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屈原《离骚》
奥地利作家让·阿梅里认为: “自杀是荒诞的,但并不 愚蠢,因为它以自己的荒 诞不再加剧生命的荒诞, 相反却减少了生命的荒 诞。”
提示:
齐读
诵读过程注意读音、节奏、情感的融合。
做到与诗人灵魂对话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课下作业
我 为 屈 原 画 像
再见
承德二中 张香娜
离骚
屈 原
课堂任务
品读诗中深沉的情感
初读:检查预习
• 提示:楚辞是古代楚国的民歌,楚辞的一 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多用“兮”。“兮” 有时候放在单句句中,有时放在单句句末。 《离骚》节选部分都放在句末,它是一个 语气助词,表示停顿、舒缓的语气,有抒 发感情的作用。
课文以七字句或者六字句居多,根据句 意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每句读两拍或 者三拍。
精读
提示:品味表现诗人 情感的重点语句,进 一步体会诗人情感, 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内心 情感的外化形式,只 有将自己和文本近距 离对话,融入诗歌,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涵, 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 情感世界。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质疑讨论
未悔? 悔? 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反省前行
对比赏析
屈原
陶渊明
对比赏析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划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5离骚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5离骚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离骚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修姱.(kuā)羁.(jī)朝谇.(cuì) 蕙(xiānɡ)B.揽茝.(chǎi) 谣诼.(zhuó)规矩.(jǔ) 侘傺.(chì)C.溘.死(kè) 鸷.鸟(zhì)攘诟.(ɡuò) 方圜.(yuán)D.朕.车(zhèn) 芰.荷(jì)岌岌.(jí) 椒.丘(shū)解析:A项“谇”读“suì”;C项“诟”读“ɡòu”;D项“椒”读“jiāo”。

答案:B2.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

答案:A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C.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解析: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B4.下列诗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应为“不知吾”;B项,“秋以为期”应为“以秋为期”。

答案:B5.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自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 .①③⑤⑦B .①③⑦⑧C .②④⑥⑧D .①④⑥⑦解析:②诼,“诽谤”之意;④朕,“我”的意思,“皇帝的自称”是后起之意;⑥攘,“忍受”的意思;⑧苟,“只要”的意思。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 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 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 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 也有人解释为“牢骚”。 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屈原
名平,字原 ,自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楚人。初 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 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 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感受到文本内容展现出的情感美 体会到文本的音乐美 背诵选文
“悦耳悦目”——诵读、体验音韵之美
选文28个“兮”字作为句末语气助词,隔 句句末出现,读时应拉长语气。
第二节:自修美德的决心:退隐——展望— —决心
自述政治理想、遭遇:
长……哀……。 余……蹇……。既……又……。 亦……虽……。 长…… 余……既……… 亦……
原因(灵修不查、众女嫉妒、时俗 工巧、洁身自好)
怨……,终……。 众……,谣……。 固……,偭……。背……,竞……。 忳……,吾……。宁……,余……!鸷……, 怨自…………。何……?夫……? 众…… 固……,背……, 忳……,宁……,鸷……,何……?
选文运用对偶修辞,感受参差而又整齐的韵 律美。
“悦心悦意”——感知、感悟情感美
1、吟诵相关诗句,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比 喻来表达政治理想。
2、诵读闪光名句,结合诗文说说对屈原的 印象。
逐层诵读——美记美诵
第一节: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自述政治遭 遇——原因(灵修不查、众女嫉妒、时俗工 巧、洁身自好)——态度
态度
屈……,忍……。伏……,固……。
屈……,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离骚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离骚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5课离骚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①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重。

②房子和古董不同,并非越老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房子犹如美人迟暮....,门庭冷落成为必然.③年初,一幢3D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过渡自然,看上去浑然一...体.。

④曾几何时....,他们是形影不离的童年玩伴,一起玩耍的快乐日子如海边的贝壳,数也数不完.三十年过去,往昔的朋友与自己天各一方,再难相聚。

⑤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27岁才开始发愤学习.直到52岁时方崭露头角....,得到朝廷的任用,被委以秘书省校书郎一职。

⑥我在这里遇到的很多学者都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非常苦涩,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A.①③④ B.②③⑥C.①④⑤ D.②⑤⑥解析:①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不合语境。

②美人迟暮:形容青春易逝,晚年已到。

使用正确。

③浑然一体:融合而成一个整体。

使用正确。

④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望文生义,不能理解为“很久以前”.⑤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使用对象有误.⑥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中国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简单、粗暴地成为一种变现的工具,制造者不仅丧失理性,连同这种文化下培养出来的受众也丧失理性,集体沦为毫无审美情趣的纯消费动物.B.中国的时尚品牌不愿在自己的品牌店里大幅打折促销,因为这种方式会令广大消费者对其商品的内在价值产生怀疑。

C.发布会现场,马东宣布将转型创立米未传媒,还宣布“奇葩说”第三季即将启动,这对粉丝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喜事。

D.欧元区领导人就希腊援助问题召开了紧急峰会,各方仍未能就希腊获援前景达成具体的共识,此前的僵局虽有所松动,但前景却不可叵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5离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5离骚

课时作业(五) 离骚[学业水平层次A]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修姱.(kuà)鸷.鸟(zhì)兰皋.(gāo)B.偭.(miǎn)规矩侘傺..(chà)(chì) 谣诼.(zhuó) C.芰.荷(qì) 蕙.襄. 揽茝chǎiD.謇.朝谇.(jiǎn suì) 溘.死(hè) 延伫.(zhù)【解析】A项,“姱”应为“kuā”;C项,“芰”应为“jì”;D项,“溘”应为“kè”。

