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消费者的态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合集下载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商品和服务的对象,而是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的行为和态度。

个性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特点和优势的认知和理解。

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这会影响他们在购买商品时的选择和偏好。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时尚的服装和配饰,因为他们认为这能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品味。

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他们会选择购买具有环保特点的商品,以展示自己对环境的关注和贡献。

生活方式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会对他们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人可能更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会购买有机食品、运动装备等,以支持他们的健康目标。

另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享受生活,他们会购买奢侈品、高级餐厅等,以满足他们对享受和奢华的需求。

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个体的个性自我概念会塑造他们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又会进一步加强或改变个体的个性自我概念。

例如,一个认为自己是户外爱好者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户外运动器材,而这些物品的使用和体验也会巩固他对自己是户外爱好者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价值观会塑造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某些社会环境中,环保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和潮流,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支持环保的商品和服务,以展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身份认同。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也会针对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来推动销售和营销活动。

企业通过产品设计、品牌定位和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吸引目标消费者。

例如,一些品牌会强调自由、无拘束的个性自我概念,以吸引那些寻求独特和个性化产品的消费者。

另一些品牌可能强调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以满足对健康和环保意识高的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诺基亚手机
诺基亚手机曾是手机市场的霸主,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其品牌形象逐渐变得保守和过时。诺基亚 手机的定位未能跟上追求创新、智能和互联的消费者生活方式,最终被市场淘汰。
对比分析
成功品牌或产品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 活方式定位通常能够准确地把握目标 消费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创造出 与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相契合的品牌 形象。这些品牌或产品通常能够及时 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传统生活方式
针对喜欢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等传统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营销策 略应突出产品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内涵。
现代生活方式
针对追求时尚、简约、高效的现代生活方式消费者,营销策略应强 调产品的设计感和科技含量。
利用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提升营销效果
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匹配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将产品特点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提高营销的精准度和效果。
生活方式对个性自我概念的塑造
塑造价值观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 观和信仰,这些价值观和信仰又进一 步塑造了他们的个性自我概念。
形成自我认同
通过选择和追求特定的生活方式,消 费者逐渐形成对自身的认同和定位, 从而影响他们的个性自我概念。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
相互影响
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一方面,个性自我概念 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也塑造和影响消费者的 个性自我概念。
需求满足
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追 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
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背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 生深远影响,如家庭、地域、宗教信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购买和消费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和行为模式。

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角色等方面的理解和定义。

生活方式则是指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消费行为等。

具体来说,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会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个体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其对产品或服务的偏好和选择。

比如,一个外向活泼的消费者可能更喜欢社交性质的产品,而一个内向安静的消费者则可能更偏向于独处和自我享受的产品。

此外,个体的自我概念也会影响其对产品的选择。

一个自信、自我价值感强的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高档品牌的产品,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一个注重实用性和节省成本的消费者则可能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会在购买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注重健康和环保的消费者可能更愿意购买有机食品或环保家居用品;而一个时尚潮流的消费者则可能更追求独特的时尚产品和流行趋势。

当然,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消费者的个性可以通过身边的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例如,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人如果身边的朋友多是外向型的,可能会逐渐变得更加开朗和善于社交。

自我概念也是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和改变而发生变化的。

一个消费者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自我提升等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自我概念,从而对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生活方式也会因为工作、家庭、兴趣爱好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因此,了解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设计和营销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在购买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并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消费者们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以更明智的方式进行消费决策,使自己的消费行为更符合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性是指每个个体在行为方式、态度和情感方面的独特特征。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自我形象等。

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涵盖了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社交交往等方面。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对其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人喜欢冒险和尝试新事物,他们愿意购买新颖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而有些人则更注重稳定和安全,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大众品牌和被认可的产品。

此外,个人的情感状态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例如一些人在情绪低落时倾向于购物来获得快乐,而有些人则可能对消费行为产生抵触、压力和焦虑。

自我概念是消费者选择商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是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社会角色等。

例如,一个注重健康生活的人可能更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和健身器材;而一个注重时尚的人可能更追求时尚潮流品牌。

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更加倾向选择能够与其自我概念相符的产品,以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生活方式也是消费者选择商品和服务的决定因素之一。

