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电机定子线圈绕法和接线方法的一些疑问

对发电机定子线圈绕法和接线方法的一些疑问

对发电机定子线圈绕法和接线方法的一些疑问

我们常见的三相交流发电机我知道的有两种绕法,和两种三相出线的接法

1.原厂生产的发电机一般都选用S型的绕法,接线方法为三相留头,三相尾相连为中性点。或者第一相尾接第二相头,第二相尾接第三相头,第三相尾接第一相头,如此串联相接无中性点

2.我平时绕定子线圈用的方法,定子铁芯用1.

3.5或1.5.10或1.7.14为三相开头,接线方法同上

请问大家,哪种绕法和接线方法,发电机的效率更高,发电机定子线圈更不容易因温度问题烧毁。

昨天修一中巴车,发电机为佩特莱28V 100A的发电机,由于后轴承烧毁后,把定子弄打铁了,由于新发电机过于昂贵(批发价1200)司机要求修理,定子线圈线直径1.6MM由于我们县城没有这么粗的漆包线,就用1.45MM的绕了,原厂的定子线圈绕法是第一种,接法是第二种,二极管是雪崩二极管,我嫌麻烦,就直接用第二种绕法,修好后试车.在电瓶处测量电压,怠速28.5V ,大灯空调全开怠速26.5 V,大油门超不过27.5V,发电机温度稍高,不知道这样长时间大灯空调一起开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OAGT.615.009 编制邵爱凤 审核黄坚 审定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2003年2月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90V,防护等级为IP23、IP44、IP54、IP55、IP65等,机座号范围63—355,一般用途的Y3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采用散嵌下线工艺,其耐热等级达到F级。 2 引用标准 GB/T6109.1-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6109.2-1990 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 GB/T6109.5-1998 漆包圆绕组线第5部分:温度指数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GB/T1303.1-1998 环氧玻璃布层板 JB/T5658-1991 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 JB/T8151.3-1999 丙烯酸玻璃纤维软管 JB/T10109-1999 电气绝缘用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单项材料规范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 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技术规范 3.1 电磁线 电磁线采用型号为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或者国际认同的同类产品。机座号63-280的电动机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2-1990)。漆膜厚度按GB/T6109.1-1990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3.2 槽绝缘 槽绝缘采用以F级粘合剂和优质薄膜复合的F级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1)。也可用聚芳酰胺、聚芳砜、聚恶二唑耐热纤维与聚酯薄膜复合的F级柔软复合材料(型号分别为6642、6643、6644)。复合材料中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线圈的缠绕方法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主要分下列几种型式: 一、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来区分 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数的关系,可分为显极式与庶极式两种类型。 1.显极式绕组 在显极式绕组中,每个(组)线圈形成一个磁极,绕组的线圈(组)数与磁极数相等。 在显极式绕组中,为了要使磁极的极性N和S相互间隔,相邻两个线圈(组)里的电流方向必须相反,即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尾端接尾端,首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尾、头接头”),也即反接串联方式。 2.庶极式绕组 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组)线圈形成两个磁极,绕组的线圈(组)数为磁极数的一半,因为另半数磁极由线圈(组)产生磁极的磁力线共同形成。 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线圈(组)所形成的磁极的极性都相同,因而所有线圈(组)里的电流方向都相同,即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应该是尾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头”),即顺接串联方式。 二、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区分 定子绕组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1.集中式绕组 集中式绕组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矩形框线圈组成。绕制后用纱带包扎定型,再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磁极的铁心上。直流电动机、通用电动机的激磁线圈,以及单相罩极电动机的主极绕组都采用这种绕组。 2.分布式绕组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性的极掌,每个磁极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根据嵌装布线排列的形式不同,分布式绕组又可分为同心式、迭式两类。 (1)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是同一线圈组的几个大小不同矩形线圈,按同一中心的位置逐个嵌装排列成回字形的型式。同心式绕组又分单层与多层。一般单项电动机和部分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这种型式。 (2)迭式绕组迭式绕组是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单双圈例外),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线圈边,并在槽外端部逐个相迭均匀分布的型式。迭式绕组又分单层迭式和双层迭式两种。在每槽里只嵌一个线圈边的为单层迭式绕组,或称单迭绕组;每槽嵌两个属不同线圈组的线圈边(分上下层)为双层迭式绕组,或称双迭绕组。迭式绕组由于嵌装布线方式的变化不同,又有单双圈交叉布线排列与单双层混合布线排列之分;此外,从绕组端部的嵌装形状称为链形绕组、篮形绕组,实际上均属迭式绕组。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迭式绕组。 三、转子绕组 转子绕组基本上分鼠笼型和绕线型两类。鼠笼型结构较简单,其绕组过去为嵌铜条,目前多数采用浇铸铝,特殊的双鼠笼转子具有两组鼠笼条。绕线型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同,也分迭式与另外一种波型绕组。波型绕组的外形与迭式绕组相似,但布线方式不同,它的基本元件不是整个线圈,而是单匝单元线圈,嵌装后需逐个焊接成线圈组。波形绕组一般应用于大型交流电动机的转子绕组或中大型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

