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恩格斯在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可以解释自然界现象的哲学思维方式。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恩格斯提出了物质观念。

他认为,世界万物皆为物质,物质是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

在恩格斯看来,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物质的本质是运动。

其次,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

他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通过物质的运动来实现的。

自然界中的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化运动和有机运动三种。

其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运动;物化运动是指物质质量的产生、消失和转化,从而引起物质内部的结构变化;有机运动是指生命体系中的运动,包括代谢、细胞分裂、组织生长、形态形成等。

这些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万物发展的基础。

第三,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的矛盾。

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各种矛盾都有它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因此,矛盾不是消极的存在,它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全面性。

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并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自然界系统。

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孤立看待,只有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五,恩格斯提出了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环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不同的环境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发展的变化。

总的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物质、运动、矛盾、统一和环境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它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重要方法。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基本观点包括:
1. 无限性:自然界是无限的,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2. 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取决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内在矛盾: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4. 质量和量变:自然界的发展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通过无限的量变,最终会达到一个新的质变或者跃升到新的阶段。

5. 革命性:自然界的发展是通过突变和革命性的爆发完成的。

革命性的爆发会带来全新的事物和形态。

6. 统一性和多样性:自然界是统一的和多样化的。

在统一性中,事物有共同的规律性和联系;在多样性中,事物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7. 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自然界的发展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质变的飞跃,形成新的事物和形态。

这种飞跃是由于矛盾的激化和突破。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强调了自然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揭示了
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变化规律。

这些观点对于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引言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对自然界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辩证思考。

自然辩证法旨在揭示自然界万物的辩证规律和变化过程,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结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辩证法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和概念。

本文将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探索和阐述。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多样性和无限变化的。

在自然界中,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有机的整体结构。

自然辩证法基于以下基本原理:1. 联系和相互作用原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单个存在。

恩格斯指出:“象人类社会那样,每一个特殊的自然体系都由无限多的部分组成,而且它只有通过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存在和发展。

”自然界中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系统。

2. 过程性原理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过程。

恩格斯认为,“这些部分之间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它们彼此通过一个结构体系或多或少地直接地关系到了一起。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它们都在不断变化、演化和发展。

3. 矛盾原理矛盾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

恩格斯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和对立面。

自然界中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不仅存在于个别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4. 单一性和多样性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既有单一性,又有多样性。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一切都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一切在它们自身中都是独特的、特别的。

”恩格斯认为,单一性和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体系。

自然辩证法从古代哲学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哲学的曲解和矛盾,最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古代自然辩证法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的思考主要集中在自然界的起源和本质上。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也是恩格斯重要的哲学理论之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哲学基础》中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不间断的、连续的、主要是量的变化逐步积累起来,导致质的变化和突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这就是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此外,恩格斯还强调了“机械性与暴力”的限制性。

他指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和运动虽然服从着简单的机械规律,但事物演化的初步过程不能依赖机械性和暴力,必须要借助于更高层次的规律和内在力量的相互作用,并发掘物体潜在的发展潜力。

恩格斯还借鉴演化论的思想提出“自然选择”,认为适应环境的物种能够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物种则会被淘汰。

“自然选择”成为自然辩证法理论框架中最受推崇的观点之一,这对后来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然辩证法不仅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社
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研究。

恩格斯指出,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也具
有相似的辩证发展规律,这种发展积累起来最终导致了产生质的变化,如革命等。

并且,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深刻思考自然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
的成果,它为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为科学
研究、生产实践、社会改革提供了深刻而有力的理论支撑。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引言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经过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科学方法论。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家之一。

本文将以恩格斯的视角,探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有机体中,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无限多样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2.自然界的发展是呈现出辩证法的特点恩格斯提出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在自然界的发展中,各种矛盾相互作用,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些矛盾通过不断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3.自然界符合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符合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

恩格斯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它会不断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无产阶级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革命。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科学史的发展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史中的各种科学革命和突破,都是在不断矛盾和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科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2.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恩格斯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要合理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学的研究生态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应用领域之一。

生态学研究了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结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它从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科学史、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知识讲解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一切学说的基础,这就必须从对物质世界本身的研究开始,而“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离开了自然界来讨论辩证法,一切都是空话,因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的两大主要内容,西方学界对其的批判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几个方面来阐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历史渊源主要内容批判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

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

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然而不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在当时所处的条件下都不可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更深地研究自然科学问题上。

马克思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论》的写作上,而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违心地过着商人兼职业革命活动家的双重生活,对自然科学只能时断时续地作些零碎和片断的研究。

在1870年9月恩格斯从曼彻斯特移居伦敦之后,才终于摆脱了商业的羁绊,把主要精力投注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

他曾花了近八年的时间对数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比较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实现了他自己所谓的“脱毛”的过程。

正是从这时起,恩格斯计划写一本《自然辩证法》巨著。

然而好事多磨,大约从1873年到1876年间,恩格斯搜集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材料,写了一个《导言》和一些论文札记;1876年到1878年春,恩格斯因忙于和杜林主义作斗争,暂停了《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但在《反杜林论》中却利用了他所积累的大量自然科学材料;1878年后,恩格斯继续研究自然科学,写成了《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大部分论文和一部分札记;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由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遗稿,同时还担负起了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全部指导工作,所以只能断断续续地写作一部分,最终没能全部完成。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于1873年至1886年期间陆续写作的一部未完成的光辉哲学著作。

