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使用铝或铝基合金及其它材料进行复合的材料,具有在单一材料
不可比拟的力学性能和性能优势。
由于它包含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成分,因此具有良好的
综合性能、质量轻、热传导性能良好、强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已经成为当今最新的一类材料。
近年来,铝基复合材料引起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随着铝基复合材料的应
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设计和制造技术也有了显著进步。
目前,铝基复合材料在研究、
设计和制造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其中有三个重要方面:
首先,改善成型工艺。
铝基复合材料使用一种称为“厚壁注射成型”的工艺,可以在
短时间内实现大尺寸和复杂形状的件的成型。
这种新型成型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还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研制复合材料原料。
复合材料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具有不同性能,如金属粉末
和高分子等,因此必须加以合理搭配,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此外,使用新的
抗氧化剂可有效减少铝基复合材料的氧化,有效延长铝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最后,完善铝基复合材料的产品设计。
通过模拟分析,以确定铝基复合材料的合理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性能,才能达到设计上的要求。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铝基复合材料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将在未来看
到更多关于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实践应用。
希望大家能关注这一重要领域,并参与进行
系统研究,以推进其发展。
增强泡沫铝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S u y o t e a a i n o e s o he Co p st u i u t d n he Pr p r to Pr c s ft m o ie Al m ni m
Fo m i f r e r m i p r s a Re n o c d by Ce a c S he e
-
70 ℃ adtepeet gt p rt eo i ad il o 0 ℃- 6 0 o au nu ad 50 ℃- 7 C(icn a mi u 7 n rhai m ea r f e n f e f 0 h n e u d lr 6 - 1 C(l im)n 6 mi 5 0 o sio -l n m l u i
Ab t a t T e a u n u f a c n b en o c d b o o i n i h h r n s r e a c s h r sB mp o i g t e d e a d sr c : h l mi i m o m a e r if r e y c mp s i g hg a d e sZ 02 r mi p e e . y i r v n h i n t c o t zn e p r mee s t e p e u s r ma e o t e s l p r e l a d c r mi s h r s a d t e i f tain p o e s w r s d t p i i g t a a tr . r c r o d f h a t at a s n ea c p e e n h n l t rc s e e u e o mi h h i ir o
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其中,先进铝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成为了科研人员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材料选择、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还能满足各种复杂和严苛的应用环境。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领域,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在选择先进铝基复合材料时,需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制备工艺等因素。
铝基体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但其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因此,通过添加增强体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常见的增强体包括陶瓷颗粒、碳纤维、金属氧化物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增强体和制备工艺。
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工艺优化、材料性能测试等。
实验设计是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制备工艺等因素,优化材料的性能。
工艺优化是通过改进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材料性能测试是对制备好的材料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包括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先进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在制备工艺方面,成功开发出了多种低成本、高效的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法、熔融搅拌法、原位合成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还能降低制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性能特点方面,先进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韧性和抗疲劳性等。
它们还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耐腐蚀和抗辐射等性能。
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得先进铝基复合材料在各种复杂和严苛的应用环境中表现出色。
在应用前景方面,先进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能源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先进铝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轻质高强度的结构件和功能件;在汽车领域,它们可以用于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零部件,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在电子领域,它们可以用于制造高效散热器、电路板等关键部件,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样本

