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田野在召唤 意大利民歌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 田野在召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3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田野在召唤》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田野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为歌曲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
3.能用弹跳和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用弹跳和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
第二乐段两个乐句基本相同,上句开始的节奏给人以推动感,同第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了衬词“梯里通巴”并强调了重音,使歌曲既活泼又有生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学生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第一段,唱的时候注意弱起拍和延音线的运用。
聆听《田野在召唤》范唱,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的田野》优美,《田野在召唤》欢快活泼。
教师激发学生情感:《我们的田野》表现的是田野的安静、美丽,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表现田野的生机勃勃。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欢快的意大利民歌。
欣赏《田野在召唤》动画。
二、歌曲学习学习歌曲一声部。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田野在召唤》课件

同音重复
休止符
12
33 33 33 33
30 5 ▬ 43
20 30 40 50
生 长, 飞 翔,
30 1 ▬
当那 春天来到 大地 充满 阳 光, 绿树 发 芽 万 物 (当那) 玫瑰 花上 露珠 闪闪 发 光, 百灵 鸟 儿 展 翅
12
33 33 33 33
30 5 ▬ 43
20 30 40 50
501050 5 ▬ 43 ▬
1=♭E
4 4
意大利民歌 盛 茵译配
5
43
啦啦 啦啦 啦 啦 啦
2
3
4
5
4. 3
34
5 0 4. 3
2
6 ▬ 5. 4 3 5
我将 一路
▬
4 3
在 召 唤 我 快 快 把路 上,梯 里 通 巴 梯里 通 巴 走 我 一 路 放 声 歌 唱,梯 里 通 巴 梯里 通 巴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
田野在召唤
田野在召唤
意大利民歌 盛 茵译配
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当那玫瑰花上露珠闪闪发光, 绿树发芽万物生长, 百灵鸟儿展翅飞翔, 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当我肩上扛起小小背包行装, 我将出发到远方。 我将出发到远方。 梯里通巴,梯里通巴, 梯里通巴,梯里通巴, 田园在召唤我快快把路上, 一路走我一路放声歌唱, 梯里通巴,梯里通巴, 梯里通巴,梯里通巴, 我将出发到远方。 一路走我一路唱。
12
33 33 33 33
30 5 ▬ 43
20 30 40 50
30 1 ▬
33 33 33 33
同音重复
12
33 33 33 33
30 5 ▬ 43
20 30 40 50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唱歌 田野在召唤人教版

《田野在召唤》教案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明亮轻快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材解析:《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
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歌曲采用4∕4拍,由两个乐段组成,共四个乐句。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增强,但学习的兴趣容易分化,所以我选着主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教学用具: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常规练习随着教师的节奏做活动。
(用第二声部做节奏练习)2. 师:同学们,每到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时候,那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热切召唤,召唤我们去郊游、去远足、去踏青,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
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来一起感受春天的气息。
(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二)体验情绪、新歌学唱1.师: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一首来自意大利的民歌,少年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么美好的景色怎能辜负,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大自然有多美。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打节奏边朗读)2.二声部的练习1)请一部分学生做第二个声部的练习模拟火车的行驶。
(教师和这部分学生合作二声部,师朗读第一部分歌词。
)2)指导学生之间合作。
3.师:火车开的很平稳,孩子们坐在车上看到窗外的美景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试着哼唱一段。
(师边弹琴边范唱。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田野在召唤》说课稿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田野的召唤》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歌曲《田野的召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
4/4拍,降E调,歌曲旋律轻快爽朗而富有生气,形象地表达了歌曲主人公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美好情怀。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由弱拍进入第一乐句,曲调中出现了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使得音乐欢快跳跃。
第三、四乐句在节奏上变得较为宽松、舒展,情绪热烈。
最后两小节在四度跳进中把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音“ⅰ”,情绪高涨,使全曲始终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从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唱准歌曲开头的弱起小节和同音反复的音准。
②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召唤》。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体会并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完整地唱好歌曲《田野的召唤》并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②难点:弱起乐句的进入和同音反复的音准;找出相似乐句并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
4.教、学具准备:本课需要准备多媒体,笔记本、音像系统、钢琴。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1.创设情境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针对儿童这一特点,我将以感受“美丽的田野”贯穿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整体模唱这首歌曲旋律较为复杂,要想让孩子们在第一课时尽快学会这首歌曲,在学唱歌曲时我将让孩子们用“la”模唱歌曲旋律,而将歌谱的视唱留到第二课时。
学法: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唱歌曲这一环节我将充分渗透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教唱歌曲,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展现自我。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 田野在召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8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田野在召唤》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田野在召唤》
【课程】小学音乐歌唱课
【课时】第一教时
【上课时间】40分钟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这一乐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96年3月,以“六首钢琴小步舞曲”的标题所出版的小步舞曲集中的第二首。
这首,创作于1795年,由原来的管弦乐队而写的乐曲改编而成的。
本曲既可以用来伴舞,又十分具有欣赏性,是通俗名曲中的精品。
小步舞曲,原来是流行与法国农村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后来逐步进入宫廷,成为贵族舞曲。
小步舞曲多采用3/4拍,中速,节奏平稳,音乐的风格单纯、简洁。
这首为复三部曲式结构。
乐曲第一主题婉转如歌,第二主题带有活泼、跳跃的性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缺乏对一首新的歌曲感情上的掌控。
在音乐知识上可以自主地认识音符和基本的节奏型,对于特殊的音型需要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
学生容易忽视歌曲音乐上的情感,应对歌曲多方面进行分析,作曲家及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一种起源于意大利民间的四拍子民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田园风光。
扩大音乐感受力,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感染力。
同时领悟世界文化的精髓。
2知识与技能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富有弹性、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领会四四拍的节奏特点,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
用律动来体会音乐。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唱歌 田野在召唤》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32