16.5定子铁芯外压装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适用于H80-355定子铁芯外压装工艺。 2 材料 2.1 压装所用材料:定子冲片、定子压圈、定子扣片 3 设备及工具 3.1 压装所用设备及工具 3.1.1 定子铁芯压装工具、涨套、槽样棒(比单张冲片槽形小0.5~1.0%,数量不少于2根,200机座以上不少4根)。 3.1.2 槽形塞规(比单张冲片槽形小0.2mm)。 3.1.3 压扣片工具:油压机、磅秤、钢皮尺、卡尺、内径千分尺、角尺、塞尺。 4 工艺准备 4.1 根据工作令号,核对冲片型号及规格。 4.2 检查整理冲片,毛刺方向必须一致,不允许有油污,标记槽应对齐。 4.3 检查所有压装工具必须齐全,涨套必须擦干净,不许有油污。 4.4 检查涨套、槽样棒、槽形塞规,是否有变形及磨损现象。 4.5 检查油压机是否正确。 5 工艺过程 5.1 将涨套松开。 5.2 将下压板首先套入涨套,然后套入定子压圈。 5.3 将称好重量的冲片,每20~25mm一叠套入涨套上,先插入两根槽样棒,待叠至一半再分别插入其余两根槽样棒。 5.4 涨紧铁芯,如长度超过250mm时必须分两次涨紧。 5.5 放上定子压圈、压板、压架。 5.6 将定子冲片按规定压力加压,单位压力在3Mpa以下,测量长度。 5.7 将扣片放在扣片槽内,用压扣片工具,将扣片压平撑紧在扣片槽内,然后打弯上下两端

扣片,使其紧密扣紧。 5.8 松去压力,取出上压板,压架,取出铁芯和槽样棒。 5.9 打上操作标记,送检,交下道工序。 6 检查 6.1 铁芯重量要按照图纸要求(如硅钢片比重超过或小于 7.75g/cm3 时,则按实际比重决定其重量)。 6.2 铁芯内圆要求整齐,符合图纸规定公差要求。 6.3 铁芯外圆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图纸规定,标记槽必须整齐。扣片与铁芯必须垂直不得歪斜,将平尺搁在铁芯外圆上用塞尺检查其平度,H80~132机座,其平度应不大于0.08mm,H160~225机座,其平度应不大于0.1mm,H250-355机座,其平度应不大于0.12mm。 6.4 槽形要求整齐,用槽形塞规检查能顺利通过为合格。 6.5 铁芯长度,齿部弹开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7 注意事项 7.1 操作者必须戴手套。 7.2 铁芯要垂直叠放,搬运时不充许在地上滚动。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3~10KV级交流高压电机定子(开口槽形), 全粉云母绝缘成型线圈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 2.1 工艺设备准备 工作台, 大电流加热器, 吊车, 胶皮捶, 打棒等常用工具。 2.2 材料准备 槽底垫条, 层间垫条, 楔下垫条, 绝缘包扎带(玻璃漆带, 云母带, 薄膜带和无碱玻璃丝带),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 适形材料(绝缘垫块), 滑石粉及高压线圈元件。 2.3 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 用枕木垫牢。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5 铁芯及磁槽吹风清理检查。 2.6 按规范包缠及固定绝缘端箍圈, 安放初嵌部分槽底垫条。 2.7 按长短引出线头分组, 顺序排列线圈, 并挑选一个节距数据稍松一点的线圈, 作为最后节距的线圈。 2.8 接通大电流加热器电源, 调节好电流, 掌握好线圈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模压线圈加热, 使电流调节到以嵌完一个线圈的时间, 便达到预热温度70℃左右为最合适。 3 工艺过程 3.1 当嵌放第一节距圈下层边时, 将上线边临时放置在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部位。 3.1.1 将预热的第一组线圈的起头引线线圈, 直线部分抹上滑石粉, 并校齐下层线边的两端长度。 3.1.2 将下层边, 放在槽口。 两人配合, 稍稍活动线圈, 用手掌平稳压入槽内。 3.1.3用垫皮锤或打板, 轻轻敲打, 待线边平行落入槽内时, 应校齐上线边两端长度, 对正相应节距槽口, 用手把稳轻轻压入槽内, 深度约10mm左右。 3.1.4用橡皮捶或打板, 轻轻敲打上下线边, 使两槽线边平行下落。 嵌入槽内。 3.1.5 使上边平齐于槽口(作为临时放置), 而将下线边用打板敲紧, 紧贴槽底固定, 在下线边上垫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原因及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原因及注意事项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832-38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原 因及注意事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测量原因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包括线棒铜导体电阻、焊接头电阻及引线电阻二部分。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可以发现:绕组在制造或检修中可能产生的连接错误、导线断股等缺陷。另外,由于工艺问题而造成的焊接头接触不良(如虚焊),特别是在运行中长期受电动力的作用或受短路电流的冲击后,使焊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过热,而使焊锡熔化、焊头开焊。在相同的温度下,线棒铜导体及引线电阻基本不变,焊接头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焊接头电阻的大小,进而引起整个绕组电路的变化,所以,测量整个绕组的直流电阻,基本上能了解焊接头的质

量状况。 (2)测量方法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有电压降法和电桥法两种。采用压降法测量时,须选用0.5级以上的电压表、电流表,通入定子绕组的直流电流应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0%。采用电桥法测量时,因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很小,应选0.2级的双臂电桥。 (3)测量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必须在电机各相引出端头上进行,不允许包括本相绕组的外部引线和中性点连接的铜排。 ②测量电压、电流接线点必须分开,电压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内侧并尽量靠近绕组,电流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外侧。