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例如,一个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可能更注重购买健康食品和户外运动设备;而一个注重家庭的人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家居装饰品和家庭旅行服务。

生活方式还会影响消费者对价格、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例如一个注重便利性的消费者可能愿意为服务付费,而一个注重价格的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低价产品。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都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了解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对企业来说是制定市场策略、推销产品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依据。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自我概念,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负担,以寻求真正符合自己需求和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讲义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讲义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讲义一、消费者的个性1.个性是指每个人在心理特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消费者的个性对于他们的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2.个性的特点:(1)独特性:每个消费者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得他们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表现出差异。

(2)稳定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化。

(3)多样性:消费者的个性种类繁多,涵盖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消费需求等。

3.个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购买动机:个性因素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个性特点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动机。

(2)品牌偏好:个性差异会导致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偏好程度不同。

(3)决策风格:个性对于消费者的决策风格产生影响,不同的个性特点会导致不同的决策方式和方式。

二、消费者的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是个人对于自身特点和价值的总体构成。

2.自我概念的特点:(1)多元性: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是多个方面组成的,包括身份、角色、价值观念等。

(2)变化性:自我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产生调整和变化。

(3)自我评价:自我概念中包含对自己的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3.自我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购买决策: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们对于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接受程度和购买决策。

(2)品牌形象: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们对于不同品牌形象的接受程度和认同感。

(3)消费动机: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们对于不同消费动机的追求和满足程度。

三、消费者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消费和娱乐方式等的总称,它反映了个体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取向。

2.生活方式的特点:(1)多元性: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多个方面的组合,涵盖了工作、娱乐、家庭、社交等方面。

(2)稳定性:生活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的改变。

消费者行为学之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讲义

消费者行为学之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讲义
引导积极生活方式
通过对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可以将消费者精准地定位到特定的市场区间,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
精准定位
基于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和偏好。
个性化营销
通过研究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塑造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研究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基于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定制化服务的需求
通过对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的了解,可以引导消费者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企业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到目标消费者喜欢通过手机应用进行娱乐和社交,因此开发了一款与手机应用配合使用的智能手表。这款智能手表具有运动监测、健康管理、消息提醒等功能,符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同时,该企业通过手机应用和社交媒体进行推广,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目标消费者。
THANKS
品牌形象塑造
创新产品
针对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开发创新性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细分市场
根据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区块,为每个区块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营销策略。
强化沟通
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将品牌形象、产品特点与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提高营销效果。
休闲活动:消费者的休闲活动和兴趣爱好也反映其生活方式,如运动、阅读、旅游等。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咱平常买东西、过日子,其实都跟咱自己心里那个“我”,还有过日子的法儿紧紧连着。

这“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就像两个藏在幕后的导演,指挥着咱们在消费世界里的一举一动。

就说我认识的小王吧,这小子从小就特皮,满脑子都是新奇想法。

长大了也没变,就爱追求那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东西。

买衣服,他非得挑那种设计大胆、颜色鲜艳的,别人说太花哨,他可不在乎,他觉得这才能显出他的个性。

有一回,他在商场里看到一件印着夸张图案的 T 恤,二话不说就买下来,穿上之后那叫一个得意,在朋友面前晃来晃去,说这才是他的风格。

这就是他的个性自我概念在起作用。

他心里认定自己是个潮流先锋,不甘于平凡,所以消费的时候,就老是朝着能突出他这特点的东西去。

再说说小李,她呢,是个特别注重品质生活的姑娘。

家里的布置,从窗帘到地毯,每一样都精心挑选。

买个杯子,都得是那种手工制作、质感超好的。

为啥?因为她觉得生活就得精致,不能马虎。

她愿意花大价钱买一套高级的床上用品,就为了每天晚上能睡个美美的觉,觉得这才对得起自己。

有一次,她为了买一款心仪的香薰蜡烛,跑了好几家店,对比味道、包装,最后选了一个最合她心意的。

对她来说,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追求她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咱再往大了说,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买各种数码产品,新出的手机、平板,只要一上市,就迫不及待地入手。

