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合集下载

作文记叙文技巧3:分段式(小标题式)

作文记叙文技巧3:分段式(小标题式)

作文记叙文技巧3:分段式(小标题式)转:徐敏水的博客分段式:就是将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按照时间或场景的变换划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分别进行叙述的一种方法,以这种方法作为主要结构方式的模板便是分段式模板。

分段式妙处: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分明,既能明确地体现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又能有效地弥补平铺直叙的不足。

但是在应用分段法时需要注意,文章的各个部分虽然内容独立,中心却必须保持集中。

借书广西一考生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

可在我们班却是“不借不相识”呀,“借、借、借”已经是我班的班风了。

我说话可是有根有据的,瞧瞧,嗜书如命的磊哥又发扬起咱班的班风,上演了一回“三借芭蕉扇”的活剧。

(作者用耳熟能详的典故,幽默风趣地概括了同学“磊哥”的借书经历,一个“三借芭蕉扇”,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一借“大姐,大姑,大妈,把你那本超级迷人的《神秘岛》借我看看吧!求求你了!”(作者以语言描写作为“一借”的开场,运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奠定全文基调,幽默而生动地写出了“磊哥”嗜书如命的状态。

)磊哥双膝已快着地了,苦苦哀求着咱班的才女班长。

“去去去,没看到本女侠正在忙吗?”正在记单词的班长连头都不抬,一口拒绝了,磊哥的请求,“你觉得我可能把老爸刚给我买来的宝贝书借给你吗?这这本书我自己还没看完呢!”(通过班长的回答,明确指出班长不愿借出这本《神秘岛》的事实,进而侧面烘托出“磊哥”的这次借书之路注定坎坷。

)“大妈,大姑,大姐,借我看看吧!”书迷磊哥仍不放弃。

终于,班长忍无可忍了:“说了不借就不借,我不是你大妈、大姑,别在这儿乱攀亲戚,识相点,趁我发飙前迅速从我眼前消失!”书迷磊哥顶着一头唾沫星子灰溜溜地走了。

二借“哼!”磊哥满脸不痛快,软的不行来硬的,叫上几个同学,这回,一定让她好看!于是,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班长的座位旁。

磊哥指着班长大声嚷道“喂,说你呢,把书借给我看看!”班长站起来,把头一扬,不屑地“哼”了一声,把手往桌上一拍:“谁怕谁!”这气势可把几位男英雄吓了一大跳呀!可是,一番唇枪舌剑下来,班长最终寡不胜众,败下阵来。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写作文章时,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通过将文章内容分成小段落,并对每个段落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快地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要想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确保理解整个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阅读每个段落时,要注意段落开头和结尾部分通常是最重要的内容。

这些部分会提供段落的主旨和关键信息,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概括整个段落的大意。

要注意段落中的论点或论据,这些内容也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考虑的重点。

如果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论点或论据,可以将其简洁地概括出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也要注意段落内的逻辑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把段落内的内容联系起来,辅助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要避免过度概括或忽略段落中的重要内容。

有时候,为了简洁和清晰地表达段落大意,我们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论据,这样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一定要确保概括的内容包含了段落的主要信息和重要论点,同时也要避免过渡细节的概括,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应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技巧也非常重要。

通过多读和多写,可以逐渐掌握如何有效地概括段落大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模板或结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抓住段落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二篇示例: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指通过对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提炼归纳,把段落中的主题思想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语言,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旨。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对每个段落的分段概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记叙文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义)

记叙文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义)

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试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片段内容。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概括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

在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时,经常涉及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解答时,六大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有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具体概括到哪种程度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确定。

需特别说明的是,要准确地辨别谁是主要人物(主要行为的实施者)、抓住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和强调事件的最后结果。

概括片段内容是对复杂记叙文中部分内容(单个事件)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概括片段内容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大致相似,除涉及记叙文六要素之外,还需要关注时间、地点发生的改变。

当时间、地点和记叙内容发生变化时,往往从一个片段变成了另一个片段。

这类试题若把握不好要领是极容易失分的。

面对此类试题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因为有的试卷只留了十几个字的空,有的又要求不能超过十个字。