发电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方案

#1发电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方案 1.#1发电机基本参数 型号:50WT21E—106 额定容量:415MV A 额定功率:352.75MW 额定电压:20KV 额定电流:11980A 频率:50Hz 功率因数:0.85 额定转速:3000г/min 冷却方式:水氢氢 励磁方式:静态励磁 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属于大修前试验,目的是判断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水平,检查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试验依据 GB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7064—2002(《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 制造厂说明书 试验条件 办理发电机工作票,同时其他专业工作票交回。 发电机气体置换已经结束,转子在定子膛内。 发电机内冷水正常投运,水电导率符合运行标准,但尽可能低。 发电机绝缘电阻试验合格。 所有温度卡件拔出,测点等元件应短路接地,以防试验中损坏。 试验前要测试发电机电容量,核对补偿电感。 将发电机转子及封母接地,电流互感器短路接地。 球隙放电电压调整合格,保护水阻选用适当。 解除电源开关的漏电保护。 试验方法 试验接线图如图1所示。考虑现场试验电源容量的限制,需采用电抗器(接在被试发电机侧)进行无功补偿。选用35H、20KV的4只电抗器两串两并,并联后电抗值为35H。根据规程要求施加电压30KV。 6.试验步骤: 经检查确认被试品、绝缘电阻合格、内冷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方具备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条件。拆除或断开所有与被试品相连的连线,按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全部安全措施。 按接线图检查试验接线应正确无误,试验设备布置合理,便于操作并符合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 检查试验设备及测量仪表应完好无损,放置平稳,调好零位。 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试验,升压从零开始,缓慢的升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持续1分钟,并在耐压持续时间内,保持电压稳定。时间到后缓慢降下电压。 7.安全注意事项 经检查确认被试品、绝缘电阻试验已合格。 严格执行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中有关规定及现场的相关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分工职责明确,精力集中。 现场设安全遮栏,并悬挂标示牌,准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加压点要与封母保持足够距离。 试验现场及发电机平台设专人监护,监听试品,并确认有无异常声。

水轮发电机定子线圈

水轮发电机定子线圈 采用环氧云母绝缘制成的新式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预期寿命是50年以上[1]。最近一项与加拿大电气协会有关组织所赞助的对新式和老式绝缘系统的全球调查显示, 定子绕组在重新绕制前可正常运转50年[2]。但有一些迹象表明,在过去十多年所生产的发电机寿命是无法达到50年的。 决定定子绕组寿命的关键因素是被使用作为隔离高电压铜导体及定子铁芯的电气绝缘。比起定子绕组内其他的组成材料如铜或钢, 绝缘材料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弱的机械强度。结果是,随着运转时间的增长, 绝缘是最有可能发生老化及恶化,最终导致接地故障。另一个可能出现故障的是铜导体- 特别是线棒没有被牢靠的固定在线槽内(因此产生振动),或两个线棒间焊接品质不良。 遗憾的是,现在要对过去十年所生产的发电机定子绕组的预期寿命有相同或较低稳定度的统计进行证明还言之过早。然而, 在线局放测试[3]已被世界各地的发电公司采用, 侦测发电机运行中定子绕组可能发生的绝缘问题和连接问题。在说明近期水轮发电机的故障现象前,从数千台电机上采集的局放数据与老旧机组比较后,显示了定子绕组问题似乎是过去十年中较普遍发生的故障。最后, 讨论发电公司如何确保定子绕组的长期寿命。 局放量大小与电机制造年代的关系 在对数以千计的电动机和发电机所采集的在线局放数据分析后发现, 一些电机制造厂在过去十年所生产的电机定子绕组的局放量超过他们10年前所生产的电机定子绕组的局放量[4]。例如, 图1显示位于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大型电机制造商在不同年代生产的定子绕组局放量与生产年代的关系。这些电机包含了13-15kV的空冷型机组。这一数字显示,四家电机制造厂于2003年所出厂电机的局放量比1995年前出厂的电机局放量明显高出许多。而高的局放量通常代表了定子绕组绝缘正快速老化,同时存在电气接触不良的隐 患。高的局放幅值是对近期制造的电机定子一个值得关心的客观资讯。

16.7F绝缘真空浸漆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ZYP系列、ZYP2系列、YE3系列、YB3、YBS、YBJ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一般用途的低压派生系列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真空浸烘绝缘处理。 2、材料 2.1 浸渍材料:114--5 F级无溶济快干绝缘树脂漆; 2.2 稀释、清洗材料:114--5-X专用稀料。 3、设备及工具 3.1 设备:ZJH--2000真空浸漆烘干机。工作温度范围:常温—180℃,容器工作最大真空度0.095 MPa,浸烘漆缸公称容积φ2000*2000 mm (无测量工件绝缘电阻装置); 3.2 浸漆用设施:浸漆干燥专用吊篮; 3.3 搬运工具:行车、平车; 3.4 仪表:粘度计(4号福特杯)、秒表、酒精温度计(0--100℃)、500V兆欧表。 3.5 刮漆工具:铲刀、刮刀等。 4、工艺准备 4.1 检查所用材料、设备、装置、计量仪表和有关器具是否正常并应符合使用要求。 4.2 检查有绕组定子铁芯其绕组端部绝缘不应有损伤和污迹,对引出线破坏,线圈碰伤、露铜,槽楔滑出,绑扎带松动等工件应予以修整。 4.3 配漆 4.3.1 测量绝缘漆的粘度,先用温度计测量漆温,然后用粘度计(4号福特杯)测量漆的粘度,(在漆面下约100mm处取样二次求平均值)并调节到规定数值作好记录,查对漆的粘度-- 温度对照表,是否相符。 5、工艺过程 5.1 白坯预烘 5.1.1 将待预烘的工件装上吊篮,应注意每批预烘的有绕组定子,其规格应接近。

