。恩格斯清晰的为我们展开了整个严谨的论据过程。 通过对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一系列的社会现状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社会阶层的更迭,新兴资产阶级的悄然萌芽,阶级斗争出现新的阶层(早期的无产阶级),艺术和文学上的新兴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旧的世界界限开始不足以再权限人民的思想,航海的进步,对地球的深入了解,为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我学习了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为什么造成这种进程的原因;思考了人文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及其原因;同时明确了自然科学与哲学并不是简单的谁指导谁、谁验证谁、谁规定谁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辅相成,互相依靠的关系。并由此展开对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关系的思考,以及其在不仅是自然科学方面也是哲学方面的价值。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它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早期自然科学就是有哲学产生的,早期的哲学家开始研究世界是怎么变化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变化,在探索中,衍生出了自然科学。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就是彻底革命,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大革命的大势所向,此以后,对有机物的最高产物、即对人的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运动规律。 世界的存在性使地质学产生了,它不仅指出咯相继形成起来和逐一重叠起来的地层,并且指出了这些地层中保存着已经死绝的动物的甲壳和骨骼,以及已经不在出现的植物的茎、叶和果实。必须下决心承认:不仅整个地球,而且地球今天的表面以及生活于其上的植物和动物,也都是时间上的历史。同于早期哲学家们说的同一个人不可能再次踏入同一条河,说明世界是变化的,但冰化成水,水挥发成蒸汽,蒸汽凝结成水,水又冻成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有事不变的。 能量的变化与守恒使物理产生了,各种特殊的物理力,即所谓物理学上的不变的“种”,就变为各种不同的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转化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世界上存在着的运动的量是不变的。 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转换关系使生物产生了。早以证明为一切有机体的最后构成部分的原生质和细胞,现在发展是独立生存着的最低级的有机形式。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种运动着。 他在导言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而且,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 《自然辩证法导言》为我们总结出科学发展的全局。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科学发现,都是人类通往真理的一大步。我明白了所有的学科是相互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今后的科研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深入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它的精髓并用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以帮助我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

第二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案: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辨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辨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科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等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辨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辨证法的研究。自然辨证法主要是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辨证法的基石,自然辨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辨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人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辨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辨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学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辨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区别: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它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它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 写作目的:1870年恩格斯移居伦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针对当时自然科学领域流行的形而上学和唯心论,打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旨在反对庸俗唯物主义者毕希纳的论战性著作。 写作时间:1873---1876年,恩格斯写成了《导言》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两篇论文和一些札记。1876---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而中断。1878---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已写成了该书的大部分论文和札记。1885年到1886年,又写了一些材料补充到手稿中。整本著作是未完成的,总体写作时间是1873---1886年。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辩证法》的手稿落到伯恩斯坦手中。由于伯恩斯坦蔑视辩证法,把它看成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大的“祸害”和“陷阱”。所以,手稿中除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和《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两篇外,其余都不予发表。十月革命后,在俄共(布)中央的努力下,该手稿终于在1925年用俄德文对照的形式第一次在莫斯科出版。 著作内容:《自然辩证法》一书是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段,以及两个计划草案共181个部分组成。 一、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问题。《导言》是书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比较系统地表达了辩证的自然观。《导言》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阐明了辩证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近代自然科学的自然观的核心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因此它必然导致神秘主义。到了18世纪中叶,康德的星云假说在这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神的第一次推动说破产了;地质学证明地球上的生物有其发展的历史;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了物质的各种运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化学上用无机的方法制造出有机化合物,证明化学定律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同样适用的;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证明了有机界是彼此联系和统一的,因而整个世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后一部分阐明了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包括太阳系在内的所有星系最终都会灭亡。但是,物质运动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是不灭的。“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二、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家在整理实验材料,上升为理论时,迫切需要辩证思维方法的帮助。然而这需要发展和培养。“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学习以往的哲学也可以为自然科学提供一个准则,避免历史上的错误。他还指出,任何科学家都有世界观,都接受某种哲学的支配,问题只是接受进步的哲学的支配还是接受落后腐朽哲学的支配。恩格斯揭示了人的思维以及思维方式的历史性:“每一个时代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科学家应该争取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恩格斯 自然辨证法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恩格斯所作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经典文献,叙述论证标明了在认识论上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论,和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的结尾,恩格斯写下了这样的立论“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这一对于世界的宏观的认识,是建立在恩格斯当时所掌握的自然科学成果和哲学分析之上的,他所依据的实事是什么样的呢? 恩格斯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已经“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从十五世纪下半页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了需求。 自然科学最初一个时期中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材料。这时占首要地位的是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即关于地球上物体的和天体的力学,相应的,作为工具的数学就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光学也得以进步。这一时期末,“这些科学部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而其他部门液体和气体的力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甚至离这种初步的完成还很远”。 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在人们的意识上导致这样一种观念“自然界绝对不变”。“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和在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 在这里自然会使人产生一个问题:现代自然科学既然是在继承古代希腊、阿拉伯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什么从自然观上却没有承接古希腊哲学的观念认为世界是有开端、有发展、逐步地生成的呢? 我想可以以这样一些原因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初始阶段,科学研究是围绕在为提高生产力服务的目的上的,生产力要发展就要求人们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而科学规律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又被快速的应用到生产活动中得以检验,正确的结果和积极的效果越来越多地累积,使科学的力量和威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不断加深,继而增添了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科学的动力。同时,由于生产分工形成不同的领域,自然科学的研究也相应的围绕其所服务的领域各自进行,生产活动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某些部门快速完整,而另一些不会立即产生功利效果的部门,就还漫步在搜集和整理大量材料的胚胎阶段。 这样分门别类的研究,在功利目的地驱使下越来越偏执,使自然科学研究者们只关心自己的领域,而不愿抬眼去看看不能马上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其它领域。这就限制了自然科学学科的全面发展,以及边缘学科的产生,这些已有的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学科,也就没有互相联系起来的自然通道。 同时,一千多年的宗教神学在意识观念上的控制,使得自然科学研究者们把随着研究发现而产生的更多的疑问的答案归结到神迹,寻求信仰上的心理平衡。当人的理智遇到那么多无法解答的问题而失去支点的时候,需要一种解释收揽无尽的、纠缠不清的不确定性,把它纳入已有经验的轨道,给自己“合理”的说明,使动摇自我存在认证基础的潜在焦虑得以缓解。 这些因素不同于古希腊时期。 在这样的条件下,那时的人们依据能够掌握的材料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做出“自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 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1.八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以乾(天)、坤(地)、震(雷)、序(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泽)这八种事物为本原构成的。天地是第一层次,表示事物的对立面。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 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 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在机械论方面: 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二、外因论,力学,力是使物体状态改变的的原因,所有物体的变化都是外力作用的。 三、机械决定论 虽然它在坚持唯物论方面比古代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其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却是人类对自然界总体认识上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并没有如实地反映自然界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把唯物论坚持到底。 18-19世纪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自然图景: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并不是如形而上学者所宣扬的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从而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思想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思想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永放光芒 ——马克思生命力研究成果摘编之一 2005-8-24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阅读2814次 一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在他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考察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尤其是在《自然辩证法》这一著作中,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自然科学部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人类学等等。贝尔纳(J.D.Bernal, 1901--1971)曾发表过专著《恩格斯与科学》(Engels and Science,London,1935),后来又发表了《马克思与科学》(Max and Science,London,1952),都较全面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科学的观点与贡献。 之所以要着重研究物理学,首先,