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样本铝基复合材料是以铝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强化剂或增强材料制成的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增强剂的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剂起到增加材料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增强剂有陶瓷颗粒、纤维和纳米颗粒等。
通过改变增强剂的尺寸、形状和含量等因素,可以调控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次,界面的研究。
界面是铝基复合材料中起到连接基体和增强剂之间作用的关键部分。
研究表明,优化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因此,界面改性成为当前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
此外,加工工艺的研究也是铝基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
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成本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加工工艺包括热压、挤压和等离子弧焊等。
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理想力学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
另外,近年来,铝基纳米复合材料也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是将纳米颗粒加入到铝基复合材料中,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这得益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和界面效应等特点。
总体来说,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主要集中在增强剂的研究、界面的研究、加工工艺的研究和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材料性能的不断需求,铝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泡沫铝材料的吸能与防爆特性研究

同时,可以研究泡沫铝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以实现多功能性的提升, 例如防水、保温等,扩展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范围。
四、展望
泡沫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 领域。例如:
1、材料制备:目前,泡沫铝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但普遍存在成本较高、 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寻找更经济、环保的制备方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是未 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1、按照一定比例将铝粉和发泡剂混合均匀; 2、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置于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3、发泡剂分解产生气体,导致混合物膨胀,形成泡沫铝材料; 4、冷却后取出泡沫铝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
4、冷却后取出泡沫铝材料,进 行必要的处理。
1、优化制备工艺:进一步研究发泡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如发泡剂类型、温 度和压力等对泡沫铝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实现制备过程的优化提供依据。
4、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泡沫铝材料的吸能和防爆 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更精确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同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 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跨领域合作:由于泡沫铝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跨领域合作将是一 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例如,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共 同开发具有更好性能和应用前景的泡沫铝材料。
抗低速冲击性能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抗低速冲击性能是其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在受到低速 冲击时,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会吸收能量,从而减少对结构的破坏。为了提高 结构的抗低速冲击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和耐久性;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降低结构的变形量;加入增强相,改善材料 的力学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一、泡沫铝材料的吸能特性
泡沫铝材料的吸能特性是指其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吸收并分散能量的能 力。这种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的多孔结构。当外部力作用于泡沫铝材料时,其 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该能量,从而减少对材料的破坏。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结构轻、强度高的先进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航天器以及高速列车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研究。
一、制备方法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粉末冶金法、热压力法和表面处理复合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金属粉末和增强相粉末混合,利用高温和高压进行烧结和热机械压实,使其形成均匀的复合结构。
热压力法则是将预先制备好的增强相附加在铝基体上,并在高压和高温下进行压实,使其与铝基体结合紧密。
表面处理复合法则是通过在铝基体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形成一层与增强相似的物质,再将增强相粘贴在其上,通过热处理将其牢固结合。
二、性能研究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异,强度高、硬度大。
这主要得益于增强相的加入,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强韧性的材料。
通过对不同增强相的选择和控制,可以调节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领域。
2. 热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相对较低,热膨胀系数相对较小。