5.1.2 将装有待烘工件的吊篮分别放入浸烘罐中,将浸烘罐加盖封闭,开始加热预烘去潮,温度达到100℃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0.095 MPa ,抽真空时间30min 左右,停止加热保温,每隔0.5-1h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直到绝缘电阻升高并连续稳定为止。绝缘电阻值和预烘时间按表1之规定。 5.2 真空压力浸漆 5.2.1 待浸渍罐温度降到40-45℃时,保持最大真空度,将贮存灌中绝缘漆放入浸渍罐中(开启阀门时先小后大,以防漆冲入真空泵),待工件全部浸入漆中(漆面应高出工件表面100mm 左右)。待液面无气泡冒出后解除真空,将漆抽回贮存灌。参数见表1。 5.3 滴漆 5.3.1 浸渍后的工件必须按表1规定的时间进行滴漆,然后用清洗罐中的全部清洗剂清洗浸渍罐底部滴下的余漆,清洗完毕解除真空抽回清洗剂。 5.4 烘焙 5.4.1 升温:当温度升到100℃时,停止加热,抽真空30min 。 5.4.2 继续加热固化,当温度达到140±5℃时,保温1.5--3 h (烘焙干燥时间绝缘电阻的测定按表1规定执行),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100℃左右时,开盖吊出吊篮。 5.4.3 工件出炉出检查其内、外表漆膜是否均匀,如有漆瘤及漆膜过厚影响装配时,应趁热铲除漆瘤或刮漆,同时应分开引接线。 6、质量检查 6.1 预烘、浸漆、滴漆、烘焙的工艺参数应符合表1之规定,其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6.2 烘干后绕组表面漆膜色泽均匀一致,手触漆膜应不粘手,并稍有弹性,表面无裂纹和皱纹,其端部无变形,端部铜线无磕碰、露铜、引接线分开,槽楔无错位。 6.3 工件干燥后,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并在浸烘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7、安全注意事项 7.1 浸漆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清洁干净。严禁烟火及堆放易燃物品,并备有必要的消防器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圈带水测量介损方法

收稿日期:2009-03-20;修回日期:2009-09-04 作者简介:张建忠(1963—),男,河北鹿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机试验研究工作。E -mail:hbdyyzjz@https://www.360docs.net/doc/0e18057242.html, 电机老化鉴定的相关要求,对于介损的测量应该在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下进行。而目前的高压介损电桥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10kV ,输出电流一般不大于 200mA ,发电机对地电容的特殊性使得线圈介损测 量不能使用介损电桥的正接线方法。另外,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定子线圈中带水,测量的介质损耗中含有水的损耗,因此对介损测量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实现大容量发电机定子线圈带水测量介损,可以作为确定线圈是否老化的重要依据,通过综合因素决定是否更换线圈,达到使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目的,避免机组乃至电网的重大事故发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发电机定子线圈介损测量原理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发电机线圈绝缘的等值电 路由通过容性回路C X 的电容电流分量I CX 及通过电阻回路R X 的有功电流分量I RX 。通常,I CX 远远大于 I RX ,介质损失角δ较小。 介质中的功率损耗: P =UI RX =UI CX tan δ=U 2ωC X tan δ (1)U C 代表气隙开始放电时的外加电压,从tan δ 增加的陡度可反映出老化的程度。但对于电压超过 10kV 的发电机来说,电桥电压(2500~10000V )常 远低于发电机的工作电压,因此tan δ测量难以反映出工作电压下绝缘内部的局部放电性缺陷。 2 大型水内冷发电机定子线圈介损测量 2.1 线圈测量介损难点及改进方法 (1)由于大型发电机对地电容较大,通常在0.20μF 以上,且发电机出线额定电压比电桥输出电压值高许多,受电桥本身的升压设备容量所限,其对发电机施加的电压只能加到3kV 左右。要解决此问题,一是提高电桥的输出电压和容量,使用反接线的方法测量,此方法将使电桥进行全面的绝缘升级,并提高 标准电容器的电压,使测量设备变得极其庞大,对现 图1tan δ~U 变化曲线 Fig.1The curve of tan δ~U

双馈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包扎工艺规程

圈式定子绝缘包扎工艺规程 2016年8月16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圈式定子线圈绝缘包扎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异步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线圈的匝间绝缘包扎和对地绝缘包扎,其他产品的定子线圈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子线圈质量标准 定子线圈转运、堆放要求 3绕线要求 3.1准备 3.1.1明确图纸,熟习有关绝缘规范、质量标准。 3.1.2准备所有需用的产品材料、工艺材料、工装和量具。检查所需使用的设备和工装,要求完好正常,使用的设备必须接地良好。3.1.3每批进厂和存放较久的绝缘材料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1.4绝缘包扎净化间内温度、湿度要在规定范围。从冷藏室中取出云母材料,应在室温放置12h以上,再开启使用,以便使云母材料恢复到柔软状态和免于吸潮。