为啥?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是走在科技前沿的,这些东西能让他们感觉自己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是“潮人”的象征。

反过来,也有那种特别节俭的人。

买啥都要算计半天,不是抠门,而是他们觉得过日子就得稳稳当当,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多花。

他们的自我概念里,自己是个会过日子、懂得精打细算的人,所以消费行为也就跟着这个来。

你看,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对自己的看法,有一套过日子的想法,这些就决定了咱们买啥、咋买。

有时候,买东西不只是为了用,更是为了表达自己是谁,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说旅游,有人喜欢豪华游,住五星级酒店,吃大餐;有人就喜欢背包客那种穷游,睡青年旅社,吃路边摊。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消费者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于具有高亲和型个性的消费 者,可以提供更注重社交和团 队体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 其社交和归属的需求。
对于具有高尽责型个性的消费 者,可以提供更注重细节、品 质和规范的产品和服务,以满 足其追求卓越和成就的需求。
基于自我概念的营销策略
了解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即他 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 人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概念对消费者个性的反映
自我概念是对消费者个性的一种反映,它体现了消费者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消费者个性与生活方式的关
消费者个性影响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个性特点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喜欢冒险的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尝试新的产品和体验 ,而内向的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安静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个性是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 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心理背景,它影响 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决策和行为。
消费者个性的分类
根据个性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程度,可以将消费者个性分为自主型、依赖型和顺从 型。自主型个性强调自我决策和独立行动,依赖型个性则倾向于依赖他人或权威 的指导,顺从型个性则更容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
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01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自我概念来选择符合自己身份和
价值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的信息处理方式
02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自我概念来处理产品信息,从而
形成对产品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情境
03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自我概念来选择购买情境,从而
生活方式对自我概念的反映
生活方式也是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种反映,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从而反映出他们的自我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P P
+
O
+ +
(A) X O
+
(B) 平衡
X O
+ (C)
X
P
P
POຫໍສະໝຸດ (D) X O+
(E) 不平衡
+
X O
+ +
(F)
X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影响态度发展的因素:

家庭影响
同事群体的影响 个性心理特征 信息和经验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思考:
有哪些营销策略可以改变消费者态度的?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
决定因素 消费者行为
人口统计因素、 亚文化、社会阶 层、动机、个性、 情绪、价值观、 家庭生命周期、 过去的经历
购买
生活方式 活动、兴趣、态 度、消费、 期望、 情感 如何购买、 什么 时候购买、 购买 什么东西、 和谁 购买 消费 什么地方消费、 什么时候消费、 如何消费
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即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我是谁? 我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思考:
消费者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评价自己?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构成 威廉•詹姆士的自我概念构成
自我评价 物质自我 对自己身体、衣着、家庭所 有物的自豪或自卑 自我追求 追求身体外表、欲望的满足, 如装饰、服装等各种物质
制造者
挣扎者
注重自足,生活在家庭中,对外面的世界很少关心。
生活窘迫,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没有广泛的社会联系。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各种VALS细分样本的分布状况
细分市场 占人口的百分比(%) 性别(男性%)平均年龄 平均收入/美元 教育(大学%) 职业(白领%) 已婚(%) 实现者 8 59 43 58000 95 68 72 完成者 11 47 48 38000 81 50 73 信奉者 16 46 58 21000 6 11 70 成就者 13 39 36 50000 77 43 73 奋争者 13 41 34 25000 23 19 60 体验者 12 53 26 19000 41 21 34 制造者 13 61 30 23000 24 19 65 挣扎者 14 37 61 9000 3 2 47
精神自我
社会自我
对自己智慧能力、道德水平 的优越感或自卑感
在宗教、道德、良心智慧上的 追求上进
对自己在社会上名誉、地位、 引人注目、讨好别人、追求情 亲戚的估计 爱、名誉及竞争、野心等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C
•格伦•沃特的自我概念构成
自我概念 真实自我 理想自我 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含义 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完全客观的真实本质。