下面针对各类考题的考核重点和学生需要概括到什么程度作以简单说明。

创意公式主要内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经典例题案例一:生命的礼物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 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

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是将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划分,使得段落之
间的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而概括段意的方法则是
通过理解段落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对段落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分段方法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根据主题进行划分:将文章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划分,使每段落都集
中讨论一个主题。

每段应该有自己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细节。

2.时间顺序划分: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时间的变化或历史事件的发展,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段。

3.具体到一般: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实例,然后再以这个具体
的例子引出一个普遍的观点,可以将段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述具体
例子,一部分总结归纳。

4.因果关系划分:将段落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划分,先讲述一些事件的
原因,再讲述结果或影响。

5.对比划分:将段落按照对比的特点进行划分,例如将两个不同的观
点进行对比,或者将两个相似但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

概括段意的方法:
1.确定主题句:首先要明确段落的主题句或主旨句,这句话通常出现
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概括了整段的中心思想。

2.留意关键词:关注段落中出现的关键词和重要观点,这些词语通常
是段落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段意。

4.简洁概括:通过将主题句、关键词和论点结合起来,简洁地概括段意。

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和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5.避免个人观点:概括段意时,要尽量避免个人观点的干扰,以客观、简明的方式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素材-【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素材-【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人教(部编版)

【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让分段简单起来分段分段是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文思路的表达程序,循着作者的思路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阅读思维过程。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

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

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

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听故事,学语文纪晓岚巧改《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方法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方法二:按事物的几方面分段方法三:按照总分结构分段总分总·总分·分总方法四:按照标志词句分段⑴时间转换《我的战友邱少云》:“天还没有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⑵空间转换《记金华的双龙洞》:“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这就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⑶过度句段学以致用狗是怎么被拖下水的?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

但是保护猪、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

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乐意吃肉啊!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

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

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

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

【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记叙文】让分段概括段意简单起来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

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

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

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

但是保护猪、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

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乐意吃肉啊!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

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

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

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

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

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x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1找主干法。

缩句的主干是:谁+ 干什么;或什么东西 +怎么样。

在概括课文内容或段意时,也可以用什么时候+ 谁+在什么地方 +为了什么目的 +干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2、摘录句段法。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往往概括全文(全段)的大意。

直接引用或稍加修改,便可作主要内容。

3、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题目充实补充,就可得到文章主要内容。

(加入至少2条内容)1、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熟练且准确地概况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陈残云()王任重()刘海粟()丁慧中()甘如饴()焦若愚()穷人【俄】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

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

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

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打渔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

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渔。

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

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

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

“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

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如何给记叙文分段、概括段意

如何给记叙文分段、概括段意

如何给记叙文分段、概括段意
如何给记叙文分段、概括段意记叙文是课本中最常见的一类体裁,小学阶段中几近都会请求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划分段落有不有甚么窍门呢?谜底是不是定的,只有依据文章意思划分,才是最佳的办法。

固然,段落划分也是有必定标志的,段落划分的情况有下列五种:①按时间前后和情节的变化发展分段
②按空间变换或场地转换分段
③按材料性质分段
④按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分段
⑤按人物流动分段。

划分好段落后,概括段意,也可遵守下列法子:
①摘句法,直接摘引原句
②缩句法,有些段由一个长句组成,概括段意时,可将其紧缩
③串连法,把层意合并归纳
④择要法,取主要层意为段意
⑤归纳法,在没法使用上述各法时,可把一段中的几层意思归结到一块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段的段意。

以上法子,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段落大意归纳中触及的缩句等法子需要懂句子结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将一篇文章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大树的整体就是这篇完整的文章,而每一层枝干就是段。

我们一般所说的分段,步骤很简单。

先认真地读课文,搞清楚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找出每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再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比较接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段,最后,看看划好的段落内容是否连贯、统一。

另外,千万不能把不同内容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也不能把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分开。