图纸给出的绕线模长度尺寸仅供参考,生产时应先试包一支线圈并经检查后线圈外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经检查确定,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3.1.4在生产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场地保持清洁整齐,安全道保持畅通,线圈堆放整齐,作到“三按”生产、文明生产,工作场地备有消防器材。操作者要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包扎线圈时手套必须干净,防止脏物带入绝缘内。 3.1.5废物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必须放在指定的筐内,产生的云母等废物集中起来,倾倒在指定的垃圾箱内。 3.2.1工艺过程 拆除保护布带,逐匝将线圈散开,抽去绕线时垫在鼻端部的临时垫条,注意线圈散开时,不要搞乱。匝间疏包布带的线圈,要将布带拆除。包扎前先把各股线的直线转角部位对齐,由引线处开始均匀半叠包匝间绝缘,其绝缘材料和层数按图纸要求。(固化后每匝间绝缘厚度为0.45mm)。匝间绝缘包在引线上的长度应与引线绝缘长度一致。对每匝为多根股线的线圈,在包匝间绝缘时要注意防止股线串位。 把匝间绝缘的线匝组合复原,在鼻端部用白布带包扎紧,线匝必须整齐,如果有不平现象可用木榔头将线匝敲整齐,敲打时注意轻敲,不能损伤绝缘。 包对地绝缘,先包直线绝缘后包鼻端部绝缘。 在包对地绝缘前,先检查线圈。如发现匝间垫条串位、脱落,匝

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

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 设计者:茅倩倩 王毓 杜超 指导老师:唐建敏 (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常州213002) 摘要: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因其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好处,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绕线机不能胜任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的绕制任务。开发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直线电机;教学科研 1.引言 直线电机就是将我们通常见到的圆柱形电动机的静子和动子都展开,其结构主要有两种,长静子或长动子。直线电机已经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大名鼎鼎的上海磁悬浮列车,其实就是一台直线电机,其动子是静止不动的嵌入很多磁极的长长的轨道,静子就是带有通电线圈的列车车体;许多现代加工中心或机床上也会见到直线电机的身影,其移动平台就是一部直线电机,结构类似于磁悬浮列车,静子通电移动,动子是有永久磁铁排列组合成的轴或平台。在军事上,最近刚刚下水的美军最先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装备的电磁弹射器,也是一部直线电机,其结构与磁悬浮列车不同,静子通电不动,动子在电磁力的推动下快速移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场合已经发生了直线电机取代步进电机的进程,直线电机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上届同学设计制造了一台直线电机-电磁弹射器演示实验台,苦于没有合适的绕线机,其直线电机定子线圈,全部是手工制作完成的,线圈品质无法保障,既劳神费力又浪费颇多,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 2.绕线机知识 我们收集了阅读有关绕线机的资料,了解各种绕线机的原理、结构。 按照绕线方式可分为:平绕机、环形绕线机、飞叉绕线机、三维绕线机。 平绕机 由主轴旋转,配合三维通过空间移动定位,使线材在一工件外层以螺旋线排列的绕线机。通常用于加工大多数变压器、电感和各类线圈。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绕线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测量原因及注意事项 (1)测量原因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包括线棒铜导体电阻、焊接头电阻及引线电阻二部分。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可以发现: 绕组在制造或检修中可能产生的连接错误、导线断股等缺陷。 另外,由于工艺问题而造成的焊接头接触不良(如虚焊),特别是在运行中长期受电动力的作用或受短路电流的冲击后,使焊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过热,而使焊锡熔化、焊头开焊。在相同的温度下,线棒铜导体及引线电阻基本不变,焊接头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焊接头电阻的大小,进而引起整个绕组电路的变化,所以,测量整个绕组的直流电阻,基本上能了解焊接头的质量状况。 (2)测量方法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有电压降法和电桥法两种。采用压降法测量时,须选用 0.5级以上的电压表、电流表,通入定子绕组的直流电流应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0%。 采用电桥法测量时,因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很小,应选 0.2级的双臂电桥。 (3)测量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必须在电机各相引出端头上进行,不允许包括本相绕组的外部引线和中性点连接的铜排。 ②测量电压、电流接线点必须分开,电压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内侧并尽量靠近绕组,电流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外侧。

③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感量较大,当采用压降法测量时,必须先合上电源开关,当电流稳定后,再搭接上电压表,同时读取电压、电流值。断开时,应先断开电压表,再断开电流回路。 当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必须先按下电源按钮,待电流稳定后(靠经验),再按下检流计按钮进行测量,测完后,必须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松开电源按钮。若违反上述操作顺序,则可能因绕组自感电动势过大,而损坏电桥。 ④必须准确测量绕组的温度。若温度偏差为1℃,会给电阻带来 0.4%的误差,容易造成误判断。因此,要求被测绕组的温度必须处于稳定冷状态,电机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的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C之内,运行电机停机后到测量时约需相隔48h。为了加速冷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电机在退出励磁后,可空转一段时间后再停机,必须用经校准后的酒精温度计进行测量,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以防破损后水银滚人铁芯,影响铁芯绝缘相通风。 温度计应不少于6支,分别置于绝缘的端部和槽部,若测量槽部的温度困难,可测定子铁芯通风孔和齿部表面温度,温度计应紧贴测点表面,并用绝缘材料盖好,放置时间不少于15min。对装有测量进口风温温度计及定子埋人式温度计的,需同时测量。将各温度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绕组的温度。⑤为了避免因测量仪表的不同引起误差,各次测量应尽量使用同一电桥或电压、电流表。 ⑥采用压降法测量时,应在三个不同电流值下测量计算电阻值,取其平均电阻值作为被测电阻值。每次测量电阻值与平均电阻值之差,不得超过±5%。 ⑦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值很小,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所规定的允许误差也很小,所以测量时必须非常谨慎仔细,否则将引起不允许的测量误差,导致判断错误。(