【答案】B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掩涕规矩返顾芳菲B.浩荡侘傺杂揉芰荷C.峨眉鸷鸟陆离嗑死D.工巧兰皋芙蓉太息【解析】A项,反顾;B项,杂糅;C项,蛾眉,溘死。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忳郁邑余侘傺兮C.佩缤纷其繁饰兮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A项中“错”通“措”;B项中“郁邑”通“郁悒”;D项中“离”通“罹”。

【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侮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及.行迷之未远(趁着)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解析】伏:守、保持。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解析】A项,“民生”句中指“百姓的生活”;B项,“流亡”句中指“遭受放逐或突然死去”;C项,“改错”句中指“改变措施”。

【答案】D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D.固前圣之所厚.【解析】A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C项,哀: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离骚》导学案【教学目标】1、趣味读诗,寻找难诗简单读的方法。

2、个性化读诗,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古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楚辞的语言特点。

2、分析香草美人意象,把握楚物的比喻意义。

3、欣赏诗中的直抒胸臆的句子,理解屈原高贵的思想品质。

4、读出个性,提升评价能力。

【预习导读】1、作家屈原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而殉自己的政治理想。

2、骚体诗:亦称“楚辞体”,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1、读准字音修姱()謇()谇()揽茝()谣诼()偭()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2、理解词义修姱:谣诼:度:溘:侘傺:昭质:岌岌:相道:陆离:游目:惩:【探究生趣,简单读诗】(一)比较阅读,写出你的发现。

1、朗读课文,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将你所勾画的句子压缩,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词。

你的发现:(二)课文描写花鸟禽虫的用意是什么?(三)试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并解释其内容。

【个性读诗】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见解。

读了《离骚》后,同学们是怎样看待屈原的呢?请联系个人经历,以“屈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屈原的认识,不少于8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5课离骚一、基础知识检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芳菲菲其弥章 B.忳郁邑余侘傺兮C.偭规矩而改错D.长太息以掩涕兮答案D解析A项“章”通“彰”,明显。

B项“邑”通“悒”,“郁悒"指忧愁苦闷。

C项“错”通“措",措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C。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答案D解析A项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C 项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屈.心而抑志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C.高.余冠之岌岌兮D。

长.余佩之陆离答案B解析B项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A、C、D三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高;使……长。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C解析C项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项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B项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表顺承关系。

D项虽然/即使.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D解析D项均是“本来”的意思。

A项崇尚/善良,美好。

B项法度,准则/越过。

C项美/修建.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B。

步余马于兰皋兮C.不吾知其亦已兮D。

高余冠之岌岌兮答案A解析A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

7.下列对《离骚》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善于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第2课时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第2课时
思夫——渴望报效;受宠幸——君主重用; 受冷落——怀才不遇;美人迟暮——烈士暮年; 薄情——君主梳理 ;弃妇——排挤打击。
美人
《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深夜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在诗中白居易借被遗弃宫女之口, 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未被赏识且被遗弃的苦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 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君:浩荡兮 不察民 • 臣:背绳墨 竞周容
面对这样的遭遇, 屈原持怎样的态度?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法国作家缪塞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课文前四句,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追求?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哀民生 好修姱
怀有这样高尚的人格追求, 在现实中又有这样的遭遇呢?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汉代)王逸《离骚》序: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班昭在《女诫》中云:( 女) 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 忠臣事君同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北冥(míng)尘埃(āi)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 晦朔(shuî)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ã)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然(shuï)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 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C.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 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 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名为鲲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以五百岁为春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抟弄(tuán)坳堂(ào)北冥(míng)B.夭阏(quâ)星宿(xiù)斥鴳(yàn)C.数落(shù)蓬蒿(hāo)沮丧(jǔ)D.恶心(ě)决起(juã)蜩蝉(tiáo)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抢榆枋而止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是这样)C.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蟪蛄不知春秋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夭阏(â)蜩鸠(tiáo)决起(juã)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斥鴳(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ï)10.与“《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1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

1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1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抟(tuán)扶摇尘埃(ái)背(bēi)负青天舂(chōng)粮决(xuâ)断山坳(ào)B.夭阏(yāoyù)晦朔(shuî)万仞(rân)蟪蛄(huìgū)数(shù)落C.背(bâi)若泰山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蓬蒿(hāo) 北冥(míng)D.翱翔(àoxiáng)坳(āo)堂斥安鸟(yàn)榆枋(yùfāng)蜩(tiáo)蝉星宿(xiù) 恶(ě)心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果腹晦朔B.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C.饮鸩止渴雀巢鸠占载舟覆舟芥蒂D.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1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北冥有鱼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17.下列翻译恰当的一句是:()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18.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汤之问棘也/是已。

D.楚之南/有冥灵者。

1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E、之二虫又何如20.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21.对下列句中加黑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朝菌不知晦朔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④邹忌修八尺有余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22.对下列句中黑体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小知不及大知②则知明行无过矣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④且适南冥也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23.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绝:A.断,断绝B.极,非常C.高超,绝妙D.横渡,横穿 E.超越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24.辨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①而彼且奚适也? ②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④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25.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彼且奚适也?B.奚以知其然也?C.莫之夭阏者D.大王来何操?26.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

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二、阅读部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2)六月息._._______________(3)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_(5)控.于地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6)宿.舂粮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解释加粗的词。

(2分)①故夫知效一官。

__________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__________③辩乎荣辱之境。

__________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__________2.解释下列文句,选出正确选项()(3分)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3.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