边听边记狗是怎样被拖下水的狼对农家的猪、羊、鸡、鸭已经盯上好久了。

但是保护猪、羊的是狗,老是瞪着眼睛看守在门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不得不向狐狸求救,并且保证,只要狐狸设法帮助它把农家的猪、羊、鸡、鸭弄到手,情愿平分。

狐狸满口答应了,因为它也乐意吃肉啊!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人们正在酣睡,狗在农舍周围巡逻,狐狸鬼鬼祟祟地叼着块肉骨头穿过篱笆,悄悄地走近狗的身旁来,狗嗅到一股臊气,警惕地竖起耳朵,刚想要扑向前去,这时,狐狸早已吐下骨头,压低嗓子,娇滴滴地说:“狗大哥!请不要声张,是我,我是最崇拜你的。

你的勇敢、勤劳的事迹,被人们编成诗歌到处传颂;你的名字,简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各处一方,无缘见面。

今天路过这里,特地登门拜访。

这根肉骨头就算是微薄的见面礼物吧!要是蒙你不弃,我衷心的愿意跟你交个朋友——有了你这样一个英雄朋友,就是狮子见了我也会肃然起敬的啊!”狗听了狐狸的这番话,打心眼里高兴,几乎有点飘飘然了。

何况喷香的肉骨头正使它垂涎欲滴呢!它完全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对狐狸客气了两句之后,便贪婪地叼起骨头嚼起来。

这时,狐狸低声说:“好朋友,你这样咯吱咯吱地嚼,要是让你主人听见可糟了!走,咱俩到小树林去,那里我还有许多骨头呢。

”当狐狸和狗正在附近的小树林里有说有笑、大嚼大吃的时候,狼已经钻进羊群,把一头肥羊拖走了。

第二天晚上,狐狸就向狗威胁地说:“蠢东西!你懂吗?从此以后,你必须允许我和狼随时从农舍拖走任何猪、羊、鸡、鸭,同时,你还要替我们警戒,否则,我们就会把你的事向主人告发。

瞧着吧,人们不会饶了你的!可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有了吃的,也不会忘了你的啊!”狗终于被狼和狐狸乖乖地拖下水去了,可是,不久,它们的秘密勾当就被人们发现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边听边记概括自然段大意方法一:摘句法1.总分2.过渡3.因果如《李时珍》的第三段,起因:李时珍准备编写一本药书。

经过:李时珍为编药书而积极准备。

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故第三段段意为结果——李时珍编写成了《本草纲目》。

方法二:串联法(层义·关键词)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方法三:取主法(中心)概括意义段大意方法一:摘句法方法二:归并法方法三:取主法边听边记《中国少年报》发表了十一位小朋友写的保护益鸟的倡议书。

这个倡议很好。

他们从小关心国家的利益, 真不愧是我们国家的小主人。

以下三个段意,那个最准确?1.提出保护益鸟的十一位小朋友, 真不愧是国家的小主人。

2.十一位小朋友提出保护益鸟的倡议书很好,说明他们从小就关心国家的利益, 不愧是国家的小主人。

3.保护益鸟的倡议很好。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 体态活泼多姿, 在树林间飞舞, 在高空中鸣叫, 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 生机勃勃。

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 是树木的"医生", 农民的"助手"。

在科学研究中鸟有很多用处。

如: 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以下三个段意,那个最简洁?1.鸟对环境、农业、林业和科研等四方面都有用处。

2.鸟对人类很多方面都有用处。

3.鸟对人类的用处很多。

希望全国广大的小朋友都能积极响应这个倡议, 用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态度, 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如何概括段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

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这位少年的心。

②他12岁的时候,离开南方的家乡,来到东北的伯父身边。

一出沈阳火车站,来接他的伯父就告诉他,沈阳那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到那里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了麻烦没处说理。

③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④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啊!”⑤“中华不振”,12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

但是,他听说过,外国列强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大家都要抢着吃。

⑥到沈阳后,他曾去看过东郊魏家楼一带日俄战争遗迹。

一位同学的祖父悲愤地向他讲述了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受到的灾难。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战,战场竟是中国的土地,倒在血泊里的竟是中国的人民。