《高压电机电定子线圈技术规范》

ICS 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TILVA0301-2015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ator coils of high-voltage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2015-01-06发布2015-01-09实施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发

目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试验样品选取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5) 6 检验规则 (7)

前言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黄慧洁、管兆杰、倪立新、薛博宇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额定电压(U N)为3 kV、6 kV、10 kV级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框式线圈)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包括采用模压工艺和VPI(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ng,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制造的定子线圈。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 kV、6 kV、10 kV级高压交流电机成品线圈绝缘结构的质量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 50132-1999 中型高压电机定子线圈成品产品质量分等 JB/T 50133-1999 中型高压电机少胶整浸线圈产品质量分等 GB 755-200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EC 60034-1,IDT) GB/T 22715-2008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IEC 60034-15,IDT) GB/T 22718-2008 高压电机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方法 JB/T 6204-2002 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JB/T 7608-2006 测量高压交流电机线圈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及限值 3 试验样品选取 对于模压工艺线圈,试验线圈应从成品线圈中随机抽取;对于VPI工艺线圈,应采用与实际生产一致的工艺制作模型线圈,试验时应去除夹板模具。试验线圈数量根据试验项目确定,取5只,在不影响试验结果的情况下,允许在同一试验线圈上进行多项试验。 4 技术要求 4.1 采用模压工艺制造的定子线圈 对于采用模压工艺制造的定子线圈,3 kV、6 kV、10 kV级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应分别满足表1、表2、表3中的技术要求。 表1 采用模压工艺制造的额定电压为3 kV级高压电机定子线圈技术要求

16.4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H80-355、YBS-7.5~55、YBJ-11.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散嵌绕组嵌线。 2 材料 2.1 嵌线时须用下列材料 2.1.1 定子线圈; 2.1.2 绝缘材料:符合图纸规格的槽绝缘、端部相间绝缘、层间绝缘; 2.1.3 槽楔; 2.1.4 BE型聚酯纤维绑扎带 0.17×15。 3 设备及工具 3.1 嵌线时需用下列设备及工具 3.1.1 工作台; 3.1.2 嵌线架; 3.1.3 绕组端部整形模; 3.1.4 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 3.1.5 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质打线板、橡胶锤、剪刀、尖嘴钳、压缩空气设备。 4 工艺准备 4.1 将定子槽口的毛刺尖角及槽内高出部分锉去; 4.2 用压缩空气将铁芯每槽内因锉槽的铁灰吹干净,并检查核对定子铁芯型号规格(槽数、铁芯长度),槽内不应有可观察到的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铁芯槽内,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露铜掉漆现象,并明确节距、端部尺寸、线规的绝缘等级。 5 工艺过程 交叉式绕组嵌线 5.1 先嵌第一相线圈双圈的下层边,封槽(理清槽内导线、插入槽楔),上层边暂不嵌。 5.2 隔一槽,嵌第二相单圈的下层边,封槽(上层边也暂不嵌)。 5.3 隔一槽,嵌第三相双圈的下层边,当节距为Y=1-9时把上层边嵌入第一相双圈下层边的前两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 5.4 再隔一槽,嵌第一相的单圈下层边,并把上层边嵌入槽中(Y=1-8)封槽,垫好相间绝缘。 5.5 隔二槽,嵌第三相的双圈下层边,上层边按Y=1-9理入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其余线圈以此类推,2.1.2.1……下。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原因及注意事项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原因及注意事项 (1)测量原因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包括线棒铜导体电阻、焊接头电阻及引线电阻二部分。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可以发现:绕组在制造或检修中可能产生的连接错误、导线断股等缺陷。另外,由于工艺问题而造成的焊接头接触不良(如虚焊),特别是在运行中长期受电动力的作用或受短路电流的冲击后,使焊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过热,而使焊锡熔化、焊头开焊。在相同的温度下,线棒铜导体及引线电阻基本不变,焊接头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焊接头电阻的大小,进而引起整个绕组电路的变化,所以,测量整个绕组的直流电阻,基本上能了解焊接头的质量状况。 (2)测量方法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有电压降法和电桥法两种。采用压降法测量时,须选用0.5 级以上 的电压表、电流表,通入定子绕组的直流电流应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0%。采用电桥法测量时,因同步发电机 定子绕组的电阻很小,应选0.2 级的双臂电桥。 (3)测量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必须在电机各相引出端头上进行,不允许包括本相绕组的外部引线和中性点连接的铜排。 ②测量电压、电流接线点必须分开,电压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内侧并尽量靠近绕组,电流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外侧。 ③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感量较大,当采用压降法测量时,必须先合上电源开关,当电流稳定后,再搭接上电压表,同时读取电压、电流值。断开时,应先断开电压表,再断开电流回路。 当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必须先按下电源按钮,待电流稳定后(靠经验),再按下检流计按钮进行测量,测 完后,必须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松开电源按钮。若违反上述操作顺序,则可能因绕组自感电动势过大,而损坏电桥。 ④必须准确测量绕组的温度。若温度偏差为1C,会给电阻带来0. 4%的误差,容易造成误判断。因此, 要求被测绕组的温度必须处于稳定冷状态,电机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的空气温度之差应在士3?(之内,运行电机停机后到测量时约需相隔48h。为了加速冷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电机在退岀励磁后,可空转一段时间 后再停机,必须用经校准后的酒精温度计进行测量,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以防破损后水银滚人铁芯,影响铁芯绝缘相通风。温度计应不少于6 支,分别置于绝缘的端部和槽部,若测量槽部的温度困难,可测定子铁芯通风孔和齿部表面温度,温度计应紧贴测点表面,并用绝缘材料盖好,放置时间不少于15min。对装有测量进口 风温温度计及定子埋人式温度计的,需同时测量。将各温度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绕组的温度。