这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性能,并能够抵抗热膨胀引起的变形和应力。
3. 导电性: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导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导电材料领域。
增强相的加入可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提高其在导电领域的应用性能。
4. 耐腐蚀性: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
这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在化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中,可以通过各种表征手段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例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界面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来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利用力学测试方法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
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地评价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为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
泡沫金属—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泡沫金属—从基础研究到应用John Banhart材料科学部,哈恩-迈特纳研究所,柏林,德国材料科学部,柏林科技大学,柏林,德国Email:banhart@hmi.de1 前言固态金属泡沫,特别是基于轻金属,有许多不同性能的有趣组合,比如在联结中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低比重,或者高抗压强度与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相结合。
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对这些材料的兴趣仍然在不断增长中。
泡沫金属的发展在评论文章和会议记录中有介绍[1-5]。
有一个专门的网页提供最新的信息[6]。
本文仅局限于闭孔铝合金泡沫的研究,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我们将首先回顾不同的制造路线,讨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再讨论其应用。
表1泡沫金属基本发泡路线和铝基泡沫制造商直接发泡合金融化合金发泡产生气泡泡沫收集泡沫固化间接发泡制备发泡预制品预制品再熔化泡沫生成泡沫固化制造商(产品) Cymat, 加拿大(SAF)Foamtech, 韩国(Lasom)Hutte Kleinreichenbach(HKB), 奥地利(Metcomb)Shinko-Wire, 日本(Alporas)(Distributor:Gleich, 德国)制造商(产品)alm, 德国(AFS)Alulight, 奥地利(alulight)Gleich-IWE, 德国Schunk, 德国2 制备工艺泡沫铝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见表1)。
直接发泡法是通过向熔融金属中注入气体而产生泡沫,以使其中包含均匀分散的非金属颗粒。
另外,钛金属氢化物可以被添加到熔体中,其分解后具有相同的效果。
间接发泡法是通过加入均匀分散的发泡剂颗粒,大多为钛或锆的氢化物,而形成由铝混合物组成的固体预制品。
通过熔化,使预制品膨胀并形成泡沫。
2.1 熔体注气直接发泡法通过注入气体使铝或者铝合金发泡的技术,已经进入了商业开发阶段[7]。
碳化硅,氧化铝或其他陶瓷颗粒需要与合金混合而使之发泡。
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一般为10%至20%,平均粒径为5至20微米。
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5-2046(2010)04-0194-05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王宇鑫,张 瑜,严鹏飞,严 彪(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 要: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特性已经成为现时研究的热点。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进展状况,分类阐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特性,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制备工艺以及它的应用。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颗粒;纤维;制备工艺;应用中图分类号:T B331 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WANG Y u 2xin ,ZHANG Y u ,Y AN Peng 2fei ,Y AN Biao(School o f Material scienc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 sity ;Shanghai K ey Lab o fD &A for Functional Metallic Meterials ,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luminum matrix com posite materials was reviewed with their properties interpreted respe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asses to which they belong.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K ey w ords :aluminum matrix com posite materials ;particle ;fib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10207201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7C B613900)、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8DZ 2201300)和上海市纳米专项(0752nm004)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宇鑫(1985-),男,河南三门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计基本原理:
泡沫铝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
它由三维网状金属骨架结构和间隙构成,如果在其中渗入增强体,将大幅地提高其力学性能,还有可能带来其他新的功能特性,或者使泡沫铝基基体原有的优良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泡沫铝同时具有多孔结构和金属的双重特征,因而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殊性能, 如热、声、能量吸收、电磁屏蔽、轻质、渗透性能等, 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包装、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SiCp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弹性模量、耐磨性和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良特性, 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如将二者相结合成为碳化硅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 则能取长补短, 同时兼有两种材料的优点, 成为一种新型的泡沫金属基复合材料。