力度记号强 Leabharlann 强弱 中弱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重音记号
轻巧、有弹性 强、有弹性
梯 里 通 巴, 梯 里 通 巴
学唱歌曲
请同学们试着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注意反复 跳越记号。
乐段分析:
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
在我们刚刚看到的图片中,我 们的田野不再充满生机,我们 的祖国母亲正在承受着生态的 重负与创伤,我们能够为祖国 母亲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从现在做起,用我们勤劳的双 手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加美 丽,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的大自然更加美丽!
• 歌曲采用4∕4拍,由两个乐段组成,共四个 乐句。
作品介绍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 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 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 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歌词中“梯里通巴”的含义是“快来吧、快快来 吧”的召唤声。
音乐知识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我们的田野唱歌 田野在召唤》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 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 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 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 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音乐设计《田野在召唤》

(1)歌曲特点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明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由盛菌译配,414拍,并列单二部结构。
歌曲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讲述了孩子们春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目标
①感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美,品味意大利的田园风光,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符号,能正确、规范地演唱。
③学会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教学环节
①引导学生发现力度变化。
教师播放由远及近的火车汽笛声、由小到大的树叶沙沙声,由低语到激情澎湃的人声。
请学生认真释听并思考:声音的强弱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声音的强弱变化与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数量的多少,以及人物情绪的高低息息相关。
教师再次播放音频,请同学思考:力度的强弱分别适合表现什么场景或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偏弱的力度适合表现较远的事物、较小的物体、较平静的情绪,偏强的声音适合表现较近的事物、较大的物体、较欢快的情绪。
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力度变化记号的知识点。
③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的理解,为歌曲前两个乐句设计力度变化,并用力座变化记号进行标记。
④教师收集各小组的力度变化设计并一一弹唱,请学生做出点评。
5学生挑选出评价最高的一组力度变化设计,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声音强弱变化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歌询力度变化的创作中。
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审关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田野在召唤》听评课记录

《田野在召唤》听、评课记录通过反复推敲、磨课,《田野在召唤》一课已经上了很多了节了,但是每次上课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继续进行磨课。
通过听课现总结大家对本课提出的建议和评课要求:《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
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歌曲采用大调式、4/4拍,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规整对称。
学生必须在本课学习中掌握歌曲中的几大难点,如:1、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的掌握。
2、弱起、反复记号、八分休止符的认识与把握。
3、二声部演唱的和谐、统一。
才能够达到本课学习的真正目的。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开始的说春天、看春天、唱春风、春雨,学生就一直全员参与其中,不仅大家的积极性相当高,而且在欣赏中孩子们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春天的美好。
二声部的模唱更是使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大家能相互配合共同感受美好的春天,但是前面虽然初步掌握了二声部的演唱方式,但是后边歌曲二声部的演唱还是不够扎实,老师起到的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唱起来很被动,于是大家在共同探讨更好的二声部演唱方法,如:准确把握第二声部的旋律,做到主动参与,用乐器配合的方式参与二声部的演唱和演奏等。
在教授歌曲二声部时我用小笑脸、小脚丫的图形谱使学生一目了然,能真正感受到休止符的作用,并且跟着小脚丫一块前行,大家能够更准确的唱好二声部旋律。
歌曲的后半部分旋律也通过漂亮、直观的图形谱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歌曲的旋律走向,于是孩子们能很快并且准确的演唱全部歌曲。
本课的学习总体来说已经很好了,但是老师还是没有从重要的引导位置上解脱出来,总体来说老师说的、唱的还是比较多,最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凸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