发电机的结构和发电原理

充电系统(二)发电机的结构和发电原理 1交流发电机的组成: 一般由转子总成、定子总成、整流器总成、端盖、皮带轮、风扇等组成。 1-后端盖2、3、4-碳刷及碳刷架5-整流板6-二极管 7-转子8-定子总成9-前端盖10-风扇11-皮带轮 (1)转子总成:转子的功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由爪极、磁轭、磁场绕组、导电滑环、转子轴组成: 1-导电滑环2-转子轴3-爪极4-磁轭5-磁场绕组 转子轴上压装着两块爪极,两块爪极各有六个鸟嘴形磁极,爪极空腔内装有磁场绕组 (转子线圈)和磁轭。 导电滑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组成,导电滑环压装在转子轴上并与轴绝缘,两个导电滑环分别与磁场绕组的两端相连。 当两导电滑环通过碳刷通入直流电时,磁场绕组中就有电流通过,并产生轴向磁场,当发电机转子轴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旋转时,即磁场同步旋转。 (2)定子:定子的功用是产生三相交流电。

定子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成: 定子铁心由内圈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绕组的导线就嵌放在铁心的槽中。 定子绕组有三个线圈,又称为三相绕组。三个线圈的连接方式有星形接法(Y 接)或三角形接法,都能产生三相交流电。 三相绕组的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应用于汽车大部分的发电机,三个线圈的公共端称为中性点,用N 表示,中性点N常用于控制充电指示系统。 三相绕组的三角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用利于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三相绕组的必须按一定要求绕制,才能使之获得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动势。

(3)整流器: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输出的是三相交流电,而汽车用电系统采用的直流电,在发电机内部设有整流器,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输出。关于整流器原理和结构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2交流发电机产生三相交流电的原理: 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图 (1)转子线圈必须通电产生磁场:通过F和E接柱为转子线圈供电,转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 (2)发动机工作驱动转子旋转:即是磁场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在定子线圈中产生交流电。因三个定子线圈的布置决定了三个线圈产生的交流电相位互错120度,的以称为三相交流电。 (3)定子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压的的幅值与发电机转速成比例增大。调节器调控转子线圈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三相交流电图

电机绕线方法

绕线工艺守则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及转子绕组的线圈的绕制。 2. 材料 2.1 电磁线:漆包铜圆线。 2.2 棉线绳。 3 设备及工具 3.1 附有计数器的绕线机并配置装置线盘用的搁线架和衬有毛毡的夹线板以及拉紧装置等设施。 3.2 绕线模。 3.3 绕线常用一般工具:克丝钳、剪刀、扳手、卡尺 3.4 检查工具和仪器:千分尺、匝数仪。 3.5 工位器具. 4. 工艺准备 4.1 准备线圈绕制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材料及绕线所需工具 4.2 检查导线线径,并将导线线盘装置在搁线架上(常用漆包铜圆线参数见附表)。 4.3 检查线模尺寸,并将其装置在绕线机的主轴上。 4.4 试车运转:调整绕线机转速,校对计数器并调至零位 4.5 将漆包铜圆线端头缠绕固定在绕线机主轴上,然后拉紧漆包铜圆线到合适紧度(使漆包线拉直,且不致使漆包线拉细和破坏绝缘为宜)。 5. 工艺过程 5.1 将导线的始端按规定留出适当长度,固定在绕线模特制的柱销上。 5.2 开动绕线机,绕制第一只线圈,导线在槽中自左向右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待计数器到规定的匝数时,停机 5.3留出连接线,按同样的方法绕制其余线圈。 5.4 按规定的长度留出末端引线,并剪断导线。 5.5 拆下绕线模,逐个取出线圈,并在线圈上下两端进行帮扎。 5.6 按5.1~5.5条将整台电机绕组绕制完成,并经过匝数仪检验后帮扎好,整齐的放在存放线圈的工位器具内。

6. 质量检查 6.1 每批绕制好线圈的首件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6.2 在正常生产中应检查下列项目 6.2.1 用匝数试验仪检查每只线圈的匝数应符合图样要求。 6.2.1 导线的接头数在每只线圈中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中不得超过两处,每台电机不得超过四处,接头必须在端部斜边处,其包扎应符合 7.1条的规定。 6.2.3 工位器具内的线圈应排列整齐不得损伤绝缘。 7. 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7.1 绕线中发现导线长度不够或断线现象时,允许焊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7.1.1 接头位置只允许在线圈的端部斜边。 7.1.2 焊接应保证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 7.1.3 接头处绝缘套管长度较导线绝缘重叠部分应大于15mm。 7.2 绕线时应仔细观察导线,如有绝缘损伤处,按7.1.1~7.1.3规定执行,但每只线圈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不得超过两处。 7.3 绕好的线圈应整齐地放置在清洁的工位器具内,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0.5m,不允许有压弯变形现象。 7.4 每换一盘导线时需检查线规,合格后才可使用。 7.5 绕线机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 7.6 女工操作时,必须带工作帽。