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⑦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后扬长而去。

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训斥死者的家属妨碍交通,受到群众质问之后,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⑧一桩桩的事实,是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所以,当魏家楼那位同学的祖父出了上联“——————”,要他出下联的时候,他立刻就写出了“誓当中华之主人”。

1.在语段中找到三个表地点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这几段划分段落,在语段上用“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1)(2)(3)(4)(5)(6)2. 在野战医院里,“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野战医院里,“免费而珍贵的礼物”发挥了怎样的功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从文中你领会到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2—5)△6第一段:多克用小纸条向人们传递快乐。

第二段:二战期间多克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激励伤员、医生和护士。

第三段: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如一个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2.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指的是多克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

”3.功效在于激励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地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4.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小精灵修炼场人驼不了情茫茫的戈壁望不到边。

黄羊不落脚,马儿不敢走了,遍地铺着尖利的石头,步行更是困难。

我呆呆地望着前方。

傍晚时分,戈壁上传来悠扬的驼铃声。

一峰骆驼(身后还有一峰小骆驼)兴冲冲地向我走来。

驼背上没有骑手,旁边也不见人影。

骆驼主人呢?难道它是野骆驼吗?它走向前来,拿粉红色的舌头舔我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

我拿出干粮招待它。

它吃完干粮,转身卧到地上,示意请我爬上去。

我犹豫一下,终于骑上去。

此时夕阳西去,夜幕缓缓升起。

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戈壁之夜,繁星在头上闪烁,月华如银,我仿佛走进梦中。

在驼背上,我甚至产生怀疑,怕它对我怀着歹意。

一夜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我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了一些。

骆驼仍然驮着我缓缓由东向西行进。

过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戈壁上突然刮起龙卷风,我们置身风暴当中。

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骆驼站立着,稳如泰山,让我藏到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风沙伤害。

风沙过去了,它又驮着我继续前行。

我的心便从怀疑而至感激了。

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很疲乏了,骆驼也得休息一下。

我找一块洼地住下,让骆驼到戈壁滩上去吃草。

是夜云头很低,睡梦中觉得谁在拽我裤腿。

才翻身,眼前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

我一骨碌从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没有死,一起向我裂开大嘴。

这时远处一声怒吼,在那边吃草的骆驼冲过来,和狼厮打到一块。

三头狼,一头被咬死,一头受伤,一头吓跑了。

骆驼将我揽到身边,像是怕狼再来吃我。

我扑到它身上,一个劲地亲。

经过五天五夜,我们走出了戈壁。

和骆驼分别时,我有许多话要说,但它不懂,只好摆摆手走了。

我走了很远,它还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1.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分段的主要依据。

文中帮助你分段的语言标志有哪些?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用“(1—2)△(3—7)△(8—11)△(12)第一段:我在茫茫戈壁步行困难第二段:傍晚时分,我遇到一封骆驼,骑在驼背上前行。

第三段:第二天,骆驼驮我继续前行,并保护我躲避风沙和狼的袭击。

第四段:五天五夜后,我走出戈壁,和骆驼依依不舍。

2.上述分段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划分的,文中傍晚时分、第二天,经过五天五夜这些语言标志都可以帮助我们分出段落。

3.是夜云头很低,睡梦中觉得谁在拽我裤腿。

才翻身,眼前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

我一骨碌从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没有死,一起向我裂开大嘴。

//这时远处一声怒吼,在那边吃草的骆驼冲过来,和狼厮打到一块。

三头狼,一头被咬死,一头受伤,一头吓跑了。

/ /骆驼将我揽到身边,像是怕狼再来吃我。

我扑到它身上,一个劲地亲。

依据:这段分成3段。

第一层讲的是“我”发现了狼的袭击。

第二层讲的是骆驼和狼搏斗的场面。

第三层说的是骆驼击退狼群后的情景。

拓展阅读幸福的无关林清玄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

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序排行就有18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喝汽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