※ 制备工艺(熔体发泡工艺):
① 流程图如下
② 试验基体用材为纯Al, Si, Mg, 增强颗粒为10~ 14 μm 的W14 绿碳化硅颗粒( A-SiCp ) , 发泡剂200 目的TiH 2 粉末。
试验装置如③ 所示。
熔体发泡法制
备SiCp 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工艺流程为:首先将金属铝锭在高温箱形电炉熔化后,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加入10%~ 12% ( 质量分数) 的Si 作为添加剂和1% ~ 1。
5% ( 质量分数) 的Mg 作为助渗剂, 经调速电机驱动的搅拌器高速搅拌均匀, 升温后倒入预处理过的SiC 颗粒保温坩埚中, 再高速搅拌均匀, 冷却到固液两相区加入预处理过的发泡剂TiH 2, 高速搅拌均匀后, 保温一段时间, 使发泡剂
充分分解释放气体( H 2 ) , 气体滞留在熔体内冷却凝固后即产生大量孔洞。
均匀
分布的( H 2) 使金属发泡成为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同时SiC 颗粒分布于金属基体
中起到强化作用。
③ 实验装置图:
SiC 颗粒进行预处理 TiH 2
配料
搅拌 熔化 冷却 发泡 冷却
※制备过程的控制与途径:
熔体发泡法的主要问题是发泡过程和孔洞均匀分布控制比较困难, 采取的
措施: ( 1) 为延长发泡剂的滞留时间, 向熔体中加入增粘剂如Ca,MnO2 等以提高熔体粘度; ( 2) 为使发泡剂均匀分布在熔体中, 采用高速搅拌。
由于本试验加入SiCp 颗粒形成复合材料, 熔体自身粘度较大, 故不需采用任何增粘措施, 简化了发泡工艺。
发泡剂的预处理由于TiH
2
在高温热分解速度快, 往往还未充分分散到铝
液中就分解完毕, 可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工艺使TiH
2
粉末表面生成氧化膜 , 提高其在高温停留的时间, 使其在搅拌均匀后才开始发泡。
本试验采用预处理工艺为:400℃下保温30 h, 再在500 ℃下保温2 h 后随炉冷却, 干燥保存。
SiCp与TiH
2分布的均匀性 SiCp与TiH
2
分布的均匀性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
大影响, 所以搅拌器形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且早期SiCp
搅拌的均匀性对后期发泡也有较大影响, 一般TiH
2受热分解的H
2
更易于以SiCp
为形核核心。
发泡过程半固态搅拌时, 既要提高搅拌器的剪切速度, 达到利用旋
涡区的抽吸作用将颗粒卷入熔体中; 又不致由于大的旋涡在金属内形成气孔、缩松。
如果搅拌不均匀, 冷却后会出现SiCp 的团聚和大气孔、孔洞不均匀。
搅拌时控制不好, 会有氢气泡在搅拌过程中沿搅拌杆上升而跑掉。
分次加入发泡剂会产生大小不均的孔洞。
与单层、二层叶片相比, 三层搅拌器上层叶片产生下压力, 下层叶片产生上吸力, 有利于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本试验搅拌头采用同轴三层螺旋浆形, 对SiCp加入后搅拌15 min, 再加入TiH
2
后搅拌20 s,转速为3000~ 4000
r\min- 1, 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成型, 通过控制搅拌时间和加入的TiH
2
含
量可以获得所需孔洞大小及不同孔隙率的SiCp 增强泡沫。
温度控制熔体发泡法制备SiCp 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工艺过程中, 温度的控制特别重要。
如果搅拌SiCp时温度低于熔体熔化温度, 则会生成颗粒絮状物质。
熔体温度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改善SiCp 与铝液的润湿性, 但降低粘度; 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泡, 但不利于泡沫的稳定, 而温度过低又不利于TiH
的分解,
2
最合适的发泡温度应该是在该温度范围内同时满足发泡剂的分解压大于气泡核长大的内压力和熔融金属有较高粘度的要求。
本试验条件下, 700 ℃进行SiCp
发泡初始温度为700 ℃,终了温度为670 ℃ , 可获得SiCp 高速搅拌; 加入TiH
2
和孔洞均匀分布的SiCp 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
※性能调整方法:
1、增粘剂、发泡剂加入方式的影响
由于增粘剂、发泡剂中的Ca、Mg 、TiH2 密度较小, 且在高温下极易燃烧, 采用简单的抛洒加入方式不能达到使熔体增粘、发泡的效果, 而是在熔体表面迅速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
针对这一现象, 采用了将增粘剂、发泡剂用铝箔包裹后强制压入熔体的方法, 发现熔体迅速胀大, 冷却后得到孔隙率约40%的泡沫体 , 但其孔隙大小及分布极不均匀。
2、搅拌速度的影响
分析孔隙大小及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可能是加入发泡剂后搅拌速度太低, 以致在短时间内发泡剂TiH2 颗粒未能均匀分散, 从而导致发泡体气泡分布不均匀。
提高加入T iH2 后的搅拌速度至800 r/ min,得到孔隙率约58%的泡沫体, 可见其孔隙率和孔分布均匀性均有所提高, 但气孔不规则、大小不均匀。
3、搅拌时间的影响
造成气孔团聚的原因可能是搅拌速度仍不够高和搅拌时间短, 以至发泡剂在熔体冷却凝固前仍未完全分散开。
为此, 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加入发泡剂后的搅拌速度至1200 r/ min, 同时延长搅拌时间为4 分钟, 得到孔隙率为70%、孔径比较均匀、孔型基本一致的泡沫铝样品。
对熔体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铝工艺的初步探索发现, 影响孔隙率和孔分布均匀性的因素较多, 如熔体粘度、熔体发泡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冷却速度等等。
增加熔体粘度和降低熔体发泡温度都有利于提高气泡的稳定性, 有助于孔隙率的提高。
但是由于发泡剂的分解温
度远比熔体的熔化温度低, 气泡合并是自发的热力学过程, 气泡发生破裂和逸出熔体的几率就会增加, 因此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影响就显得尤为突出。
提高加入发泡剂后的搅拌速度有利于发泡剂的快速均匀分散, 从而增加气泡形核数量, 明显提高孔隙率和孔分布均匀性。
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既有利于发泡剂的充分分散, 又有利于气泡的进一步长大均匀。
※应用领域:
1、由于其多孔结构和金属特征, 具有优良的特殊性质, 如轻质、渗透、能量吸收、热性能、高电阻、电磁屏蔽性能等, 在航空、航天、运输、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利用减振特性, 可用于制作精密仪器的基底和防护罩、运输包装箱内衬。
3、利用吸音特性, 制作高速列车发动机室的隔音墙、汽车发动机消音器以及用做新型的防火、隔音建筑装饰材料。
4、也可作为轻质结构材料, 如飞机夹层材料、空心支撑体的增强添料。
5、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金属材料, 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磨损、耐高温、疲劳性能好等优良性能。
6、二者结合形成泡沫金属基复合材料, 则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在当今节约能源和资源、对产品要求轻量化、高能化的年代, 新型泡沫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