发电机结构及原图解

发电机结构及原理图解 1、交流发电机的组成: 一般由转子总成、定子总成、整流器总成、端盖、皮带轮、风扇等组成。 1-后端盖 2、3、4-碳刷及碳刷架 5-整流板 6-二极管 7-转子 8-定子总成 9-前端盖 10-风扇 11-皮带轮 (1)转子总成:转子的功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由爪极、磁轭、磁场绕组、导电滑环、转子轴组成: 1-导电滑环 2-转子轴 3-爪极 4-磁轭 5-磁场绕组 转子轴上压装着两块爪极,两块爪极各有六个鸟嘴形磁极,爪极空腔内装有磁场绕组 (转子线圈)和磁轭。

导电滑环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组成,导电滑环压装在转子轴上并与轴绝缘,两个导电滑环分别与磁场绕组的两端相连。 当两导电滑环通过碳刷通入直流电时,磁场绕组中就有电流通过,并产生轴向磁场,当发电机转子轴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旋转时,即磁场同步旋转。 (2)定子:定子的功用是产生三相交流电。 定子由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成: 定子铁心由内圈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绕组的导线就嵌放在铁心的槽中。 定子绕组有三个线圈,又称为三相绕组。三个线圈的连接方式有星形接法(Y接)或三角形接法,都能产生三相交流电。 三相绕组的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应用于汽车大部分的发电机,三个线圈的公共端称为中性点,用N表示,中性点N常用于控制充电指示系统。

三相绕组的三角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用利于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三相绕组的必须按一定要求绕制,才能使之获得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动势。 (3)整流器: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输出的是三相交流电,而汽车用电系统采用的直流电,在发电机内部设有整流器,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输出。关于整流器原理和结构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2、交流发电机产生三相交流电的原理: 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图 (1)转子线圈必须通电产生磁场:通过F和E接柱为转子线圈供电,转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 (2)发动机工作驱动转子旋转:即是磁场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

异步电机绕线工艺样本

一.电机结构 电机作为电能生产, 输送和应用能量转换装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在电机中只要是以路的形式出现, 即由电机内的线圈( 或绕组) 构成电机的回路。 异步电机的基本构造: 固定部分叫做定子, 旋转部分称为转子, 定, 转子之间还存在一个很小的空隙, 简称为气隙。 异步电机的定子由铁芯和三相交流绕组组成。主要包括绕组, 铁芯和机座三部分。三相异步电机的定子绕组是电机的电路部分, 绕组用带绝缘的铜导线绕制, 嵌在定子槽内, 绕组与槽壁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二.绕制线圈 一.绕线前准备 1.仔细检查电磁线牌号, 规格, 绝缘厚度公差符合规定, 裸线直径允许偏差符合要求 2.将成盘的电磁线放在线轴上往下放, 不应该从原线捆上往下放着使用。 3.检查绕线机运行情况是否良好, 要放好绕线模, 调好计圈器。 4.用毛毡浸石蜡的压板将电磁线夹紧, 使电磁线拉力适度。 二.绕线过程 1.在绕线模上放好卡紧布带, 将引线头放在右手边, 然后由右边向左边开始绕线; 2.绕线过程中要求拉力适当, 使线圈各线匝之间服帖、靠紧。绕完后, 留出所需的引线长度, 不能够过长以防浪费。 3.绕制过程中, 导线如需接头时, 要在端部焊接, 焊后清理毛刺, 包上绝缘, 套上套管, 多根并绕的导线接头位置, 应错开一定距离。 4.检查线圈的尺寸、匝数, 均符合要求后, 再成批生产。 三.嵌线

嵌线就是根据绕组设计要求把一个个线圈放进定子槽内, 组成整个绕组。嵌线质量的如何直接影响到电机是否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因此嵌线工序是整个重嵌绕组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般电机的嵌线工艺流程是: 准备绝缘材料-放置槽绝缘-嵌线-封槽口-端部整形。 一.绝缘材料的使用 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分为槽绝缘、相绝缘和层间绝缘三种。槽绝缘用于槽内, 是绕组与铁芯之间的绝缘。相绝缘又称端部绝缘, 用于绕组端部两相绕组之间的绝缘。层间绝缘是用于双层绕组上下层之间的绝缘。绝缘材料要根据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和电压等级来选择主绝缘材料, 并配以适当的补强材料, 以保护主绝缘材料不受机械损伤。本次实习我们用的绝缘材料是青壳纸、绝缘套管和棉线。 二.绝缘材料的裁剪与放置 1.槽绝缘放置绝缘纸, 露出槽的长度应该适中, 太长会造成浪费, 也易造成端盖损伤导线的故障; 太短, 绕组与铁芯的安全距离不够, 使的端部绝缘很难与槽绝缘衔接, 造成嵌放端部相绝缘的困难。考虑到定子槽两端绝缘最容易损坏, 一般将伸出铁芯槽外部分的绝缘材料尺寸加倍后折回, 使槽外部分成为双层, 以增强槽口绝缘。 表2.1 槽绝缘伸出铁芯长度 2.相间绝缘绕组端部不相的相邻线圈之间的绝缘, 也叫”隔相”。 3.槽契用来压住槽内导线, 防止绝缘和导线松动。一般用竹制成。 三.嵌线工艺 嵌线工艺的关键是保证绕组的位置和次序正确, 绝缘良好。为使线圈按照正确的位置和顺序嵌入, 嵌线前必须弄清楚电机的极数、线圈节距、绕组形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