态度的三种成分
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份 情感成份 行为倾向 含义 指对人、对事的认识、理解与评价。 对人、对事所做的情感判断。 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 倾向。 在态度中地位 态度的基础 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外在显示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态度的基本功能(卡茨)
适应功能 防御功能 认知功能 表现功能
行为
满意 购买有助于理
寻找能改善和 保持自我形象 的产品与品牌
想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强化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消费者自我概念的营销启示
企业的产品是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延伸。
企业营销应当迎合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企业营销对于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具有反作用。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含义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我评价
与他人的比较观察
他人评价 从外界环境获取有利信息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思考: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产品的性能
还是产品的形象?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实现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要。
自我形象
镜中自我
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SELF模型
平面ABC:

D
社交型自我概念
物质自我
私人自我 理想自我 C 现实自我 社会自我 A B 精神自我
平面ABD:

事业型自我概念
平面BCD:

情感型自我概念
家庭型自我概念
平面ACD: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态度形成相关理论
学习理论(凯尔曼)

态度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其中强化和模仿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强化:态度如果受到了社会的赞许,就比较容易保持下来。 模仿:对榜样人物态度的模仿。


态度的形成过程:顺从→认同→内化
顺从: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没有太多的情感 成分。 认同:自愿接受别人提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并努力使自 己与之一致。 内化:将态度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并给予理智上的 支持。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营销策略 改变认知成分

营销沟通(广告) 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接触 口碑传播 利用经典性条件反射。 设计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激发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 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设计各种具有吸引力的促销活动。

改变情感成分




改变行为成分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案例:
麦当劳的两则广告。 旁氏洗面奶的两则广告。
中国恒源祥的广告。
消费者的态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自我概念
态度
内部思维
个性心理特征
外部商品
气 质

性 格
能 力
消费者态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简图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也称自我形象,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气质个性等个性特征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象征性的商品特征
可见性:很容易被别人看到。
变动性:存在资源禀赋差异,只有部分消费者有能力购买。
拟人性:产品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般使用者的典型形象。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购买行为的强化
产品品牌 形象
消费者自 我概念
关系 自我概念与产 品形象的比较
人如何生活。 人们生活、花费时间和金钱的方式的统称。 个体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体现出
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 。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特点
生活方式是人对待自身和客观事物的总体外部表现。 生活方式在行为表现上具有稳定性和连贯性。
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现象。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的商品偏好。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认同。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广告的感受。 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的渠道选择。
第二节: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消费者自我概念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条件
自我概念对不同消费者的行为影响具有差异性。
自我概念对不同商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消费者行为学
第八讲:消费者的态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
课程回顾

第一节:消费者的气质

气质的含义 气质分类的相关理论 不同气质消费者的特点 性格的含义与构成 性格分类的相关理论 典型的消费性格 能力的含义 影响能力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第二节:消费者的性格


第三节:消费者的能力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分类
AIO分类法
活动:消费者做什么、买什么、怎么打发时间等。 兴趣:消费者的偏好和重点考虑的事物。 意见:消费者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对经济和社 会的看法等。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的活动、兴趣、意见和人口统计测试项目表
活动 工作 爱好 社会活动 度假 娱乐活动 俱乐部 社交 采购 运动 兴趣 家庭 住所 工作 交际 娱乐 时髦 食品 媒介 成就 意见 自我表现 社会舆论 政治 业务 经济 教育 产品 未来 文化 人口统计项目 年龄 性别 收入 职业 家庭规模 住所地理区域 教育 城市规模 生命周期阶段
都以对外部商品的认知为前提和基础,都需要对商品进行价值判断。
都会影响和指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情绪、情感是构成消费者态度的成分之一,且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等级性 稳定性 价值性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思考:
如果一个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是一种非常喜爱的态

消费态度的内涵: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思考:
消费者的态度和情绪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节:消费者的态度

态度与情绪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态度
反映消费者心理的方面 时间性 稳定性 对商品刺激的依赖 心理倾向 长期性 相对稳定 不依赖商品刺激 联系或相似之处
情绪
心理过程的一个环节 短暂性 情境性 依赖商品直接刺激
第三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营销应用
帮助市场细分 帮助目标市场选择
帮助市场定位
案例: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分类
生活方式
汽车爱好者 追求豪华者 精明消费者 实效消费者 低预算购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