在恩格斯生前除2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外其余均未发表。

直到1925年才由苏联第一次以德、俄文对照本的形式正式出版。

《自然辩证法》之所以产生于这个时期,除了个人兴趣的原因外,还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是为了引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已经得到了巨大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巴黎公社起义失败的经验表明,无产阶级要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指导。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的统一。

首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辩证的,它受到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发展的限制。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客观存在的辩证法规律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的核心思想。

其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差异都有深刻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差异和区别,这种差异和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种差异和区别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指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统一性与简单性则是自然界的内在逻辑。

再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人类要认识自然界,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更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能有内在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这种内在原因可能与外部环境有关,也可能与内部机制有关。

但是,这种内在原因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与偶然性的关系,指出了因果关系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偶然性则是因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一切学说的基础,这就必须从对物质世界本身的研究开始,而“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离开了自然界来讨论辩证法,一切都是空话,因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的两大主要内容,西方学界对其的批判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几个方面来阐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历史渊源主要内容批判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

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

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

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这方面,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对自然辩证法的批评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自然辫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界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辫证法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爱因斯坦。

1924年春,梁赞诺夫找伯恩施坦谈《自然辩证法》手稿问题,伯恩施坦于是把手稿送给爱因斯坦审读,1924年6月30日,爱因斯坦回信说:“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都没有特殊的趣味。

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出版的。

”爱因斯坦在1940年6月17日给胡克(SidneyHook)的信中又说:“爱德华·伯恩施坦送来全部手稿要我出主意,我的评语是对全部手稿而说的,我坚信,要是恩格斯本人能够看到,在这样长久的时间之后,他的这个谨慎的尝试竟被认为具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会觉得好笑。

”【1】在以后的岁月中,爱因斯坦的这些评论成了自然科学界否认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王者之剑”。

来自社会理论界的批评似乎更强烈,这种批评与马克思恩格斯差异论相伴随。

早在20世纪初,马恩差异论就出现在意大利和波兰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

十月革命以后,埃尔文·斑(Erwin Ban)较早地指出,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与马克思相左。

【2】1923年卢卡奇出版《历史与阶级意识》,指责恩格斯在把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界时误解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把本来强调主体性的社会历史辩证法扭曲成为抽象的自然观和历史决定论。

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影响巨大。

进入20世纪30年代,最猛烈的批评来自胡克(Sidney Hook),胡克根本不同意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他认为恩格斯把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演绎成了实证主义的观念论,把批判的历史理论投入了粗陋的唯物主义怀抱。

【3】在以后的发展中,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成为西方学者的主要理论路向。

1961年,李希特海姆(George Lichtheim)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和批判研究》一书中指出,马克思以革命实践为中心的批判理论与恩格斯单调泛味的因果科学论是完全相反的,马克思关注的是人,恩格斯只关注自然,恩格斯把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学说变成了铁的规律。

1967年,约尔丹(z.A.Jordan)出版《辩证唯物主义的演变》一书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类学的自然观,人类学的自然观与自然辩证观是互为抵触的,恩格斯完全误解了马克思。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施密特(Alfred Schmidt)、赖维斯(John Lewis)、科拉科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都延续了这种批评。

作为这一思潮在当代的极端反映,诺曼·莱文(NormanLevine)提出了“恩格斯主义”来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5】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自然界是自然辩证法的试金石,我们认识自然界,就是认识自然界和自然界事物的辩证本性。

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了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也日益证明“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6】,是“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7】,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和唯一正确的自然科学的哲学。

”自然辩证法可以给自然科学的研究指明方向。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沿着唯物辩证法指引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获得成果,揭示真理,达到预期目的;而背离辩证法,就要彷徨歧途,陷入谬误,屡栽跟头。

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概括与总结当代自然科学成果,提出了许多科学的预言和推测,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8】自然辩证法可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最一般的方法论。

自然科学家必须运用这个普遍方法,并同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相结合,才能掌握最好的劳动工具,洞察自然的奥妙,找出其发展规律,揭示其辩证本质。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缩短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过程。

恩格斯说:“如果有了对辩证思维规律的领会,进而去了解那些事实的辩证性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这种认识”,【9】即对事物辩证本性的认识。

因为自然事物的本性是辩证的,人类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过程是辩证的,反映认识事物辩证本性的逻辑形式也是辩证的。

因此,当人们以辩证的逻辑形式,自觉地沿着认识的辩证道路前进时,当然就能尽快地认识自然事物的辩证本性。

综上所述,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运用唯物辫证法的绝对必要性表现在:只有辩证法才能帮助自然科学克服思想混乱;只有辩证法才能使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更加开阔,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批判地清理本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为新论的建立提供准则。

这便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的近代自然科学与辩证证法之间联系的基本思想。

【11】参考文献:[1] 《爱因斯坦文集》第l卷,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第202页.[2] Helena Sheeha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 Critical History一"The First Hundred Years,New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3,pp.53,54—55.[3] Sidney Hook.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KarlMarx:A Revolutionary Iterpretation.New York:the John DayCompany,1933,PP.25—30;From Hegel to Marx:Studies in theIntellectual Developmerit of Karl Marx。

with a new introduction.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2.[4] Helena Sheeha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 Critical History一"The First Hundred Years,New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3,pp.53,54—55.[5] Norman Levine.Divergent Paths:Hegelin Marxism and Engelsism,Lexington Books,200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李庆臻.论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J].文史哲,1982年04期.[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石宝华.近代自然科学与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J].DOI:10.14137/ki.issn1003-5281.1980.04.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