是因为恩格斯的著作中很大部分涉及到物理学。恩格斯详尽地考察了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机械运动、物理的运动(热、电、光)、化学变化、生物学变化。根据现代物理学的观点,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场的运动、"粒子"的运动。恩格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作了深刻分析,对物理学发展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之所以要着重研究物理学,其次,是因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表现在物理学逐渐渗透到所有的自然科学中去了,形成了许多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科学"。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化学等等。因而,我们研究了恩格斯在考察物理学时所阐发的观点、方法、思想,无疑对于所有其他自然科学部门同样

自然辩证法

论生态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关系 学号:20144207013 姓名:贾俊杨专业:数学科学学院 摘要: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代社会,我们发现科技的发展对于自然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逐渐改变了人类在自然面前软弱无力的状态,极大的增强了人类在自然界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过度消费自然而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本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通过讨论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关系,来探索一条自然与科技文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自然、科技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对生态自然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了人们在自然中的生存安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的生活内容,当我们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我们会发现科技的发展对于生态自然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人类一方面利用科技的发展成果,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者自然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当人类发现自然环境的失衡以后,又会利用科技来对自然进行修复,并由此发展出了许多生态科技[1]。 科学技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人类利用科学去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技术去变革和改造自然界,创造了一个距离天然自然越来越远的人化的自然系统,却使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大面积和深层次的破坏,以至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土壤肥力下降,并因反复耕作而加剧了土壤的流失和土地的沙漠化,加上工业占用大量可耕种的土地使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口增长与基本生存条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企业向自然环境排放大量有毒、有害废弃物,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另外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还改变了大气的化学组成,降低了大自然调节气候的能力;此外还有洪水、干旱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出现。 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类从诞生至今,总在不断扩大自己所能作用的劳动对象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能够为人类所用。社会的发展严重依赖以煤、石油为代表的这些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并且在短短几个世纪人类已经耗费掉了这些矿产资源的大部分,这使人类自身陷入了令人担忧的资源短缺危机之中。另外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扩展使可耕种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动植物资源也在急剧减少,生物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这意味着地球在漫长的世纪里形成并储存起来的基因资源在不断毁灭。 康德说:“如果没有人类,整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单纯的荒野。”由于人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